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移風易俗,文網初起

“若能入文網,當真是方便爲學,有什麼地方不懂、不會,只要入得裡面,用自身所學交換,就能得指點,羨煞人也。”

見崔素井閉目醞釀情緒,身邊幾名儒生便都後退幾步,儘量不去幹擾,同時低聲交談。

“可不是麼?咱們閩地領悟了邱學,能入文網的,哪個不是學問大增?便如崔生,一朝領會了知行之道的精髓,入得文網,不光學識大漲,地位也水漲船高,比許多舉人還要吃香,聽說連知府大人,都有意要請他過去,給自家子侄傳授訣竅。”

“說起來這文網也是奇妙,聽說裡面包羅萬象,積累有諸多知識,只要能入其中,就會有所收穫,只是咱們生性愚鈍,雖然也都得了一冊《學士說》,但終究不得要領,裡面的語句都能明白,但無法沉浸裡面,領會精神。”

“其實也不必太過計較,畢竟入了文網,還是要用自身學識交換,纔有所得,但話說回來,只要不涉及不傳之秘,拿學識去換取知識,總好過拿銀子去買吧?這換出去的學識,也不會消失,換回來的知識,累積心中,這是不斷充實自身。”

“咱們這些人,多數沒入過什麼書院,祖上也不見聖賢、文豪,能有多少不傳之秘?我倒是聽北邊的遠親說過,有人曾在文網裡探得聖賢註釋,略有記憶,可惜自身積累不夠雄厚,終究支撐不了他汲取足夠的聖賢註釋!但即便如此,事後那人的學業還是突飛猛進!”

“聖賢註釋?真的假的?這種東西,都是有名氣的書院的不傳之秘。就算是普通的書院弟子都未必能見,會出現在文網裡?這文網的手筆未免太大了吧,怕不是要趕上傳說中的士林了?”

“士林我沒去過,也不敢奢望能去,可文網就不一定了。對我來說,這文網可比士林要重要,今日回去,還要溫習知行之理。”

“你可不要太過沉溺了,這科舉畢竟不考知行,咱們學他。也只是想借此入得文網,從而交換平時得不到的知識,可不要本末倒置。”

“或許,正是咱們存着這樣的功利心思,無法靜心爲學。纔不能如崔生一般,領會精髓,便就入不得文網。”

……

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裡,隨着文網與知行之道的相互促進,被越來越多的人得知,而文網的規則也廣爲流傳。

用自己的記憶、學識,換取等量的文網知識,在消化之後。這些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后,便可以繼續用作交換。

這並不是重複交換,同一個道理。在不同人看來,就會有不同的理解,每個人的背景、經歷、傳承都不相同,看問題的角度自然就有偏差,加上自己的理解,便會形成新的觀點和看法。然後與文網相合,增加底蘊。

不過。想要進入溫網,不能單純靠着意識、學識就達成。需要配以對知行之道的瞭解,並由書籍、紙張作爲媒介,在專心讀或寫的時候,才能透過書本入內,這點是邱言結合聖賢堂內進入士林的法門,但門檻降低許多,不需要特定的紙張。

另一方面,也是他爲了抑制人道的偏差採取的措施,不然的話,世人靠着心中所學,就能憑空入網,不分時辰和地域,久而久之,會使得文網成爲承載人道知識的載體,使得書本等物衰敗,這不僅會令與印刷術有關的技術、學科無法發展,還會徹底扭曲東華人道。

畢竟,文網乃是邱言個人所建,根源和前世有關,算是半個外來之物,爲前世人道的表象之一,若反而成了東華人道的核心,可以說就徹底改變了人道的進程,爲一方人道覆蓋另一方人道,不說因果,單是對人道發展就有不利。

“諸位,文網傳的玄乎,其實也不是那麼高深,可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時,閉目的崔素井睜眼說道,衆人的低語,沒有刻意避開他,他與幾人也算交情不淺,有些話並不避諱“就算是領悟了知行之道的道理,其實只是摸到皮毛,其內真諦高深莫測,不費歲月研習,是無法真正領悟了,崔某不過將之當成敲門磚,也是慚愧。”

就有人附和道:“說起來,那位邱學士,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不過壯年,便有這般成就,也可稱爲在世聖賢了,若有機會,我等也想好好研習他的知行之道,可惜愚鈍,找不到關竅,總是不得其法。”

崔素井聞言,已知其意,笑道:“聽說在那北方,有人自發組織起來研習邱學,只是邱學士還在南疆,無法與之呼應,因而未成規模,想來學士北歸,必定有所動作,到時邱學的竅門,或許就能流傳出來了。”

他自然知道,面前幾人,是想讓他傳授知行之道的奧秘,可惜他自己也是無意中得悉了一點精髓,只能意會不可言傳,又哪裡說得清楚?

說到底,要入文網,就要習得邱學精髓,哪怕不能精通,也要有所領悟,但知行之道的奧秘,不光要知,還要行,這個道理,北邊的學子也是最近才驚覺,人數不多,而傳到南邊尚需時日,閩地學子也就無從得知了,只有部分人陰差陽錯,又或本身資質不凡,又或心念與文網契合,方能達成,當然說不清緣由。

不過,崔素井不說,其他人就當他敝帚自珍,難免嘀咕,對此崔素井也是有口難言,但他這個人頗重情義,既然說不清,就從其他方面補償,便將自己從文網中所得之事,儘量傳出。

“諸位這次都想探得什麼?”

“都在上面寫着了。”

問答之後,崔素井點點頭,將桌上堆着的幾本書翻開,粗略一看,又合上幾本,只留其中三冊,對周圍人道:“這三本,崔某前些日子看過,略有所得,可以直接去試着交換。”他的神情平和,顯是之前醞釀得法。

聽他這麼一說,圍着的幾名儒生裡就有三人露出笑顏,都道:“有勞崔兄了。”

“算不得什麼。”說着,就有小二過來,按規矩收拾一番,將桌上擺好筆墨紙硯。

這間茶肆,本就有名,從不缺乏文人墨客,更有儒生學子時常觀光,可謂文雅之地,自是識趣的,而崔素井現在名聲不低,經常出現此處,早就有掌櫃的特別吩咐,這小二佈置起來駕輕就熟。

“多謝了。”道了聲謝,崔素井也不囉嗦,便將三冊書放下,然後拿筆沾墨,就在上面寫了起來,但不是隨性發揮,而是在謄寫書上語句,同時沉下心,調動記憶中對這三書的看法和認識,同時默唸知行精髓,心念漸漸沉澱,神情專注。

見了他的表情,其他人也不多言,知道是緊要時刻,連低語都停下了,這周圍幾張桌的人,見了這一幕,認出是崔素井後,也都忍不住望了過來,知道這是他在聯絡網文網。

要入文網,掌握訣竅很重要,領悟知行精髓也必不可少,但個人的專注、用心,也不可能避免,這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態度,同樣也有助於精粹念頭。

幾息之後,崔素井的慢慢平靜下來,雙眼也緩緩閉上,整個人散發出一股平靜祥和的氣息,他的幾位友人對此並不陌生,知道崔素井是在步入文網。

這文網的特性諸多,被世人所知的也有不少,其中一點,就是想要獲得相應的知識,就要通過有聯繫、有關係的書籍和語句,來凝結意識,這樣進入人文之網後,才能得到需要的內容,否則那文網何其寬廣,內裡知識衆多,一點點去尋找,好似大海撈針,而且每次探查,都要消耗自身的學識積累,很可能還沒找到,先就耗盡學識,退出文網了。

所以,崔素井的友人,擺脫他去探查文網的時候,都會將所需學識寫清楚,並將相關的語句摘錄下來,拿來給崔素井過目。

但要交換學識,須得是自己理解的知識,因而崔素井一般都會拿回去研習幾日,方可入內,但有時候也會如今天這樣,碰巧遇上了從前就見過的內容,直接入網。

不過,話說回來,這樣替他人探尋,一定程度上,也有助於自身理解,但入得多了,難免被文網瞭解了底蘊,日後真碰上自己需要探究的時候,可能就要學習更高深的學問,纔能有用了,所以崔素井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犧牲自己。

………

“這次入網,可不能像上次那樣匆忙,因爲文網中有很多感悟、心得,而非文字,這樣的心得,不用心體會,匆忙之間,就算一時記下,也會很快忘記,太過浪費了。”

與文網交換過的學識,就不能再次運用,即便換回來的知識如果忘了,想要換回來,也要用自己新的領悟才行。

這些,其實是崔素井自己總結出來的,每一次除了學識,也會增加對文網規則的認識。

不過,這次他入得文網,沒走幾步,就發現了極大的異常,那後遭的學識,從前會如同雨霧般飄蕩,但今日卻急促吹動,似吹狂風!

“奇怪……”

心頭疑惑,崔素井凝神感悟,向前走了幾步之後,忽的心有所覺,朝着一個方向看去——

那裡,正有一團猩紅光輝升騰!()

ps:感謝“”的打賞!

第763章 字成句,句成章,章疊爲書第429章 老師,且聽弟子道來...第285章 心火顯,神魂露第492章 紫府修士,可碎意念!第1431章 秘辛、道果第776章 一念守得三身醒第883章 書山學海作書,勤勉刻苦入境第491章 觀捨身僧,見金烏道第1211章 無邊生靈立一牆第1311章 世外三界今相逢第761章 死後一點念第1295章 天邊一抹白第440章 楊氏論修,黃某動計第80章 除惡務盡!第573章 三元及第!第5章 賊兵犯界?第863章 血獄護衛,東華棋子第332章 入龍四步第1015章 名動天下,世人爭相睹第839章 學府學子心第1413章 死人入得陰陽界第1337章 天地鎖運!第1357章 且拿運賭第204章 城外兵,紙上策第1449章 三年合牛,河中巨頭第1183章 黑風與火第224章 緊箍束外魔第1007章 神通一念間,陰陽路途遠第389章 耕讀第1168章 虛空造物可爲靈第1023章 懾神自傳道,回京有人來第974章 小懲大誡,以警後人第1326章 天君擋燭龍第88章 上靈,席雲第604章 掌不能承,唯有一指第587章 木秀於林,必惹人來第942章 筆記也可留青史,血海又傳波瀾來第1061章 劫數所在,文之所往第910章 往事已成神話第1407章 冥震環轉困法相第811章 一死豈如願,餘生皆纏罪第632章 頭炸如瓜裂第1141章 星辰訪客話星君第556章 暗遞烽火呈聖前第124章 暴露!第732章 未語先知何所憑?第63章 行善積德,自有民佑第1355章 三妖王第340章 殿堂星空第635章 魂中藏書一冊第313章 魑魅魍魎第1158章 政堂發難!第284章 十載苦讀,一朝喪盡第1208章 各懷機心予心念第1181章 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見第1392章 一脈幾分現雛形第1211章 無邊生靈立一牆第766章 吞願千年冥土臨!第819章 印術勢如猛虎,孟生籌謀拜師第602章 強扭信民念!第260章 白玉鎮紙奪文思第643章 山河奇異,吐氣如冬第1071章 竈君星光一煞間第824章 宰執何所懼,莫覺勢不衰第219章 道心!拳意!第723章 勝與敗第139章 人火曰火,天火曰災第1113章 耳聞英雄會,抓盡眼前人第866章 龍醒第1052章 光隨手落圍棋盤第972章 百家學第949章 千人同念,本源剝離!第52章 畫中界,紅袖迷離第33章 穿魂而過!第1075章 十萬復十萬,劍光無窮盡!第948章 古老意志與混亂意境第757章 管中窺豹,見斑知貌第225章 人道先河!第1148章 天下亂第1116章 黑風大尊第923章 虛實之間,貫通有無第833章 龍王有請第828章 國戰事了拂衣去,九重禁前黑門啓第749章 故人寄香絲第1364章 人道言出無所遁,超凡律令冰原顯第535章 言過其實?第1347章 殺生奪靈,不如長生第1344章 觀氣鎮界自此始第337章 七冊在心,可省幾年功第1391章 天志定交言援兵第962章 連綿煞與雷第1266章 神靈如奴一船船第173章 你這神也別當了第1410章 氣遮雷霆語運生第589章 莫道旁人相爭,只因利在其中第1328章 各方皆來,難分敵友第841章 繁華何所出?第537章 檀木盒子藏玄虛第1252章 無私無情分氣運第573章 三元及第!
第763章 字成句,句成章,章疊爲書第429章 老師,且聽弟子道來...第285章 心火顯,神魂露第492章 紫府修士,可碎意念!第1431章 秘辛、道果第776章 一念守得三身醒第883章 書山學海作書,勤勉刻苦入境第491章 觀捨身僧,見金烏道第1211章 無邊生靈立一牆第1311章 世外三界今相逢第761章 死後一點念第1295章 天邊一抹白第440章 楊氏論修,黃某動計第80章 除惡務盡!第573章 三元及第!第5章 賊兵犯界?第863章 血獄護衛,東華棋子第332章 入龍四步第1015章 名動天下,世人爭相睹第839章 學府學子心第1413章 死人入得陰陽界第1337章 天地鎖運!第1357章 且拿運賭第204章 城外兵,紙上策第1449章 三年合牛,河中巨頭第1183章 黑風與火第224章 緊箍束外魔第1007章 神通一念間,陰陽路途遠第389章 耕讀第1168章 虛空造物可爲靈第1023章 懾神自傳道,回京有人來第974章 小懲大誡,以警後人第1326章 天君擋燭龍第88章 上靈,席雲第604章 掌不能承,唯有一指第587章 木秀於林,必惹人來第942章 筆記也可留青史,血海又傳波瀾來第1061章 劫數所在,文之所往第910章 往事已成神話第1407章 冥震環轉困法相第811章 一死豈如願,餘生皆纏罪第632章 頭炸如瓜裂第1141章 星辰訪客話星君第556章 暗遞烽火呈聖前第124章 暴露!第732章 未語先知何所憑?第63章 行善積德,自有民佑第1355章 三妖王第340章 殿堂星空第635章 魂中藏書一冊第313章 魑魅魍魎第1158章 政堂發難!第284章 十載苦讀,一朝喪盡第1208章 各懷機心予心念第1181章 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見第1392章 一脈幾分現雛形第1211章 無邊生靈立一牆第766章 吞願千年冥土臨!第819章 印術勢如猛虎,孟生籌謀拜師第602章 強扭信民念!第260章 白玉鎮紙奪文思第643章 山河奇異,吐氣如冬第1071章 竈君星光一煞間第824章 宰執何所懼,莫覺勢不衰第219章 道心!拳意!第723章 勝與敗第139章 人火曰火,天火曰災第1113章 耳聞英雄會,抓盡眼前人第866章 龍醒第1052章 光隨手落圍棋盤第972章 百家學第949章 千人同念,本源剝離!第52章 畫中界,紅袖迷離第33章 穿魂而過!第1075章 十萬復十萬,劍光無窮盡!第948章 古老意志與混亂意境第757章 管中窺豹,見斑知貌第225章 人道先河!第1148章 天下亂第1116章 黑風大尊第923章 虛實之間,貫通有無第833章 龍王有請第828章 國戰事了拂衣去,九重禁前黑門啓第749章 故人寄香絲第1364章 人道言出無所遁,超凡律令冰原顯第535章 言過其實?第1347章 殺生奪靈,不如長生第1344章 觀氣鎮界自此始第337章 七冊在心,可省幾年功第1391章 天志定交言援兵第962章 連綿煞與雷第1266章 神靈如奴一船船第173章 你這神也別當了第1410章 氣遮雷霆語運生第589章 莫道旁人相爭,只因利在其中第1328章 各方皆來,難分敵友第841章 繁華何所出?第537章 檀木盒子藏玄虛第1252章 無私無情分氣運第573章 三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