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

豈能任由漢狗猖獗,就讓他們在弓箭和馬刀下顫抖吧!

哈合臺獰笑一聲,招呼道:“兒郎們隨我來!”

一呼百應,衆蒙人眼看着自家兄弟們慘被那些懦弱的漢狗不敢硬戰,只以槍彈暗算人,早就怒火中燒,跟隨着首領一起行動。

雖說只有五百騎,但身披鐵甲、馬有馬甲,裝備精良,都是棒棒的好手,騎射一流,有了他們,哈合臺看明軍騎兵有二三千人之多,也視爲等閒,敢以五百騎兵懟上幾倍之敵。

雙方對衝,遠遠地傳來了漢語的喧譁聲:“爲東南王而戰!”

千軍激憤,頓時一陣恢弘的吶喊:“爲皇帝而戰……”

於是蒙古人亂嚷着:“殺死漢狗,宰了明狗……”

在遼闊的草原上,兩支看不順眼的軍隊盡情發出怒吼,策馬往對方衝去,兩軍黑壓壓的陣線在不斷地接近。

儘管蒙古人數少,可是衝起來的氣勢絲毫不見遜色。

距離尚遠,大家先是勻速前進,一開始衝得太快以後戰馬就會乏力,越發接近時,蒙古人開始發力驅使戰馬加速,兩邊的距離正以看得見的速度急劇地縮短,這種速度每個時辰一百多裡,每一彈指就是十步遠,就算相距一里地,相互對衝也不過是拂袖之間就能短兵相接!

相比之下,明軍騎兵的速度還是這樣的不緊不慢,保持了以前的勻速。

蒙古人幸災樂禍地笑開了,哈哈,你們弱爆了!

戰馬講究速度,臨敵時速度越快越好,可以爲箭擊時加速,在撞在一起時,巨大的衝力可以把敵人撞翻去。

距離百米!

最前排的將士已經能看見敵軍的臉,和長矛上飄揚的紅纓。

突地,哈合臺不由地瞳孔收縮,他看到了對方騎兵停了下來,一根根長長的管子指向他們!

火槍!

他下意識地一縮頭,將身子伏下,感覺到頭頂好幾股疾風掠過,是百分百的感受!

隨即驚悸不已,對方火槍打得那麼準,那麼的遠!

擱以前的滑膛槍,百米距離,士兵開槍的話得到的不是誇獎而是軍官的責罵:“這麼遠開火,你打飛機咩?”

打飛機,來自東南王的口頭禪,說將來大夥兒可以製造能夠在天空中飛行的機器,用鐵做的,人在其中,就叫做飛機。

哈,哈,鐵做的能夠在天空中飛行的機器,人可以在裡面飛起來?

天方夜譚!

要不是看他是頭上的帽子金燦燦還有他後面如虎似狼的兵將,大夥兒想的是哪家的瘋子沒看好跑出來了,需要不需要使用治瘋良藥---米田共,免費提供哦!

滑膛槍的距離哈合臺是知曉的,回對方火槍射程忒夠遠,又精準,應該是新式火槍槍彈吧。

思緒不過是瞬間,他看到了左右的騎兵被打得人仰馬翻!

大馬轟隆倒地,飛沙走石,頗爲驚人。

掉地的人被後面奔跑而躲避不及的奔馬踩上,慘叫聲中,他們狀況堪憂。

對方貪功,光顧打人,不用“射人先射馬”的策略,否則可怕的命運就會落在哈合臺身上。

他肝膽欲裂,知道是千鈞一髮之際,立即拍馬加速,右手高高舉起,用力揮舞。

後面的騎士們立即知道首領發出了轉向的信號,不打了!

於是他們下意識地放慢了速度,也紛紛地揮舞右手招呼隊友,開始轉向。

幾百人的大隊向左右轉向,端的是整齊劃一,沒有碰撞,顯示了良好的馬術。

哈合臺是對的,等他們完成轉向,他剛剛被人羣遮掩住時,對方的線膛槍完成了裝填,再度噴出怒火,砰砰作響,與斯響應,蒙古人紛紛倒下,哈合臺憑藉着他們的掩護,毫髮無損,他的部下則倒了大黴!

線膛槍昂貴,在明軍步兵中的裝備率爲10%,而騎兵則爲20%,這支騎兵部隊有三千人,裝備了六百支線膛槍,當面有二百多支投入作戰,命中率相當高,二輪射擊就撂倒了上百兵蒙古騎兵,讓蒙古人慌得一13,快馬加鞭,想趕快脫離那些明軍。

明軍騎兵追在後面,只要找着機會,就用線膛槍遠射。

子彈嗖嗖作響,追上了蒙古人。

蒙古騎兵一個、二個,一個接一個地被打下馬去,起初他們光顧着趕馬狂奔,想以自己的馬速拉開距離,甩掉明軍,他們對於自家的騎術和馬匹蠻有信心嘀,畢竟是馬背上的民族嘛。

跑着跑着,發現不對啊,對方好象附骨之疽那樣,怎麼都甩不掉,任由蒙古人用馬鞭把馬皮都抽破了,馬努力奔跑,兩邊的距離卻越來越近,槍聲聽起來越來越響,掉下地的蒙古人反倒越來越多!

一些老手往後看看究竟,即時找到了原因。

已方的馬掉膘了,而明軍的戰馬卻是膘肥體壯,他們是在冬天都給戰馬喂精飼料,這特M的多有錢哪!

想要馬兒跑得快,不止是給馬兒去吃草這麼簡單,古代養馬忒夠麻煩,得給馬喂糧食和豆類甚至雞蛋,甚至比主人吃得更好,才能保證馬不掉膘。

在東南國,種植花生、黃豆是一門大生意,很大的生意,農民大量種植花生和黃豆、榨油用於食用,這是漢人的享受。

東南亞大規模種植棕櫚樹產棕櫚油,但只要可能,都吃花生油和黃豆油,正如東南亞另一名產“番薯是給豬吃的,實在沒的吃的話,人才吃番薯”。

榨油後的豆餅用於餵養牲畜,有部分則運到了印度,一些餵馬,另一些給三哥當零食吃!

這不是羞辱三哥,東南國的豆餅供應好過沒得吃,每次徵兵,知道是吃飼料啊,可三哥趨之若鶩,打着搶着求着來當皇協軍。

至於大明,大搞農業,也有了不少豆餅,軍馬得食,現在去追擊蒙古人的軍馬奔跑有力。

蒙古人的馬經過一冬後,已變消瘦,得利用春夏季節把馬喂好,纔有力氣,所以北方遊牧民族往往是在秋高氣爽是進軍,起兵攻中原,與馬的狀況息息相關。

擺脫不了明軍騎兵,這下麻煩大了!

哈合臺眉頭一皺,來個“壁虎斷尾”之術,分出一百騎兵返身回去阻擋。

他令行禁止,那一百騎兵明知是死亡之路,也毫不猶豫地掉馬迎向明軍。

那個慘啊!

明軍火槍齊射,一百騎兵猶如泥牛入海,被亂槍射倒,都阻擋不了多少時間。

再分一百人出來,還是如此。

最後,只有寥寥百餘騎是哈合臺親衛或者是高級人士,馬匹喂得好不掉膘,有力氣擺脫了追擊之外,其餘人等,盡被明軍趕上,把他們打死在路上!

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2094節 退兵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離去:倦勤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1545節 HOLD住!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306節 空調車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365節 血崗!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09節和氣交易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2016節 大豬肉!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861節 大改造第85節暗流洶涌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1808節 上風作戰VS下風作戰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892節 城內之變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
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2094節 退兵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離去:倦勤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1545節 HOLD住!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306節 空調車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365節 血崗!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09節和氣交易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2016節 大豬肉!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861節 大改造第85節暗流洶涌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1808節 上風作戰VS下風作戰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892節 城內之變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