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

且說清國使節三人團到達高雄,即被軟禁,不同於大明那邊的高官,東南府給他們任看,領他們到處參觀,清使就沒那樣優惠了,被困在館舍裡,不得外出,不得與他人接觸。

不過一天,他們即接到通知,洪昇告知他們東南府的立場後,表示他們可以打道回府了。

任索尼精通漢語,佟養性有心探究東南府大炮秘密,伊爾登手腳功夫甚勇,也難以得到什麼好處。

他們購進了東南府白糖、酒水一批,很貴,起碼比起銷大陸的貴上二倍!

就灰溜溜地坐上海船,返回天津,又另外換船,前去金州,然後登陸,到盛京見黃臺吉向他稟報。

事情沒有辦妥,三人惶恐請罪,索尼奏道:“東南府關防極嚴,其控制明朝海外,出港即是東南府的海域,他們以天津爲終點,帶炮夾板船除軍艦之外都不得過天津,北上使用的盡是福船與廣船。我們在臺灣不得外出,什麼都不得看,范文程大人雖有接應,亦不得見,難以開展工作。”

佟養性亦奏道:“東南府統治穩固,將來必是我大清勁敵也,我聽聞其執政官已然南下去什麼爪哇,現在的臺灣行省,人稱爲女人·老人·洋人治理,是爲一大奇觀,卻又軍心民心穩固,不可小看!”

女人指的是顏大少兩妾,是臺灣行省最高指揮官,老人是孫承宗,管行政,還有洋人斯托姆,他管軍政。

如此奇特組合,臺灣行省軍民卻是老老實實,可見顏氏的統治已經穩定。

黃臺吉微嘆道:“他們確實爲我朝勁敵!”

“一週前,明軍突襲了我(遼寧)紅嘴堡地區,掠走我族人百餘,現在東南府已經派人到來說他們買了那些人,連同在去年我朝落在明國的俘虜十餘人,說要與我們互換俘虜,以那些人換取孫家人回來,朕已經允了!”

他臉色很不好看,乾脆在殿上站起來回踱步,讓他着惱的不是對方的威脅和已方的損失,而是東南軍顯示的戰力驚人!

那些突襲紅嘴堡地區的明軍肯定是東南軍,他們一次出擊,俘虜的滿人居然比大明十幾萬軍隊擄獲的滿人還要多!

去年清軍自口外入寇,甚少遇到抵抗。由直隸入山東,一路上橫衝直撞,燒殺搶掠。一直打到濟南,因遇強烈抵抗,清軍屠殺了十萬以上的百姓,山東巡撫宋學朱和濟南參政鄧謙戰死。

濟南戰後,清軍押着俘魯王並城內所有的明宗室藩王,並投降的山東境內文官武將,再加上掠奪的幾十萬大明百姓,幾百萬的金銀,珍玩珠寶糧食書籍,隨同十餘萬八旗兵緩緩由原路而回。

至此京師二次有警,好在宣大總督盧象升及監軍高起潛又率領着三萬多精兵強卒而回,與先期匯聚京師的勤王兵馬會和,京師附近的明軍實力用來守備還是夠的。

崇禎唯恐野戰失敗,乃連下詔旨,嚴令各部把守城門,不得出城浪戰。清兵路過,不準接戰,唯令各將統兵於後,收復失地。

軍事史上難得的滑稽戲便這麼着依帝命而上演。各地的總兵官勒控兵馬,清兵北行百里,他們便在後面追上幾十里路,務必與清兵保持半日的距離。稍有警訊,便立刻控兵後撤,無論如何不敢與清兵交戰,就那麼地將清軍禮送出境,坐視大明被俘子民生靈塗炭,死於路邊無數!

一場大戰,俘虜清軍不到十餘人,還是他們自已走散的爲多,這才落入明軍手裡,然後入獄,給各地方官員冒名頂替,弄了他們出來,賣給東南府。

而東南軍一次出擊,就把清軍給打得稀里譁啪的,據被放回來的敗兵們說了,東南軍上陣就亂扔炸彈,炸亂清軍戰馬,然後亂槍打來,明晃晃的刺刀逼上來,他們火器非常犀利,且不懼近戰,敢於單挑!

要知道,明軍最怕與清軍近戰,十來個清軍就能夠趕着百來個明軍跑,而那些東南軍與明軍同爲華人,卻截然不同的作戰風格!

紅嘴堡地區軍隊較少,結果被東南軍打敗,大掠,等清軍大隊援兵趕來時,他們纔不慌不忙地押着俘虜,坐船離開。

這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則是東南府主力重心不在大明地區,而在遙遠的東南亞,不會與清軍硬戰。

有點鬱悶哪!

黃臺吉對付大明的策略,非常有耐心,便是要伐倒大樹,必先去其枝幹,一斧斧的將枝幹砍倒,則這顆大樹到最後便可一斧而斷。

崇禎二年首次入關,八旗諸將勸他攻入北京,黃臺吉大笑道:“城中癡兒易圖,破北京小事耳!唯明朝生機未絕,攻下北京後善後之事難辦,可緩圖之!”

大明那些流寇農民軍是黃臺吉的天然盟友,清軍配合農民軍,不斷地毀滅大明的實力,極其默契的配合,讓大明持續出血。

農民軍四處攻掠,破壞着明朝的政治、軍事、經濟力量,將大股明軍吸引在中原地區,耗費了大量金銀;而農民軍一旦被關寧鐵騎等明軍精銳打敗,陷入低潮,則關外的清兵又及時入關,將明軍精銳如海綿吸水一般由對付農民起義的戰場吸往畿輔和關外。

去年清軍入口外,可以預見到今後農民軍會再度崛起,爲禍大明!

東南軍卻是一個變數,使得黃臺吉深感憂慮。

萬一東南軍主力北上呢?

那戰事有得打啊!

如今情況不斷地明瞭,黃臺吉指派范文程負責東南府的情報,這死漢奸做事有成效,徹底弄清楚了東南軍軍援寧遠錦和皮島之事,哪怕受寧遠錦督師的不待見,也依舊送上火藥火槍大炮糧食醫藥和銀兩!

之前東南軍參戰打清軍的事情也瞭解到,嶽託真有可能是死在他們手裡。

再有范文程已經派人潛入了臺灣,可是發現東南府警覺性極高,導致幾個笨蛋間諜落網,范文程花錢拿不出什麼象樣的情報,挨諸貝勒斥罵,要不是黃臺吉力撐,只怕范文程早就受咎了。

但對於東南軍一些顯於外的實力他還是清楚的,擁兵十萬不在話下,成建制,又不怕浪戰,實是勁敵!

……

孫府家人被放歸,被送到高雄,說起當天高陽之事,孫家子弟英勇抵抗,紛紛戰死,讓孫承宗老淚縱橫,更加痛恨清狗。

他的仇恨化爲工作動力,七十多歲的老人工作積極性勝過年輕人,一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到處檢查工作、處理事務,帶動大家積極努力辦差,以致於當家的熊永媚下令強制他們休假,曰文武之道一張一馳,身體是工作的本錢!

有這樣的臣子,何患東南府不雄起!

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1744節 爲何反?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2072節 開國大典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2184章 直落(二)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314節 讓紅毛番滾蛋!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141節教育軍官們聽話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1697節 分錢第1859節 吃得好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1463節 肝圖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064節 招供第96節海洋貿易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59節搶上風口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63節風向改了?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81節大海戰(三)
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1744節 爲何反?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2072節 開國大典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2184章 直落(二)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314節 讓紅毛番滾蛋!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141節教育軍官們聽話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1697節 分錢第1859節 吃得好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1463節 肝圖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064節 招供第96節海洋貿易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59節搶上風口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63節風向改了?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81節大海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