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

包爾康的書房內,堵胤錫正在隨意瀏覽。

除了四書五經,領袖的語錄之外,更多的是一些雜書,包括有《管理經濟學》、《統計學》、《蘑菇生長技術》、《黑麥種植手冊》、《城市規劃原理》、《城鎮衛生防疫要務》等,數量不少,當中有些新書,是最新發行的,還有些古舊書,是新明以前的版本。

譬如書架一角就整整齊齊地排着《農政全書》、《甘薯疏》、《農遺雜疏》、《農書草稿》和《泰西水法》等,哦哦,這是徐光啓的心血所著,俱是原本。

徐光啓,萬曆三十二年進士,做到了內閣大學士,次輔的高官,因家貧,對社會營生很關注,且多才,是前明難得的專家型官僚,他信天主教,畢生致力於數學、天文、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他精曉農學,譯有《幾何原本》《農政全書》《泰西水法》等。

還有《天工開物》,宋應星於崇禎十年所著,放了兩套,一套舊的,乃是原本,另一套新的,是新朝之後複印。

《天工開物》共三卷十八篇,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相當於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對於那個年代,是創造性的鉅作,有着強烈的指導作用。

宋應星也因此得到了今上的賞識,宋應星還在世,已是垂垂老矣,他一生科舉未成,卻被朝廷賜進士出身,遂了他的心願。

新的那套《天工開物》,頁面上寫滿了包爾康密密麻麻的批註,顯然花了很大的心血。

堵胤錫頜首。

如今兩中華地方上任主官,光是知乎者也,卻不會經濟學和雜學的話,根本坐不穩這個位置。

他與包爾康討論了幾句,包爾康恭敬地取出一本書道:“下官所著,請中堂大人斧正!”

堵胤錫接過來一看,卻是一本《寒區農作物生產》,翻閱後,發現裡面寫的是寒區作物種植現狀、問題進行介紹,並具體寫出生產經營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是很厚,薄薄的一本。

“好,以後有第二版時一定要再送給我,記着了!”堵胤錫欣然收書。

得到賞識,包爾康非常高興。

都說堵中堂爲人方正嚴厲,喜歡給人添堵,豈料他到北海,極好說話,這幾天下來,堵胤錫在關起門開會時說他包爾康的存在問題,要他整改,但在人前卻力撐包爾康,對他大加表揚,說朝廷絕對信任包爾康,誰敢不聽包大人的話,他堵胤錫就包誰吃不了兜着走。

不僅如此,他當場就任命了他隨行的一個軍官出掌軍法,讓他負責執行包爾康的命令。

大明實行先軍政治,帶來的一個後果就是驕兵悍將,有的軍人素質不高,牛一樣梗直,不服管教,讓包爾康受氣。

那些人小錯不斷,大錯沒有,包爾康有點頭痛。

很正常的,大唐爲什麼滅亡,原因之一乃是藩鎮軍將不聽話,以致於宋明兩朝不約而同,都行文官優先,不無道理。

堵胤錫擺明了爲包爾康撐腰,堵胤錫是什麼人?

兵部尚書!

朝廷改制,兵部尚書沒有直接的指揮權,但軍人們的前途捏在他手裡,他有人事權。

更關鍵的是他受今上賞識,簡在帝心,是今上的心腹,想提拔誰,想壞誰的前途就是一句話的事。

堵胤錫在北海巡視、檢查,發現北海事務井井有條,在北海的官吏民衆做到了既挖金子賺大錢,又不誤正事,真是好樣的。

他們實現了糧食自給並有盈餘,建立了加工廠,把糧食加工成爲軍糧支前,送到了葉尼塞河前線。

往前線去,北海出產的軍糧所佔比例在擴大,這很了不起!

今上曾說過現處“小冰河”時期,北方奇寒,北海尤甚。

居然能夠糧食自給並有盈餘,歷朝歷代都沒辦到的事情,就給包爾康這幫人給搞定了。

要知道,歷朝歷代無不想在長城之外立足,結果不成,原因之一就是糧食供應不上,千里運糧,十不存一。

“尊敬科學,以科學規律辦事!”堵胤錫默默地想着。

再有城建方面不錯,大家都有房子住,設施齊全,尤其冬天取暖,集體供暖,十分符合規格,做到了人人有份,一個不拉,到了冬天嚴寒時室內暖和,物資充裕,安然過冬。

貓冬之後,第二年大家就精神煥發地肝。

民衆生活、福利是檢查的重點!

朝廷已不同於以前的朝廷,以前說朕與士大夫共天下,今上則說了與萬民共天下,萬民福祉乃是今上掛懷的,包爾康做到了。

“關心民衆生活,民乃國之本也!”堵胤錫歸納道。

再有他在安加拉河邊發現了一個規模巨大的造船廠,工人呈三班倒在那裡造船,幹木頭堆積如山,按船廠的彙報表明造出來的船隻越來越大,越來越多!

很好!

如今明軍沿葉尼塞河佈防,安加拉河通葉尼塞河,船造得多和大,能夠把物資快快運送到前線去,航運與陸運真的是不同範疇,堵胤錫曾在東南國泡過,知道東南軍憑藉着海運,把軍隊與物資通過艦船運輸控制了諾大的地盤,如果光是陸運,根本辦不到!

有了足夠的運輸船隊,再有北海的航運事務也是包爾康主抓的重點,他組織人力去疏通安加拉河和葉尼塞河航道,在險要處建立燈塔,每隔一段距離就有航運保障人員駐守,級級保障,確保支前物資順利到達。

河面上轉運人員、物資的船隻不斷地出發,有的船隻吃水很深,顯然載重不輕。

滿載着人員、槍炮彈藥、藥品、米麪壓縮餅乾、牛肉乾、火腿臘腸、朗姆酒、茶葉與香菸,源源不斷地運走。

“這就是懂得抓住工作的重點了!錢花到家了。”堵胤錫說道。

……

他在撰寫發給朝廷的摺子,這是一次大檢查,朝廷爲北海事務投入了整整一千萬銀元的鉅款,必須有個說法。

“……包爾康不負朝廷重望,在苦寒之地,率領官吏民衆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爲前線建立了牢固的後方,做到了歷朝歷代所想而不能辦得到的事情,功在社稷,該當重賞!”堵胤錫寫下了對包爾康的評定。

一奏一個準,包爾康晉升北海巡撫,其餘人員也論功行賞!

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956節 軍隊就是這樣的!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2170章 刁民就是多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160 帝都之亂第1480節 戴維先生的黑底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291節 到登州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50節樂與苦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2184章 直落(二)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92節揚名立萬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53節造船(二)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20節軍制確立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123節刺客(一)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872節 反轉第690節 大獎功臣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202節臺灣金色產業第1450節 賽甘寧!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440節 鞭刑第109節和氣交易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
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956節 軍隊就是這樣的!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2170章 刁民就是多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160 帝都之亂第1480節 戴維先生的黑底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291節 到登州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50節樂與苦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2184章 直落(二)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92節揚名立萬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53節造船(二)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20節軍制確立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123節刺客(一)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872節 反轉第690節 大獎功臣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202節臺灣金色產業第1450節 賽甘寧!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440節 鞭刑第109節和氣交易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