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

新明建都南京,由皇城南端的洪武門進,到承天門中間的御道上,有五座石橋,名“外五龍橋”,橋下就是外御河。

在洪武門至外五龍橋之間的御道兩側,是明朝中央官署區。御道西側是高級軍事指揮機構,包括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現在改爲了總參謀部、總後勤部、總政治部與總裝備部四總部。

五軍都督府還在,不過成爲了過氣雲煙,是準備給軍官們養老的位置。

除了四總部,還有太常寺、通政司、錦衣衛、旗手衛、欽天監等,御道東側是中央高級官署,包括宗人府、史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以及翰書院、詹事府、太醫院等。

兵部大堂,內閣次輔楊天生抵步後,召集了左右侍郎兩位部官、還有武選、職方、車駕、武庫四清吏司的司官,以及四總部的軍官和五軍都督府的軍官們,濟濟一堂,大家都站立,參見兵部老大,只得他一個位置。

明國官制,兵部理軍政,總參掌軍令,互不隸屬,楊天生是次輔兼兵部尚書,之所以能夠把總參也叫進來,是因爲他得到了東南王的王旨,協管總參,權柄之大令到人人肅靜。

他在正堂上一坐,開口說話,講的內容頗不河蟹。

“本官到此來,就是來做醜人、惡人的!”楊天生說的音量不大,隱含的殺氣讓人不寒而慄。

“去歲僞桂王逆賊朱由榔粉墨登場,率八百壯士襲取肇慶城,一路造反下來,打到廣州,各地守軍都敲鑼打鼓地迎降,如入無人之境,要不是東南軍陸戰隊出手,只怕廣州都給他拿下了!”楊天生越說越惱怒:“勞資聽到後,很是納悶,難道我朝象前明那樣短缺了我們軍人的薪水以至於他們不滿而造反嗎?”

當着那些文官武將的面前公開稱自己是他們的“勞資”,官員們無可奈何,這位爺的來頭太大,實在不行他把人廢了,他可以拍拍屁股走路,難道漂洋過海去找他算賬去!

“本官一看賬本,軍人們的收入比同級文官還要高上三成,現在軍人們的工資在社會上屬中上水平,朝廷一點都沒有虧待軍人!然而!”楊天生一聲大喝,抓起桌上的驚堂木拍下,大響一聲,嚇了大家一跳!

“這是一筆虧本買賣,那些總兵、副總兵、參將、遊擊將軍們拿着朝廷的高官厚祿,口口聲聲說着爲朝廷效勞,結果僞王一到,統統雙膝一軟,就跪了!”說得楊天生愈發惱怒地道:“男兒膝下有黃金,軍人的膝蓋是金子做的,他們不喜歡站着而喜歡跪下,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

當他宣佈壹項重大舉措時,官員們震驚無比。

“四十五歲以上的軍官,從總兵到把總,全部下崗,買斷軍齡,至六十歲,朝廷再以半俸贈多十年至七十歲!本官就是特意爲此事而來的。”楊天生的聲音愈發低落,但在衆官心中如炸雷般炸響。

他說的話讓官員們心中亮堂堂,朝廷這是秋後算賬啊!

古代沒有“退休金”如何養老?古代官員退休後的待遇怎樣?

明朝時期,官員們只要年滿六十歲,就鼓勵退休。如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詔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聽致仕”。

百年後的弘治四年即1491年,明孝宗朱佑樘又詔“自願告退官員,不分年歲,俱令致仕”。

明代的開國功臣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後,於洪武四年,未滿60歲時就告老還鄉。

中央官員退休後享受半俸,一般情況下不給退休官員發退休金,家裡實在太窮的話,根據個人申請,“有司月給米二石,終其身”。

當然,也有官員深受朝廷信任,他們的職位是終生制,可謂是做到老死在任上,雖然辛苦,卻也是一種幸福。

不過幸運的官員少之又少,退休官員也不用過於擔心退體後的生活,於中國古代的老百姓來說,養老制度是以家庭養老爲主,一家之內,晚輩負有不可推脫的養老義務,而國家也有相應的政策法規,主要是減免老人及其子孫的賦稅和徭役。國家甚至還通過授官賜爵、賞賜財物以確保老人安享晚年。

如今東南王惱怒哪怕到了新明,一有人造反,居然一呼百應,造反的還是他花了大錢去收買的軍隊,要來何用!

要知道,東南國從來沒有一支軍隊造反的,東南國軍人可是泥腿子與海里漁民出身,素質比不得那些將門世家,但他們都知道受人錢財忠人之事,觀念很樸實,勝過明國軍官多多。

四十五歲以上的軍官的人生觀已經固化,很難改變,且人心莫測,就算他們當面說效忠也有可能是說話如放P,該叛的時候就造反,顏常武哪來那麼多時間在國內守着,他還得去國外搶地盤哩。

乾脆來了一個一刀切,將那些軍官們全部退役了事!

以前不這麼做,是時機沒成熟,現在時候到了,關鍵是有錢可以買斷軍官們的軍齡,那就做唄!

楊天生秉承東南王旨意,在兵部宣佈將四十五歲以上軍官強制退役的決定,這是朝廷的決定,他只是來通報而已,着各衙門開展工作,將明國四十五歲以上的軍官全部退役,同時提撥新官上任。

朝廷的這項決定在明國軍界引發了軒然大波!

四十五歲以上軍官們非常的憤怒,然而形勢比人強,刀柄操在別人手裡,正應了一句話“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哪怕他們想做什麼,也不能做什麼。

沒人跟隨他們走,因爲朝廷算是至仁至義,是花了大錢來買斷軍齡。

重要的是東南王在國內!

東南王戰功赫赫,威權震於軍界,都被他壓得服服貼貼,唯有看着楊天生在軍隊裡舞弄,下的下,上的上,皆由其一言而決。

不怕沒有軍官,鋪墊在於新明十年間,軍校大量招生,有衆多的士官和中低級軍官,可以迅速地擴充,中級升高級,低級升中級,士官升低級,十年前的播種準備,今天派上用場。

雖說新的軍官不一定能夠有足夠的威望與經驗,但作戰方式也有很大的改變,有了參謀部,還有了火槍,對軍官的經驗和武力值有相當大的彌補。

這裡有個例外,那就是北方戰線的軍官們不受影響,哪怕年齡過四十五歲不用下崗。

“爲什麼他們可以例外!”有人不服氣地質問兵部官員道。

答曰:“他們交了投名狀!”

衆人想起當初對北方作戰時,在全國調兵遣將,那些人去了北方,還被人笑他們傻,怎麼可能打敗北方遊牧民族?!

然後今天看來,他們在北方前線就是光環護身,讓衆人後悔莫及!

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743節 攻徐州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1677節 北美洲開發總公司成立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805節 秦淮之行第1446節 硬剛(二)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1280節 回南京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1708節 爭房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112節 呸!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2065節 得上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9節初建軍(二)第179節大海戰(一)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96節海洋貿易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10節修路風波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2196章 登臺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219節Show實力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454節 慢一拍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243節遇敵必戰!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280節 回南京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212節鄒維璉來也
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743節 攻徐州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1677節 北美洲開發總公司成立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805節 秦淮之行第1446節 硬剛(二)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1280節 回南京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1708節 爭房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112節 呸!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2065節 得上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9節初建軍(二)第179節大海戰(一)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96節海洋貿易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10節修路風波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2196章 登臺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219節Show實力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454節 慢一拍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243節遇敵必戰!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280節 回南京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212節鄒維璉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