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

董銘現在是知州,官銜六品,而監察御史是七品官,初一看上去廖煥之這麼建議等於讓董銘直接降了二級。可實際上官員的級別不能僅從官銜來看,一個地方的知州雖然是六品官,但其地位根本不能和七品的監察御史相比。

要知道監察御史可是科道官,科道官向來清貴,雖是七品但到地方別說六品知州了,就算是知府也要客客氣氣。就如同後世的中央巡查小組一般,小組成員級別雖然不高,可權利大的嚇人,到了地方哪個官員不膽戰心驚的?

所以說,廖煥之讓董銘改任監察御史非但不是貶職,反而是重用,何況廖煥之還提出讓其直接負責一道,等會更加重了董銘的職權,其用意可想而知。

朱怡成沉思了會兒,不得不說廖煥之這個建議倒是讓他心動了。從目前情況來看,的確讓科道官參與此事是比較妥當的,而董銘此人無論從人品還是對地方的瞭解都適合這個職位。

再者,朱怡成也有自己的想法,董銘熟於地方,更心懷百姓,性格耿直,爲科道官更適合主政地方。雖然朱怡成已經把這事交由曾逸書辦理,但對於軍機處的權利也必須有所限制,這件事關係到國策,接下來的處置必須慎重,如果有曾逸書和董銘兩人相互合作,同時又相互牽制,那麼朱怡成也就放心了。

說句實話,朱怡成對於地方毀田改種一事其實並不太在意,更反對以行政高壓手段強制一刀切。畢竟在後世,這樣做的弊端時有發生,明白歷史的朱怡成心裡清楚,在社會變革時期,許多問題都會逐漸發生,並同原有的社會秩序帶來衝擊。

尤其是現在這種情況,隨着大明工商的興起,大明作爲一個農業國的基礎已經開始產生細微的變化。這種變化雖小,但是同樣會產生影響。就如同歷史上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那樣,工業革命的興起必然會對農業產生衝擊,歷史書上所謂羊吃人的問題極有可能產生,不過大明不是英國,大明擁有廣闊的領土,尤其是本土的資源,只要控制得當,足以把這種問題壓制到最低。

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連廖煥之都未看出來的,朱怡成的內心中其實是想利用這件事爲契機實施對經濟和農業問題的部分行政調和。雖然強制行政對於經濟發展的破壞性他心裡清楚,可在某些情況下,必要的溫和行政手段調和和引導也是必須的。

這點在後世已經得到了證實,再加上做這件事對於大明朝廷來說也沒什麼壞處,反而能讓天下人明白大明注重民生的決心,更能夠讓天下人對朱怡成此舉而讚歎其爲仁政。

“董銘的確是個合適人選,廖卿此言甚得朕意,既然如此,就由廖卿以軍機處名義起草,再交由朕批覆即可。”

“皇爺英明!”廖煥之頓時鬆了口氣,隨後又開口道:“如今我大明還都已有些時日了,各部政務也日漸平穩過渡,尤其是江南那邊,南京留守的政事也基本安置下來,但北京這邊卻因爲政務漸多,軍機處卻忙得不可開交,如今曾逸書又將負責農商之事,軍機處人手緊缺,臣以爲皇爺可否讓史貽直史大人同留守六部人員中抽調部分北上?以分其政務以盡國事?”

朱怡成聽到這句話眉頭微微一皺,對於南京留守的軍機和六部,他原本是打算到明年再逐步抽離北上的,而現在僅僅才過了半年時間,廖煥之就提起了此事。

其實廖煥之說的倒也不是沒有道理,隨着大明中樞已經從南京移向北京,各項政務也都歸與北京來處置,而南京留守的軍機和六部除去工部因爲特殊原因直接由蔣瑾留守外,其餘各部分別由侍郎留守。

軍機處中史貽直和王樊依舊還在南京,至於王東由於南洋原因一直在外,王樊負責戶部事務,對於其他並不多插手,所以史貽直可以說是目前大明在南方級別最高的官員。

不過現在就把史貽直調回來,朱怡成卻沒這麼想過,可仔細一看廖煥之微低着頭的樣子,朱怡成隱隱約約有些察覺到了他的想法。

這廖煥之分明就是激流勇退的想法,打算讓史貽直回來替自己扛大旗。現在的軍機處諸位中,除去廖煥之等幾人很快就要退下去外,就是史貽直最有資格擔任下一個首席軍機了。

這樣一來,史貽直回到北京,也正方便廖煥之同他進行交接,便於日後軍機處的平穩過渡。何況蔣瑾現在在南方,史貽直離開南方後南京那邊就留下王樊和蔣瑾兩位最高級別的官員,由於王樊除財政外並不插手其他事,所以一些政務就能由蔣瑾來協調處置,這對於蔣瑾日後直入軍機也是大有好處的。

不得不說,廖煥之的算盤打的不錯,他這樣一來等於各方面都照顧到,任憑誰都挑不出毛病了,而且也能借此機會讓自己從軍機處的旋渦中太太平平地退下來。

不過他的小聰明朱怡成仔細一琢磨就明白過來,心頭頓時有些不舒服。對於臣子的算計朱怡成平日裡其實並不在意,但廖煥之近來一而再再而三地如此,如果說他的能力不行也就罷了,可偏偏不是這樣,分明就是想明哲保身。

“難道,朕是昏君不成?朕就那麼容不下人?”一股莫名的怒火從朱怡成心頭涌起,目光瞬間變得銳利起來,嘴角更是輕咬着牙。

差一點兒,朱怡成就想直接喝罵廖煥之,問一問這傢伙是否覺得自己這個君王昏庸無道?又或者自己是容不下臣子的暴君?

自走上這條路來,朱怡成僅僅只是想改變這個世界而已,改變中華的未來。雖然他也有私心,同樣也做了些原本不願意去做的事,但是朱怡成卻從來沒有想過其他。

作爲皇帝,原本就是孤家寡人,有時候更期盼有一二個能夠真誠相待的臣子。可隨着時間的推移,自己的地位越來越穩妥,威嚴日重之下,當年這些原本無話不說的臣子卻和自己有些疏離了,敬畏自己之外更生出了不必要的心思。

一時間,朱怡成怒火上涌,可轉眼又看見廖煥之低着頭,從帽冠下露出了已經花白的頭髮時,突然間想到了當日廖煥之投靠自己的一幕,又想到了當年在寧波時期他爲了大明盡心竭力的日子,還有之後定都南京,前後操勞的日日夜夜,心中卻又忍不住長嘆了一聲。

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故地第五百四十三章 嚴斥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一次清理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進千里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動手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一千二十二章 發火第八百五十四章 任憑於他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七百二十二章 倚老賣老第八十七章 水師第九百五十二章 突破關中第六百七十六章 章程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終生無望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交流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信息滯後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銀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亂起第七十五章 以真亂假第六百七十九章 誅九族第一百五十三章 授旗第五百五十三章 悲涼第七百零九章 發狂的建興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朝議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登門拜訪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倉大案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五百七十五章 士氣第九百二十章 調包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捨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傷心的巴圖第八百七十章 往事如煙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一件大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一千八十五章 老狐狸出馬第四百三十七章 無能爲力第二百四十二章 輕取蒼溪第六百零七章 痛定思痛第一千八十四章 皇帝罵娘第八十六章 財政吃緊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老臣出山第五百三十六章 別列科夫的誘餌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東的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五百六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議第八百五十五章 關外第二百一十四章 造反嘍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四百二十三章 穩紮穩打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沙皇彼得第五百六十三章 被動第七百七十五章 第三方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六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琪琪格第九百二十二章 死有餘辜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亂語第四百七十二章 定策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不爲人知的交鋒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第一千零四章 萬里更替第二百三十三章 史鑑第八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差餓兵第一千七十四章 立場有異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人物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人無百年之運第六百二十四章 離開第一千二十八章 兄弟爭寵第七百四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一十章 一線生機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哈密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戰艦第四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州之戰2第五百六十三章 被動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烏蘭烏德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求票!)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六十二章 衡臣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合縱
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故地第五百四十三章 嚴斥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一次清理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進千里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動手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一千二十二章 發火第八百五十四章 任憑於他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七百二十二章 倚老賣老第八十七章 水師第九百五十二章 突破關中第六百七十六章 章程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終生無望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交流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信息滯後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銀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亂起第七十五章 以真亂假第六百七十九章 誅九族第一百五十三章 授旗第五百五十三章 悲涼第七百零九章 發狂的建興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朝議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登門拜訪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倉大案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五百七十五章 士氣第九百二十章 調包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捨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傷心的巴圖第八百七十章 往事如煙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一件大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一千八十五章 老狐狸出馬第四百三十七章 無能爲力第二百四十二章 輕取蒼溪第六百零七章 痛定思痛第一千八十四章 皇帝罵娘第八十六章 財政吃緊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老臣出山第五百三十六章 別列科夫的誘餌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東的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五百六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議第八百五十五章 關外第二百一十四章 造反嘍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四百二十三章 穩紮穩打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沙皇彼得第五百六十三章 被動第七百七十五章 第三方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六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琪琪格第九百二十二章 死有餘辜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亂語第四百七十二章 定策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不爲人知的交鋒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第一千零四章 萬里更替第二百三十三章 史鑑第八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差餓兵第一千七十四章 立場有異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人物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人無百年之運第六百二十四章 離開第一千二十八章 兄弟爭寵第七百四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一十章 一線生機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哈密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戰艦第四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州之戰2第五百六十三章 被動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烏蘭烏德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求票!)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六十二章 衡臣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合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