第一五八章 宣戰

既然他這樣說,天啓也就不再提這件事了……

其實天啓還真沒多想。

他這時候年齡還小,對楊信也是當做唯一可靠的依賴,還沒到猜疑的地步。

反正那些人就是勞工,賞給楊信的墾荒勞工,這一點他很清楚,他爺爺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讓楊信帶着這些人挖河墾荒,開墾出來地就算給楊信賞賜。那些蘆地本來就沒什麼用處,每年給朝廷帶來的稅收加起來未必夠揚州鹽商擺桌子宴席的,楊信想要當然爽快給他。但楊信也不可能招募足夠的人力開墾,正好有這些事實上的戰俘罪犯們當免費勞工。

說白了就是他爺爺吝嗇。

既要賞賜楊信的戰功,又不想自己往外掏銀子,正好楊信願意這樣,那也就順水推舟了。

後來還良心發現,又給楊信賞賜了一筆銀子。

這樣事情就確定了。

楊信以錦衣衛指揮同知提督蕩寇軍兼管葛沽海防營.

那裡編制本來就有一千多水軍,這些年戰船盜賣也差不多快沒了,由楊信就地建船場建造新船。而大明本身軍工採購其實也有民間的,那麼他再自己辦一家兵工廠鑄炮造槍就只是一個許可而已,這個許可由天啓以聖旨給他。另外因爲蕩寇軍是皇帝管的,所以不用經兵部直接由天啓出十萬內孥作爲楊信整頓海防營的費用。

至於楊信原本擁有的那些商業權力……

這個是萬曆給的,天啓當然要繼續承認了。

此外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就是因爲準許楊信進行海外貿易,所以天啓決定設立天津海關。

但駐葛沽。

不過不是由朝廷派官員管理,而是直接承包給了楊信,由他負責收稅,第一年的承包費暫定一萬兩,不過這是交給戶部的,從明年開始正式施行,但後年看情況再確定長期的承包合同。至於怎麼收由他自己負責,海上緝私什麼的同樣也是他自己負責,反正他管着海防營,這種說不清是官還是民的方式,算是試行之前楊信提出的海關包稅制。

甚至稅率稅種都由他定。

總之楊信做試驗。

以後看結果。

如果可行就向全國推行。

這可是一樁需要武力解決的事情。

因爲天津海商之前都是走私,這裡又沒有海關,不存在關稅一說。

理論上天津也沒有出口進口,因爲那裡理論上並不進行海外貿易,海外貿易只有廣州和月港,另外福州是和琉球的朝貢貿易,大明只有浙閩粵三省進行合法海外貿易。不過之前泰昌撤了浙江和福建的稅監,天啓還沒重新恢復,剩下只有廣州和福建在文官控制下的。

另外還有登州與朝鮮的貿易。

原本這條合法貿易線並不存在,明朝與朝鮮貿易都是走遼東,直到前年纔開始海上聯繫,但主要是朝鮮買糧食,實際上也不存在關稅。

而天津海上來的只有江南或者山東的民船。

這是國內貿易。

交稅最多也就是交在天津的商稅。

但出海後誰知道他們是去登州還是長崎?

大明目前和倭國沒有合法貿易,所有大明商船去倭國都是非法,但只要到倭國就是貴賓,因爲德川政府無法獲得大明的合法貿易許可,只能竭盡所能地引誘大明商人走私。甚至德川老烏龜都親自接見大明商人,發給他只有倭國商船才能獲得的朱印狀,在他們那邊歡迎下,每年都有上百艘大明商船到九州島各大港口。

這全是走私的。

天津那些海商肯定有去的。

因爲他們主要就是去登州,而從登州轉過半島南下,有沿岸流推動可以輕鬆直達長江口外,剩下就是和浙江商船一條航線了,甚至還可以去朝鮮,在對馬進行貿易。

倭國人可有的是銀子,有足夠的利潤海上艱險什麼的根本不值一提。

楊信在那裡設立海關,就意味着這些傢伙以後都得交稅。

他們肯定是要反抗。

這些傢伙可都是兼職海盜的,比如上次的姜家那種,最後的解決方式還是要以武力。

好在武力一向是楊信長處。

就這樣楊信和天啓談妥,不過這些還得找方從哲,因爲必須得方從哲擬旨才行。

方從哲擬旨給九千歲那邊去蓋章,再由司禮監派人送到六科,那些給事中做審覈,如果給事中們認爲沒什麼問題就送通政司,由通政司負責發給楊信,這就是大明朝一道聖旨從誕生到傳達的整個流程。

而這期間京城各衙門會派人在六科廊房等着,六科認爲可以公開的就由他們自己抄回去給各衙門看,所以六科某種程度上也是大明最早的新聞審查機構。

當然,也有民間的在抄錄。

無非就是收買抄錄的人,後者多抄一份給外面那些做小報的,這些人再拿回去就成了楊信當初訂閱的那種。

內閣值房。

“你到底想做甚?”

方從哲很直接地問楊信。

“方閣老,您這是何意?”

楊信說道。

“老夫當初就跟你說過,不要試圖改變什麼,一切都自有存在的道理,不要以爲你如今可以操縱上意,就能夠爲所欲爲了,真要出了亂子不是你們幾個人能對付的。你們想要李家的銀子,這個沒什麼,李三才的那些銀子如何來的誰都明白,換哪個新君都少不了惦記一下,陛下真想要也可以,嚇唬他一下然後讓他交出一些就行。

一百萬兩如何?

老夫親自去詔獄勸說他!

但爲何非要置他於死地,非要把李家抄家滅門?

他罵過神宗,他跟神宗賭氣過,他也罵過老夫,當着老夫面直斥,但老夫和神宗皇帝都能忍他,不就是怕鬧出事情?

他背後不是一個人。

他身後是整個南直隸士紳,他身後是勢力遍及全國的東林黨,他不是楊漣和左光斗,這兩人就是衝鋒陷陣的小卒,汪文言就是一條狗,他纔是前鋒大將,東林黨在北方的統軍,動他就是向整個東林黨宣戰。

老夫苦心經營這些年,忍着各種罵名,不就是在拼命維持,讓各方能夠保持休戰,不至於生出內亂?老夫和神宗皇帝維持這些年,被你們一上臺就毀掉,你們能比我們更清楚這種休戰被毀掉後的結果?朝廷的衣食都在他們那裡,沒有他們那裡的財賦,連這京城的百萬軍戶都吃不上飯,你們想要些銀子可以,可你們不能這樣,這樣會出大亂子的。”

方從哲說道。

“亂則斬!”

楊信很乾脆地說。

方從哲愕然。

“誰敢亂就斬誰,東林黨敢亂就夷平東林書院!

這大明是皇上的,而不是東林黨的,他們必須得接受一個新君,哪怕一個和神宗皇帝,和大行皇帝不一樣的新君,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力。這天下是皇上說了算的,而不是他們,他們不接受也得接受,如果他們敢因此而對抗甚至於膽敢造反,那麼後果自負,對於造反的只有抄家滅門。

事情就這麼簡單。

但東林黨敢嗎?

不是楊某笑話他們,自古豈有造反的士紳?

士兵敢造反,農民敢造反,但沒有士紳敢造反,雖然承平之時鬧事最多的就是他們,可他們只敢鬧事不敢造反,刀子臨頭時候退縮最快的也是他們,如果東林黨敢因此鬧事,那麼楊某就敢爲陛下去殺個人頭滾滾。一羣錦衣玉食偎紅倚翠的傢伙,早就已經在酒色中泡軟硬不起來了,他們要是還有這樣的硬骨頭,那楊某倒是真的對他們刮目相看,可惜事實是我只需要砍不超過一百顆人頭,他們就得老老實實的。

不能再多了。

再多他們就真的讓楊某敬佩了!”

楊信一臉嘲諷的說道。

方從哲愕然地看着他,然後深吸一口氣揮了揮手,示意他趕緊滾!

今天晚上還得去喂他侄女的楊信,倒是很給面子地尊重他的權威,緊接着把天啓的手諭留下走了。

他還得去弄李三才的認罪……

這個很好解決,這種老傢伙的確難對付,可楊同知最善於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比如說像對他兒子一樣,只是控制點,然後讓他處於一種精神恍惚忘乎所以的狀態。然後把造好的口供放他面前,再或者刺激,或者哄騙,總之用各種方法讓他簽名,這年頭只要簽名就完事,只要簽名就認罪,哪怕他清醒過來翻供也沒用。

科學,我們要相信科學。

他剛走韓爌就從內室出來了。

“老朽無能爲力了,老朽能做的就這些了,你還是跟他們說,咱們這位新君和之前不同,他們也別再鬧了,他們就算鬧又能怎樣?大明的天下終究還是陛下的!他們過去天天罵神宗皇帝怠政,如今好了,他們如願以償了,一個不會怠政的皇帝來了,可他們卻又受不了了。”

方從哲緩緩說道。

“這是要做甚?”

韓爌拿起那份手諭說道。

“還能作甚?大行皇帝撤了天下稅監,新君當然要想個別的法子收錢,總不能剛繼位就改大行皇帝旨意吧?那梓宮還在乾清宮呢!”

方從哲說道。

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第二五四章 皇權爪牙什麼的最囂張了第六八一章 另立新君第三五零章 大明之民主典範第三一九章 澳門女主第六一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四四五章 帝王之怒第二五一章 出大事了!第五四四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四四八章 辣手摧花第一九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三八四章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二零九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和組織羣衆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第六八一章 另立新君第四六四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四零六章 天怒啦第一五九章 我是不是算惡貫滿盈第七十二章 我的青龍刀已飢渴難耐第六一九章 鎮南王要進京第六五三章 割股奉君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四一四章 滿門忠烈第八章 那一朵盛開的花第一七四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第五十七章 精忠報國第一七九章 我們出來混要講信用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六七三章 露餡了第三十五章 平遼策第二六二章 玉璽第二十三章 貓奴們的憤怒第四一五章 殺第二一零章 抄家也會上癮的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十九章 你別走,你快回來……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四八九章 九千歲的春天第三四三章 怪獸,這裡有怪獸第六零一章 皇帝的決斷第五九八章 遼東鐵騎第六一三章 我倒是知道一個仙方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一三零章 紅丸案加移宮案啊!第三三一章 楊都督的老朋友們第五零一章 天災雙擊第五十四章 大明好男兒第六二八章 忠臣亦如是第一八二章 九千歲的誕生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農村建設第三九一章 兵發南京,抄家去!第五九六章 失敗者沒資格談條件第七十九章 背水一戰第六十八章 若有不幸,汝妻子吾養之!第一九七章 荼毒士紳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第六六八章 今年流行清君側第三六四章 救救孩子第十三章 九千歲之潛龍在淵第六七七章 繁華落盡矣第二三二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二一六章 暴風雨就要來了第二十六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三零章 神兵天降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五四八章 大力出奇跡第三四二章 乾妹妹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一八八章 你想做下一個嗎?第二章 盛世的斜陽第四三零章 饑荒時代第四五零章 凌亂的世界第五八六章 細細的紅線第三五七章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三六四章 救救孩子第五五八章 聽我命令,掉轉槍口第四九一章 謀反集團第四十二章 楊氏百科全書第二九八章 少年近衛團第三二八章 奪權第四八四章 危機邊緣第五六四章 謀反第一步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二七七章 楊僉事又去欺負建奴了第五三四章 楊都督謀反啦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五六六章 忠臣,大忠臣第三八二章 刺客信條第三四七章 港島大戰第五四七章 砸碎舊世界第四零零章 生了,皇后生了第六七七章 繁華落盡矣第四八一章 繼續攤牌第三二七章 我做鬼都不會放過你第六五二章 雞血療法第四三二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三五七章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
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第二五四章 皇權爪牙什麼的最囂張了第六八一章 另立新君第三五零章 大明之民主典範第三一九章 澳門女主第六一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四四五章 帝王之怒第二五一章 出大事了!第五四四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四四八章 辣手摧花第一九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三八四章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二零九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和組織羣衆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第六八一章 另立新君第四六四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四零六章 天怒啦第一五九章 我是不是算惡貫滿盈第七十二章 我的青龍刀已飢渴難耐第六一九章 鎮南王要進京第六五三章 割股奉君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四一四章 滿門忠烈第八章 那一朵盛開的花第一七四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第五十七章 精忠報國第一七九章 我們出來混要講信用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六七三章 露餡了第三十五章 平遼策第二六二章 玉璽第二十三章 貓奴們的憤怒第四一五章 殺第二一零章 抄家也會上癮的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十九章 你別走,你快回來……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四八九章 九千歲的春天第三四三章 怪獸,這裡有怪獸第六零一章 皇帝的決斷第五九八章 遼東鐵騎第六一三章 我倒是知道一個仙方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一三零章 紅丸案加移宮案啊!第三三一章 楊都督的老朋友們第五零一章 天災雙擊第五十四章 大明好男兒第六二八章 忠臣亦如是第一八二章 九千歲的誕生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農村建設第三九一章 兵發南京,抄家去!第五九六章 失敗者沒資格談條件第七十九章 背水一戰第六十八章 若有不幸,汝妻子吾養之!第一九七章 荼毒士紳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第六六八章 今年流行清君側第三六四章 救救孩子第十三章 九千歲之潛龍在淵第六七七章 繁華落盡矣第二三二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二一六章 暴風雨就要來了第二十六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三零章 神兵天降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五四八章 大力出奇跡第三四二章 乾妹妹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一八八章 你想做下一個嗎?第二章 盛世的斜陽第四三零章 饑荒時代第四五零章 凌亂的世界第五八六章 細細的紅線第三五七章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三六四章 救救孩子第五五八章 聽我命令,掉轉槍口第四九一章 謀反集團第四十二章 楊氏百科全書第二九八章 少年近衛團第三二八章 奪權第四八四章 危機邊緣第五六四章 謀反第一步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二七七章 楊僉事又去欺負建奴了第五三四章 楊都督謀反啦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五六六章 忠臣,大忠臣第三八二章 刺客信條第三四七章 港島大戰第五四七章 砸碎舊世界第四零零章 生了,皇后生了第六七七章 繁華落盡矣第四八一章 繼續攤牌第三二七章 我做鬼都不會放過你第六五二章 雞血療法第四三二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三五七章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