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府試

府試

清晨,略泛白,霧氣還在,不遠處船舸緩緩駛在河中,裴子云舉着燈籠,提着考籃,向府試的考場而去。

“本府七縣,按縣排隊,不得喧譁!”學院內隱隱傳來三聲悶炮,就有甲士排列,有人高喊着。

大徐立制,縣學稱學社,府稱學院,省稱貢院,中央稱學宮。

長周府學院迭經修茸,自有體制,凌晨寒氣凜凜,星光下甬道總有七道,都有木柵欄攔着,考生提着考籃,排隊等着。

裴子云找到了自己江平縣縣柵,見有一羣人黑壓壓站着,手裡提着燈籠,就有人說着:“裴兄,你來了!”

裴子云一看,說話的人是唐真,而周圍王、李二位童生卻冷哼一聲,不說話。

裴子云也不以爲然,和唐真打了招呼,對王、李二位童生也就笑笑不說話——前幾日,這三人又邀請自己去文會,裴子云見考期而近,就拒絕了,唐真還罷了,這二人就記恨在心了。

“這樣心胸和腦子,難怪不得秀才。”裴子云想起這二人還想着文會獲得學正泄露一點題目,就暗罵愚蠢:“這場面,學正又怎麼會指點府試提要,那不是授人以柄,成開朝驚天舞弊大案了。”

此刻見得兩人就是拱了拱手,聊了幾句,大家都沒什麼心情說話,閉口不言。

大徐制,縣裡考童生,府裡考秀才,省裡考舉人,卻和裴子云原來世界的科舉有所區別,但這正常,一模一樣纔是怪。

童生,不是功名,沒有免賦權,因此由縣令率縣教喻考,但秀才就有功名了,按照大徐制,是知府、府學正(正八品),以及省裡派來的人三者形成正副考官進行監督,一府不過取三十三名,可見其艱難。

“蓬蓬蓬!”悶鼓而響。

魚門緩緩打開。

童生入場搜查。

裴子云記憶經過縣試府試,就暗想:“來了!”

只見是報上名字,遞上文書和考牌,學吏先是看着經廩保認人的文書,再看畫像,下有文字描述體態容貌。

確定後,就是檢查,先檢查考籃,筆墨紙硯肯定得檢查,連帶的饅頭都要撕開,免的夾帶,裴子云早有經驗,深知考場時食物,千萬別很油膩,油膩一是容易壞,而是檢查的人撕開看,就有污穢,要是吃壞了肚子就完了,故帶的是油餅、雞蛋二項,至於水,考場有提供。

接下來就是解衣脫鞋,連髻也要打散檢查。

衆考生一陣陣騷動,不久就輪到了裴子云,經過檢查,又,學吏就蓋印,喊:“按號入座。”

裴子云拿到入場卷,見卷子上除自己座號,還加戳一個半印,一旦在考場上有舞弊,直接追究檢查學吏的責任。

入場就是尋找自己的號房,號房是一排排連在一起的小房,對面也是一排,兩排之間距離有五米,再好的視力也看不見對面。

裡面有一榻,一桌,一凳,桌上有三根蠟燭和一個盛有清水的筆洗。

“咦,條件比縣試好了,多出一榻。”

大概是縣試只考一天,府試要考二天,據說省試要三天。

裴子云將筆墨紙硯悉數放在桌上,對面是一個二十五六歲的青年,隨着考生入場結束,知府訓話,有考官巡查,一切完成,雲板一響,文吏拿着卷子下。

裴子云接過考題,見除了考題,還有一疊白紙當草稿,裴子云就點起了一根蠟燭,現在剛剛天亮,號房內還覺得昏暗,迅把考卷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現題目沒有模糊不清、沒有錯漏,才放下心來。

這是前世經驗,如果有問題,必須迅提出,可換卷,但是如果拖延後就不行了,誰知道怎麼回事。

看完,暗想:“比縣試難多了。”

縣試中,墨義和帖經比例很大。

墨義,就是填空題,這不必多說,帖經,就是默寫題,考官從經書中選取一頁,摘其中一行印在試卷上,根據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寫出與之相聯繫的上下文。

府試裡墨義和帖經還有,但只有一卷紙,墨義才五道,帖經二十道,比例下降了許多,考的就是記憶力,原主記憶還不錯,又經過了老秀才的文思,裴子云把書背得很熟,自是沒有疑問。

接着就是明算,明律。

“哎呀,這大徐朝比我原來古代王朝實用麼!”

明算就是算學,明律就是懂得基本法律條文,雖比例不大,但也顯出考取對象不侷限於四書五經。

“不過也難不倒我!”算術不說了,這明律也是記憶問題,原主記憶解決了。

“先把這些解決吧!”

這時,天色已亮,擡看去,見着對面的學子籌措遲鈍,不知該不該做題,就一笑,磨了筆墨,當下就在稿子上,對墨義、帖經、明算、明律進行填空,填完,覈實了一遍,才一字字錄寫在了正稿上。

“這種考試,誰能不假思考直接寫在正稿上,要不就是天才,要不就是妄才。”完成了這一卷題,裴子云舒出一口氣,覺得背部有點汗溼了,忙把毛巾拿出來擦了下,覺對面的青年臉色有點白,看上去已經疲於奔命了。

“啊,中午了。”一轉眼,就是中午了,裴子云喝了點水,吃了點油餅,又剝了只雞蛋,吃了一片鹹瘦肉,此時沒有溫度,但不能要求更多了,吃完休息會,這纔看向下面大題。

“下面是經義,重點,有三題!”

所謂的經義,是圍繞書義理展開的議論,裴子云看了第一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這題出得中規中矩!”裴子云暗暗想着,這是《論語·泰伯》中孔子稱讚堯的話,說堯這個人太偉大了。

不過有着老秀才的功底,頓時就有了答案。

“此題核心是頌揚古聖先賢的化育之功,段是引經據典,指出堯幹了哪些事,用了哪些賢人,成就了大功”

“引申就是本朝太祖英明神武,順便表下忠心,說自己也要勵志輔佐聖上等。”

有此論,這題就解決了:“一鼓作氣罷!”

破題得言簡意賅,文章得洋洋灑灑,氣勢磅礴,裴子云只是一想,就運筆寫下來,一氣呵成!

寫完,把草稿擱置在一側,直接看下一題。

“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這一題意思很明瞭,是周公對他的兒子封在魯國的伯禽說,舊友老臣沒有大錯,就不要拋棄他們,不要對人求全責備。

裴子云見了這一題,不由拍了下自己額,“啪”的一聲很響,引得對面的人看過來,就有巡吏巡看過來。

“不要得意,不要得意。”話說老秀才在家,他沒有考取舉人,他一門心思是什麼,是上面不要拋棄他們,不要求全責備——這論題不知道寫過幾遍,直接可以抄襲就是,保證文采。

運氣這樣好,可以淚流滿面了,裴子云一看題目,裴子云腦子裡就有數篇文章,筆下寫來,更是停不下來。一篇寫下來,文不加點,可謂一氣呵成。

吹乾墨跡,裴子云不由滿意點點頭,心想:“這篇根本沒有花多少精力,就是手寫的累點。”

還和剛纔一樣,先把草稿子放在一側,當下看第三題。

“水、火、金、木、土、榖惟修!”

“押後題,果是最難。”裴子云皺眉分析,這道題有些難度,出自《尚書·大禹謨》。

“水能灌溉,火能烹餁,金能斷割,木能興作,土能生殖,谷能養育,這稱「六府」,是天地大自然用來養育萬物”

“這些可引申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論述重農治化之道,再引申出去,就是「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聖人之德就體現這裡,這就是「惟修」。”

裴子云破題完成,略一沉吟,就繼續下筆,這次度沒有那樣快,但也不慢,直直寫完,揉了揉眼睛,覺已是黃昏了。

裴子云只覺得頭暈,汗水浸溼了衣服,把草稿紙平放着,沒有謄抄,天色已完全暗下來了,就點上蠟燭,考場內到處都是蠟燭氣味,而文吏也一一點燃考場內的照明火把。

主考官負着手,帶着一堆考官緩緩踱過巡查,裴子云這時已經餓了,也不去管,只管狼吞虎嚥,主考官看了幾眼,不由微笑。

裴子云低頭沉思,等考官從這條道上巡完,裴子云算了下時間,今天只是第一個晚上,謄寫完全可以等到明天,看着卷子已經全部晾乾,就疊好,把蠟燭吹滅,躺在木榻上,把帶來的一個薄毯搭在身上。

睡前還看了對面一眼,現這青年還在蠟燭裡作題,就閉上了眼睛,在對面紙張翻動聲中入睡。

“有着梅花就是不一樣。”不知道爲什麼,也許是夢裡接受寄託之物的副作用,總之只要想睡,只是幾個呼吸,就會進入睡眠,這次哪怕是在考場上,也是一樣,才躺下沒有幾分鐘,就出了輕微的呼嚕聲。

這時考官正巧又巡過來,見了無語,考場氣氛緊繃,到了晚上雖有人明白得養好精神,但大部分人都輾轉反側,把牀鋪搖得嘎吱嘎吱響,此子卻如此安睡,真不知道是胸有成竹,還是破罐子摔破。

第七百十章 女官之酒第一百六十六章 追捕第四百七十一章 印記第五百四十二章 送錯的信第七十八章 刺殺第六百八十八章 自我放逐第六百七十六章 三分鐘到了第一千五十三章 第六司第六十二章 擡棺大案第七百零四章 平安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丹第六百七十六章 三分鐘到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宮門大開第三百零七章 勾結(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大敗第十二章 文宴第六百三十三章 矇蔽第六百九十三章 裡見館第六百六十四章 櫻花下的武士第六百八十章 極道第一百八十五章 臥底第四百九十八章 允許第一百八十章 積點德第一百三十八章 盟約第一百二十二章 陵墓第三百十章 太子喻第三百四十一章 消籍第二百五十二章 難逃國法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逃第十四章 府試第四百七十八章 仙人渡第四百八十七章 伊達山第三百五十四章 檢測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見第五百八十五章 統帥與勇士(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鮮明的顏色第四百五十三章 血霧第一百章 兌換第三百四十九章 應對第五百八十三章 飄零第四百零四章 誅心第四百四十章 渡劫第一百十九章 南理第三百零四章 風雷皆應之第一百十四章 秉公處理第九十章 道符第一百六十六章 追捕第二百九十六章 荊棘第四百二十四章 萬妖大陣第七百零五章 真瘋還是假瘋第六百四十七章 幻影女士的疑惑第七十五章 成書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平的稱重第二百九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六百四十六章 驅逐第五百九十五章 希臘人的潰敗第四十九章 判官第四百八十二章 魚餌第三百三十四章 遺言第七百四十四章 山田殿第一百零九章 鬥劍第五百八十章 一帆風順第四百六十六章 列王第七十五章 成書第二百七十二章 獵場第五十六章 夜襲第七百十六章 在此一戰第七百零四章 平安京第三百十八章 反賊(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殺意第七十一章 扶桑武士第五百六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六十四章 對拜第一百三十八章 盟約第二百十四章 士氣大增第一百六十七章 回城第七百六十五章 晴鄰町第六百八十四章 請您務必要答應第四十一章 結案第一百七十五章 裂縫第五十四章 祠堂第七章 靈機第四百六十一章 鋼鐵之軀第一百九十三章 統統去死第二百八十二章 平遠伯第五百零二章 祝福(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會見第四百三十八章 大敗第三百四十七章 報答第三百零九章 驚動第三百二十章 炸營第三百八十六章 蠻牛第三百十二章 決裂第五百十八章 國王的任務第五十三章 發覺第三百三十八章 鎖龍關第四百二十二章 威能第六百九十四章 東瀛神靈的靈韻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事第五百零八章 亞馬遜(下)
第七百十章 女官之酒第一百六十六章 追捕第四百七十一章 印記第五百四十二章 送錯的信第七十八章 刺殺第六百八十八章 自我放逐第六百七十六章 三分鐘到了第一千五十三章 第六司第六十二章 擡棺大案第七百零四章 平安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丹第六百七十六章 三分鐘到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宮門大開第三百零七章 勾結(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大敗第十二章 文宴第六百三十三章 矇蔽第六百九十三章 裡見館第六百六十四章 櫻花下的武士第六百八十章 極道第一百八十五章 臥底第四百九十八章 允許第一百八十章 積點德第一百三十八章 盟約第一百二十二章 陵墓第三百十章 太子喻第三百四十一章 消籍第二百五十二章 難逃國法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逃第十四章 府試第四百七十八章 仙人渡第四百八十七章 伊達山第三百五十四章 檢測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見第五百八十五章 統帥與勇士(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鮮明的顏色第四百五十三章 血霧第一百章 兌換第三百四十九章 應對第五百八十三章 飄零第四百零四章 誅心第四百四十章 渡劫第一百十九章 南理第三百零四章 風雷皆應之第一百十四章 秉公處理第九十章 道符第一百六十六章 追捕第二百九十六章 荊棘第四百二十四章 萬妖大陣第七百零五章 真瘋還是假瘋第六百四十七章 幻影女士的疑惑第七十五章 成書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平的稱重第二百九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六百四十六章 驅逐第五百九十五章 希臘人的潰敗第四十九章 判官第四百八十二章 魚餌第三百三十四章 遺言第七百四十四章 山田殿第一百零九章 鬥劍第五百八十章 一帆風順第四百六十六章 列王第七十五章 成書第二百七十二章 獵場第五十六章 夜襲第七百十六章 在此一戰第七百零四章 平安京第三百十八章 反賊(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殺意第七十一章 扶桑武士第五百六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六十四章 對拜第一百三十八章 盟約第二百十四章 士氣大增第一百六十七章 回城第七百六十五章 晴鄰町第六百八十四章 請您務必要答應第四十一章 結案第一百七十五章 裂縫第五十四章 祠堂第七章 靈機第四百六十一章 鋼鐵之軀第一百九十三章 統統去死第二百八十二章 平遠伯第五百零二章 祝福(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會見第四百三十八章 大敗第三百四十七章 報答第三百零九章 驚動第三百二十章 炸營第三百八十六章 蠻牛第三百十二章 決裂第五百十八章 國王的任務第五十三章 發覺第三百三十八章 鎖龍關第四百二十二章 威能第六百九十四章 東瀛神靈的靈韻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事第五百零八章 亞馬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