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

“臣,有本奏!”

李恪高聲一發言,已經慢慢悠悠浪到朝堂正中,正準備在萬衆矚目下蓋棺定論的孫叔通一下便蒙了。

論規矩,臣有諫言要先彙報,呈奏本,等皇帝拿到奏本,郎中令發言允許或默許後纔可以發言。

但秦時的官員大多經歷過戰國時期,文官憑嘴皮子做人,很多時候,營造氣勢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朝辯之事,殿上的規矩經常會爲幾方的話事人破例,允許他耍一些花招,就比如孫叔通先行出班,一直超到綠袍前面,以身直面始皇帝。

這種時候,一般就是言官要發表重要言論的時候了,支持的人翹首企盼,反對的人沉着應對,似乎,好像,大概,可能……從來沒出現過插隊的情況。

這時候插隊,不是坑人麼!

孫叔通不過一個小小的博士令,雖說是博士署的主官,但秩級也不過一千石,論規矩只能站在第三梯隊,他蹭蹭蹭跑到前頭去了,這時候該站在原地等李恪奏完,還是灰溜溜再逃回隊列裡來?

李恪睜着大眼睛,無辜地聳了聳肩。

始皇帝啞然一笑,輕聲問:“鉅子亦有話說?”

這一句是極有技巧的。

李恪已經事秦了,身上掛着兩個官印,在朝會這種正式場合,用官身稱呼纔是正經。

可以無視這種規矩的唯有始皇帝,他輕喚一聲鉅子,讓衆人恍然記起,在這場朝辯當中,李恪與孫叔通根本就是將帥兌位。

孫叔通行到殿前是話事人的特權,李恪插隊,也是話事人的特權。

這特權運用得如此之妙,在堂之人幾乎忍不住想高聲喝彩。

幸好沒人喝出彩來。

所有人都看着李恪,看着他懶懶散散邁步半步,大概算是出班的意思,然後說:“臣這一奏是臨時起意,不曾準備奏本,陛下不介意吧?”

始皇帝點了點頭。

蒙毅帶着笑看了李恪一眼,高聲唱:“允!”

李恪這才抖擻起精神,高舉芴板,目視孫叔通:“臣,彈劾博士令通蔑視帝尊,其罪當誅,其心當誅!”

衆臣譁然!

孫叔通還什麼都沒做呢,李恪居然就說他有罪,還是蔑視帝尊的大罪!

始皇帝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令之卿,秦律當中,誣告何罪啊?”

廷尉鮑白令之正色拱手:“誣告者,反坐之!”

始皇帝看着李恪,輕聲說:“恪卿,聽着了吧?你劾通卿無妨,可若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誣告犯罪,可是要誅的。”

李恪撇了撇嘴,對着始皇帝拱了拱手:“陛下,臣十歲就通背秦律,若不是老師半路殺出,這會兒都該從學室畢業了,如何能不知道這些道理?”

始皇帝哈哈大笑:“好,朕便聽聽,通卿究竟如何蔑視帝尊。”

“唯!”

一聲應諾,李恪的臉色突然正肅,渾身氣勢勃然而發。大秦鉅子的氣場便是站在李斯面前也絲毫不怯,那赤裸裸的殺意,讓身邊的黑袍們霎時間連氣都喘不順暢。

“陛下,今日儒家有大行動,請立儲君!此事是否多管閒事臣且不提,只是儒生們看似爲國分憂,爲陛下良諫,可一路聽來,臣卻有一事不明。”

“何事?”始皇帝非常地配合。

李恪拱了拱手:“儒家自孔子起尚周,對周的歷史應當比誰都明白。舊周國祚七百九十一載,傳三十二代,三十七王,大體上稱得上平穩,這當中,想要截個五六代出來,證明嫡子可以使國家傳承平穩,應當不難纔對。可博士越爲何偏要從文武說起,還特意選了三監之亂,這段對帝王來說算不得美談的時期。”

“哦?”始皇帝的眼睛微眯起來,臉上已經沒了笑意,“你說爲甚?”

“臣就是不明此事,才一直看着,直到孫叔通出班,自第六排,一路前行到百官之前。”

朝堂徹底炸了!

李斯等不得李恪說完,當即出列,擡腳就把傻在一旁的孫叔通一腳踹倒!

“臣,秦丞相李斯,請陛下誅通,夷其三族!”

馮去疾大步出班,殺氣騰騰看着倒在地上,滿臉灰敗的孫叔通:“臣,大秦御使中丞馮去疾,附相國議!”

李信冷笑出列,如武將般單膝跪地:“臣,嬴氏宗親,秦國尉信,請爲監刑!”

九卿,上卿,皇子,百官,齊齊跪倒,將芴板高高舉過頭頂:“臣等,請陛下誅通,夷其三族!”其聲震天!

現場只剩下寥寥數人還站着了。

動議的是李恪,他不需要表態,儒生們全傻了,此時早做不出反應。除開他們以外,整座大殿只剩下一個站着的身影,扶蘇……

李恪無奈地嘆了口氣。

始皇帝深深看了自己的長子一眼,對着衆臣虛擡起手臂:“諸卿平身吧,恪卿還未將話說完,至少叫他說明白,你等再行議論不遲。”

“唯!”

羣臣起身,把默默獨立的扶蘇掩在當中,李恪再也看不到他,只能搖搖頭,重整思緒。

“陛下,周公攝政,雖非王,卻威重於王。其平定三監之亂,踐玉陛,南面臣,天下之禮盡出其手,莫說是成誦在世時不敢稍改,便是到周朝國滅,又有哪一個王敢於僭越?今日淳于越用怪例在先,孫叔通南面重臣工於後,此人念想昭然若揭,其立儲是假,意欲行周公之事,纔是真的。”

蜷縮在殿前的孫叔通突然吸了一口長氣,整個人像鯉魚一樣翻身而起,趴伏着爬向玉陛:“陛下!陛下冤枉啊!賊子污我!賊子妨我!”

始皇帝厭惡地看了孫叔通一眼,長身站起來:“隴西侯,朕,允卿所請。”

說完,他一展大袖,離席而去。

李信又一次單膝跪倒,高聲宣唱:“嗨!”

……

散朝了。

孫叔通被殿前金瓜鎖拿下獄,李信人在朝堂便已欽點了一曲衛尉,車馬東行,出關去抓捕孫叔通的家人。

李恪倒數第二個出殿,出殿前,沉默着瞪了依舊站立在原處的扶蘇許久。

“我絞盡腦汁,昧着良心弄死了孫叔通全族,本以爲這次可以拽你出漩渦,誰知道……”

扶蘇沒有回頭,只是苦笑:“君子方正……”

“站着的時候你是板狀,跪下了纔是方正!”

“不想你這時候還能說笑話……”

“你啊……”李恪恨鐵不成鋼地看了扶蘇一眼,“別再想太子了,想辦法來上郡吧,我那兒缺人手。”

“父皇近兩年身子差多了,此時遠行,乃是不孝。”

“在那位心裡,你早就大不孝了,還在乎這點不孝?”

“君子方正……”

若不是龍淵沒有帶在身上,李恪這會兒是真想在扶蘇身上戳兩個透明窟窿。

他恨恨地跺了跺腳:“此次我回咸陽,一爲向陛下彙報直道事宜,二爲找你要個人。原陽周縣長張遷,擅俗物,精於業,反正你也用不上了,勞煩跟郎中令知會一聲,讓他以後跟着我,謝謝!”

“此事我定會爲你料理妥當。”扶蘇呢喃了一句,突然問,“恪,孫叔通爲助我而死,我便是不悅,也不該落井下石。可老師方纔走的時候滿臉失望,你亦如此……我,真的做錯了麼?”

沒有迴應。

扶蘇等了許久,回過頭去,卻發現大殿之中空空蕩蕩,早沒了李恪的人影。

人去,樓空……

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一八四章 竹釀珍饈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劍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三六八章 鬼斧神工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二六三章 調虎離山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三八六章 百人敵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七章 烈山神鐮第五三五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當代用法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
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一八四章 竹釀珍饈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劍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三六八章 鬼斧神工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二六三章 調虎離山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三八六章 百人敵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七章 烈山神鐮第五三五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當代用法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