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

楊霖不是任人擺佈的人,從來都不是,以前擋路的人也都一一清除了,如今皇帝六道詔令,要把他從戰場上召回汴梁。

而汴梁城內,倒楊大計轟轟烈烈,所有人都樂於在這個昔日炙手可熱的權臣身上踩上一腳。楊霖在汴梁那點小勢力,幾乎全都被構解個乾淨,和他有關的官員全都貶黜出京,包括德高望重的右相張商英。

當楊霖真的回來的時候,誰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局。

整個大宋近乎變態的把所有重心傾斜到汴梁,無數的權貴爭鬥也都集中在汴梁這個城內,沒有人關心開封府外的地方。大宋立國百年,一向是在汴梁得勢的人,就會掌握整個帝國。

在那些縱橫南北的京外之地,沒有人注意到楊霖的勢力已經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就算有他們也是紅着眼看到四個市舶司,看到了萬歲營的車馬行和漕運船隊,看到了那白花花的銀子。

至於宋江和韓世忠的兵馬有多能打;西軍將門被拆分,這支大宋剩餘的唯一能打的野戰軍派到了境外的契丹國內;西北蠻族對楊霖的信服...這一切都沒有人關心。

夜深到了五更,楊霖心中也很難受,昭德坊的情況還不清楚,這麼多禁軍包圍之下,高俅不點頭自己的人馬也衝不出去。

現在只能寄希望於阿爹他得到消息,提前回來了,就算他提前回來了,也不知道能護住多少人。

宋江站在這寢宮之中,也是心潮澎湃,曾幾何時他只是鄆城縣一個小吏,哪裡想到會有這麼一天。

慢慢走進楊霖身邊,撥開層層的侍衛,宋江低聲道:“少宰,已經過去這麼久了,高俅那廝要是不點頭...”

楊霖絲毫不避諱在場的趙佶,沉聲道:“高俅點頭,撤走的也有限,早晚還是要打一打。完顏希尹區區五六萬人,就攪的地覆天翻,我們精兵猛將不下十萬,剛剛把完顏希尹打得潰散,有什麼好怕的。”

這話不僅是說給宋江聽,也是說給龍榻上面色蒼白的趙佶聽。

幾次三番的破壞自己的大計,楊霖已經失望透頂,不能再讓這個昏君拉着整個漢家文明給他陪葬。

殿外的大街上,西北精騎圍繞着艮嶽來回轉動,數十萬道目光盯着他們。禁軍上下,都目睹了東華門外的一場血戰,雙方的實力不是一個檔次的。

禁軍軍將們此刻也亂成一團。這些所謂軍將,膽氣比文臣士大夫還要不堪的居多。多年承平富貴,大宋朝廷對待禁軍的態度很奇怪,沒有對士大夫的優容禮遇,卻把他們看作自己的底氣。

這也釀成了禁軍行事,全部出發點都是爲了這個團體的利益。如果說文臣士大夫團體行事多少還要考慮那麼一點這個名義上君王與他們共治的江山。而大宋的制度,就將這些居於腹心之地的都門禁軍武將團體,完全養成了這個依附在這個這個國家上面敲骨吸髓的寄生蟲。將這個國家完全拖垮,也在所不惜!

養着六十萬毫無戰力的京營禁軍,實際上已經是大宋冗兵弊端的大頭,拖累垮了這個帝國。這些禁軍軍將,很多都是從大名府逃回來的,人心完全紛亂成一團。急切的互相商議着,卻誰都沒有個主意。不時有人倉惶的張望左右,彷彿在做立刻逃命的準備!

終於,在萬衆期待中,殿帥高俅的車架來了。

禁軍將領全都抻着脖子,翹腳往道路中間看,只見高俅身穿太尉袍服,身邊盡是些帶甲之人。

將領們全都屏氣凝神,生怕高俅這廝突然下令廝殺,眼前這羣賊配軍鳥大漢一個個鐵疙瘩一般,比前番碰到的女真韃子還駭人,高俅可千萬別想不開啊。你就是自己相死,報效官家,也別拉上大家墊背。

高俅來到殿前,跟着楊戩一道,對諸位禁軍的將領說道:“本官進宮,先去面見官家,爾等約束將士,不要再起衝突。大家都是大宋將士,切莫同室操戈。”

衆人紛紛放下心來,對高俅的大智大勇交口稱讚,楊戩在一旁冷眼觀瞧,心中暗道就憑這些貨,也難怪在大名府輸地那麼慘。

高俅跟着楊戩進入寢宮,趙佶見到他來了,稍微有些心安,哭着道:“高愛卿,沒想到還能與愛卿活着相見。”

高俅擠了幾滴眼淚,他對趙佶是有感情的,不過也不至於讓他豁出命去。

“官家切勿憂心,如今奸賊樑師成已死,有少宰在,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趙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是渾身劇烈的顫抖着,如在夢中!

這個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太尉,從一個書童出身的家奴,提拔爲大宋殿帥的臣子,他也背棄了自己。

趙佶在這個時候,可謂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一句話也不敢說。

楊霖輕笑一聲,站起身來,道:“來人吶,爲官家鋪好筆墨紙硯。官家,如今爲安定汴梁內外,需要一封詔書,臣來念,您來寫。”

趙佶渾身無力,如同一隻提線木偶,眼中無神,手腳虛浮。高俅的背叛,給了他致命一擊,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

---

艮嶽外,面對着禁軍將領,嗓門最大的花榮被派出來宣讀詔書:

“聖諭:朕以德薄,至生兵禍,用人不淑,使樑師成等輩把持朝政,禍亂綱常;女真南下,生靈受戮,百姓遭殃。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越王趙偲,品行端方,深孚人望,天下歸心。今當禪位於越王,朕即避居艮嶽,潛心修道,不問世事。朝廷鋤奸扶正之事,盡付與燕國公少宰楊霖,欽此。”

此言一出,人羣中頓時爆發出一陣驚歎聲,這他孃的連皇帝都要換了。趙佶登基一來,其實已經慢慢失去了人望,但是權柄卻也越來越重。就算是宰相的廢立,也是隨心所欲,大宋的帝王就沒有比他更集權的了。

如今驟然扶起一個越王來,他根本就是毫無根基,還不是傀儡一個。楊霖之心,已經是路人皆知了,但是想要反抗,卻怎麼都鼓不起勇氣來。

而且趙佶的恩德,全部都給了他的幾個近臣,他從端王登基到現在,沒有絲毫的恩典施捨於百姓和禁軍。除了他自己,就是樑師成、高俅、王黼這些近臣沾了光,但是這些人死的死,叛的叛,誰願意爲趙佶拼命。大家想的,也不過是自己的得是利益罷了。

禁軍將領們還在猶疑不定的時候,花榮讀完之後,在他身後一個魁梧將軍躍馬而出,大聲道:“全軍聽令,到王府迎新君登基,但有反抗,格殺勿論。”

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漢風第五百九十章 金樽共飲賀歲酒 月夜獨嘗酒家香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三百四十九章 手到擒來楊解饞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五百四十九章 鴻門宴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五百九十三章 宮闈醜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二章 奸臣之首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一百一十章 互踢皮球宋朝堂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六十九章 襲擊欽差是謀反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天無眼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八十二章 業火三千,心中怨起第七百四十一章 滅女真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一百零一章 衆星捧月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四百七十八章 啓程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人青眼識國將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體力行爲施教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四十五章 培植班底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有陰毒計,嘴上甜如蜜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六百九十三章 行路之難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五百五十二章 皇帝
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漢風第五百九十章 金樽共飲賀歲酒 月夜獨嘗酒家香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三百四十九章 手到擒來楊解饞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五百四十九章 鴻門宴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五百九十三章 宮闈醜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二章 奸臣之首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一百一十章 互踢皮球宋朝堂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六十九章 襲擊欽差是謀反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天無眼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八十二章 業火三千,心中怨起第七百四十一章 滅女真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一百零一章 衆星捧月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四百七十八章 啓程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人青眼識國將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體力行爲施教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四十五章 培植班底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有陰毒計,嘴上甜如蜜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六百九十三章 行路之難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五百五十二章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