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5章 直落(三)

離開陽春白雪的時候,竟是凌晨半夜,夜色深重,他們各提了一個馬燈而行。

江邊霧起,道路隱匿,馬燈也不過照亮了前方一點道路。

不過沿江一帶皆點了大燈火,又把道路給照了出來!

如今南京城也用起了南華油料,晚間點燈,提振夜間經濟。

不過,也不是處處點燈,只有這處地區近着渡口才有市政燈火。

如今陳子龍、丘祖德與唐元楫走在深夜的沿江路上,他們當然不是作犯奸科,而是趕鬼市!

打開懷錶,看到凌晨三點,他們走進一個不見光的江湖。

進入之前,丘祖德告訴陳唐兩人此處的約法三章。

裡面有些不成文的、必須要遵守的江湖規矩。

一是買賣之間全在黑暗中進行,人們只能挑着馬燈來這裡逛攤,而且馬燈只能照商品,不能照人臉。

二是所有交易全憑一廂情願,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不能問真假,不能問來源,不退不換,天一亮,人走貨移,不能再有糾纏。

三是如果你看上別人正在看的東西,不能問價,也不能搶來看,必須等人家放下後,確定不要了你才能接上詢問。

強行爭購的第三者,後果自負。

是的,鬼市!

就是民間集市,屬於半夜開始運作,天亮即完結的特殊集市,

擺賣貨品一般是拾荒回來、收買破爛回來的二手物品等,初時屬於弱勢團體憑自己雙手掙兩頓餬口的地方,只限於江北區沿江路,江南其它地方實際上實行一定程度的宵禁,畢竟是京師!

江北區的鬼市漸漸“出名”,物件越來越多,一些古董商人、古玩掮客和有閒階級的附庸風雅的人物及文物愛好者與收藏家涉足其間,每當吃完夜宵,便手提馬燈,身懷鑑定文物放大鏡,徜徉其間觀賞,希冀沙裡淘金,獵取一二珍奇寶貝。

此處是灰色地帶,官府隻眼開隻眼閉,於是有各地盜墓者,撬開古墓棺槨,盜取陪葬的飾品。亦有破落世家,養尊處優的二世祖,當其家財耗光,便將家藏古董文物出賣以供揮霍。也有一些小偷扒手盜得古玩雜物出售,不可問出處。

所以,來此撿漏者甚多,都認爲自己有獨到眼光,能夠找出好東西來。

陳子龍、丘祖德與唐元楫正是今晚的其中之一,他們不想花些冤枉錢,就是他們想要收集古董,正常渠道購買則是太貴了,

丘祖德與陳子龍無話不談,曾經讓陳子龍觀賞到他從鬼市裡淘回來的兩件寶貝,一是懷素和尚的狂草貼,二是春秋時楚國春申君用過的印章,都是極品!

陳子龍興趣大起,即請丘祖德帶路!

丘祖德介紹道:“這裡是特殊角落,就算沒有人預告、沒有人宣傳、沒有人吆喝,前往的人仍然絡繹不絕。當雲霧撥開,天光初現,它會自然地消失無蹤,彷彿從來沒有存在過。”

“是爲鬼市!”丘祖德道。

唐元楫冶學,說他記起在唐朝鄭熊的《番禺雜記》中,就有“海邊時有鬼市。半夜而合,鷄鳴而散,人從之多得異物”的記載。

“沒錯,鬼市深夜而開,清晨而散!”丘祖德說道。

在南華,官府過了十二點就宵禁,因此鬼市不可能,另外,鬼市的貨物,在南華也不可能有。

他們去到的沿江路上但見得“鬼影幢幢”,賣家陸續而出,買家隨即而來。

沿江路上的燈火熄滅,兩邊的道路陷入黑暗,拉着小推車或揹着東西的鬼市攤主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

有的竟然在路邊已經睡了一覺,醒來後收起一張厚棉被,從身邊的袋子裡取出“貨物”,準備開市。

人越來越多,鬼市成形!

陳子龍、丘祖德與唐元楫皆手提馬燈,巡視貨攤。

陳唐兩人大開眼界,發現貨品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有破洞的舊衣服、長滿鏽綠的銅器、不知真假的舊玉器、好象是從南華來的鱷魚皮包、發臭的豬骨頭、過期的藥丸、斷了腳的玩具車,未上漆的木頭……還有一堆爛飯!

“這,這爛飯也有人要啊?”唐元楫覺得不可思議。

“當你餓上幾天時,這些幾乎等於白送的爛飯,也就是救命的仙丹了!”丘祖德幽幽地道,手指那個賣爛飯的人道:“他做的是勝造十級浮屠的好事!”

“受教了!”唐元楫拱手道。

“存在即合理哪!”陳子龍說道。

丘祖德來過多次了,帶着他們到達一個區域,那裡令陳子龍與唐元楫雙眼放光!

有銅器、玉器、書畫、前朝器皿、陶瓷、木器、錢幣、珠寶等等,琳琅滿目,有的在燈光下閃耀。

陳子龍拿過幾件東西看過,立即知道都是真的!

那個年代,古董多着呢。

而且也經歷一個“好時期”,那就是結束不久的北方戰亂。

亂起時秩序破壞,官府無力,各地的牛鬼蛇神哪還不借機大幹快上!

比如某地兵亂之後,那些傢伙即到,就勢開挖,讓地底下的好東西重見天日。

這樣的事情多着了,好多古董啊!

見識到一些老玩家,不僅有知識,有眼力,還特別容易認。

他們的裝備比別人顯得專業許多,研究寶貝時也更加專注。

年紀稍大點的會舉着放大鏡,轉着瓷器反覆觀賞;年輕些的則會提着小巧的馬燈,拿起玉器左右查看。

可以看到鬼市裡的交易不斷,火爆而熱烈,緊張卻無聲。

陳子龍深吸了一口氣,對丘祖德道:“我要是應天府尹(就是南京市長),來上一次嚴打,人贓俱獲,那我就發達了!”

“我也想!”丘祖德深表贊成!

“那你幹嘛不幹?”陳子龍知道丘祖德曾做過一任應天府尹的,爲什麼不幹呢?

丘祖德回答得很妙道:“我怕捉到一個陳大樽!”

意思是說撿漏者有朝廷高官,真要是捉到了,固然那人顏面掃地,而丘祖德得罪人了,陳子龍不禁失笑!

……

差不多五更時,三人撤退,都有收穫,陳子龍買到了一份王羲之所寫的殘貼、三件春秋時的銅器和一大包的齊國刀幣,背得他氣喘吁吁的,但他十分開心!

他們坐船,返回江南,過江上了岸,出了渡口,就在道路邊上吃起了柴火餛飩。

吃完一碗後,陳子龍只覺得滿血復活,精神抖擻,一夜的疲乏似乎不翼而飛!

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699節 測試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631節 范文程挨抽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25節夜襲荷蘭人2072節 開國大典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1980節 大汗之心第332節 摸營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206節火槍逞威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1295節 得手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42節女神養成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850節 花匠雷蒙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2057節 城內血戰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2184章 直落(二)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2185章 直落(三)第2節城下之盟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55節三足·鼎立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181節大海戰(三)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1262節 朱由榔的眼淚第1191節 槍與甲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851節 下鄉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380節 戰海盜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
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699節 測試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631節 范文程挨抽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25節夜襲荷蘭人2072節 開國大典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1980節 大汗之心第332節 摸營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206節火槍逞威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1295節 得手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42節女神養成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850節 花匠雷蒙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2057節 城內血戰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2184章 直落(二)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2185章 直落(三)第2節城下之盟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55節三足·鼎立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181節大海戰(三)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1262節 朱由榔的眼淚第1191節 槍與甲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851節 下鄉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380節 戰海盜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