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二章 元服

江戶,徵夷大將軍幕府。

德川家繼如今已有十四歲,原來的歷史中這位將軍年僅八歲就因爲推行正德改革受阻,導致憂心忡忡最終因病而亡。

德川家繼繼位時才三歲四個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娃娃,原本歷史上八歲而亡,僅僅只是個孩子,但這位將軍在日本歷史上卻是一個評價頗高的人物,不僅因爲他在位時盡力繼續推行正德改革導致幕府的幕僚和地方大名的強烈反對,最終因爲國事憂慮而亡,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同時,德川家繼天生聰穎,舉止憂雅,爲人友善,待民仁愛,甚至有拜見他的地方大名曾說過,有如此了不起的將軍在,德川家必然能國泰民安。

而在這個時代,由於大明的崛起,再加上大明向海外的海貿發展和擴張,從而也影響到了日本的局勢,隨着大明在日本的商貿來往不斷增長,尤其是新明發現後,日本更成了大明前往新明的重要中轉地,從而帶動了日本本土的各行業的迅猛發展。

正是因爲如此,原本日本歷史上阻礙重重的正德改革也緩和了許多,從而使得德川家繼受益不少。

十四歲的德川家繼正坐,在他面前是幕府的兩位重要人物同樣也是他的老師,其中左手的是間部詮房,而右手邊是新井白石。

“殿下,朝鮮內亂已經平息,大明軍隊已徹底控制了朝鮮全境。”

“這麼快?不是幾日前剛有消息傳來大明纔出兵?這纔多少日子朝鮮內亂就平了?”德川家繼稚嫩的臉上露出一絲驚訝,有些不敢相信地看向說話的新井白石。

“殿下,消息不會有錯,其實早在年前朝鮮內亂就已平定了,只不過消息來往不便,這纔剛剛傳到。”新井白石回答道。

“大明……真是強啊!”德川家繼呆了呆,之後就帶着無比羨慕道。

德川家繼這話讓間部詮房和新井白石默默無語,說句實話,當他們得知大明僅僅只用十餘天的時間就徹底平定了朝鮮內亂,同時控制住了朝鮮全境時,他們兩人心中同樣涌起這種感覺。

雖說當年豐臣秀吉攻掠朝鮮,花了十九天的時間拿下漢城,從這速度來看相比如今的大明也相差不大。可要知道當年可不比今日,當初日本出兵朝鮮前後謀劃了許久,而且日本進攻朝鮮所用的人數更是現在明軍的十倍有餘。

而如今,明軍僅僅只用這點兵力就以如此短的時間拿下了朝鮮,不能不讓人感到驚愕。現在大明如日中天,兵勢雄據於天下,不僅擁有強大的陸軍,還有能遠渡重洋萬里的海軍。

南海的南蠻人都不是大明的對手,眼下呂宋、柔佛分別落入大明之手。再加上剛剛控制住的朝鮮,這樣一個強盛的國家,讓日本是又懼又怕,同時又帶着無比羨慕和崇拜。

“殿下,眼下大明控制朝鮮,雖表面說是平定朝鮮內亂,但臣以爲大明恐怕不會如此輕易放過朝鮮。”咳嗽了一聲,間部詮房開口提醒道。

“卿這話何意?”德川家繼問。

間部詮房正色道:“朝鮮國雖一直都是大明屬國,當年關白舉全日本之力進攻朝鮮,以其佔據大陸,那時如不是大明出手恐怕朝鮮早就亡國了。如此來講,大明對於朝鮮有父母之恩,一點都不爲過。”

聽到這話,德川家繼微微點頭,對於這個歷史他自然是知道的。雖然德川家的將軍之位是由其祖從豐臣秀吉處得來,但在日本哪怕是德川家的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認,當年豐臣秀吉結束日本戰國,統一日本的豐功偉績。

尤其是日本以島國佈下攻掠大陸的謀劃,更是日本歷史上石破天驚的舉動。一想到那波瀾壯闊的歲月和那些留名史冊的人物,德川家繼心中就感慨不已,不得不爲豐臣秀吉的魄力和勇氣爲之敬佩。

間部詮房繼續道:“大明如此待朝鮮,但朝鮮卻在數十年後,大明遭遇內亂困境時棄大明而去,轉投滿清。也正是因爲朝鮮此舉,導致當年的大明最終內憂外患無法收拾,從而被滿清佔據江山。從這點來講,大明同朝鮮之間的恩情已斷,而在大明覆國之後,朝鮮國非但沒有第一時間稱臣,甚至在大明艦隊路過朝鮮時還企圖派水師攻擊,這才徹底惹怒了大明。”

說到這,間部詮房大致講述了下當年的情況,那還是大明第一次同日本進行接觸,作爲大明海軍的統帥,王東在由日本返回大明特意繞道經朝鮮時發生的事。雖然朝鮮最後看到大明海軍強盛,打消了偷襲的念頭,但朝鮮的舉動都被大明看在眼,這點不僅是大明,就連日本都是很清楚的。

聽到這些,德川家繼在驚訝之餘同樣對朝鮮這種小人行徑表示不恥,在他看來朝鮮在沒有絲毫國力的情況下非但看不清兩者之間的差距,甚至還做出瞭如此錯誤的決定,這樣的國君,這樣的臣子簡直就是廢物。

“殿下說的沒錯,朝鮮國一向如此,目光短淺,見利忘義。”新井白石在一旁贊同道。

“爲國者,當有自知之明,爾等以爲如何?”德川家繼感慨道。

“殿下說的有理,正是如此。”間部詮房和新井白石異口同聲道,兩人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接着,間部詮房繼續講起了朝鮮的事,正因爲朝鮮自己作死,所以一直不爲大明所喜,如今大明天子僅只看在當年朝鮮同大明的情分上並沒有壓迫朝鮮太過,之後僅只是小懲而已。

但事後,朝鮮非但沒有有所收斂,反而內部對大明意見極大,再加上朝鮮的老論派和少論派兩派的爭鬥,導致朝鮮開始逐漸失控,終於造成了朝鮮內亂。

“殿下,朝鮮內亂雖有起因,但臣以爲大明也並非不知,其他的不說,僅以此次大明如此迅速出兵平亂就能看出,大明恐怕早就有所預料。而現在朝鮮兩派已因內亂土崩瓦解,朝鮮王室也在內亂中死傷慘重,如臣預料不差的話,恐怕未來朝鮮將完全受制於大明手中。”

“我明白了,卿的意思是擔憂大明在朝鮮之後對我日本下手?”德川家繼思索了下問。

間部詮房點點頭:“殿下說的沒錯,雖然這種可能極小,但也不能不防。”

德川家繼緊皺起眉頭,雖然日本不是朝鮮可比的,但相比強盛的大明而言卻依舊遠遠不如。一旦大明真的要對付日本,就算一時間拿不下日本,但必然會讓日本元氣大傷。

其他的不說,作爲大將軍的德川幕府是首當其衝。日本國和大明甚至朝鮮都不同,日本雖然有了天皇,可軍政全在幕府手裡,再加上各地大名擁有獨立的兵權,日本這個國家並非算得上真正統一的國家。

也許,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或許可以代表如今的日本。天皇相當於周天子,屬於共主。而幕府等於霸主的角色,以其強勢控制天皇,代爲行政。至於那些大名就是各地諸侯了,假如國家穩定的話沒什麼問題,以幕府的力量足以壓制地方,可一旦有外敵那麼作爲實際統治的幕府就要擔任起禦敵的責任。

一旦幕府在戰爭中失敗,失去了壓制地方的力量,那麼地方上一些原本就同幕府貌合神離的大名必然會起別的心思,再加上天皇也是一個極大不確定因素,到時候就算敵人沒打到江戶,那麼幕府的統治也會面臨崩潰。

就像當年日本的朝鮮戰爭那樣,豐臣秀吉死後,不僅朝鮮之戰日本草草了結,更因爲豐臣家在朝鮮損失了大量精銳,導致再沒有絕對實力壓制地方,從而被德川家取而代之。

“殿下不必多慮。”見德川家繼憂心忡忡地樣子,新井白石安慰道:“臣已讓井上正岑前往長崎同大明那邊打聽消息了,據傳來的消息大明並沒有針對日本的想法。而且聽說這些日子大明的提督會經過日本,並拜訪幕府。或許這是大明爲了安撫我日本的舉動。再者,我日本不是朝鮮,當年元蒙時期都未能成功,就算大明再強如想要併吞日本其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新井奉行的話說的沒錯,臣爲殿下講述此事僅是告知殿下如今天下局勢而已,殿下暫且放心,或等大明提督到後,容臣等打聽一二也就清楚了。”間部詮房同樣寬慰道,聽兩位老師如此說,德川家繼這才鬆了口氣,露出了笑容。

不過間部詮房還提到一件事,而這件事卻是德川家繼必須要做的。如今德川家繼已經十四,按照日本的習慣可以元服了,爲了德川家統治穩固,同樣也是爲了避免天皇一系在現在這情況下鬧出些什麼事來,德川家繼的婚事必須要儘快完成了。

早在德川家繼成爲將軍後的第三年,德川家繼就同靈元天皇的第十三皇女吉子內親王有了婚約。

當年德川家繼六歲,吉子內親王纔剛剛出生。這紙婚約是因爲當時德川家爲穩固統治,拉攏天皇一脈的舉動,也可以說是政治婚約。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如今,德川家繼十四歲,吉子內親王八歲,雖然兩人依舊年幼,但在日本卻是可以成親了。所以間部詮房特意提到了這件事,建議德川家繼儘快完成元服之禮,然後正式迎娶吉子內親王以完成婚事,用這種方式拉攏天皇一系,並且近一步控制住地方大名。

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升帳第三十六章 杭州大戰2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節奏第一千七十五章 黔國公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下之大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覆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生死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節奏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二百零五章 斷定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華髮第五百六十三章 被動第二百九十五章 分設第七百五十四章 增援第九百八十七章 欺人太甚第八章 老君門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冊立第二十章 走風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雲南急報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五百一十一章 羅剎第二百三十七章 清宮密聞錄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前卒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聖第二百六十九章 歷史提前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嘴毛第九百一十五章 任命第六百六十五章 風暴中心第九百四十章 愁雲第七百八十五章 直親王的憂慮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埠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緬甸之主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聯手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劃之中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爆破第八百二十八章 奉天第六百九十六章 掘墓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日常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野女真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國籍第四百六十七章 另一條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六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班底第一千八十七章 混帳兒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夫子第七百四十章 文章還是要做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古之戰(9)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二十三章 孤家第五百五十七章 忠烈之後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之策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吃肉喝湯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五百二十五章 一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勝第五十三章 背靠山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五百七十六章 危危可及第三百一十七章 真是好官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來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二百四十章 嶽鍾琪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狡猾的托爾斯泰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金陵(求票!)第五百四十三章 嚴斥第二百零七章 大海戰(求票!)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平臺召見第五百九十章 爲了部落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鍋粥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處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六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二百四十九章 安慶第四十章 杭州大戰6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又一次變化第三百九十四章 破局第九百二十一章 換了對手?第二百八十一章 到京
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升帳第三十六章 杭州大戰2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節奏第一千七十五章 黔國公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下之大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覆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生死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節奏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二百零五章 斷定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華髮第五百六十三章 被動第二百九十五章 分設第七百五十四章 增援第九百八十七章 欺人太甚第八章 老君門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冊立第二十章 走風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雲南急報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五百一十一章 羅剎第二百三十七章 清宮密聞錄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前卒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聖第二百六十九章 歷史提前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嘴毛第九百一十五章 任命第六百六十五章 風暴中心第九百四十章 愁雲第七百八十五章 直親王的憂慮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埠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緬甸之主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聯手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劃之中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爆破第八百二十八章 奉天第六百九十六章 掘墓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日常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野女真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國籍第四百六十七章 另一條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六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班底第一千八十七章 混帳兒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夫子第七百四十章 文章還是要做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古之戰(9)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二十三章 孤家第五百五十七章 忠烈之後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之策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吃肉喝湯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五百二十五章 一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勝第五十三章 背靠山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五百七十六章 危危可及第三百一十七章 真是好官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來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二百四十章 嶽鍾琪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狡猾的托爾斯泰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金陵(求票!)第五百四十三章 嚴斥第二百零七章 大海戰(求票!)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平臺召見第五百九十章 爲了部落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鍋粥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處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六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二百四十九章 安慶第四十章 杭州大戰6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又一次變化第三百九十四章 破局第九百二十一章 換了對手?第二百八十一章 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