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

當太子來到上書房時,康熙正在見人,太監稟報後,康熙傳太子進上書房,當太子進去後見到一位老臣當即一愣,先給康熙行過禮後,太子又連忙向這位老臣行禮。

老臣不敢怠慢,連忙回禮,但太子卻依舊堅持行禮問好,在一旁的康熙見太子如此微微點頭讚許。

這位老臣叫殷化行,是康熙朝赫赫有名的將軍,曾任臺灣總兵、登州總兵、寧夏總兵、廣東提督等職,是經歷過平定三藩的老將軍,更在征討噶爾丹的戰役中戰功顯赫,被公認爲其功第一。

他是和康熙朝前期幾位大將的同期人物,同樣也是碩果僅存的老資格將領。不過,殷化行在康熙四十一年地方平叛中雖然大獲全勝,但卻因爲副將林芳遇害未能及時營救,導致被奪去官職致仕歸鄉。

其實說起來這事,是康熙馭下的手段罷了,作爲將軍作戰哪裡有十拿九穩的事?所謂的副將林芳一事只是個由頭,其關鍵還在於殷化行不是旗人,又功勞太大。借勢正好去其官職而已,去職後康熙也未難爲他,把他好生養在老家,對於其子弟更提拔爲四等侍衛。殷化行心中也明白康熙的用意,卸甲歸田遠離中樞安心養老,這一晃就是六年之久。

今天在上書房居然見到了早就歸鄉的殷化行,太子心中頓時明白這位老將一定是康熙特意招回來的,至於招他回來的原因無非就是江南之事,看來殷化行將作爲替代大阿哥的主將坐鎮江南。

數朝中各將領,無論是資歷還是戰功,可以說無人和殷化行可以相比,更重要的是殷化行有着豐富的剿匪平叛經驗,在他一生中僅僅平叛之戰就有過好幾起,無一次是馬到成功的。

“太子見朕爲何事呀?”康熙直截了當地問。

太子連忙把有關戶部欠款追討的進展告知康熙,果然不出所料,當得知戶部欠款居然已追回如此數額後,康熙異常難得地露出了笑容,並且在殷化行的面前當衆誇獎了太子一番。

“這都是兒臣應該做的,請皇阿瑪放心,剩餘欠款兒臣還在繼續,想來用不了多久也將一一追回。”太子神采飛揚地回答道,康熙更是高興不已。這打仗打的就是錢糧,國庫沒錢這仗怎麼打?大阿哥在江南做無無奈之舉,這主要原因還不是因爲錢糧的問題?如今國庫有錢了,這殷化行也回來了,對於江南之事康熙心中更是多了幾分把握。

太子在上書房並沒多呆,關於給大阿哥上眼藥的心思也暫時擱置,因爲他清楚康熙和殷化行還有事要商談,很快就告辭離去,等太子走後,康熙笑眯眯地對殷化行道:“剛纔太子的話你都聽見了?如何?這下心裡可有底了?”

殷化行連忙道:“既然朝中錢糧無憂,老臣自當尊皇上旨意,不過皇上,老臣還有幾句話要講。”

“講吧,你這老貨在家這些年脾氣倒是改了不少,這可不像以前的你呀。”心情不錯的康熙難得打趣道。

“那老臣就斗膽了……。”殷化行是武將,又是老將,他當即直截了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主要有三點。

第一:殷化行需要有節制整個江南,包括安徽、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和江蘇部分地區的兵權,以全盤負責圍剿叛亂的軍事。

第二:殷化行需要中樞儘快調撥所需要的銀糧,保證所有軍事行動的後勤供應。

第三:對於江南地方,尤其是浙江一地請朝廷派得力人選擔任,爲確保整個軍事行動的順利進展。

聽完殷化行的這三點要求,康熙並沒馬上開口答應,相反他沉思了一會兒。

說實話,從軍事角度來看,殷化行這些要求並不過分,大阿哥在江南的失敗一方面是有錢糧的原因所至,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大阿哥對於江南不熟悉的緣故。但主要原因還在於大阿哥無法直接節制各省兵力,進行統一行動。

這就造成了袁奇等人流竄,而官兵無法在統一的計劃下實施有效打擊,從而導致戰事過長,再加上江南糧荒和大軍錢糧的各個問題同時發生,最終無奈做出了這樣的舉動。

不過,相比明朝來,清朝的統治者對於軍隊的控制是極其嚴格的,如果在明朝時期,殷化行這樣的要求幾乎等於五省甚至六省總督了,但在清朝,除了清前期入關的時候外,也只有康熙親征時纔有這樣的大權,而如今殷化行提出需要這樣的權利,這不能不讓康熙有些遲疑。

但康熙心裡明白,殷化行之所以提出這樣的條件也是有他的道理,如果無法有這樣的權利,那麼江南圍剿的進展或許還要許多時間,再想到戶部欠銀的事,康熙自己都無法保證後續是否還會發生類似情況。

“這樣吧,朕授你江南提督並福建提督一職,節制安徽、浙江、福建三省兵力,同時有權調動蘇鬆、衢州、永州三鎮,你看如何?”

康熙這個安排雖然沒有全盤答應殷化行的要求,但是殷化行知道這是康熙最大的底線了,何況手中有這三省再加三鎮的兵權,對於整個江南佈局也勉強施展得開,作爲漢官的殷化行能得到這樣的授權已是破天荒的結果。

至於第二點,康熙絲毫沒猶豫地就答應下來。而第三點,康熙雖然知道這是殷化行故意提出的,目的是讓康熙在他身邊放個可靠的人來監視自己,以安康熙之心,不過此外對於這個要求無論是康熙還是殷化行來講也是極爲迫切的,要知道浙江巡撫黃秉中已不能理事,朝廷本就要派人接替,如果能派一個得力強幹的可靠人選,那麼對於整個江南的戰事來講也是極其需要的。

不過,這個人選嘛倒不好挑,當接到黃秉中無法理事的奏報時,康熙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了,如果是在平時,一個區區巡撫的人選隨便挑就能找出了一大批,可現在情況不同,浙江作爲戰亂之地,匪患嚴重,接替黃秉中的人普通人根本就不行,就像殷化行所說的那樣,必須要得力的人才行。

想到這,一個年輕人突然在康熙腦海中浮現,這個年輕人是庶吉士出身,曾授職翰林院檢討,又曾擔任四川、廣東等地的鄉試考官,其人能力極強,現爲內閣學士,不僅文章做的好,對於政事兵事都頗有見解,深得康熙喜愛。

想到這人,康熙頓時就笑了,他當即對殷化行道這浙江巡撫的人選有了,當殷化行詢問此人是誰時,康熙笑着告訴他,這人就是原湖廣巡撫遐齡之子,內閣學士年羹堯。

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六百二十六章 接風酒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功成屍枯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二百八十章 三策(求票)第一千二十章 十大公爵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九百四十四章 相邀第八百四十九章 都是垃圾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八百六十四章 走馬觀花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進軍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九十二章 老血一口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報告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叫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化第四百一十三章 登船第三百六十五章 希望第四百六十章 外王內聖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爭吵第十九章 鬧大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品茶第七百九十七章 土人搶掠第二百四十章 嶽鍾琪第五百八十九章 騎兵第九百五十章 借道第九百七十二章 提議緩和第一百零三章 變化第八十六章 財政吃緊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三百八十七章 勝利的信念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三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戰爭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東方的魅力第八百零八章 地動山搖第八百三十三章 小江子第一千五十八章 老陳出山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三百一十四章 債券(求票!)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明威嚴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轉移第三百八十章 敵襲!敵襲!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族第五百四十章 軍團第三百零七章 大清藥丸?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大勳章第九百四十五章 修文楊寒第三十章 事與願違第七百五十六章 前夜第四百八十章 我大明來了第四百八十章 我大明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悲涼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班底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許諾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五百八十七章 殷商的殷,英雄的雄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慘案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六百七十二章 小懲第七百六十三章 停戰第四百五十章 盤算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塞思黑第七百一十一章 當皇帝的苦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助攻第九百一十六章 戰略改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八百一十一章 瘋狂的決定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四百四十六章 遷都?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五百八十章 狗急第三百五十五章 亭閣召見(求票!)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第九百二十九章 兒女第六百二十九章 罵將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受制於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西邊動靜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四百一十章 流言第三百三十章 大道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八百六十七章 三光第三百三十七章 旭日初昇第五百五十七章 忠烈之後
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六百二十六章 接風酒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功成屍枯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二百八十章 三策(求票)第一千二十章 十大公爵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九百四十四章 相邀第八百四十九章 都是垃圾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八百六十四章 走馬觀花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進軍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九十二章 老血一口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報告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叫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化第四百一十三章 登船第三百六十五章 希望第四百六十章 外王內聖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爭吵第十九章 鬧大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品茶第七百九十七章 土人搶掠第二百四十章 嶽鍾琪第五百八十九章 騎兵第九百五十章 借道第九百七十二章 提議緩和第一百零三章 變化第八十六章 財政吃緊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三百八十七章 勝利的信念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三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戰爭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東方的魅力第八百零八章 地動山搖第八百三十三章 小江子第一千五十八章 老陳出山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三百一十四章 債券(求票!)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明威嚴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轉移第三百八十章 敵襲!敵襲!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族第五百四十章 軍團第三百零七章 大清藥丸?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大勳章第九百四十五章 修文楊寒第三十章 事與願違第七百五十六章 前夜第四百八十章 我大明來了第四百八十章 我大明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悲涼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班底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許諾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五百八十七章 殷商的殷,英雄的雄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慘案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六百七十二章 小懲第七百六十三章 停戰第四百五十章 盤算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塞思黑第七百一十一章 當皇帝的苦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助攻第九百一十六章 戰略改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八百一十一章 瘋狂的決定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四百四十六章 遷都?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五百八十章 狗急第三百五十五章 亭閣召見(求票!)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第九百二十九章 兒女第六百二十九章 罵將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受制於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西邊動靜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四百一十章 流言第三百三十章 大道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八百六十七章 三光第三百三十七章 旭日初昇第五百五十七章 忠烈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