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冬天不及北方酷寒,卻陰冷異常,雖蓋着兩條棉被,賀敏之兀自手足冰涼,睡着後更是死命貼着聶十三。
聶十三根基深厚,早已不畏寒冷,迷糊中只覺一個涼涼的身體直往懷裡粘,不由自主伸手抱緊。
一夜黑甜,卯正時分窗外尚黑,聶十三卻已如常醒了過來,發現懷中賀敏之好夢正酣。
暗暗的光線下,賀敏之的臉色卻白得清透,月色般皎潔,上脣微翹,露着一點玉白的牙齒,脖頸纖細修長,擱在自己臂彎裡,奇異的契合。
聶十三輕輕搭上他的手腕,一股真氣透體而入,直奔丹田,不出意外的發現,他果然絲毫內力也無,不僅如此,經脈似乎早就徹底損傷,氣府更是受過重創。
再想探時,賀敏之卻不安的動了動,忙收回手指,起身下牀,心中疑竇叢生。
剛走到門口,一隻枯瘦的手腕悄無聲息襲來,直指氣海穴,聶十□□應奇快,方寸之間,進退飄忽,避開這一指,如影隨形,手掌拍向賀伯肩井穴。
賀伯一聲輕笑,足不點地般奔到後門處,拉開門道:“跟我來。”
兩人進了後院竹林。
賀伯折下竹枝,隨意施了個起手式,一個乾瘦蒼老的人,頓時顯得蕭疏軒舉,生氣勃然。
聶十三也折下一枝,立於下方,施以後輩禮,肘臂微翻,竹枝從腋下倏然劃出。
賀伯竹枝輕顫,避開鋒芒,直刺聶十三胸口。
聶十三一招未老,反手一招蒼山暮遠,端凝厚重,法度森嚴,宛然大家氣象。
賀伯劍招迅疾,手腕輕抖,劃一個精妙的圓弧,還一招桃花流水,輕靈變幻。
兩人拆招小半個時辰,竹枝竟未有一次相觸。
賀伯武功路子迥異中原武學,奇詭繁複,靈動莫測,猶如雪花飛舞,梅影疏橫;聶十三一招一式雄奇古樸,博大精深,頗具千軍萬馬,開山裂石之勢。
拆到後來,聶十三畢竟經驗尚淺,在賀伯變幻無方的招式下勉力支撐,卻又常出妙招解圍,最後竟自然而然使出了賀伯先前用過的劍招。
賀伯“噫”了一聲,放下竹枝,笑道:“好!”
聶十三被稱爲百年一見的武學奇才並非過譽,招式一學就會,自然融會貫通,臨陣拆招時,又能根據實戰境況隨意變化,如臂使指,心隨意動,一招一式都極妙到巔毫,賀伯心中大喜,道:“我傳你快雪十七劍罷。”
聽得快雪十七劍之名,聶十三震驚無比,三十年前,一個異族劍客以一柄普通薄劍,憑一手詭異劍法縱橫江湖,挑戰了幾乎所有中原名家,未嘗敗績,鹿鳴野生平唯一遺憾就是敗於此人劍下。待江河劍大成後,卻發現此人早已銷聲匿跡,竟如流星一般,稍縱即逝,而此人的劍法就喚作快雪十七劍。
聶十三雙目如寒星閃亮,卻搖頭道:“多謝前輩好意,我不想學。”
賀伯奇道:“爲什麼?”
聶十三道:“我的武功路子與前輩大不相同,世上諸般神奇功夫學之不盡,貪多無益。我有太一經和江河劍,參悟透了,自然能觸類旁通,天下武學,盡出自然,從自己所學入手,更容易領悟。”
賀伯怔了怔,嘆道:“好孩子……真是聰明得緊。”
此時天色大亮,只聽門吱呀一聲被推開,賀敏之穿得厚實臃腫,立在門口笑道:“你們起得真早!十三,你會不會水?”
聶十三簡單答道:“會。”
賀敏之眉開眼笑:“那就好,你也不能閒着不做事,一會兒就幫賀伯打漁去吧,賀伯一個人,我怪不放心。”
聶十三答應了,卻忍不住問道:“那你幹什麼?”
賀敏之瞥他一眼,仰起臉,負手看天:“我在家讀書,明年鄉試,後年會試,考上進士就能做官,當了官就能有錢,有了錢,賀伯就不用辛苦打漁。”
聶十三道:“賀伯一身武功,還用打漁?”
賀敏之笑得譏誚:“一身武功跟打漁有什麼相干?莫不成有了武功就要去殺人放火打家劫舍?你當各州官府是泥捏的架子?大寧律例是紙糊的樣子?青菜豆腐吃不慣,死囚牢裡的斷頭飯倒是有魚有肉,你要吃嗎?”
見聶十三臉色發白,還意猶未盡:“我勸你好好把心思用到正途上,少琢磨那些強盜胚子的事,打漁總比搶別人的東西好些。”
聶十三氣得一口氣憋在胸口,不再說話,扭頭就走。
出了門只聽腳步聲響,卻是賀伯追了上來,遞給他一個蔥花面餅,聶十三接過就吃,麪餅尚熱,香酥可口,知道是賀敏之所做,猶豫片刻,問道:“賀伯,十五他……總這麼說話嗎?”
賀伯笑得寬心:“不是,小少爺待我很好,雖尊卑有分,卻視我爲長輩,極少違逆。”拍拍聶十三:“你們倆年齡差不多,他待你自然輕鬆些,原本一直擔心他太過孤單,現在有你陪着,我放心很多。”
聶十三咬着麪餅,問道:“十五會武功嗎?”
賀伯停下腳步,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淡淡道:“他會不會武功,難道你不知道?你這孩子話雖不多,心思卻不少,想必早試探過了吧?”
聶十三俊臉一紅,乾脆直接問道:“他全身經脈盡皆損傷,是誰下的這般狠手?”
賀伯嘆道:“現在還不能告訴你。”頓了頓:“也許有一天,他會自己跟你說。”
墨涼鎮外就是燕子河,河邊停着十來條漁船。賀伯領着聶十三,解開一條烏艙小船,持槳一劃,已盪出河邊。
“冬天魚都潛得深,遊得懶,撒網要密些沉些纔好。”
此時朝陽剛出,燕子河裡逐漸熱鬧起來,盡是漁家互相招呼,有個面目黧黑的精瘦漢子笑道:“賀伯回來了,你家敏之明年要考狀元了吧?”
旁邊一面有風霜的婦人朗聲笑道:“賀伯真是福氣,我家小二隻跟着我們打漁能有什麼出息,你家敏之小小年紀就是秀才,讀書讀得好,日後當了大官可別忘了我們。”
賀伯笑着答應,彼此客套幾句,舉止與一般漁家無異。
聶十三看在眼裡,默默跟着他撒網,也不多嘴。
只聽有人問道:“賀伯,這孩子是誰?怎麼以前從未見過?”
賀伯笑道:“說起來也是個可憐人,他父母都染病死了,舉目無親的,敏之就把他帶回來了,也給我老頭子搭把手。十三,快過來見過各位叔叔伯伯。”
聶十三依言行禮。
墨涼鎮民風淳樸,漁家互相頗爲親近,一上午談談笑笑就過去了。
中午時分,賀伯收網,捕到十來條鯽魚,就在岸邊賣了八十文錢,招呼聶十三回家。
回到那個小院,賀敏之已做好午飯,正拿着一本破舊的書隨便翻看。
寒冬中有這麼一個溫暖安全的家可以回,聶十三隱隱有幸福之感。
賀敏之每天把銅錢細心的收在一個大瓷罐中,笑得清亮天真,聶十三看着他的笑容,只覺得喜悅滿足。
轉眼已是次年夏天。
半年來聶十三眉目益發俊朗深刻,長高了不少,卓然挺拔,脫去了孩童的形貌。雖沒有學快雪十七劍,但日日與賀伯切磋探討,自身悟性又好,武功修爲一日千里,照賀伯所說,已躋身武林前十人之列。
每天上午打漁,下午就在小院裡打坐練武、伺弄菜畦,倒也充實自在。
開春來賀敏之捉了十來只雞放養在後院,雖說常嫌聶十三吃得多,卻又每天給他煮兩隻雞蛋,入夏以來,已經殺了三隻母雞燉湯給他喝。
聶十三往往剛待道謝,賀敏之就斜着那雙桃花眼,冷笑道:“吃得多也要做得多才好,吃飽了好好練武,萬一有個什麼事,還指着你以命報答呢。”
於是聶十三□□脆利落的憋回去。
憋得實在難受了,拖着賀伯就去後院比劃,終於有一天,賀伯眯着一雙世情的老眼笑道:“十三你不妨改練刀。”
聶十三隨手一振,竹葉紛飛:“爲什麼?”
“這般狠辣凌厲,不練鬼頭刀實在可惜。”
聶十三臉紅着一笑,恭恭敬敬的垂手道:“十三受教了。”
這天下午,賀伯出門買米麪等雜物,賀敏之拿着本《禮記》在葡萄架下讀。
聶十三汲了井水洗完衣服,晾好,又把一隻西瓜湃在井裡。
忙完這些,回頭一看,賀敏之已經躺在石凳上睡着,頭髮散開,髮梢垂地,一手握着書放在胸口。
聶十三不禁好笑,輕手輕腳走過去,坐在石凳上,怕凳子太硬咯着賀敏之的頭,輕輕將他的頭扶起,放在自己腿上。
涼風吹過,聶十三用手指悄悄梳過他的長髮,觸手微涼順滑,頓感燥熱盡去。
陽光從密密的葡萄葉中穿過,如絲如縷的落在兩人身上,疏影斑駁。兩個少年一坐一臥,青衣素衫交映,一個劍眉星目,已有名劍出鞘之意,一個閉着雙眼,長睫投下殘月似的一弧陰影,玉色的臉上一顆淚痣明滅的閃爍。
說不出的默契,似一幅褪盡繁華的清新畫卷,滿溢的歲月靜好,流年安穩。
這章寫得很安靜很舒服,自得的爬走
公雞改成母雞了,謝謝大人們指出,原來要用母雞燉湯……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