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

趙得勝的戰績被飛快地傳頌開來,各個軍官加以學習,使用了穿插、分割、包圍和殲滅的打法,想方設法饒到敵人堅固支撐點的後方,對敵人遂行包抄之策,戰果還是不錯的!

城中穿插、滲透?

你不是大街上遍佈街壘,房屋到處都是槍眼嗎?

我們偏不走大街,使用了爆破穿牆攻堅刺刀見紅,一有空閒就挖工事的策略,

東南軍以前的軍訓很強調攀爬、跳躍、負重越野這些項目派上了用場,穿插能夠把敵人不同部隊之間的聯繫切斷,讓敵人不能相互支援,有利於接下來的分割包圍和殲滅。

穿插對部隊素質要求很高,尤其是班排連這種小一點的戰術單位,穿插的時候爲了保證突然性,一般都不再與大部隊的高級長官聯繫,直到到達指定的位置,自行開展作戰。

所以每個單位隨時都有可能陷入敵人的包圍圈,要隨時準備着在失去友軍支援的情況下作戰,對於軍官的要求比較高,要求他們善於利用手上的力量解決敵人,取得勝利。

說實在話,東南軍那種軍官必上軍校的培養模式有缺陷,即只要讀過軍校,就能夠成爲軍官,擔任起連排的指揮官,那麼他們有可能在複雜的戰鬥環境下不能勝任。

好在東南軍的另一種軍制起到了彌補的作用,那就是士官制。

所謂的士官就是老兵,他們的經驗豐富,對於小單位作戰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更加勝任指揮,有了他們的協助,各班排連都能夠取得戰果。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中國人的裝備好,你想繞到敵人後面,前有圍牆阻擋,過不去怎麼辦?

可以爬牆,又或者是用炸彈炸,炸彈多,暢開供應,一路炸過去!

再有就是軍刀,東南軍的軍刀、匕首都是用上好的鋼材所制,堅韌耐用,鋒利無比。

事實上,有一支部隊遇到圍牆阻擋,官兵們就用上了軍刀和匕首一起動手,喀喀嚓嚓就把那面牆給開了一個洞,供他們通過!

戰報不斷地傳到第五軍的軍部,戰鬥已經打響了二個多小時,各支入城部隊進展順利,消滅敵人不少,且自身損失並不大,讓左夢庚喜出望外。

他對軍的作戰部部長張則樹道:“我軍一直以來的比較重視基礎戰術單位的組織建設和戰術素養培養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要好好地總結作戰經驗,將來彙編成冊,上交行在!”

張則樹連聲稱是。

以前大明的軍隊之間互不通氣,有好的經驗也是敝帚自珍,現在則是“大家好纔是真的好”,變得一團和氣了,象左夢庚拿到好東西,就趕快上交,第五軍總結出的巷戰經驗將有利於軍隊下一步的作戰。

又一份戰報送來,張則樹看了看,不由得臉泛苦笑,遞給左夢庚,讓他把控一下,是否納入作戰經驗。

竇名望協迫城內民衆作爲肉盾,掩護其向前推進!

左夢庚看了,同樣苦笑,罵道:“這老賊!”

竇名望攻南城,這是他們來的方向,因此防禦最多,受到的阻礙很大,哪怕是他使出了穿插、分割、包圍戰術,試圖穿插到敵人的側翼或者後方,切斷敵人不同部隊之間的聯繫,以便成建制的消滅敵人。

結果收效甚微,當敵人各處都有支撐點時,穿插滲透就沒有了意義。

收到後方送來的戰報說黨守素和馬寶的進展順利,竇名望一看,得,爲了勝利,俺又何惜已身!

他命令把抓到的城內平民當成肉盾在前面開路,要是對方不敢開槍就好了,開槍也沒什麼,打的是他們的平民,還暴露了他們的火力點。

於是鬼哭狼嚎,有人不從,馬上被東南軍砍死或者捅死,絕對不會客氣!

包頭佬也是狠的,毫不客氣地開槍打炮丟炸彈,炸S了平民,也打傷了東南軍。

正如竇名望所料的,包頭佬一開火,就暴露了他們的火力點,東南軍馬上還以顏色,還槍丟炸彈回敬!

不僅如此,竇名望一不做,二不休,就把抓到的包頭佬俘虜進行了肢體殘害,他在開闊地,包頭佬重兵集結的地方,把包頭佬俘虜當衆行刑,從他們身上割肉,還狂笑道:“愚蠢的包頭佬,你看就連你們的神也救不了你!”

竇名望狂笑着,手起刀落,又割下幾塊肉來,扔給聚集而來的野狗吃!

在這樣的羞辱下,包頭佬的一個貝伊受不了了,大叫一聲,在他的率領下,上千人涌出來與東南軍放對。

竇名望不驚反喜,立即拿起一面盾牌加上一個骨朵帶上隊伍迎上前去,仿似與人爭地盤一般。

殺啊!

包頭佬還是很英勇的,儘管中國人比他們人數多,卻很難抵擋他們那冰雹也似的猛烈攻打,讓中國人的隊伍甚至有些混亂了,而且微微向後退卻。

但是,竇名望成功地鼓勵了中國人的士氣,他奮力地衝殺在第一線上,中國人成羣結隊地趕來助戰,他們就愈來愈密的攻勢把包頭佬給打得節節後退,哪怕包頭佬正顯出無比的勇猛精神廝殺着,但中國人的勇武不在他們之下,火力更在他們之上,包頭佬的隕落無可避免。

雙方大戰的結果自然是包頭佬不敵,被竇名望殺了個精光,從此竇名望就往力量的黑暗面徹底墮落,他屠殺俘虜,加害平民,無所不用其極,他渾身浴血,他走過的路途是鮮血斑斑,讓跟隨他的官兵們都是搖頭!

咳,我們怎麼會攤上這麼一位嗜殺的長官,大家的名聲全完了!

可是這種方法還是蠻有效的,包頭佬受不了刺激,他們連伏擊也不打了,直接跳出來與中國人作戰,但無人可以戰勝竇名望,他殺掉了數千人,戰績最大,最快地抵達了伊斯肯得侖城的中心地帶,他們圍住了城主府,把伊斯肯得侖城的主將阿卜杜勒·瓦希德給困在了裡面。

等到黨守素和馬寶率衆過來時,竇名望大笑道:“你們遲了!”

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70節落子(五)第292節 噴水寶寶要倒黴了(求訂閱)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179節大海戰(一)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61節追殺敵船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2168章 很香!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1351節 殺,不殺!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134節販奴船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063節 竟有這等事情!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280節 回南京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355節 東南府發展遇瓶頸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306節 地域黑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1720節 急進昌都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446節 硬剛(二)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454節 慢一拍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1049節 戰土耳其人之英雄無敵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
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70節落子(五)第292節 噴水寶寶要倒黴了(求訂閱)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179節大海戰(一)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61節追殺敵船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2168章 很香!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1351節 殺,不殺!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134節販奴船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063節 竟有這等事情!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280節 回南京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355節 東南府發展遇瓶頸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306節 地域黑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1720節 急進昌都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446節 硬剛(二)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454節 慢一拍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1049節 戰土耳其人之英雄無敵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