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二章 瀋陽

“王爺!”

盛京的怡親王府,怡親王坐在正堂維持着這個姿勢已經足有一個多時辰了,

永謙站在門口欲言又止,這一個多時辰裡他已經來了三回,可每一回都見怡親王這樣坐着。

永謙明白怡親王現在的心情,隨着明軍步步避近盛京,整個盛京已是人心惶惶。

其實在幾日之前,怡親王就下達了撤離盛京的命令,但是要走卻不是那麼容易的。盛京雖然比不上關內的那些大城,可也是滿人在關外的舊都,整個城市人口不少,再加上許多在此居住了百年的滿人和一些漢人,突然間要離開自己的家園,心中的牴觸是難免的。

普通人家搬家都得折騰幾天,何況整個盛京呢?尤其是在盛京的幾位鐵帽王爺,百年下來的家底可是不少,再加上房子、地產這些都是搬不走的,能帶走的也只是些細軟而已。

眼看着自己的財富就要離去,滿侵王公貴族的心裡如同刀割似的。但不走又不可能,大明和滿清之間仇深似海,一旦大明打過來,別說銀子了,普通人也就算了,可他們這些王公貴族的腦袋肯定是難保。

思來想去,終究還是小命要緊,但整理財物離開盛京他們心中還是不捨,恨不能把所有東西全部搬走。所以能拖着一日算着一日,如果不是怡親王下了死令,再派永謙帶兵強令之下,恐怕一個月都走不了。

就算這樣,直到今日盛京的滿人這才離開了十之八九,還有一部分依舊在拖拖拉拉。但隨着明軍前鋒已到離盛京僅七十多裡地的眼下,撤離盛京已是迫在眉睫。

“王爺!”

永謙又輕呼了一聲,怡親王這才從思緒中回到了現實,這些日子怡親王的神色異常憔悴,一來是因爲明軍的原因,二來是因爲阿扎蘭的去世。

尤其是後者,阿扎蘭的突然去世讓怡親王是悲痛萬分。對於怡親王來講,阿扎蘭不僅是他少年時的好友,更是他爲之依重的謀士。

如今滿清日落西山,許多人才都在關內流失,而在關外這片黑土地上,怡親王雖然收服了這些****和關外的滿人,但是能打仗的猛將雖然不少,可真正有勇有謀的人卻不多。

阿扎蘭出身不凡,是滿清的宗親,更重要的是他這個人極爲有才,尤其是對大局的判斷和軍事敏感性更是出類拔萃。

當年如果不是因爲阿扎蘭的身體不好,以他頭等侍衛的出身早就在清廷位居高位了,進上書房對於他而言更是輕而易舉。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如此王佐之才,怡親王是極爲看重,而且阿扎蘭對於怡親王也是盡心輔助,可以說得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如果不是因爲遼東之事,阿扎蘭絞盡腦汁爲怡親王出謀獻策,以破死局的話,恐怕他也不會突然病情惡化,以至於這麼快去世。

怡親王清晰的記得,阿扎蘭就在死前都在爲自己操勞,念念不忘遼東之事。沒想到阿扎蘭口吐鮮血,倒在牀上最後去世的一幕,怡親王心中就猶如刀割一般,在失去阿扎蘭的日子裡,他彷彿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一般。

“王爺!”

再一次喊了一聲,怡親王把目光投向永謙,終於開了口。

“城中撤離的如何了?”

“回王爺,該走的都走了,城裡現在還有千餘人死活不肯走,他們說自己祖輩就在此,不肯北走,就算要死也要死在盛京。”永謙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同時悄悄看了一眼怡親王。

原本以爲怡親王會暴怒當場,可沒想到怡親王卻沒生氣,反而幽幽長嘆了一聲:“罷了,他們既然想留下那就是留下吧,這事勉強不得,真要說起來是朝廷辜負了他們,而他們並未虧於朝廷。”

“那麼王爺,這盛京是否……?”永謙小心地又問了一句。

按照原來的計劃,等全部撤離盛京後,清軍會在盛京放上一把火,把整個盛京燒燬。

可現在,還有千餘人不肯走,這把火一旦放起來就不合適了,所以永謙問了一聲。

怡親王思索了下,搖頭道:“留着盛京吧,至少給留下的人一個交代。再說,盛京現在燒不燒也都一樣,不如留着,等明軍來後看在這份上,或許能夠對他們網開一面。”

“王爺仁德!”永謙鬆了口氣,假如怡親王硬要放火,永謙肯定會執行的,但是這把火放起來那麼留下來的人怎麼辦?而現在怡親王明確了不再放火,倒是讓他去了這顧慮。

至於怡親王,固然是出於他剛纔說的理由,可他心中還有另兩層想法。

其一,是考慮到盛京是滿清舊都,先祖的陵墓依在,假如真放火把盛京燒成平地,一旦明軍大怒掘了先祖之陵就無法面對祖宗了。

留下盛京,也算是嚮明軍表個態度,至少對方拿下盛京後應該不會再做出那種事來,再者就是給城中不肯離開的人一個交代。

其二,怡親王還抱有一絲幻想,雖然他也知道這僅僅只是幻想,可人有幻想總比沒有的好。

也許,或者也許,有那麼一天能夠打回來的話,留着一個完整的盛京總比一片廢墟的好些。

“走吧!”想到這,怡親王嘴角微微牽了下,也不知道是在自嘲又或者笑。他站起身來,整整已經穿戴整齊的盔甲,一手接過永謙遞來的帽子,戴上有着高高尖頂的帽子,大步朝着府外走去。

到了府門,自己的親兵已經早就等候着了,戰馬正打響鼻無聊地踏着馬蹄。怡親王掃了一眼衆人,什麼話都沒說,直接翻身上了馬,用力一夾馬腹,朝着北門而去。

怡親王是最後一批撤離盛京的,他的離開代表着清軍徹底放棄了盛京這個地方,同樣也標誌着明軍在努爾哈赤起兵一百多年之後,終於再一次收復了這座關外的重要城市。

前明早期,盛京是瀋陽中衛,屬於大明遼王的衛所。在前明中後期,李成樑控制遼東時候,瀋陽中衛依舊是明軍重要的軍鎮所在。

而當努爾哈赤起兵後,前明逐漸失去了瀋陽中衛的控制權,在皇太極時代,當時的後金開始在瀋陽中衛修建皇宮,同時又把瀋陽中衛改稱爲盛京,並開始正式定都於此。

一百多年來,明軍在失去此地後終於又一次來到了曾經的瀋陽中衛也就是現在的盛京。

董大山騎馬來到離盛京僅十里地的地方,站在高處眺望已清晰可見的這座城市,心中無比感慨。

“大帥,斥侯來報,清軍已完全撤離,現在盛京除了千餘普通人外,沒有任何清軍駐守。”

“四周呢?可有探過?”董大山問。

“都已探過,方圓百里內我軍斥侯全派了出去,如清軍有異動定能馬上回報。”

微微點頭,董大山下令道:“讓前鋒派兩營人馬先行入城,入城後對於全城進行戒備,必須確定滿清未在城中留有後手,等一切確保安全後大軍再進城。”

部下連忙應了一聲,拔馬下坡傳令去了。

董大山繼續眺望着近在咫尺的盛京,心中無限感慨。這座城市的收復,等於遼東之戰的第一步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繼續穩紮穩打,步步北推,以至徹底收復遼東。

不過可惜的是,自開戰以來,明軍沒有殲滅多少遼東的清軍。這仗打到現在說其是在打仗,實際上可以說是明軍進行的一次規模龐大的軍事行軍,完全是以勢壓人,逼得清軍不得不主動後撤。

雖然有些遺憾,但這個情況是董大山之前就預料到的,所謂名將無赫赫有之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歷史上,許多將領戰功顯赫,甚至以少擊多,但往往卻不能改變整個大局。局部戰爭的勝利不代表全盤的主動權,這點董大山心裡非常清楚,眼下仗打到這程度,明軍以最小的代價基本收復了天啓年間的關外失地,僅憑於此就足夠令人自豪的了。

至於清軍北逃,董大山根本不擔心。就算整個盛京都被清軍給搬空了又如何?遼東這地方又不是江南,原本出產就少,失去了遼南這片地區,北方除了畜牧和漁獵根本就沒什麼農業根基。

這麼多人跑到北邊,每日吃喝消耗就是一個極大的數字,董大山斷定不需要多久時間,只要他拿下盛京後先着手處理穩定地方,等這些事一步步幹完後,估計北邊的清軍也差不多了,等到那時候再繼續北上,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當日,大軍在外駐營並未入城,兩營先頭部隊先行開進盛京,對整個城市進行戒嚴和排查。

等到第兩日,太陽升起的時候,終於入城的先頭部隊派人回報,整個盛京已沒任何問題,大軍可以進城了。

這時候,董大山親率其帥部開始向盛京進發,其餘部隊大部分在盛京外分頭駐紮,以等後續安排。

當董大山縱馬來到城門前,擡頭望着城門上的盛京字樣時,轉而對跟隨的部下道:“盛京乃滿清之名,此地乃我大明故土,本帥出京時,皇爺曾經交代過,拿下此城後恢復其故名,從今日起,盛京不復存在,遼東只有瀋陽!”

“瀋陽!”

“瀋陽!瀋陽!”

隨着董大山的話音剛落,衆人發出了陣陣歡呼,很快這歡呼聲連成一片,瀋陽之明重現遼東大地。

(夜深新書《巫謎》請大家多多支持,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月票!謝謝大家!)

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子多少錢一斤?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六百九十章 稱謂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四百六十四章 暴怒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子多少錢一斤?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羨慕第六百八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四百五十章 盤算第八百三十七章 財富第一千一十五章 落毛的鳳凰第九百五十四章 巡撫山西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哈密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新法蘭西總督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慘案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九百三十七章 刻薄寡恩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琪琪格第五百四十六章 禍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汪景祺三策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六百零九章 要錢第一百二十九章 蘇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故地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二百五十六章 斥問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一千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頭的買賣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一百九十二章 丟出城去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一百一十九章 台州之戰4第九百六十九章 惶恐萬分第三十章 事與願違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二百六十四章 帝國目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的侯爺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國之儲君第九百零五章 有變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太難了第六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九十三章 或可用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故都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五百四十三章 嚴斥第七百八十章 西北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明白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一十七章 密謀第七百一十八章 思州田氏第一百八十四章 耽擱第七百九十章 南海稽查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意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盜第一千六十五章 甩鍋?第六百四十三章 相見第二百零三章 釣魚第七百六十二章 談判第九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一百四十五章 爲王第一千零八章 坐以待斃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高原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九百章 落地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法辯駁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一千八十章 議爵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一千零五章 金山第五百三十六章 別列科夫的誘餌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夫子第一千四十九章 皇帝的難處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御前會議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類第四百六十一章 陪都第三百九十五章 開玩笑?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東的信念第九十二章 老血一口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老客戶
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子多少錢一斤?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六百九十章 稱謂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四百六十四章 暴怒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子多少錢一斤?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羨慕第六百八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四百五十章 盤算第八百三十七章 財富第一千一十五章 落毛的鳳凰第九百五十四章 巡撫山西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哈密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新法蘭西總督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慘案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九百三十七章 刻薄寡恩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琪琪格第五百四十六章 禍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汪景祺三策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六百零九章 要錢第一百二十九章 蘇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故地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二百五十六章 斥問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一千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頭的買賣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一百九十二章 丟出城去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一百一十九章 台州之戰4第九百六十九章 惶恐萬分第三十章 事與願違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二百六十四章 帝國目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的侯爺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國之儲君第九百零五章 有變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太難了第六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九十三章 或可用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故都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五百四十三章 嚴斥第七百八十章 西北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明白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一十七章 密謀第七百一十八章 思州田氏第一百八十四章 耽擱第七百九十章 南海稽查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意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盜第一千六十五章 甩鍋?第六百四十三章 相見第二百零三章 釣魚第七百六十二章 談判第九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一百四十五章 爲王第一千零八章 坐以待斃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高原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九百章 落地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法辯駁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一千八十章 議爵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一千零五章 金山第五百三十六章 別列科夫的誘餌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夫子第一千四十九章 皇帝的難處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御前會議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類第四百六十一章 陪都第三百九十五章 開玩笑?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東的信念第九十二章 老血一口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老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