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

這場談判李恪在心裡模擬了很久,甚至可以說自從那日打草驚蛇,弄清了田典的底線,決定把裡典發展成自己的盟友開始,他就開始準備這次談判,已經準備得很充分。

在他看來,裡典並沒有什麼底牌可持。

雖說在大秦這個階級社會當中,裡典的身份地位與李恪形同天淵,便是仗勢欺人也不會有人覺得不妥,甚至秦律都支持他這樣做,可裡典依舊沒有底牌,因爲他的對手從來都不是李恪,而是田典。

田典之所以不那麼在意烈山鐮的功勞,只是因爲這場功勞他隨時可取,可若是裡典也摻和進來,事情便不同了。

烈山鐮容易仿製,改制農具的功勞又大,但凡一個腦子正常的官吏都不會眼見着對手得利,而自己卻在一旁袖手旁觀。

成也山寨敗也山寨,烈山鐮結構簡單的特性註定了它在這場權利交鋒中只能被當做添頭來用。

裡典想在改進農具上作文章,想要以此邀功,那他送上去的東西就必須是田典拿不出的,所以李恪纔會奉上桔槔。

槓桿原理說來簡單,可秦人對槓桿的理解依舊停留在“本短標長,權重不想若”的階段,還沒來得及形成一個明確的解讀。

桔槔的改制技術經過李恪一番故弄玄虛似的表現,在衆人眼中更是變得雲山霧罩,誰也看不明白。

這便是李恪的話語權,也是他的底氣所在,他要以此爲敲門磚,敲開他與裡典之間身份地位的阻隔,來博得一次公平交流的機會。

裡典在沉默。

他的臉色陰沉似水,眉角間歇性地跳動,一雙大手摁在腿上攥緊雙拳,手背上青筋直突。

可他卻不敢爆發。

大秦律法治吏之嚴世所未有,他可以享受特權,可以仗勢欺人,卻絕不能對治下黔首欲求予奪,生殺由心。

他如果這麼做了,田典絕對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找齊人證物證,將他綁赴縣治,順便再換一個足夠聽話的新裡典上來。

至於民意和選票……在沒有足夠分量的競爭對手的前提下,操縱一次率敖其實也沒有看上去那麼難。

裡典心中天人交戰,在拂袖而去和任人宰割之間不住抉擇,終於還是軟了下來。

“說吧,你要什麼賞?”裡典說。

李恪微微一笑,舉臂拱手,一揖到底:“小子不要賞,反而要送裡典一場大大的功勞。”

……

片刻以後,仍是東廂,李恪跽坐在席,面前削、筆、簡、硯並排陳列,一汪濃墨早已磨就,硯邊還壘放着大堆空白的散簡。

“你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裡典皺着眉叱問。

李恪閉目回答道:“獻策。”

“小小年紀還要獻策?”

“孔子師項橐(tuó),項橐七歲,甘羅拜上卿,甘羅十二,小子今年一十有三,較項橐、甘羅皆長,爲何獻不得策?”

裡典冷笑不止:“自比神童,小子狂妄!我倒要看看你有何策可以獻我!”

“那便要看裡典願不願意如實以告了。”李恪終於睜開眼,眼神一片清明。

他提起筆,輕輕懸在簡上,筆尖微黑,顯然是沾飽了墨:“我問,你答。”

不再是敬語,李恪在這一刻完成了從官民到盟友的轉變,而且不給裡典絲毫回味的空間。

“裡中多少戶?閭左幾戶,閭右幾戶?”

“苦酒裡五十七戶,閭左十九,閭右三十八。”

“人口多少,花甲多少,不滿十五又多少?”

“共有人口三百二十二,花甲以上十七,不滿十五六十有八。”

“徭役多少,各戶臣妾多少,官奴隸又多少?”

“仲秋農時,徭役頗少,總數僅有一十四人,各戶臣妾七十二,官奴隸八十六。”

這都是裡典職權內的數據,他如數家珍,雖然不知道李恪想要幹什麼,但有一種緊張的氣氛瀰漫在空氣中,讓他感到微微戰慄。

“鄭家……匿農多少?”

“鄭家匿農……”

裡典猛地瞪眼,死死盯着李恪不放,李恪提着筆,不閃不避地回望。

雙方這般僵持許久,直到裡典確信李恪沒有旁的想法,只是想要一個準確的數字而已。

“鄭家匿農……二十四。”

話音才落,李恪撿起一枚新簡,啪一下把寫滿數字的老簡撞在一邊,提筆演算,片刻即成。

“我算了一下,臣妾皆視作成年,苦酒裡現今共有壯年四百單七,老幼八十五。老幼按半個勞力計算,總計四百四十九,近四百五。”

裡典聽得目瞪口呆,一直坐在一旁飲湯,自始至終一言未發的嚴氏眼睛卻放出了光,輕聲讚許道:“如此複雜的算術你能眨眼算出,於數一道,我兒大成了。”

李恪還沒有問完,他提着筆,輕聲問道:“敢問裡典,官奴隸一日收割幾畝?”

這個問題已經涉及到田典的範疇,不過裡典依舊清楚,他朗聲答道:“一日兩畝上下。白日割禾,夜間脫粒,官奴隸吃穿不敷,休整不足,能有這個數字已是不易。”

“兩畝……尋常壯勞力是三畝,你可知若換作烈山鐮,壯年勞力一日幾畝?”

“據說……是五畝?”

“便是五畝!”李恪斬釘截鐵說道,“最後再問裡典,苦酒里民田幾何,官田幾何?”

“民田……八十二頃,官田四十頃。”裡典焦躁不定,說完這些,當即拍席喝問,“你問這些,到底要作甚!”

李恪把效率和田畝數寫在第三枚簡上,不緊不慢拾起第四枚,邊算邊說:“裡典莫急,待我細細說與你聽,你便知道我想獻什麼策了。”

“苦酒裡共有田畝百二十二頃,官田四十,民田八十二。開農六日,以每日兩百勞力務農算來,民田已收三十六頃,官田十頃,共餘七十六頃……嘖嘖嘖,給官府作活效率就是低。”

李恪喘了口氣,擡頭看向裡典:“所有勞力換上烈山鐮,需鐮近五百把。白日勞作便有每個勞力五畝,若是連夜搶收,可否有八畝?”

裡典想了想,當即點頭:“至人定前後亦有四個時辰,舉火夜收,雖效率不如白日,但一日八畝想必有餘。”

“也就是說,全裡換鐮勞作,若只作白日,則一日二十二頃又五十畝,若連夜搶收,則一日夜三十六頃。如此一來,裡中粟禾便是剩下,應當也不會太多了。”

聽到這裡,裡典哪還有聽不懂的道理,只是李恪所言匪夷所思,他與嚴氏對望,皆看到對方眼中的難以置信。

“你……你是說……”

李恪擱下筆,挺腰擡頭,沉聲說話。他的聲音鏗鏘,充滿了力量,叫人不由自主便有了跟從的慾望。

“裡典,我要獻的便是這集體大農業之策。天道無情,凍雨將至,鄉里心戀糧秣,便是現在也沒有幾人回裡。你若是將整個裡中集合起來,皆換長鐮,鄉里爲來年生計,必不遺餘力;臣妾有主家約束,必不敢偷閒;官奴隸懶散,則鞭笞、喝罵、不予飯食,如此必人人盡心!”

“此事……此事乃田典……”

“裡典!”李恪暴喝出聲,聲聲發聵,“帶領黔首勝定天時,此功績非凡,百姓稱頌,屆時上下將對裡典刮目,如此大功,你真要拱手讓於旁人嗎!”

“這……這……還望恪……啊不!望恪君……教我!”

裡典服,拱手,長揖!

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十章 脫粒機械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一八九章 錦衣還鄉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盪風雲》卷尾感言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
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十章 脫粒機械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一八九章 錦衣還鄉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盪風雲》卷尾感言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