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

卡薩維拉·埃米爾是顏常武的的便宜岳父,賣女求榮,被顏常武立爲埃及的埃米爾。

在東南軍的護持下,他坐穩了這個位置。

想不穩都難,敢反對他的人都被雞蛋人戴維先生賣掉,風度翩翩戴維先生在埃及人的眼中是不折不扣的白皮惡魔,他的名字甚至能夠令小兒止啼。

卡薩維拉·埃米爾極識大體,娶了一個東南國貴族女子,生下男丁,立爲繼承人。

從此,中國人的血緣就在遙遠的中方落腳了。

他也得到了東南國的信任,擁有了自己的軍隊和一定實權,他對於開通蘇伊士運河積極支持,因爲這對於他的統治有利。

動員了整整三十萬民工,這在當時的埃及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中東地區統治的特點就是碎片化,以部族實行管治,中央政府很少實管,名義上卡薩維拉·埃米爾是埃及共主,實際上他的統治勢力只限於尼羅河兩岸,能夠湊出三十萬埃及民工真的是很努力的結果。

有了糧食、人口,物資也不匱乏,修建的水泥、磚石、工具等要多少有多少,東南國大力發展經濟,擁有巨大的產能,在埃及建立了水泥廠和磚廠,從國內用大船運來了鋼鐵,堆滿了倉庫。

錢同樣不成問題,東南國官員們、大老闆衷心擁戴開挖蘇伊士運河的決定,因爲有太多的資金需要尋找出路了。

事實上,東南國的紙幣一向堅挺,充當保證金的金銀夠多,多到東南國的大臣們都不必溢價使用紙幣---一般地,充當保證金的金銀不必按面值,譬如按紙幣幣值三成都可以了,是爲金銀價值溢出,沒有哪方大豪說要兌現整個市場的紙幣爲金銀。

東南國財政部從來都是按一比一的比率發行紙幣,沒必要,有的是金銀啊。

國人勤奮,通過大航海貿易獲得了源源不斷的銀元。

東南國地處火山帶,火山地質運動帶來了大量的金銀礦藏。

同時,官府專一,數十年如一日地滿世界尋找金銀寶礦,組織開礦,收穫甚豐。

爲這條運河的開摒,東南國公開發行債券,以年利息8%,募集到了足足1億銀元的資金,這也是世界歷史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公開發售債券!

無論是官府還是民間,都有太多太多的金銀了。

僅在大陸,一口氣吃下了三千萬銀元,是非常輕鬆的事情,民間的力量大着很呢!

至於在東南國,更是五千萬銀元債券在僅僅一週就被賣光光。

另外二千萬銀元債券呢?

根本不愁銷路!

足足一千萬銀元債券被倭國的投資者團購,僅幕府大將軍德川家綱就認購了一半,其餘的則被親貴與大名們一搶而空。

在德川家綱看來,東南國的紙幣、債券信譽卓著,幣值堅挺,是值得依賴,方便攜帶之物。

東南國的紙幣有成爲世界貨幣的傾向,每年銀行回籠貨幣,都發現有一大筆紙幣流向國外。

與大將軍一道,倭人上層踊躍認購天朝上國的債券,那些大官、大名與大富翁搶得快有,搶得慢無,一搶而空。

倭人的想法得到認同,另外的一千萬銀元債券被緬甸、印度地區的富商大賈們集體認購了。

印度地區不錯,他們有經商的習慣,千百年下來,積累的財富相當可觀,雖說被東南國割了幾輪韭菜,但當形勢穩定下來後,他們也樂於從地

緬甸則從大航海貿易中斬獲甚豐,他們有名貴木頭,僅柚木就成爲東南國進口的重要物資,儘管東南國也有不少的柚木,但幾乎不砍,專砍其它國家的木頭。

還有名貴翡翠,更是中國人的至愛,緬甸出產的翡翠統統被中國人買走。

這是一塊受佛祖保佑的福地,出口大米,成爲東南國重要的供應站,他們原本出口量很少,但引進了華人的種植技術及資金後,建設水利灌溉工程,產量突飛猛進,

還有豐富的錫、銀、鐵、銅等礦產,近年來,東南國華人的投資資金大量涌入,他們發展貿易、承包基建、開掘礦產,緬甸也就越發地興旺起來。

緬甸人與中國的關係極佳,一者大家都信佛,同一種信仰讓兩方親近,尤其對於緬甸身處印度大屎坑的旁邊更是如此,印度教的滲透還是很厲害的,現在來了華人,爲緬甸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另一方面,緬甸的統治者發現華人易於相處,他們到來只管賺錢,對於其他事情不怎麼關心,對於這些善財童子,緬甸的統治者自然舉手歡迎。

東南國在國外發行債券消息傳出來之後,引致中華小跟班的高麗、琉球、安南、暹羅、柬埔寨、老撾的強烈不滿,他們的使臣到東南國外交部抗議道:“爲什麼運河債券只向日本與緬甸發行?怕我們沒錢?”

“9494!看不起我們嗎?”衆使臣子一起吐槽,老大也不易爲。

中華小跟班在旭日城裡有深厚的關係,他們成羣結隊地去找到內閣總理大臣洪昇陳情道:“我們不多說,也要運河債券!”

洪昇真是哭笑不得,向秉政王后報告說:“他們想給錢給我們!”

東南國大力發展貿易、提振各國經濟、主張有財大家一起發的種種措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隨着東南國的大海船開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有滾滾的銀元流進他們的國庫裡和個人的錢袋中。

衆情難卻,運河債券再增加二千萬銀元,其中高麗三百萬、琉球二百萬、安南五百萬、暹羅五百萬、柬埔寨三百萬、最後老撾二百萬,各國發力,盡數搞定。

整整一億二千萬銀元將用在運河上,可謂彈藥備足,儘管有這麼多的資金,東南國財政部卻十分謹慎,專門派出一個龐大的工作組到達開羅負責指導和監督運河開支,絕對不允許浪費,更不允許貪污,以便錢用在刀刃上,將運河以最快的速度開掘出來。

最高指揮官陳德萬事俱備,只欠開工,他坐上了軌道車,趕往蘇伊士城,他將在那裡舉行儀式,宣佈蘇伊士運河正式開工!

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722節 和離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904節 開心第204節己巳之變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380節 戰海盜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1150節 拆城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262節 由來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481節 勸上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1022節 嗨咖啡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0節修路風波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34節販奴船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51節船底世界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520節 奧地利人(二)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
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722節 和離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904節 開心第204節己巳之變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380節 戰海盜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1150節 拆城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262節 由來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481節 勸上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1022節 嗨咖啡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0節修路風波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34節販奴船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51節船底世界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520節 奧地利人(二)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