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領軍

太子和幾位阿哥的營帳就在附近,所以到的時候幾乎是同時。

“見過太子,見過大哥。”

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是一起來的,這兩位阿哥年齡相仿,脾氣相近,聰慧過人,雖不是同母一胞卻很親近。尤其是兩人很得康熙寵愛,只要康熙離京必然指定他們陪駕。

見他們來了,在帳外等候的太子胤礽微微點頭道:“老十三老十四來了,一起進去吧。”

大阿哥胤緹也不說話,只在一旁站着,等太子先進帳營後,他才第二個走了進去。

“兒臣見過皇阿瑪……。”

四人入到帳內,只見康熙坐着,拿着一份奏摺在看着,微低着頭也看不是什麼表情。四人依着規矩向康熙行禮,見康熙說了聲起來吧,這才站起身來。

“皇阿瑪,您喊兒臣等來是……?”

太子是儲君,四人中也只有他有資格詢問。康熙擡眼瞧了瞧太子,也不多說什麼,把手裡的摺子放到一邊:“這裡有個摺子,你是太子,你先瞧瞧。”

邊上的太監拿起這份摺子上前交給了太子,太子接過後就着帳內的燈燭看了起來,沒看幾眼頓時臉色微變,望向康熙的目光中欲言又止。

“這份摺子是剛到的。”康熙平靜地說道,而此時邊上的大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目光都投向太子手裡拿着的這份摺子,心中滿是好奇。

“皇阿瑪,這摺子……?”大阿哥忍不住問道,同時把目光望向康熙,本來把這幾位阿哥喊來康熙就讓他們知道這件事的,當即示意太子把這份摺子給幾位阿哥一起瞧瞧。

太子見康熙示意,當即就把摺子交給了和他關係最好的十三阿哥,這個舉動頓時讓站的最近的大阿哥臉上怒色一閃,不過康熙在他也不好發作,只能微低下頭用力捏緊了拳頭。

十三阿哥不以爲然,接過摺子就和身邊的十四阿哥一起看了起來,和太子一樣看了沒幾眼就吃了一驚,幾目掃完後又把摺子遞給了大阿哥。

等太子和三位阿哥全部看完後,康熙這才示意太子先說。

“皇阿瑪,兒臣以爲浙江之變未盡全功是事出意外,如張雲翼健在,朱袁二人定是手到擒來。而現在雖說朱袁暫時逃脫,但朱袁主力已損,只餘些殘兵敗將罷了,我江南兵力充足,只要朝庭再指派一員大將指揮,想來匪亂定能平息,還請皇阿瑪儘管寬心……。”

“寬心?太子這話說的可輕巧。”大阿哥不悅道:“江南可是大清賦稅之地,今年江南本就遭了災,後又有朱袁造反,席捲浙江幾個州縣,甚至連杭州城都差一點兒落入賊手。此乃三藩之亂後從所未有的大事,而今賊子更逃脫不知去向,誰能保證不死灰復燃?依我看,皇阿瑪應儘快回京,調集各省兵馬拉網圍剿,早日必盡全功纔是!”

“區區毛賊能如何?”太子針鋒相對道:“皇阿瑪御極以來平三藩、收臺灣、徵噶爾丹……哪個不比朱袁厲害?何況眼下朱袁大軍十不存一,更如驚弓之鳥,只需派大將坐鎮,如張雲翼般追擊圍剿即可。如此之事需皇阿瑪歸京?大哥不要忘了,皇阿碼此次北巡的目的,一旦突然歸京那些王公們會如何想?天下又會如何看待?”

“太子不知兵事,素不知小害演成大禍的道理?朱袁草莽起事,僅一月就幾乎不可收拾,一旦放任自流定將釀成大禍!太子爲儲君,當爲皇阿瑪分憂,而非隨意斷言。”大阿哥直接反駁道,太子是沒上過戰場,這點他比不了大阿哥,可大阿哥這番話明裡暗裡的諷刺意味聽的太子極是惱火,難道就憑你大阿哥打過仗,他這個儲君說的話就是胡言亂語不成?當即太子直接就懟了回去。

“好了……。”太子和大阿哥之間的矛盾不是一日兩日了,作爲長子的大阿哥一直以來都不服氣太子,爲什麼自己明明是長子就因爲不是皇后生的這太子位就落到了老二頭上?

要論在軍事能力,要論功勞,他那點比不上太子的?就是因爲他的出身稍微差了點,這太子的位置就一直不是他。

至於太子,對於這位大哥也是沒什麼好感,兩人平日裡針鋒相對也不是頭一回了,如果不是康熙在,說不定太子直接就拿儲君來壓老大了。

喝止了太子和大阿哥的爭論,康熙把目光投向了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這兩位阿哥文物全才,而且又年輕,他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十四阿哥在看完奏摺後心裡早就盤算了起來,帶兵打仗一直是他心裡所想,這次不正是一個好機會麼?當康熙詢問他們的意見時,十四阿哥迫不及待地就表示願意爲皇阿瑪分憂,他作爲皇子可以皇子身份去江南領兵圍剿朱袁。

而十三阿哥卻想的深些,其實太子和大阿哥兩人的話都有幾分道理,皇帝北巡的安排如非出大事當然不能隨意取消,朱袁在江南鬧的雖然兇,可現在形勢基本還算控制之中。但大阿哥說的也有道理,朱袁能在這麼段的時間內幾乎席捲江南,誰能保證這次逃脫後不會捲土重來?打蛇要一棍子打死,千萬不能留一口反被咬一口,這點十三阿哥心裡很清楚。

當即,十三阿哥建議先派人回京做好準備,同時挑選一員可靠的大將火速前往江南接替張雲翼的部屬指揮圍剿。同時康熙的北巡可適當進行調整,如有必要可提前回京,以保各方面的周全。

“老十三有點長進。”康熙略有滿意地點點頭,聽到康熙誇獎十三阿哥,除十四阿哥外,太子和大阿哥都臉色有些難看,不過很快就掩去了表情連聲附和稱是。

接下來,康熙也不再多說什麼,讓他們各自回營。十四阿哥走之前還忍不住毛遂自薦要求去江南帶兵,被康熙嚴厲訓斥了幾句這才悻悻然離去。

在康熙前中期,可謂名將輩出。無論是圖海、周培公、王輔臣還是穆佔、張勇等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將,就算是在中期時,也有薩布素、彭春、張雲翼等人。可惜的是這些名將都已去世了,現在就連張雲翼也因操勞過度死於軍中,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朝庭上下要挑出一員能獨當一面又震得住地方的戰將還真是難選,雖然康熙也清楚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性格好兵,但親上過戰場的康熙更清楚打仗不是兒戲。

心中把可選的人選細細想了想,康熙最終還是決定派大阿哥去江南。一來大阿哥的身份足以鎮得住地方,調兵遣將不會有任何問題,二來大阿哥十八歲就隨撫遠大將軍福全出徵,康熙三十五年更參加了遠征噶爾丹之戰,算是一員良將,只要再給他配個合適的副將,當能擔當此重任。

很快康熙的旨意就下來了,大阿哥胤緹以直郡王身份統轄江南各軍,圍剿朱袁殘部。大阿哥接到旨意當日就動身回京,快馬回到京中又從前鋒營挑選了兩千人,連夜坐船南下。

第七百六十七章 又打起來了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文明的一大步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望川遠赴第六百五十章 漠北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曼薩尼約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爲天下耳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信息滯後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緬甸第四百二十九章 直逼北京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叫門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祥瑞第二十七章 激戰縣衙第三百七十七章 戰術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第六百七十七章 考覈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五百六十五章 雪恥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四百六十七章 另一條路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大勳章第二十章 走風第七百五十八章 吃虧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八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九十五章 毛將焉附第三百六十章 逃出生天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琪琪格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明新政4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怒第五百四十一章 整頓順天第五百五十七章 忠烈之後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趙稱王第七百八十五章 直親王的憂慮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捨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風箏第一千三十一章 半島亂局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木屋夜談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四百九十一章 北攻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正式冊封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登門拜訪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庇護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君恩第六章 驚變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九百六十八章 章函之勸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三光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第一千六十四章 地方叛亂第七百零八章 出爾反爾第七百六十四章 晚了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爭吵第四百一十二章 命令第一千八十四章 皇帝罵娘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好快的刀第九百七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三百九十一章 幻想的貴族第五百五十七章 忠烈之後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處第七百六十一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戰艦第六百零七章 痛定思痛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新明新政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反對而反對第三百五十一章 入湖北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兩路南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直親王的憂慮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潰敗第二百九十五章 分設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俄羅斯公使第一百零一章 戰俘第八百二十章 潰敗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宴會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蒙古之戰(1)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祥瑞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一百七十八章 康熙的算盤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簡單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動第八百四十二章 驅虎吞狼
第七百六十七章 又打起來了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文明的一大步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望川遠赴第六百五十章 漠北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曼薩尼約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爲天下耳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信息滯後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緬甸第四百二十九章 直逼北京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叫門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祥瑞第二十七章 激戰縣衙第三百七十七章 戰術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第六百七十七章 考覈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五百六十五章 雪恥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四百六十七章 另一條路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大勳章第二十章 走風第七百五十八章 吃虧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八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九十五章 毛將焉附第三百六十章 逃出生天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琪琪格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明新政4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怒第五百四十一章 整頓順天第五百五十七章 忠烈之後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趙稱王第七百八十五章 直親王的憂慮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捨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風箏第一千三十一章 半島亂局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木屋夜談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四百九十一章 北攻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正式冊封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登門拜訪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庇護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君恩第六章 驚變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九百六十八章 章函之勸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三光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第一千六十四章 地方叛亂第七百零八章 出爾反爾第七百六十四章 晚了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爭吵第四百一十二章 命令第一千八十四章 皇帝罵娘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好快的刀第九百七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三百九十一章 幻想的貴族第五百五十七章 忠烈之後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處第七百六十一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戰艦第六百零七章 痛定思痛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新明新政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反對而反對第三百五十一章 入湖北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兩路南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直親王的憂慮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潰敗第二百九十五章 分設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俄羅斯公使第一百零一章 戰俘第八百二十章 潰敗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宴會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蒙古之戰(1)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祥瑞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一百七十八章 康熙的算盤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簡單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動第八百四十二章 驅虎吞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