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捷報與煩惱

說破了,就是周延儒作爲首輔,又是東林人,有足夠的政治合法性與個人名望可以控制得住輿論。到時候濟南府這個山東省會之地就算被韃虜攻破了,也可以兩手一攤說力所不能及,就將這鍋甩了出去。反正周延儒只要守住了京師就算是大功告成。

也就是說,假抗清的可以甩鍋作壁上觀。真抗清的,卻得拼命吞着苦果,走最艱難的道路,一點行差踏錯都要不得,還要時時刻刻忍受着豬隊友的暗箭。

朱慈烺是裹挾着幾百個讀書人出走京師的,從合法性上總歸是有些不明不白。此刻作爲明軍與清軍作戰,所依託的法理不外乎是抵抗滿清,保家衛國這種大義。

也正是如此,才能讓人忘了朱慈烺並沒有朝堂授權,只能用一個光禿禿的太子身份指揮大軍,聚攏人心。

眼下,朱慈烺既然披了這層大義的名分,那就不能不顧清軍進攻濟南府。一旦朱慈烺真的見死不救,也就與朱慈烺出走京師舉着的旗號不符合了。等於是自己打自己臉,失去人心大義。

就當衆人笑聲連連的時候,周延儒的親隨家人悄悄遞過來一份瑭報。

只是看了一眼,周延儒頓時大笑起來:“真是天助我也啊。清軍進犯曲阜了!看這架勢,不止孔家,就是山東的幾個郡王都有難了。這一回,到要看咱們的這位太子爺啊,如何抵得住天下讀書人的唾沫與陛下的急切啦!”

曲阜孔家,這可是大明朝廷裡面一號格外特殊的存在。

若論及天下世家,這孔家是無出其右的第一號。

曲阜孔家,其核心便是衍聖公。這個衍聖公呢,是大宋至和二年宋仁宗封出去給孔子嫡系子孫的封號。

但無論是歷盡多少歲月,經歷宋金元明到現在,衍聖公這個封號依舊存在。作爲一個牌面擺上去,象徵着朝廷對儒教的重視,象徵着對讀書人的重視。

而作爲一個牌匾。曲阜衍聖公就成了山東一霸,別說縣城州府,就是山東巡撫當面,也得客客氣氣。

以而今孔子第六十四世孫衍聖公孔胤植爲例。天啓七年時就獲得加封爲太子太保。到了而今朱慈烺出生的第二年,孔胤植又獲封太子太傅,可以說是朱慈烺的師傅。

當然,這一位大明末代衍聖公也並未如何忠義。當其知曉清人對歷史上孔家所沿襲下來的對孔家種種優待“俱應相沿”並“期於優渥”的時候,便樂呵呵地進京朝見。

撇去衍聖公如何。就單說孔家一系在曲阜,亦或者在整個山東那都是不亞於王侯的大族。因爲披着一層衍聖公的名號,孔家在白道黑道上都可以說是吃得開的,實力幾乎不亞於山東一省的官府。

只不過,阿巴泰這麼一個粗人可是不會管孔家如何厲害,如何在山東一地囂張跋扈。陳維道此人更是心憂糧草,看到孔家這麼一個大號的土豪,自然是喜不自勝,提兵殺過去,全然不管什麼爭執考量。

於是。孔胤植頓時叫苦不迭,一邊暗罵這羣韃子不懂政治,一面措辭嚴厲地朝着山東巡撫高名衡發文求救。

只不過,孔胤植很快又不得不迅速撒出去更多的求救文書。

因爲,就在陳維道並着石廷柱殺向曲阜的時候,另外一邊濟南府也頓時告危。阿巴泰這個清軍主將竟是提兵殺過去,而且看跡象還有危急兗州魯王等藩王的架勢。

看到這裡,孔胤植瞬間明白了局勢的嚴重性,又是一邊抵抗着陳維道的進攻,一邊又不要錢地撒出去銀子。尋了十六個不要命的騎士飛奔出去傳信求救。

這個求救信不僅落到了高名衡手裡,也落到了朱慈烺的手裡。更多的,也落到了京師之中的御史清流之中。

京師,御史臺。

“聽說沒有。衍聖公遭難了!”御史任菊衝進一處小屋裡,高聲道。

屋內,頓時就有一個癡肥一些的御史葉昶道:冷哼一聲道:“如何能不聽說?太子太傅都親筆求援了,太子卻見死不救,不知多少士子聞言譁然啊!”

任菊不由搖頭:“唉,說起來。當初聽聞後人記下來的太子那番講說,就連我也不由熱血澎湃。可眼下看來,卻是其實不如聞名啊。手握大軍不與清軍血戰,卻坐觀衍聖公被圍,這算得什麼事?當初那信誓旦旦,鐵血抗清的話語,此刻又都飄到了哪裡?”

葉昶聞言,意動道:“正是!彥文兄,不如一起上書,彈劾太子如何?要知道,聖上都上次都還未計較太子私自出京呢!”

此刻,屋內另一個御史王宜勝不由開口道:“唉,兩位同仁,且末這般激動吧。若是真彈劾了太子,這山東軍務又要如何處置?”

“哼。若是不讓太子知曉了大義所在,難不成又真的要讓起見死不救?我等彈劾,自然是爲了讓其奮勇作戰,而不是坐視衍聖公遇難!”聽此,葉昶頓時激動了起來。

“罷了罷了……隨你們去吧……”王宜勝聽完,也不再爭辯了。

不多久,如雪花一般的奏章開始飛入內廷。

工作量又多了許多的朱由檢望着這麼多的奏章,頓時頭疼了起來。

前些時日,傅淑訓說起朱慈烺的時候,用了一個默認的法子,讓崇禎皇帝暫時拋卻了朱慈烺的煩惱,開始仔細應對起了京師建奴入寇的問題。

還好,朱慈烺別的或許很煩,但判斷卻是精準的。京畿被搶了好多次,除了京師附近,再也沒有值得搶的地方了。所以建奴很是熟門熟路地摸到了山東去,這也讓朱由檢這些時日翻閱奏章心情不算很差。

而且,前些時候,出京師督師通州,統管天下勤王之師的首輔周延儒也給了朱由檢一個大大的好消息——河間大捷。

雖然朱由檢慣例質疑了一下,但當看到了確證無疑的女真戰士首級時,卻頓時再也掩飾不住歡喜,再也不管什麼來自太子的煩惱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五十八章:趙氏姻親第四十九章:捷報與煩惱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十章:微服出宮第一章:太子的闊氣第一百零九章:御駕親征復遼東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五章:皇子取名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四十章:日本小弟第六十八章:小白羊與大肥羊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四十二章:朝議震盪第四十二章:草原鋒芒第四十五章:柳生十兵衛第四十四章:邊鎮光復第八十章:關廟立碑第四十六章:紅臉白臉誰挖坑第一百一十七章:保定將官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六十八章:殺阿巴泰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十九章:世子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見第八章:解決問題第八十一章:正黃旗完了第六十六章:青冢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三十二章:南下德州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條件第六十章:低估了朕的本事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十九章:雙面間諜第六章:火銃見真章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第一百二十六章;八旗齊聚第八十六章:攘外還是安內第一百零九章:做大事的人第九十八章:裸城伏擊第六十八章:小白羊與大肥羊第六十五章:復興報第二十九章:抓捕第二十章:陸軍醫院第三十二章:喜訊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七十九章:“死”而復生第7章:1舉多得第十三章:嚴坊正的糾結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六十四章:偶像級皇帝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第一百五十六章:後路之軍第八十六章:攘外還是安內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六十二章:德川家光服軟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八十五章:哈巴羅夫的野望第十七章:天生驕傲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六十九章:勝利旗幟迎風揚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五十三章:自有謀劃第一百一十四章:全軍出擊第十七章:天生驕傲第三十五章:碾壓過去第十一章: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二十三章:一國興亡一念間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九十一章:產業與利器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鮮棒子第八十七章:不懼一戰第二十四章:新政第十六章:當大爺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鐸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四十二章:第一輪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第十七章:激戰黃海道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一百零六章:海西邊疆直隸州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
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五十八章:趙氏姻親第四十九章:捷報與煩惱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十章:微服出宮第一章:太子的闊氣第一百零九章:御駕親征復遼東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五章:皇子取名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四十章:日本小弟第六十八章:小白羊與大肥羊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四十二章:朝議震盪第四十二章:草原鋒芒第四十五章:柳生十兵衛第四十四章:邊鎮光復第八十章:關廟立碑第四十六章:紅臉白臉誰挖坑第一百一十七章:保定將官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六十八章:殺阿巴泰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十九章:世子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見第八章:解決問題第八十一章:正黃旗完了第六十六章:青冢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三十二章:南下德州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條件第六十章:低估了朕的本事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十九章:雙面間諜第六章:火銃見真章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第一百二十六章;八旗齊聚第八十六章:攘外還是安內第一百零九章:做大事的人第九十八章:裸城伏擊第六十八章:小白羊與大肥羊第六十五章:復興報第二十九章:抓捕第二十章:陸軍醫院第三十二章:喜訊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七十九章:“死”而復生第7章:1舉多得第十三章:嚴坊正的糾結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六十四章:偶像級皇帝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第一百五十六章:後路之軍第八十六章:攘外還是安內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六十二章:德川家光服軟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八十五章:哈巴羅夫的野望第十七章:天生驕傲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六十九章:勝利旗幟迎風揚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五十三章:自有謀劃第一百一十四章:全軍出擊第十七章:天生驕傲第三十五章:碾壓過去第十一章: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二十三章:一國興亡一念間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九十一章:產業與利器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鮮棒子第八十七章:不懼一戰第二十四章:新政第十六章:當大爺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鐸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四十二章:第一輪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第十七章:激戰黃海道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一百零六章:海西邊疆直隸州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