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二章 威信打擊

朱怡成的心情不錯,這兩天來的都是好消息。

先說雲南那邊,嶽鍾琪的大軍已經攻進雲南,採取了步步爲營的攻勢,壓得清軍節節後退。

倒不是嶽鍾琪不想一口氣快速解決雲南問題,主要是雲南和貴州一樣地形複雜,再加上雲南的民族問題嚴重,大明在雲南的基礎薄弱,爲確保萬無一失,嶽鍾琪這才使用穩紮穩打的戰術。

畢竟對於大明而言,拿下雲南不是什麼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需要冒險。而且朱怡成之前特意交代過嶽鍾琪,打雲南的同時想辦法處理好地方,以此爲大明拿下雲南後推行改土歸流的方針,而從現在看來,嶽鍾琪做的不錯。

雲南的消息僅僅只是讓朱怡成放心而已,最爲令他高興的還是遼東戰場。不久前,明軍正式出兵遼東,佈置好的明軍主力分兩路進軍,一路自然是山海關的董大山所領的精銳,而另一路就是朝鮮的明軍了。

對於遼東之戰,久未上戰場的董大山早就摩拳擦掌了,其部出了山海關後一路向北平推,短短几日就收復了錦州等地,而朝鮮的明軍攻進吉林後,壓得吉林的清軍步步後退,隨後同山海關的明軍形成鉗形姿態,一左一右,朝盛京壓去。

山海關的明軍暫且不說,對於董大山的部隊朱怡成是很有自信的,要知道這支部隊是攻擊遼東的主力中的主力,集中了北中國近半的精銳部隊,再加上董大山這樣的將領領兵,打遼東清軍不在話下。

而讓朱怡成高興的是朝鮮的明軍,當朝鮮內亂之後,朱怡成雖做了一系列的處置和調整,可一直擔憂朝鮮明軍無法順利出兵。而現在,朝鮮明軍非但按原計劃出兵,甚至還打的很不錯,這就不能不提已經到了朝鮮半個多月的祝建才了。

朱怡成這次讓祝建纔去朝鮮,其實在朝中被許多所不解,甚至有人覺得祝建纔此人不堪大用,派他去朝鮮不僅無濟於事,甚至會鬧出問題來。

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不少,畢竟祝建才的出身是很大問題,作爲曾經佔據中原的義軍首領,祝建纔在義軍中的名聲並不好,而且此人狡詐多變,更爲許多人所不恥。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當朱怡成突然決定任命祝建才爲朝鮮總督,並授以穩定朝鮮的大權後,反對者可是不少,可這些反對的聲音都被朱怡成直接壓了下去,用最短的速度下旨,接旨後祝建才也未在京中停留,直接火速趕往朝鮮。

但誰想到,祝建纔到了朝鮮後的確是鬧出了問題,而且是大問題。不過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是,祝建才所鬧出來的問題對於朝鮮是件壞事,可對於大明卻是好事。

南港登陸後,祝建才根本就沒去漢城,而是在南港開始了他的行動。

造反起家的祝建才搞這一套是輕車熟路,他直接在朝鮮一方面散佈謠言,以挑起朝鮮各階級的對立,同時又以大明駐朝鮮總督的名義告訴朝鮮百姓,大明支持朝鮮百姓打土豪分田地,直接把朝鮮原本就極爲激烈的階級矛盾澆了一把油,令起熊熊燃燒。

一直以來,朝鮮的階級對立情況嚴重,朝鮮民衆的生活極其困難,整個朝鮮都被李氏王朝同其地方大族、士族所掌握着,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過的極爲困苦。

何況,朝鮮原本就是一個山地多,平原少的地方,耕種土地出產不多,再加上各階級的壓迫,民間失地甚至破產的老百姓和中小地主比比皆是。再加上這些年,朝鮮政治動盪不安,民衆生活更是在生死線上徘徊。

祝建才這一挑唆,可謂正中朝鮮普通百姓的所想,再加上那些中小地主對大地主和大宗族的強烈不滿,矛盾加劇之下,瞬間就引起了連鎖反應。

當火燒到一定程度,量變就引起了質變,何況祝建才還以朝鮮總督的名義直接爲這種行爲做了背書,再加上之前大明在朝鮮宣佈的移民令等,更使得那些原本懦弱的普通百姓爆發出了極大的能量,燎原之火就此燃起。

之後,一切可以說是水到渠成,整個朝鮮,除了漢城和平壤兩大都城,再加上保證北上的通道外,其餘地方一夜之間就翻天覆地。而這一次朝鮮大亂,並非是針對大明,反而是針對朝鮮國內的權利階級,雖然那些原本叛亂的地方勢力驚恐萬分,意圖強壓這些亂勢,可火已經燒起來了,憑着他們的能力如何能辦得到?何況後面還有大明的影子在。

不到十日,祝建才就藉着這把火幾乎席捲朝鮮,不僅令大明得到了絕大多數普通朝鮮人的擁戴,更用這一手把朝鮮地方大族、士族力量幾乎一掃而空。

再加上抄沒對方家產,除去土地直接分於普通百姓外,其財富獲利更是不計其數。

而現在,這把火還在繼續,以祝建才的所爲來看,不徹底解決朝鮮問題他是不會罷休的,這對於朱怡成而言反而是件好事。

當消息傳到大明,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尤其是那些得知朱怡成把祝建纔派到朝鮮而持強烈反對意見的臣子更是面面相覷,他們怎麼都想不明白居然還能有這種操作。

相反,軍機處的幾位大佬倒是意外的沉靜,即不評論什麼,也不對此表態,彷彿這件事什麼都未發生一般。可其實,這件事對於軍機處諸位的衝擊是極大的,其中首席軍機大臣史貽直心中更是有着深深的挫敗感,再加上大明出兵遼東的直接行動,使得他之前意圖以不戰而拿下遼東的謀劃全部泡湯,這更讓史貽直心態有些失衡。

這幾日,史貽直在軍機處明顯有些恍惚,甚至對於前線發來的軍報也不作什麼評論,只是拿於衆人商議後再轉呈宮內。

對於他的這種反常,其他人自然是心知肚明的,畢竟在之前一直建議同遼東滿清談判的人是他,可現在皇帝直接下令出兵,可以說讓他之前的謀劃全部落空,這樣的舉動意味着什麼,大家自然清楚。

“還是大人高瞻遠矚,史貽直此人一向自命不凡,如今卻跌了這麼大的一個跟頭,看來用不了多日這軍機處就是以大人爲首了。”江道蠡笑逐顏開地對蔣瑾說道,神色中極爲高興。

“這種話以後不用講了,不好!”蔣瑾非但沒有高興,反而微微皺起了眉頭提醒了對方一句。

“是是,大人說的極是,在下只是爲大人高興罷了。”江道蠡如今是鐵道部的尚書,更是蔣瑾的心腹,自然知道蔣瑾是擔心這些話一旦傳出去會落人口舌,當即連忙說道。

“史大人還是有能力的,更深得皇爺的看重,再者他是首席軍機,軍機處的作用是爲皇爺參贊,既然是參贊,各有意見不同也是自然。何況當初皇爺也未對史大人有什麼異議,無論是當初或是現在,一切都是爲了我大明而已。”

蔣瑾這番話讓江道蠡連連點頭,同時心中暗暗佩服,怪不得蔣瑾能居如此高位,而且坐到離首席軍機一步之遙的地步,考慮問題更比自己深謀遠慮,而且顧全大局。

其實,蔣瑾心中是樂見到史貽直現在處境的,雖然朱怡成並未責怪任何人,甚至在表面上依舊重用史貽直,可僅僅憑着遼東一事,蔣瑾就清楚地明白在朱怡成的心裡對於史貽直的不滿了。

要不然,朱怡成也不會直接繞開軍機處,直接下達攻擊遼東的命令,而這道命令的下達也等於說對於史貽直之前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作爲全盤否定,所以史貽直這些日子纔會神色恍惚,精神萎靡不振。

可不管如何,眼下史貽直依舊在首席軍機之位坐着,對於朱怡成極爲了解的蔣瑾自然明白只要朱怡成不正式下旨更換軍機人選,那麼史貽直還會繼續擔任首席軍機大臣。

這麼做的原因自然是爲了朝政穩定,同時也是爲了皇帝自己的面子,畢竟當初選史貽直爲首席軍機大臣是朱怡成的決定,而現在時間僅僅才幾個月,一旦這時候換人等於承認自己用人不當,這對於皇帝的威嚴是一個嚴重打擊。

可就算這樣,經歷這事後史貽直在軍機處的威信不比從前是肯定的了,蔣瑾也能借此更進一步以豎立他在軍機處的威信。但這些事可以做,卻不能說,深知朱怡成性格的蔣瑾心裡很明白,當年他正是過於自信這才吃了虧,要不然早就入軍機了,而現在蔣瑾經歷多年磨練也成熟了許多,看待問題更有了自己的深思熟慮。

爲了避免讓人抓到把柄,把大好局面喪失,蔣瑾特意叮囑江道蠡,告訴他自己一系的人在這種時候千萬不能亂說些什麼,至於對史貽直,之前如何現在也是如此,絕對不能陽奉陰違,以免讓皇帝引起不滿。

聽到蔣瑾的吩咐,江道蠡連連稱是,雖說他心有些不以爲然,可見蔣瑾鄭重其事的姿態,也只能按捺住心頭的蠢蠢欲動,答應了下來。

第六十章 危急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擇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二百七十六章 火槍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九百二十二章 死有餘辜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拆分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東平定第九百二十一章 換了對手?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權第二十八章 進爵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矢口否認第七十五章 以真亂假第一千九十六章 一封信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不爲人知的交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授旗第五百六十章 湯莊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進千里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一千八十三章老孫的決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八百六十九章 如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英雄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新法蘭西總督第六百八十章 強心劑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衝鋒第一百九十五章 包袱第三百四十八章 汪大部長第四百八十九章 怒火中燒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將上馬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蒙古之戰(完)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人物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擊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王冠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喜臨門第二十三章 孤家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任職參贊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雲南急報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文明和野蠻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進千里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二百五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七十四章 立場有異第七百六十二章 談判第九百五十三章 黑臉第三百七十四章 國家利益第三百章 流血的臂膀第八百六十二章 同知第九百二十二章 死有餘辜第八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一十章 老戲骨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是他逼我的第三十四章 同病相憐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木屋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三光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緬甸亂局第七百零一章 問詢第六百四十三章 相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矢口否認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第五十二章 改變第二十七章 激戰縣衙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東的安排第二百六十三章 碰撞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不管它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八百零九章 炮擊馬尼拉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四百九十九章 望海城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第七軍第八十四章 問話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組織談話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一百一十九章 台州之戰4第四百章 指血第九百四十六章 坐論
第六十章 危急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擇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二百七十六章 火槍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九百二十二章 死有餘辜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拆分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東平定第九百二十一章 換了對手?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權第二十八章 進爵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矢口否認第七十五章 以真亂假第一千九十六章 一封信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不爲人知的交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授旗第五百六十章 湯莊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進千里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一千八十三章老孫的決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八百六十九章 如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英雄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新法蘭西總督第六百八十章 強心劑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衝鋒第一百九十五章 包袱第三百四十八章 汪大部長第四百八十九章 怒火中燒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將上馬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蒙古之戰(完)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人物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擊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王冠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喜臨門第二十三章 孤家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任職參贊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雲南急報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文明和野蠻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進千里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二百五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七十四章 立場有異第七百六十二章 談判第九百五十三章 黑臉第三百七十四章 國家利益第三百章 流血的臂膀第八百六十二章 同知第九百二十二章 死有餘辜第八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一十章 老戲骨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是他逼我的第三十四章 同病相憐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木屋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三光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緬甸亂局第七百零一章 問詢第六百四十三章 相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矢口否認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第五十二章 改變第二十七章 激戰縣衙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東的安排第二百六十三章 碰撞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不管它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八百零九章 炮擊馬尼拉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四百九十九章 望海城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第七軍第八十四章 問話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組織談話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一百一十九章 台州之戰4第四百章 指血第九百四十六章 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