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新明新政

太陽城,關念祖不是頭一回來了,雖說船隊每次來往新明,關念祖作爲大東家自然是不可能回回往返的,不過自頭一回前往新明到現在,關念祖走了三個半來回。

相比第一次來到太陽城,每次再抵達太陽城時都能發現這座城市的變化。可以說關念祖是看着太陽城由一個簡陋的城市框架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如今的太陽城佔地比最初大了三倍,最初用木頭和泥土搭建的城牆也早就被整齊的巨石給取代。

尤其是城外的碼頭,更不知道比最早時完善了多少,在關念祖看來雖還比不上廈門,但以新明這邊的建設速度和發展迅猛,估計等他下次來得時候就又不一樣了,說不定不僅等同廈門,甚至還有可能超越,成爲和寧波、上海這樣的巨港。

按程序入港駐船,隨後在市舶司辦理手續,完成後就能靠港上岸。

這些程序關念祖自然是熟悉的,不過這一回他發現市舶司的手續辦理比以往多了幾道,不僅要驗看公文,還要對船上人的身份進行詳細覈對,並且覈查所載貨物以登記備案,甚至針對一些貨物進行繳納稅款手續。

“我等從大明過來,也要繳稅?”關念祖心裡有些不舒服,以往大明來往新明是不用繳稅的,只要貨主能夠提供證明貨物來自於大明的文件即可。可現在見市舶司這個態度,關念祖神色不悅地問了一句。

對於關念祖來講,他只是想要一個說法,畢竟他現在不是當年的小商人,這些年在大明和新明兩邊置下了極大產業,而且在和朝廷合作移民運輸的過程中也同朝廷相關部門建立了較好的渠道。

在他看來,市舶司這個舉動完全是違法法令,自然真要交他還是會交的,不過事後肯定會把這件事給投訴上去,以大明目前吏治和法律森嚴,他就不信沒人管這事,何況關念祖身上還有民爵在身,哪怕告到京師他都不怕。

“關爺,這是總督衙門的新規矩,關爺來得巧不知也是正常,其實這繳稅並非是所有貨物全部繳稅,而是有針對性的,您看看這個就明白了。”市舶司的小官認識關念祖,自然知道關念祖的身份,聽關念祖如此問連忙解釋了幾句,隨後從懷裡取出一本小冊子來,同時又拿出了蓋了總督衙門的公文給他看。

關念祖接過,先看了公文,果然和對方說的一樣,這是新明總督衙門頒佈的公文,上面寫的明明白白,針對部分貨物入新明必須繳稅,而下面的日期來看,頒佈這條命令的時間正是他的船隊出發在海上的時候。

接着,關念祖翻開那本小冊子細看,看了幾頁後原本不悅的神色漸漸平復了,同時也明白了對方所說針對部分貨物繳稅的意思。

原來新明總督衙門的這道命令倒不是爲了重複繳稅,而是爲了用這辦法來控制進出新明貨物的行政調整。

畢竟新明雖遠在海外,可依舊是大明的國土,根據朝廷法律,大明國土內物資流通只需要繳納正常稅款即可,不可地方私下設關收稅,一旦發現國法處置。

如今大明的稅法是朱怡成確定下來的,其目的是改變以往從一地至另一地多次重複收稅繳稅,以至於限制商品流通控制地方物價,並且防止地方官員藉此斂財腐敗,中央反而收不上稅款的弊端。

其實從某些方面來講,如今大明的稅收政策已經等同於後世稅收形式了,收稅部門全部由中央戶部派遣,同地方行政分離,所收稅款按三比七的比例,前者入藩庫以供地方,後者直接納入戶部爲中央財政。

正是這種稅收的改革,大大促進了大明商業的繁榮。同時,大明取消了以往針對勳貴階級和官員的免稅政策,堵住官身私運的漏洞,也就是說無論是誰都沒有免稅特權,只要經商就必須正常繳稅,這樣一來避免稅收流失,也能控制商業競爭中的不平等。

ωωω ⊕Tтkд n ⊕c○

除去商業方面,在其他行業同樣也是如此,再加上大明在商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大幅度消減了農業稅,大大減輕種地爲生的農民負擔,緩和潛在的社會矛盾。

這一次新明總督衙門頒佈的公文並非是要重複徵稅,而是因爲新明和大明的不同採取的一種稅收調整政策。因爲新明是大明的新領土,自大明在新明立足以來,前後僅不到十年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內,新明發展到現在這種程度已是一個奇蹟,但隨着新明的發展,一些弊端和問題也逐漸顯露,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新明產業結構的不平衡,導致新明和大明本土的不等。

如今支撐新明的產業分別是礦產、冶煉、農業、漁業、畜牧這些,除去這些支柱產業外,其他的產業限於原料和規模的原因僅僅只是極少部分。所以新明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本土,許多日用品,甚至原材料和成品都要從本土運輸,這也是關念祖看中新明市場,並且在如此短時間內依靠新明航線賺取巨大利潤的原因。

雖都是大明領土,但由於距離,許多在大明普通的貨物甚至不怎麼值錢的貨物往往在新明能夠賣到高價。這些年來,不僅是關念祖,其他一些眼光敏銳的商人也注意到了這點,從而加入了新明貿易。

但是商人的本質是追逐利益,對於商人來講什麼東西利潤高,他們就會做什麼買賣。所以新明貿易同樣也是如此,相比一船新明需要的原材料或者普通貨物,一些奢侈品和其他並非必須的產品反而利潤要大許多,要知道新明可是同法蘭西、英國、西班牙這些國家接壤,各自之間有着商品流通,把這些貨物運輸到新明不僅能直接在新明賣個好價格,甚至還能借新明這邊的地理優勢直接銷售給外國人,就算到時候繳納部分出口稅款相比在南海交易反而利潤更大。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新明總督衙門爲了考慮到新明的發展和限制一些不是必須的貨物流入,從而出了這個新規定。這個規定中包括那本小冊子裡詳細註明了什麼貨物是免稅的,什麼貨物需要繳納稅款,而這些需要繳納的貨物的稅款比例是多少等等。

不得不說,總督衙門制定這個政策考慮非常周全,是用這種方式來引導商人向新明多輸送必須貨物,而不是把新明當成一個傾銷點或者對外貿易的中轉站,從而影響到新明的發展和未來。

看完後,關念祖之前心中的不悅頓時煙消雲散,作爲白手起家的大商,關念祖可不是鼠目寸光之人,頓時明白了新明總督衙門的真正用意,而且新明總督衙門公文寫的明白,這命令的頒佈已得到了朝廷的同意,從法理來講是完全合法的。

再說,關念祖和其他商人不同,他從當初由南海貿易轉爲新明貿易的時候看重的不是短期獲利,而是長遠利益。

如果不是這樣,關念祖也不會在初期大明對新明的開發和移民過程中如此上心,並且投入甚多,甚至還在新明設置商行分部、商鋪和工坊了。

在關念祖看來,新明這個地方纔是他大展身手的天地,所謂一張白紙好作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關念祖在新明貿易中雖然對於高利潤產品也有追求,可並不佔他貿易的多數,反而是其他貨物是他的着重點,從這點來看不得不承認關念祖的眼光獨到和思緒長遠。

從這些來看,新明總督衙門的新令對於關念祖來講影響並不大,甚至可以說對他原本的計劃而言反而有好處。想到這,關念祖不由得心中暗暗稱讚,神色也變得輕鬆許多。

第三百二十一章 將相不合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趙稱王第一千二百章 上奏第六百九十七章 實驗第七百五十章 鬼話連篇第七百二十四章 聯手第七百七十六章 南京密約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邊境衝突第七百六十三章 停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望川遠赴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四百一十六章 來了第九百五十章 借道第九百一十二章 撤離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六鋪的誕生第九百三十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戰(2)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一千五十八章 老陳出山第九百六十八章 章函之勸第一千八十八章 世子上京第一千二十七章 子孫後代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守爲攻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東行震撼第七百九十三章 轉移目標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三百七十一章 那霸之變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七十六章 賢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九百六十章 狼性勃發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疑惑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晚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告別第一千九十四章 羽鳥島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西或北第一百三十二章 咬住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六百零四章 大亂第一千八十四章 皇帝罵娘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詹姆斯第六百一十二章 膽寒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反轉(求月票)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二百七十九章 軍報(求票!)第九百一十三章 心比天高第三百零九章 驚弓之鳥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閒子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衆商雲集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廟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答卷第六百零七章 痛定思痛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四百七十章 包宏輝的決斷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京(求票)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實驗第八百三十八章 恐怖的一幕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九十五章 絕境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第一站澳門第一百二十九章 蘇鬆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粘杆處第七十三章 偉人谷第四百七十七章 送別第五十四章 居安思危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路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倚老賣老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助第六百九十一章 殊途同歸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甘第九十七章 形勢第三十二章 如山倒第二百四十章 嶽鍾琪第八百一十章 巨大的勝利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明白人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西聚第一千五十三章 東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頭的買賣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鮑爾的建議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夾擊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七百四十四章 胖子小丘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個戲精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意第六百一十五章 收拾心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國家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第一百四十章 狡猾如狐
第三百二十一章 將相不合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趙稱王第一千二百章 上奏第六百九十七章 實驗第七百五十章 鬼話連篇第七百二十四章 聯手第七百七十六章 南京密約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邊境衝突第七百六十三章 停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望川遠赴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四百一十六章 來了第九百五十章 借道第九百一十二章 撤離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六鋪的誕生第九百三十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戰(2)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一千五十八章 老陳出山第九百六十八章 章函之勸第一千八十八章 世子上京第一千二十七章 子孫後代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守爲攻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東行震撼第七百九十三章 轉移目標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三百七十一章 那霸之變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七十六章 賢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九百六十章 狼性勃發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疑惑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晚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告別第一千九十四章 羽鳥島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西或北第一百三十二章 咬住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六百零四章 大亂第一千八十四章 皇帝罵娘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詹姆斯第六百一十二章 膽寒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反轉(求月票)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二百七十九章 軍報(求票!)第九百一十三章 心比天高第三百零九章 驚弓之鳥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閒子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衆商雲集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廟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答卷第六百零七章 痛定思痛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四百七十章 包宏輝的決斷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京(求票)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實驗第八百三十八章 恐怖的一幕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九十五章 絕境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第一站澳門第一百二十九章 蘇鬆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粘杆處第七十三章 偉人谷第四百七十七章 送別第五十四章 居安思危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路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倚老賣老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助第六百九十一章 殊途同歸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甘第九十七章 形勢第三十二章 如山倒第二百四十章 嶽鍾琪第八百一十章 巨大的勝利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明白人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西聚第一千五十三章 東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頭的買賣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鮑爾的建議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夾擊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七百四十四章 胖子小丘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個戲精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意第六百一十五章 收拾心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國家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第一百四十章 狡猾如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