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

始皇帝三十八年歲首,十月初一。

百餘匹快馬奔行在北方無垠的草原,當首一騎裘皮厚重,捂着臉,揹着旗,三角旗上書有一個【令】字,旗杆的頂端又繫着鮮豔的麾。

麾乃獸尾,純白如雪。秦律乃定,大秦各地見大麾令旗,皆需要洞開城門,闢開道路,有求而必應,凡不應而致令旗遷延,主官斬首,不議。

這就是所謂的天子急令。

韓談是此次的天子令使,自九月二十七出沙丘宮,區區四日,他跑死了兩匹駿馬,在百餘衛尉騎士的護衛下奔行了三千餘里。

狼居胥大營就在眼前了!

視野極盡之地,有座巍峨的高山橫亙在廣闊草原的中心,山南之下牛羊成羣,一座連綿幾十裡的巨大軍營依山而建,營牆之上彩旗招展,每一面旗上都寫着【戎狄上將軍】五個大字。

韓談猛地勒住了馬。

“去,通傳皇長子扶蘇殿下與定海侯上將軍恪,陛下令至,正裝而迎!”

“嗨!”

三位騎士離隊而出,不一會兒後,大營之中有戰鼓擂響,厚重的轅門吱呀開啓。

上千個背披着白裘,身穿着銀甲的鐮鼬甲騎在臼弗和卓青二人的帶領下策馬奔出。他們排成嚴整的兩行,每十步散開兩騎,左右而立,拄劍挺胸,如此整整排出十里之地,在草原上劃定出一條以騎爲肩的廣闊大道。

一黑一白,李恪與扶蘇二人乘馬出來,身後跟着定北郡一應文武官員。

蒙衝牽着扶蘇的馬繮,滄海牽着李恪的馬繮。

二人在大道的盡頭與韓談當面,齊齊滾鞍,揚手恭請。

“臣,戎狄上將軍恪……”“兒臣,西軍監軍扶蘇……”

“恭迎天使!”

韓談矜持地坐在馬上完整受了這一禮。

這一刻他不是韓談,不是內宦,他是始皇帝的世間行走,負責將始皇帝的唯一彰顯天下。

他深吸了一口氣,從懷裡掏出黑錦包裹的御令,揚手抖開。

“大秦始皇帝御令!”

李恪與扶蘇又是深揖:“臣/兒臣接令!”

“朕初生於邯鄲,八載歸秦,十三爲王。至三十九,朕得天命,蕩平六國,登皇帝位,至今一十一載。朕老矣,東狩於邯鄲,始生之地,忽聞得列祖列宗音容,自知天命至終!令,皇長子扶蘇即日歸國,於陰山關前迎候朕躬,歸咸陽以葬。戎狄上將軍定海侯恪隨皇子行!此令,始皇帝三十七年九月廿七,季秋!”

“臣接令!”李恪一聲高宣,起身接令。

只是扶蘇沒有應令。

他呆呆躬在那兒,無聲無息,不言不動。

李恪皺着眉看着他,停下腳步靜靜等着。

半晌之後,扶蘇晃了一下,身旁的蒙衝趕急一步上前攙扶,卻被扶蘇發力掙開。

他搖搖晃晃站在原處,看一會兒御令,看一會兒李恪。

“恪……父皇他……”

“陛下在等你。”李恪輕聲說,“你悲悸越久,他辛苦越久。”

扶蘇猛甩了甩腦袋,大步踏前,幾乎是用奪的方式從韓談手中搶下御令,看也不看就塞進懷裡。

“衝!令狴犴營監軍近衛即刻集結,三炷香畢未至,斬立決!”

“嗨!”蒙衝正肅應諾,翻身跨上扶蘇的戰馬疾奔而去。

扶蘇捂着胸口,面色蒼白:“恪……”

“我的馬予你,速去。”

扶蘇感激地對着李恪拱手,翻身跳上他的戰馬。

眼看着扶蘇疾馳而去,領着定北羣臣的馮劫和蘇角對視一眼:“上將軍,我們……”

“快去看着公子。”李恪揮了揮手,“天將崩,定北不可亂,越是這時候,你們越要形容穩健,以安民心。”

“唯!”

十餘官員將佐烏泱泱撥調馬頭,待他們走遠,李恪嘆着氣上前攙下韓談。

“如此大的消息,韓公事先也不知會一聲……平添這些紛亂。”

韓談感激地對李恪做一個揖:“上將軍何以不亂?”

“十餘日前,我便有預感了。”

“噫?”

“您不知道,這幾日我已經辦了兩場葬禮,陛下的老人一個個先去了,夏師與我說,是陛下在召他侍奉。”

“夏師?神醫無且?”

李恪默默點頭,手一揚請韓談前行。

二人共行,緩步而走,李恪問說:“陛下……還有幾日?”

“我離開沙丘宮時,陛下聖體尚算康健,但已經起不得身,就連御令也是請郎中令代筆。”

“九月二十七?”

“如此大事,豈敢拖延?”

李恪仰頭一聲長嘆:“沙丘宮不祥之地,陛下因何會去那處?”

“似乎是陛下自己不願去那邯鄲行宮。私以爲,陛下幼年曾在趙國爲質,或是不願生於斯,逝於斯。”

“或是吧……”李恪搖搖頭,輕聲召喚:“臼弗。”

“下臣在!”

“速去傳令,此行由鐮鼬、狴犴二營護衛,五營掌營與主爵中尉隨同,莫府不動,定北諸臣亦不動。告訴他們安分守己,定北不亂,便是對陛下最好的忠誠。”

“嗨!”

臼弗急急而去。

韓談讚賞地看了李恪一眼:“上將軍果真是有過思量。”

“又不是甚好思量……”

一個時辰之後,千五鐮鼬,千名狴犴護持着李恪和扶蘇急行出大營,隨行的除了韓談和百餘衛尉騎士,還有柴武、滄海和以主爵中尉身份客居在大營的李信。

車粼粼,馬蕭蕭,車馬大隊自狼居胥向東北,日夜不停。他們繞過高闕關,只費時九日便已經抵近了雁門郡的陰山大營。

扶蘇已經渡過了最初的悲悸,一路上都坐在車裡,和李恪一道研究始皇帝的御令。

這封御令多有疑點。

始皇帝自覺要死了,爲他操辦喪事的人應該是二世皇帝。

他御令要扶蘇操辦,似乎是在暗示二世之位由扶蘇繼任。可事已至此,他爲何不肯明言?

他還要扶蘇去陰山大營迎聖躬。

陰山大營在雁門郡和雲中郡新地交匯,既不是扶蘇往咸陽的最快路徑,也不是從沙丘宮歸咸陽的必經之路。

也就是說,始皇帝大費周章安排了一個雙方都需要繞路的集合地點,爲什麼?

基於腦海裡所知的歷史,李恪對始皇帝的奇怪安排很是戒備。然而韓談說這封御令是蒙毅代筆的,扶蘇也確認了令上文字的確是蒙毅手書……

若是真有人要對扶蘇不利,無論如何,他都該回避蒙毅纔是,就算那個人是始皇帝,也不可能節外生枝。

蒙毅可是扶蘇的鐵桿擁護者,在這個緊要關頭,他必然不會背棄扶蘇!

撲朔迷離啊……

李恪頭疼地揉了揉眉心,放鬆身體朝着車廂一靠,打開舷窗。

“曜。”

應曜騎着馬湊上來:“鉅子,我在。”

“韓談還在一波波地朝陰山派斥候麼?”

“從昨夜起就沒停過,每次兩騎,每半個時辰一次,青領着人偷偷跟了兩回,他們確是去了陰山大營。”

“什麼消息需要聯絡地這麼勤快……行蹤?”李恪咂巴着嘴,“我們的斥候散出多遠?”

“前出百里,兩翼五十里。”

“後軍呢?”

“亦五十里。”

“有沒有發現什麼異樣?”

“至今無有。”

李恪狠狠搓了搓臉:“監軍現在如何?”

“情緒穩定,就在車中安歇。”

“何人護衛?”

“蒙衝和狴犴營監軍近衛。”

“那些衛尉騎士沒有試着接管護衛?”

“全無動靜。”

“李信……主爵中尉呢?”

“安坐車中,不時招武過去傳授軍法,似乎對武很是喜歡。”

“傳授軍法?”李恪難以置信的失笑出聲,“這個時候傳授軍法?”

“傳了一路了,什麼虛則實之,實則虛之,也無甚新鮮的玩意。”

“虛實之道……”李恪琢磨了片刻,“此地距離……”

“報!”

車駕停了。

李恪揮退應曜,掀簾走出車廂。他看着飛奔而來的前軍斥候,沉聲問話:“何事!”

“稟將軍,有御令至!天子令使正在南七十里外,宣將軍與監軍前往接令!”

“第二封御令?虛……實……”

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七十二章 工作報告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四一九章 突襲齊王寨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
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七十二章 工作報告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四一九章 突襲齊王寨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