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

從漢武帝開始,中國的皇帝凡是登基必取年號作爲記年,這個傳統至今已經延續一千八百多年了,所以當朱怡成要由監國及皇帝位的話,必先確定年號,並昭告天下。

可這年號怎麼取,取什麼,這是一篇大文章,皇帝的年號可不是隨便取的,一千八百年下來,年號的確定可是一件天大的事,而且還有着非常嚴密的規則。

自漢起,皇帝的年號多取自周易,其實大明的國號其實也來自於周易,周易中就有一句爲“大明始終”,朱元璋取前二字建國號爲明,也稱大明。所以朱怡成的年號要選取也必須從周易中取,爲此廖煥之和鄔思道等人絞盡腦汁,想了幾個年號給朱怡成選。

“乾隆?道光?宣統?洪憲?……”

看着這一個個似曾相識的年號,朱怡成的臉都快黑了,手下這幫人折騰了這麼些日子就弄出了這麼一堆年號來,而且還興致勃勃地同他解釋這些年號來歷和所代表的意義。比如乾隆,說是取自天道昌隆的意思,代表着朱怡成應順天命登位代表着天道,國勢必然昌隆,至於道光代表大道光明,宣統代表向天下宣佈其大明的統治,至於最後一個洪憲,這是廖煥之最爲推崇的,要知道當年朱元璋的年號爲洪武,而如今朱怡成重興大明當稱得上一個洪字,至於憲嘛,其字代表着尊敬的意思,再加上朱怡成又曾經化名爲洪強,在他看來定洪憲爲年號是理所當然。

聽着這些解釋,朱怡成嘴角忍不住一抽抽的,真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這些年號打死他都不會用,尤其是最後那個洪憲實在是太不吉利了。至於其他的年號並沒有令自己眼前一亮的,倒是有人屁顛顛地獻了個昭武的年號上來,可當即就被鄔思道給否了,因爲這個年號當初吳三桂造反時候就用過,朱怡成怎麼可能用這個當年號?還不如用昭和更適當些。

什麼?昭和?聽到昭和這年號,朱怡成的臉都快黑成鍋底了,不等下面解說昭和這年號的意思一口就否決了它。衆人一時間也不知道爲什麼朱怡成會對這個年號如此反感,不過既然皇帝不同意,那麼大家繼續想唄。

接着,有人還提出了比如興業、大通這些年號,朱怡成聽後第一個反應就是銀行和汽車品牌,怎麼都和自己的年號聯繫不起來,最後好不容易纔選定一個年號爲永業,總算馬馬虎虎才把此事定下。

確定了年號,挑了一個好日子,朱怡成在萬衆期盼下終於正式登基爲帝,以今年爲永業元年,同時傳詔天下。隨後,朱怡成又向天下發出檄文,檄文中先是講述了當年朱元璋元末驅逐韃奴恢復中華的豐功偉績,同時又強調大明得國之正古無其一,然後又說到大明養士三百年並不虧待天下百姓,而女真韃子世受大明皇恩非但不報,反而趁大明天災人禍之時在遼東起兵反叛。之後,天子守國門,崇禎先帝在北京寧死不屈,滿清卻乘虛而入,從而奪我漢人國土,驅我漢人爲奴,變我衣冠,毀我文化,種種惡行簡直罄竹難書。

自滿清入關以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暴行依歷歷在目。清廷數十年來大興文字獄,囚我文化,灌輸奴性,所謂的滿清一家更是天大的謊言。如今永業皇帝登基,當重興大明江山,誓於滿清不共戴天,復我中華……。

此檄文一出,神州震動,與此同時江南的明軍主力已調至浙南,起陸軍六萬,水師二萬,分別由馬功成、楊勖、錢大昌、王東、張鰹、陳五顯等十數位陸軍和水師將領指揮。

陸軍從溫州、麗水兩地同時出兵,水師先至澎湖後由海上直取福州和廈門,其勢之大令福建的藍理和年羹堯大驚失色,、一時間難以應對。

“福州是守不住的。”藍理看着地圖,滿面愁容道。

福州是閩地首府,地理位置優越,所以這地方一直是閩浙總督的駐紮地。但是浙江丟後,福州的地理優勢就變成了劣勢,尤其是在敵人擁有比自己強大許多的水師的時候,交通發達又靠近浙南的福州更是對方首取目標。

朱怡成在南京稱帝的消息前腳傳來,後腳在浙南的明軍就開始集結,而且明軍的水師也陸續從寧波老巢向溫州和臺灣移動,如此跡象明顯表示了明軍將有大動作。

藍理是老將,他一眼就看出明軍是打算對福建下手了,可是看出歸看出,但他卻又束手無策。

之前攻擊溫州,藍理和年羹堯付出巨大的傷亡都未能攻破明軍防線,隨後無奈主動退卻,直到現在清軍的損失都未能完全彌補。再者,由於浙江和江南的丟失,再加上袁奇在江西,祝建纔在河南,從而導致福建和兩廣之地已同大清在江北的主力形成了割裂,這更是藍理爲之無可奈何的地方。

“藍帥,依您之見該如何?”年羹堯這些日子瘦了許多,本就不胖的他現在臉頰兩邊全消去了一片,眼窩子也凹陷着,不過那雙眼睛卻依舊炯炯有神。

“退到泉州……或直接退到廈門……。”藍理似乎是再自己問自己,話出口後要搖了搖頭。

福建的幾個重要大城都在沿海區域,這主要是因爲福建的地理環境所至,福建內陸多山,土地貧乏,產出很少,不適於百姓耕作,所以福建人以海爲生的不少,再加上自宋以來,泉州就是聞名於世的重要港口,海貿帶來的繁華更驅使福建人從四面八方朝沿海地帶遷移,久而久之就行成了以沿海地帶爲中心的城市結構。

但是,這些城市在沿海地帶幾乎連成一線,如果海權控制在自己手裡的話,依託防線節節抵抗不會有太大問題,可要知道現在不同往日,明軍的主力水師全部南下,並同澎湖的臺灣水師合兵一處,其水師力量已遠超過藍延珍指揮的聯合水師。

想當初,僅僅一個澎湖水師藍延珍都沒太好辦法,何況現在的對手更爲強大,如果硬拼藍延珍是一點把握都沒,一旦藍延珍的水師力量一戰而滅的話,那麼不僅是福建,就連兩廣到時候都守不住。

藍理也是當過水師提督的人,對於海戰並不陌生,他絕對不會傻到叫藍延珍的聯合水師去和對方的水師硬碰硬。他非常清楚,只要藍延珍的水師還在,那麼明軍的水師力量再強大也必須對清軍水師有所防備,同樣也能起到牽制作用。

現在最關鍵的就是福州不可守,由於對方的水師太過強大,一旦後路被切斷整個福建就全完了。死守福州就等於是死守決地,藍理看的非常清楚,可因爲福建的地理環境所至,就算退到泉州和廈門又如何呢?一旦戰事開打,明軍依舊可以從海上進行截斷,難道就此全部退出福建不成?這樣做和棄地而逃又有什麼區別?

想來想去,藍理最後還是選擇了廈門。至於選廈門一來廈門是僅次於福州的重要城市,二來廈門又是福建水師的駐地,擁有完善的水師駐防和工事,再加上不遠處的金門島依舊牢牢控制在清軍手裡,可以藉助金門島爲屏障地域從海上來的攻擊。

此外,廈門向北是安溪,這地方是遏制泉州進出的關鍵地區,只要派一軍佔住安溪,牢牢守住交通要道,就算明軍拿下泉州也可以借地勢擋住他們去路。至於廈門向西是龍巖,廈門和龍巖一東一西可互爲依託,進可攻退可守,如果真的擋不住也可借龍巖以南直接向廣東撤退,避免被全軍包圍殲滅。

當藍理說出他的打算後,年羹堯緊鎖眉頭思量着如此取捨的後果。畢竟,藍理只不過是兩廣提督,真正的閩浙總督還是年羹堯。福建如何打,沒年羹堯的點頭藍理是做不了主的,不過年羹堯也清楚,如果沒有藍理這福建也是根本沒辦法守的。

如果主動撤出福州,南撤廈門,就等於把大半個福建全部丟了,這對年羹堯來講從感情上是無法接受的。自從他出任浙江巡撫以來,接連在朱怡成手下吃了敗仗,如果不是康熙保着他早就被撤職查辦了。而現在他雖說貴爲閩浙總督,可實際上手中只有閩地,至於浙江早就丟了個一乾二淨。

現在在朝中,甚至有人稱呼他年羹堯爲“閩地總督”以嘲笑他戰敗失地,假如再不戰就主動撤退,把大半個福建拱手讓出的話,他年羹堯如何自處?

“藍帥,這福州真不可守?難道就不能先打上一打?”年羹堯有些患得患失地問道。

“呵呵,怎麼,你年大帥打算堅守福州城?這沒問題,藍某先去廈門給年大帥打個前站,年大帥先頂一陣子,也好讓老夫在廈門好好謀劃謀劃,爲後期大戰做好妥當準備。”藍理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這個老匹夫!”聽到這話,年羹堯心中頓時罵了句,藍理分明就是嘲笑自己,而且還試圖讓自己去當炮灰替他爭取時間,難道他年羹堯腦袋上刻着傻瓜二字不成?

“藍帥說笑了,本帥只不過和藍帥探討而已,藍帥可是朝中大將,這帶兵打仗的事當然是藍帥遠比本帥更有經驗,何況之前皇上就交代過本帥,讓本帥在軍事上多聽聽藍帥的意見。”

第七百四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二十六章 倉促應戰第一千六十章 軍機處的矛盾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三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戰爭第九百四十五章 修文楊寒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簡單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雲變幻第二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六百七十一章 進言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九百三十四章 插翅難逃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六百二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妥協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十六年的太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東拉西扯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徹底改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三百九十三章 或可用兵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戰爭第一千九十四章 羽鳥島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四十八章 人質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兩虎相爭還是驅虎吞狼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亂第七百六十章 重視第七十四章 進王第六百五十一章 請罪第八百六十九章 如意第五百三十三章 終生無望第八百二十七章 千秋第四十章 杭州大戰6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國稅司警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的決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第六百八十四章 博果鐸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對外佈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驅趕第一千三十六章 自謝於國事第十一章 合利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緬甸亂局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二百一十六章 湊人頭(求票!)第九十二章 老血一口第七百四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衙門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族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軍國利器第五百六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亂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四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朝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狠人第一千九十九章 農曆生日第五百八十六章 鮮花和血淚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七十五章 折翼(求票)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木屋夜談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合適人選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八百七十二章 信仰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正式冊封第九百六十章 狼性勃發第五百四十六章 禍事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組織談話第一千六十章 軍機處的矛盾第七百四十六章 問斥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半島海戰1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動手第七百八十九章 呂宋的愁雲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塵埃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伊普拉金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任職參贊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建興之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旗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人口基礎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意圖第七百九十章 南海稽查
第七百四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二十六章 倉促應戰第一千六十章 軍機處的矛盾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三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戰爭第九百四十五章 修文楊寒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簡單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雲變幻第二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六百七十一章 進言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九百三十四章 插翅難逃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六百二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妥協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十六年的太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東拉西扯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徹底改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三百九十三章 或可用兵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戰爭第一千九十四章 羽鳥島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四十八章 人質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兩虎相爭還是驅虎吞狼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亂第七百六十章 重視第七十四章 進王第六百五十一章 請罪第八百六十九章 如意第五百三十三章 終生無望第八百二十七章 千秋第四十章 杭州大戰6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國稅司警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的決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第六百八十四章 博果鐸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對外佈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驅趕第一千三十六章 自謝於國事第十一章 合利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緬甸亂局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二百一十六章 湊人頭(求票!)第九十二章 老血一口第七百四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衙門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族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軍國利器第五百六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亂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四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朝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狠人第一千九十九章 農曆生日第五百八十六章 鮮花和血淚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七十五章 折翼(求票)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木屋夜談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合適人選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八百七十二章 信仰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正式冊封第九百六十章 狼性勃發第五百四十六章 禍事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組織談話第一千六十章 軍機處的矛盾第七百四十六章 問斥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半島海戰1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動手第七百八十九章 呂宋的愁雲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塵埃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伊普拉金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任職參贊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建興之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旗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人口基礎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意圖第七百九十章 南海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