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爲圖幽燕計,臨海築新城

一隊隊騎兵在宋遼邊境靠近沿海的一帶來回奔走,手拿着碳筆羊皮卷繪測地圖,楊霖一屁股坐在海邊的巨石山,臨風觀海。

海風吹起層層浪,拍打在礁石上,傳來陣陣濤聲。

宗澤在一旁憂心忡忡,撓了撓頭說道:“少宰,幽燕戰局未定,我們便先在海邊築城,是不是有些欠穩妥了。

這要是取回幽燕還好,一旦取不回,勞民傷財不說,八成會被異族佔據,這城豈不是成了笑柄...”

楊霖回過頭來,指着自己坐下的一塊大石,笑着說道:“汝霖吶,你來擡起這塊石頭。”

宗澤看了一眼,那石頭比自己還大好幾倍,如何搬得動,苦笑道:“少宰,這石頭哪是人力搬得動的。”

“你來搬搬試試看。”

宗澤楞了一下,擼起袖子上前彎腰一擡,大石肯定是紋絲不動。

楊霖問道:“現在你懂了麼?”

宗澤沉思片刻,肅然道:“少宰的意思,莫不是雖然知道收回幽燕千難萬險,但是我們這些爲官的,還是要奮力博取,明知難處也要向前?”

楊霖背過身繼續看海,搖了搖頭笑道:“我的意思是,我官比你大,讓你幹啥你就得幹啥,不管這件事荒不荒唐,讓你建城就給我動土,不要聒噪。”

宗澤氣的咬牙切齒,氣咻咻地對着楊霖的背影張牙舞爪,恨不得給他屁股一腳,把這個上官踹到海里去。若是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聵無能的上官,自己也懶得動怒,偏偏這個人多謀善斷,就是嘴刁喜歡作弄人。

宗澤平日裡也是個活泛的人,不然也不會提着兩條糟魚劣酒就敢去昭德坊送禮,但還是經常被楊霖氣的失態。

這時候韓世忠興沖沖走了過來,疑道:“宗知府,你的手腳怎麼了?”

宗澤趕緊抓了抓腦袋,神色如常地道:“海風甚涼,有些抽搐,不妨事的。”

韓世忠哦了一聲,笑着上前,指着羊皮卷道:“少宰,都繪測好了,你看,就從這個地方建一個海港,然後依託此地,在外圍築城。”

楊霖湊着頭看了看,心中盤算了下,便點頭道:“從密州港市舶司調人來建造,事倍功半,先把海港建起來。至少要能泊幾十艘大船,過幾日取幽燕,便能派上用場。”

三個人又湊在一塊,商討議定了城牆的邊沿,依託山水而建,楊霖對此不甚在意。

這天津衛一旦建成,按自己的打算已經恢復幽燕,不過是個內城。

有了幽雲一道防線,豈能還讓異族南下到這等地方,到時候這裡就是南北漕運中心,連接淮揚江南,把河北東路連帶着幽燕之地盤活,重新恢復繁華。

更重要的是,袖樓的成立,和銀票的普及,讓白銀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天津衛可以連接東瀛,那裡可是白銀、黃金的最大產地,倭人現在還用白銀黃金來換大宋的銅錢,用作流通貨幣呢。

東南沿海開通市舶司、西域掃滅喀爾汗打通絲綢之路、現在在楊霖規劃的版圖中,就剩下這河北幽燕之地了,雖然還沒拿到,但是在他看來已經是囊中之物,不如提前開始佈局。

這些地方以開封府爲中心,連在一塊,潛移默化就能改變大宋將天下財富都集中在汴梁的現狀,讓地方上的百姓也不至於那麼苦。

這些打算,肯定是不能和宗澤等心腹說的,他們也未必聽得懂。這其中萬歲營和袖樓,多多少少有一些以權謀私,逾越違禁的行爲,能遮掩還是遮掩一下的好。

楊霖嘆了口氣,心道以前賺錢是賄賂趙佶蔡京,給自己謀取權勢。等權勢到了,便要反哺這個文明,和這個精彩的時代了。

宗澤在北方的窮縣城裡,來來回回做了十幾年的縣令,對於民生很是有些心得。

他見楊霖難得正經了起來,趕緊問道:“少宰,這些地方築城簡單,如何引百姓前來定居呢?我們河北東路,連年戰禍,民不聊生,本來就是地廣人稀。”

楊霖看着他,笑道:“你來看,我早就想好了,我們要在幽燕之地大動干戈,起兵馬鏖戰一場。這世道想要大家來此定居,就要有相應的生計,招募一些貧苦無田的百姓,在此建立數座軍械作坊。

我上報朝廷,告知蔡相,我們就在新城內大起作坊,製作存儲武備,造舟修繕船隻。再加上海運也需要大批的車馬行和搬運苦力,將海上運來的物資運出。

百姓們有了這些個謀生之道,自然而然就在此定居下來,有了人之後,其他的產業也將慢慢興起,一個小城便初具雛形了。”

宗澤點了點頭,若是這般籌劃,倒是很有可能讓少宰如願。他不反對在這裡築城,事實上剛剛來此他就知道這是個絕好的主意,他只是擔心大宋拿不回幽燕,這座小城便沒有了生存空間。

畢竟這裡離着燕京太近了,又無險可守,在這裡漕運不是送到契丹嘴上讓他搶。

燕京城內,遼人早就探到宋人在海邊的舉動,得知他們要築城之後,全都有些氣惱。

宋人看來已經料定了契丹和女真惡鬥不敢襲擾他們,這才肆無忌憚在自己的眼皮子下臨海築城,不過眼耶律淳等人,確實不敢有什麼動作。

女真人的鐵騎已經慢慢逼近,在北方不斷有屠城滅寨的傳聞流到幽燕之地,搞得人心惶惶。

完顏阿骨打在達魯古城之戰擊潰了七十萬遼兵,所帶來的影響還遠未散去,不斷有嚇破膽的遼人貴族投降。

遼人地方統治並不嚴密,各個部族之間,其實都有很大權力。在政治上又一貫重北輕南,北面之人是賞厚罰薄,南面之人正好就反過來,雖然南京一路,幾乎就提供了大遼財賦收入的一半以上。

如此一來,越往南走,那些祖上曾經是遼國南京路的漢軍將領,在百餘年前,做爲遼人南下大軍一員踏足過河北西路的地頭蛇們,對大遼的忠心度就越低。

很多燕地豪強不願意投靠楊霖,也是在等着女真人南下,在他們看來,女真人才是最好的歸宿。畢竟亂世來臨,只有強者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投靠了失敗的一方,勢必會灰飛煙滅。

女真人往往是行軍路上,根本沒有戰事,只是不斷收伏來降的地頭蛇,帶着他們一道南下,前去燒殺劫掠。

完顏吳乞買出上京時候,因爲主力都隨阿骨打去打大同府,活捉遼帝耶律延禧去了。吳乞買不過分來了三萬人馬,現在臨近燕京,已經有了將近十萬人。

第四百零八章 昏君還需佞臣勸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五百四十九章 必有一戰,滅其根脈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十六章 樂趣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將歸來起狼煙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兒有仇,九世必報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看我女兒怎麼樣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七百六十二章 地基鋪好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佈防景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七百三十七章 晉燕王第八十章 東京第一惡人迴歸,神鬼辟易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打雷劈要學醫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五百四十二章 擔當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掩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七百五十章 改朝換代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二百零五章 鹽王之威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離婚官司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一百八十四章 驕兵悍將第九十章 飛揚跋扈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六百四十七章 誰是獵物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六百三十四章 宰相之才(給盟主蘇銘989加更)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天無眼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二百五十三章 此乃良配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
第四百零八章 昏君還需佞臣勸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五百四十九章 必有一戰,滅其根脈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十六章 樂趣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將歸來起狼煙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兒有仇,九世必報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看我女兒怎麼樣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七百六十二章 地基鋪好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佈防景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七百三十七章 晉燕王第八十章 東京第一惡人迴歸,神鬼辟易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打雷劈要學醫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五百四十二章 擔當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掩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七百五十章 改朝換代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二百零五章 鹽王之威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離婚官司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一百八十四章 驕兵悍將第九十章 飛揚跋扈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六百四十七章 誰是獵物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六百三十四章 宰相之才(給盟主蘇銘989加更)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天無眼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二百五十三章 此乃良配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