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年號大觀

但凡被抓的道士,包括被十大酷刑折磨得只有半條命的張懷素,全部被從永樂軍移交給了張叔夜去審查。

雖然因爲十萬百姓東華門上訪的事,張叔夜被撤了開封知府,不過皇帝命他查辦完“張懷素”案後在移交開封府權利。所以老張其實現在比以前牛,以前是“知開封府”,現在則是帶宰相職務“臨時判開封府”。知和判,聽起來叫法不同,但是既然依照官場規矩區分開,那麼自主權當然是有區別的。

知府,有些事還要上報才能處理,但是判府,幾乎就是“先斬後奏”的意思。

比如一般情況下判了刁民死刑,那是要經過獨立機構提刑司審覈的。京畿路不設提刑司,那就刑部審覈,不過如果是判府,直接砍了,事後在寫個文書給刑部就行。比如大名府的老樑也是帶中書職務判府,他也是有權繞開提刑司殺人的。

顯然來說,高方平這個酷吏開了頭,剩下的,這次汴京的道士們就死定了。老張和他們那幾乎就是上升到了“國仇家恨”的地步,誰讓張繼先在國家內憂外患之際來蠱惑皇帝要錢的。

所以汴京道士們被皇帝慣壞的風氣,這次必然別老張利用“判府”的機會很殺一批,而不受監督。

換平時,有些人老張想殺也殺不掉,刑部鄧洵武那是蔡京系的人,是政敵。但是這次就看張叔夜有多狠,順藤摸瓜的從背後挖出多少不乾淨的道士來了,很可能,京畿系的道士就此一蹶不振。

可惜老張雖狠,雖然不是包拯,但他畢竟是張叔夜而不是高方平,以老張的風格,他雖然不會留情,卻也不會冤枉道士莫須有罪名。要是換做蔡京和高方平這種政治流氓,一但決定要對道士動手而又有了機會的話,那就是搞運動似的的天崩地裂了。

所以這次,宋徽宗一朝的道門氣焰會被打擊,卻不會被打死。趙佶是有感情的人,並且有時也不完全糊塗,決定道士命運的事,他交給了老張而不是小高。

如此一來,事件也算是告了段落,高方平甚至都不去和皇帝交代,感覺有些累了,閉門謝客,稱病,不進宮述職,也不回鄆1城……

“真的假的?”

“是不是傳言有誤?”

“俺還是覺得誇張了,傳言可以用於威脅百官,江湖傳言,而書而得天下的奇書,就這麼被小高相公不請旨就付之一炬?”

“這事透着玄乎,等等看吧,興許朝廷又會風雲突變。”

“哎,我朝就算變也變不到哪去,那是相公們的事,我等**洗洗睡了。”

“我覺得真會變的,你不見小高相公這麼高調的人,這事後都閉門稱病了。”

因方臘散步《百官見聞錄》的傳聞,所以民間的各路秀才,也對此充滿的議論和猜測,有的人認爲高方平會因爲牽連了大事一蹶不振,而有的人認爲,“京師勤王”一役,高方平彰顯決斷的大酷吏手腕,一步沒有走偏,敢作敢爲,此舉,已經被太學的一部分以時靜傑爲的文青評價爲:宰相苗子。

與此同時僅僅是對新一代的宰相苗子,各家各派的八卦衆們,也衆說紛紜,有的說宗爺爺有秘密武器,乃是一個叫李剛的才高八斗的少年。還有的人認爲,去年的進士、開封府六曹參軍之一的趙鼎,乃是一個骨骼驚奇的存在,這麼年輕就在汴京獲得重用,政治路線不出錯誤的話,很可能在十五年之內宰執天下。

另外的一小撮,仍舊認爲王黼,會作爲蔡黨新一代的領袖培養,最終會崛起和豬肉平形成二虎相爭。

“不可能把,王黼那廝雖然有才又滿腹經綸,年輕有爲,但是從濟州被貶,就是簡歷上的污點。”

“未必,老子始終認爲他是有勢力逐鹿相位的一個存在。聽說他最近在江南掀起了很大的聲勢,揚言畝產五千斤,百姓安居樂業治下穩定。”

“是的,王黼有他的一套,聽說他聯合江南的半仙倒是林靈素,鼓勵民衆信道,打擊其餘邪教,從而一團和氣,熱情生產納糧。還聽說,他們得到了一塊奇石,解讀爲天大的祥瑞,打算進京貢獻給陛下,爲江南道教造勢!”

“哎,你們這些棒槌休要瞎解讀,媽的你們種過田嗎,畝產五千斤你們也信?”

“爲啥不信,既然豬肉平可以正月就完成了鄆城一半的稅負,王黼爲何不能畝產比別人高几倍?”

“也是哈,傳言豬肉平的財稅能力也太聳人聽聞了。既然他敢開先例,王黼就敢利用。”

“哎,看來天下將亂,豬肉平聯和叔夜相公在北方打擊道士,而王黼聯和蔡太師,在東南擡舉道士。越來越有趣了。”

……

奸臣老爹陪皇帝騎自行車的時候,側面提及了一句說是小高病了。

趙佶笑罵說:“大臣們都和朕說了,他做事過激,不乖,被張叔夜當衆打了一掌,鬧情緒呢,也罷,不論如何小高也是也是爲了朕辦事,得罪了人,聽說還有刁民刺殺他呢。”

高俅痛心疾的道:“陛下英明,誰說不是呢,我兒進京辦案的時候可是擡着棺材進京的,揚言爲了陛下的聖明不容玷污,不懼怕任何勢力的報復。可……總歸和許多人結仇了。”

趙佶嚇了一跳道:“啊,給朕辦事都得準備後事,這些壞人刁民也太可惡可恨了。”

蔡京及時進言道:“陛下,小高爲人忠勇,衆人說他狠辣,其實是一種誤解,他少年得志又有才華,所以難免恃才傲物,此乃年輕人的通病。但這是正常的,老臣和他一起查辦‘呂惠卿’其心可誅案的時候,就感覺他乃憂國憂民的新一代人傑,蠻懂道理的一個少年,他和老夫一起認可了捕風捉影的《百官見聞錄》不該面世,於是在老夫的監督和批准下,誰也沒看一眼,就燒了。此點是功,否則任由那子虛烏有的東西流傳於世,則影響我朝士大夫立國治國的合理性,也即是影響官家您的聖明。”

a#¥

高俅想把蔡京一拳打死,提及小高有功就算了,可是媽的他分明是反派,卻因張叔夜的湊報中提及了蔡京的名字,於是老傢伙堂而皇之的以功臣自居了。而且居然這種時候都不忘記添加一句“呂惠卿其心可誅”。

好在趙佶也沒怎麼在意呂惠卿那句,只注意到了後面的內容,便笑道:“辛苦太師和小高了,賜小高‘宣德郎’。”又問高俅道:“如今中樞無人宰執,國朝不可一日無相,汴京的亂局,一定程度上就是中樞無人宰執而帶來的副作用。加之如今正月過去了,而至今年號未改,沒有宰相朕的政令就不通,高卿你一向最懂朕的心思,你以爲,何人可爲朕分憂?”

高俅聽後,冷汗淋漓的低着頭道:“大陛下威武,老臣人微言輕,不敢壞了祖宗規議,不敢妄論朝政。”

“說吧,童貫如今在爲朕守邊,身邊只有你這個說話的人了。大膽的說,朕赦你無罪。”趙佶道。

感覺蔡京毒蛇一般的看着,高俅又飛快的在心裡多番分析:如今趙挺之病亡,其餘人威望不夠。張叔夜是唯一有可能的人,但是之前,皇帝給老張栽贓了“縱容高方平,縱容治下妖道,縱容張克公逼宮等等非議”,又已經升入了樞密副使,那就是老張暫時的路被定死了,皇帝根本沒有用他爲相的意思。

再想:蔡京貴爲太師仍未失寵,利用無恥,此一局之中,蔡京僞裝成爲了和高方平一起破獲“百官見聞錄”和妖道案的人,似乎……已經無法阻止他了。

居於此,高俅又一向是見風使舵的弄臣,認爲目下不宜在得罪蔡京了,否則不但沒用,還平白無故的拉了大仇恨。

高俅這一生,實在太理解官家的心思了,官家要面子,之前罷了蔡京的相位,而現在官家這是不好意思主動說。但是既然當着蔡京的面這麼問了,顯然是需要高俅來開這個口的,捅破這層窗戶紙。此點政治覺悟,高俅還是有的。

無奈之下,高俅跪地道:“老臣認爲,太師四平八穩、有過執政簡歷,追隨過安石相公變法,也宰執過天下,經驗豐富,憂國憂民,國不可一日無相,且由太師執掌中樞,主持國政,大陛下以爲如何?”

趙佶果然就是這個意思,聽後大喜,這便點頭同意了高俅所奏。想給高俅升官,卻是高俅老兒已經無官可升了,只得賜給了個國候爵位了事。

以往皇帝不喜歡趙挺之的一個原因就是,老趙有些事和皇帝不對付。所以越到後期,趙佶越懷念當初蔡京的“千依百順”。

大宋的宰相,那是真可以一定程度上節制皇帝的,那叫軟抗旨,一不高興就找各種千奇百怪的理由軟對抗,打太極,而一但宰相不簽字,皇帝的文書許多時候就效力大減。

皇帝是有性子的,一被反對當然就不高興了,於是他就會懷念曾經千依百順的儒雅老帥哥蔡京。

張叔夜目下的威望是可以宰執的,然而從皇帝到蔡京再到高俅,都不希望老張來讓人不高興,真是他宰執,高俅都要被收拾,皇帝恐怕會比趙挺之時期還鬱悶。

皇帝高興之際,便得意的宣旨:“蔡卿,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右僕射暫時空置吧。劉逵尸位素餐,在其位而不謀其政,讓朕很是失望,貶廣州通判。張叔夜暫時兼任中書侍郎,和蔡卿協同執政。”

劉逵的命運那是沒有辦法的,纔能有限,早就不被官家信任了,趙挺之在的時候幾次護着劉逵,但現在趙挺之不在了,去廣州任通判,已經是很好的結局。又聽張叔夜兼職中書侍郎和蔡京協同執政,也算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節制蔡京,高俅也就放心了,大呼陛下聖明云云。

“開年元月已過去,蔡卿可有說法?”趙佶傻傻的期待着,像是孩子想重新過一次年的那種態勢。

蔡京微笑着,已然猜測到了皇帝的心思,便道:“官家聖明,由此,今年定年號‘大觀’可否?”

趙佶笑道:“正合朕意,一切拜託太師了。”

……(未完待續。)

第880章 怒火熊貓第135章 果斷拿錢走人第529章 傷口上撒把鹽第三百六十三章 春秋大夢第144章 買賣人口第703章 又有幺蛾子了第971章 小蘿莉的日子第148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三百五十七章 知州相公駕到第827章 新的金牌小密探第753章 到底贏了還是輸了第660章 這下完蛋了第927章 關於全球化的風水問題第672章 不科學的梁山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我是毒蛇第528章 菊京的悟道歷程第103章 觸了什麼黴運第792章 這其中有大**第522章 韓世忠的勾當上架了第514 章大遷移第二百一十三章 年號大觀第521章 熊貓已經看穿了一切第594章 這次怕是栽了第496章 天武軍進蘇州第869章 宋遼政和二年共識第866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第二百八十九章 這場雨是祥瑞嗎第627章 蔡京的諸多狗屎第860章 貧民窟的一角第507章 你好毒第462章 不忘初心第15章 生於憂患第597章 暴走的太后第974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19章 踢飛鬧鐘第411章 密探零零發第633章 東華門大典第883章 林攄的思想仍舊有問題第776章 兩個文青的醬油話第三百三十五章 數罪併罰殺無赦第13章 我就一流氓第571章 臣等參見陛下第158章 下馬威第625章 誰是大英雄第761章 都是錢的問題第629章 高氏神臂弩第二百三十六章 被他們教做人了第18章 衙內神武第584章 該去什麼地方殺人第806章 繫好安全帶、換擋加速啦第二百三十章 《東南策》第453章 千里走單騎第585章 我會把鬧騰的那貨帶走第60章 浪子燕青第774章 咬咬咬!第577章 瘋狗的榮耀第777章 大昏官的第一次執政第15章 生於憂患第102章 真正的高太尉第2章 衙內英明第528章 菊京的悟道歷程第559章 霸權第866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第946章 臣看好您哦,加油第755章 戰士卸甲第629章 高氏神臂弩第856章 皇后娘娘第496章 天武軍進蘇州第705章 無法進兵第713章 曾經那份熱血澎湃第405章 小心火燭第203章 天塌下來我扛着第158章 下馬威第446章 真大宋朝廷第914章 強勢逼宮張叔夜第482章 翻車了第71章 地痞紅九爺第二百三十八章 榮德帝姬的腹黑第970章 小公主調皮了第483章 大麻煩進京第741章 兵臨西平府第58章 青龍偃月刀第580章 總算讓我逮到你小子了第771章 西夏的精英大V們第407章 違背常理的軍隊第514 章大遷移第8章 氣死奸臣老爸第731章 反烏雲蓋頂第616章 我有殲星艦圖紙第三百零八章 福禍相依論第921章 黑暗騎士的信條第952章 錦州第881章 無可替代的宋國製造第153章 天師教主進京第976章 升帳!第三百二十六章 怒髮衝冠的高方平第三百四十章 戰鼓擂響第859章 堅持英雄救美路線不動搖第495章 一定要把他們揪出來
第880章 怒火熊貓第135章 果斷拿錢走人第529章 傷口上撒把鹽第三百六十三章 春秋大夢第144章 買賣人口第703章 又有幺蛾子了第971章 小蘿莉的日子第148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三百五十七章 知州相公駕到第827章 新的金牌小密探第753章 到底贏了還是輸了第660章 這下完蛋了第927章 關於全球化的風水問題第672章 不科學的梁山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我是毒蛇第528章 菊京的悟道歷程第103章 觸了什麼黴運第792章 這其中有大**第522章 韓世忠的勾當上架了第514 章大遷移第二百一十三章 年號大觀第521章 熊貓已經看穿了一切第594章 這次怕是栽了第496章 天武軍進蘇州第869章 宋遼政和二年共識第866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第二百八十九章 這場雨是祥瑞嗎第627章 蔡京的諸多狗屎第860章 貧民窟的一角第507章 你好毒第462章 不忘初心第15章 生於憂患第597章 暴走的太后第974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19章 踢飛鬧鐘第411章 密探零零發第633章 東華門大典第883章 林攄的思想仍舊有問題第776章 兩個文青的醬油話第三百三十五章 數罪併罰殺無赦第13章 我就一流氓第571章 臣等參見陛下第158章 下馬威第625章 誰是大英雄第761章 都是錢的問題第629章 高氏神臂弩第二百三十六章 被他們教做人了第18章 衙內神武第584章 該去什麼地方殺人第806章 繫好安全帶、換擋加速啦第二百三十章 《東南策》第453章 千里走單騎第585章 我會把鬧騰的那貨帶走第60章 浪子燕青第774章 咬咬咬!第577章 瘋狗的榮耀第777章 大昏官的第一次執政第15章 生於憂患第102章 真正的高太尉第2章 衙內英明第528章 菊京的悟道歷程第559章 霸權第866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第946章 臣看好您哦,加油第755章 戰士卸甲第629章 高氏神臂弩第856章 皇后娘娘第496章 天武軍進蘇州第705章 無法進兵第713章 曾經那份熱血澎湃第405章 小心火燭第203章 天塌下來我扛着第158章 下馬威第446章 真大宋朝廷第914章 強勢逼宮張叔夜第482章 翻車了第71章 地痞紅九爺第二百三十八章 榮德帝姬的腹黑第970章 小公主調皮了第483章 大麻煩進京第741章 兵臨西平府第58章 青龍偃月刀第580章 總算讓我逮到你小子了第771章 西夏的精英大V們第407章 違背常理的軍隊第514 章大遷移第8章 氣死奸臣老爸第731章 反烏雲蓋頂第616章 我有殲星艦圖紙第三百零八章 福禍相依論第921章 黑暗騎士的信條第952章 錦州第881章 無可替代的宋國製造第153章 天師教主進京第976章 升帳!第三百二十六章 怒髮衝冠的高方平第三百四十章 戰鼓擂響第859章 堅持英雄救美路線不動搖第495章 一定要把他們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