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行路之難

幽燕大地上,百姓們陸續從薊州、燕州一帶,往北遷徙。

燕州府設爲陪都,首先擴建是肯定的,然後就是各個衙門搬入城中。

如此一來,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剛從難民營出來的幽燕百姓,就成了最好的人選。

他們可以選擇留在燕州府,官府開放八個堂口,辦理入籍燕州府。

不過畢竟是故土難離,很多人還是選擇回到故鄉,檀州城內逐漸熱鬧起來。

朝廷在元旦大捷的邸報中,信誓旦旦承諾百姓,幽燕將不復成爲戰場。

宋軍將士會把戰線往北推移,一直到完全擊潰北虜,這要是以前肯定沒有人相信,但是如今的朝廷公信力實在太強了。

楊霖幾次緊要關頭,朝廷缺錢的時候,寧願發行國債,都沒有加徵苛捐雜稅,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新政,朝廷說出的詔令,連續幾次被嚴格執行,讓百姓們漸漸選擇相信這個朝廷。

北境這幾年發生的轉變,讓人瞠目結舌,幾年之前河北是邊陲之地,時常被異族襲擾打草谷。

第一次幽燕大戰之後,河北成了內地,幽燕頂上去成了邊陲之地。

朝廷爲了防止女真韃子掠奪生口,堅壁清野,將大量百姓遷徙到薊州一帶,將檀州和景州打造成爲軍鎮。

如今邊境北移了幾百裡,幽燕都有了一道厚厚的屏藩,北地和中原的關係也原來越緊密了。

至於北地漢兒,之所以和中原王朝離心離德,是因爲分離太久了,大家本來就是同宗同族,挽回北地漢兒的忠心,其實不算難。

汴梁城中,許多人都在酒肆中聚飲慶祝,大宋這些年來打的勝仗,比以往加起來都多。

就算是開國時候,連滅江南幾個割據國家,也沒有如今這般風光。

汴梁城郊,一夥人正準備離開,他們便是契丹使團。

因爲耶律大石在西邊保住了大遼國祚,今年和往常一樣,派遣了使團前來汴梁賀歲。

不過大宋只是由西域都護府,派遣人去復遼城走了個形勢,並沒有從汴梁派人出使。道路實在太遠了,等到了復遼城,估計都得半年之後了。

高柄站在城郊,笑着擺手,也幾個結義兄弟揮手告別。

看得出他的眼角有一絲的難過,高柄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不然的話也不會有這麼多的朋友。

不管是以前的禁軍,還是出使契丹,亦或是後來執掌京營新軍,都有許多人和他相交莫逆。

這其中有秦檜、白時中這樣的文臣;還有耶律木洵、虞世南這樣的契丹少壯貴族;也不乏宋江、花榮這樣的遮奢漢子...

別的不說,至少交友公關能力,高衙內是點滿了的。

契丹人捧着幾十份“元旦大捷”的邸報,踏上了回程的道路,這次大宋竟然真的把女真人趕出了長城以外兩百里,讓遼人刮目相看。

虞世卿已經打定主意,回去之後,就把弟弟關起來,千萬不能讓他成功攛弄陛下東進。

契丹兒郎遠避西方,就是爲了躲開滅族的危險,爲契丹保留血脈。

若是放着如今的大好局面不要,強行東進,簡直是對不起祖宗。

虞世卿轉頭一看,三弟面色難看,低着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三郎,我們即將回到大遼,你卻愁眉不展,所爲何事?”

虞世南嘆了口氣,一臉的落寞,心灰意冷地說道:“不管是幽燕還是阿骨打退回的黃龍府,這都是咱們大遼的土地,曾經屬於強盛的遼帝國。”

“現在卻成爲了宋金角逐的戰場,怎地不叫人心碎。”

此言一出,他身邊幾個義兄義弟感同身受,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這份愛國情懷,本來是十分感人的,但是契丹使團中的其他人,卻都有一種將他們趕走,讓他們自生自明的衝動。

這七個禍害,要是到了復遼城,指不定惹出什麼風浪來。

汴梁城下,一直到契丹使團捲起的煙塵不見了,高柄才轉身往城中去。

剛到門口,就見一羣人嗚嗚泱泱向城門涌來,仔細一看還有萬歲營的親兵。

萬歲營親兵既然帶甲出現,肯定是少宰親至,高柄仔細一看,果然人羣中就有和少宰形影不離的陸謙呂望哥倆。

他帶着人迎了上去,陸謙見到他,笑道:“衙內,好巧!”

高柄懶得糾正他的叫法了,反正自己也認命了,問道:“少宰可在?”

“就在車中。”陸謙笑道:“少宰自己的幾十個徒孫,前去汴梁城郊看一看傳說中的軌道馬車。”

高柄眼珠一轉,說道:“左右我也沒事,就跟少宰一起去好了。”

這時候車簾掀開,楊霖的大弟子,吏部的吳敏露頭道:“殿帥,恩師請您上來同行。”

高柄馬上棄了自己的馬,上了楊霖的馬車,裡面都是些熟人。

馬擴和高柄的關係很是親近,拍了拍自己身邊的蒲團,道:“三哥,來這邊。”

楊霖的跟前,是軌道馬車的圖紙,由設計此法的廣州校舍提供。

這件事的提出,本來是爲了解決地震的賑災問題,雖然沒有派上任何用場,但是楊霖卻十分重視。

幅員遼闊的帝國,交通若是一直這麼不便利,管理起來千難萬難。

出了京畿省,就算得上山高皇帝遠了,因爲等閒進京就要按月爲單位。

而且道路顛簸,這一點楊霖深有體會,每一次出巡都要他半條小命,渾身骨頭散一次架。

難怪古人說行路難,受限於這個時代的交通和道路,出一趟遠門簡直是難上加難。

高柄湊上前看了一圈,完全看不懂一星半點,只是覺得軌道馬車,應該會節省一些力氣。

楊霖和幾個徒孫輩的人,卻討論的興致勃勃,他越來越發現這個時代漢人的智慧不容小覷。

各種建議都被提了出來,有的靠譜,有的則天馬行空。

甚至還有說是用熱氣球和風箏拽着跑的,讓楊霖哭笑不得,不過他從不打壓任何一個想法,而是鼓勵大家嘗試、試驗。

許多在人們覺得是常理之外的領域,未必不會有迥異於後世的文明而另闢蹊徑的道路,主要還是要培養當下的青年動手試驗的能力和意識。

很快城郊的那條試驗的道路就到了,衆人躍下馬車,簇擁着楊霖走了過去。

PS:書評區寧貂毛搞了個活動,發帖拿起點幣,歡迎大家踊躍參加

第二百章 征服一國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運河通民心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七百二十四章 文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側畔千帆過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八十四章 養匪自重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夏王宮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五百三十四章 來了第八章 漫天神佛空瞪眼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二百七十六章 兇蠻兵威凌蒼穹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第三百四十章 榮耀屬於英雄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四百八十四章 血染長街抽釜薪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人青眼識國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二百一十五章 卑劣有效的打擊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六百零八章 破除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風清怨長夜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四百四十八章 楊卿今欲弒君耶?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殘忍兇殺案的背後,隱藏着怎樣的秘密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四十八章 帶惡人楊霖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側畔千帆過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七百零二章 再臨艮嶽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
第二百章 征服一國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運河通民心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七百二十四章 文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側畔千帆過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八十四章 養匪自重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夏王宮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五百三十四章 來了第八章 漫天神佛空瞪眼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二百七十六章 兇蠻兵威凌蒼穹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第三百四十章 榮耀屬於英雄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四百八十四章 血染長街抽釜薪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人青眼識國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二百一十五章 卑劣有效的打擊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六百零八章 破除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風清怨長夜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四百四十八章 楊卿今欲弒君耶?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殘忍兇殺案的背後,隱藏着怎樣的秘密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四十八章 帶惡人楊霖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側畔千帆過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七百零二章 再臨艮嶽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