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

東城攻克之後,以城樓爲據點,宋軍開始往下打。

交趾人拼死上前,被壓在樓梯處,無法上來。

此時李陽煥驅使平民青壯守城的弊端就顯露出來,這些人馬無序地擁擠,讓城樓更加難攻。

宋軍使用交趾人堆在城頭的滾石檑木,很好的叫了他們一堂守城牆的課,到最後連交趾人的屍體,都成了宋兵的武器。

土山上的神臂弩,精準地清除殘餘的交趾將士,城下開始埋設火藥炸城牆。

楊霖暗暗點頭,專業的就是不一樣,指揮起來,就像是完成一個工藝一般。

不過也就是以強攻弱,會有這樣的得心應手的局面,若是在幽雲一帶,局勢瞬息萬變,只怕要慘烈許多。

他心中已經有數,這方七佛適合指揮大規模兵團作戰,尤其適合打這種優勢仗。

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用最小的代價,高效地完成各種任務。

北邊的惡戰,還是要韓世忠、宗澤這樣的人去打。

對交趾的攻略,從楊霖到大理試行新政開始,已經快兩年了。

但是山頂這些番邦的人可不知道,只知道宋軍雷霆一擊,從出手到馬上攻下升龍城,只用了區區十天。

牛吼蠻人來的是他們的國主和真臘人的國主相識已久,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畏懼。

李朝在這一附近,可是當之無愧的霸主,竟然如此輕易就被滅了,才堅持了十天。

這宋軍要是轉向自己的國土...三天都撐不住吧。

兩個人默契地轉過頭,他們身後的將士,很多人看得呆滯了。

宋人攻城,就跟喝水一樣簡單,攻的是升龍城...

升龍城,在方圓的小國之內,可以說是了不得的大城。與之相比,自家那些,無非就是壘了點牆的土城。

與此同時,城中的李朝主力,終於在李陽煥親自帶領下,趕了過來。

東城外完全暴露在宋軍面前,轟隆隆的炸藥聲響過,城門已經被炸出一個缺口。

方七佛從千里鏡中,仔細觀察了缺口的大小,揮手道:“左軍衝城。”

嗚嗚嗚嗚的角聲吹響,早就蓄勢待發的京營新軍,放棄戰馬結成步軍大陣,開始向前推進。

烏黑的濃煙滾滾,發着嗆人的刺鼻氣味,大軍洪流般殺入升龍城。

進城之後,立馬散開,方便後續的軍隊進入,也避免了被交趾人堵住缺口。

面對着武裝到牙齒的京營新軍,交趾兵突然生出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語言不通聽着對面的哇哇哇哇的叫聲,新軍上下舉動好似一臺精密的機器。

憑藉着身體的慣性,執行平日裡的操練,挺槍揮刀,殺戮眼前的敵人。

一個交趾小兵,雙手握着刀,挺着胸前,進退兩難。

前面的交趾人忽然喊叫起來,人們一下子慢下來,這小兵也急忙放慢腳步,但擁擠的人羣在後面,馬上將他推翻在地。被摔倒之後,他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狗一樣大叫,撲騰着要爬起來。他心裡十分清楚,眼前這些身高好似魔神的披甲怪物,會把自己踩成肉泥,語言不通,甚至連投降都不行。

掙扎了幾下,總算是要起來了,卻又有一個人壓在他的身上。很快,長槍送到,最後的一股簇心的痛意過後,小兵直挺挺倒在地上,饒是如此,屍體上又被戳了七八個窟窿。

噗噗的全都是刀槍入肉的聲音,有的交趾兵,甚至被不同的人戳了四五槍。在後面的宋軍,不知道手裡拿着什麼鬼瓶瓶罐罐,四下一扔便燃起熊熊烈火,伴隨着濃煙。

地上血水橫流,空中血霧橫飛,簡直比混亂的屠宰場還可怕。附近的房子已被點起了火,許多躲進房子裡的士卒又從濃煙中跑出來,被戳得一身是洞,抑或被刀盾手砍得面目全非。

花榮就在隊伍的最前面,此時已經累的脫力了,但是手臂卻依然機械般地揮舞着。

戰場的血腥和廝殺,就是最好的興奮劑,讓他們的身體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一場大戰之後,或許需要休息七八天才能恢復過來,還要伴隨着足夠的糧食營養。

一面面的宋字大旗和楊字大旗揮舞着,城門被徹底推開,烏蠻兵也從牆上殺了下來。

交趾人無力阻擋這一股股的衝擊,他們的都城,被飛速地攻克。

“殺,殺光他們!”宋軍中有不少兩廣兵馬,和這些交趾蠻子有血仇,絲毫不亞於西軍對夏賊的仇恨。

要知道,李朝成立之後,在邊境侵宋已經成了習慣,每次都屠戮村寨,掠奪女人和孩子爲奴。

劉錡騎着戰馬,手中一杆長槍左突右刺,耳聽得身邊有人扯着嗓子:“殺,殺光他們。”

劉錡擡頭一看,只見是一個個騎兵,扛着大旗正在嘶喊,但是荒唐的是,他們的旗子上,用漢字寫着“降者不殺”“不**女”“勿搶錢貨”...

一面面的橫幅被兩個人聯合舉着,兩行字有漢文也有交趾文,不禁讓人一懵。

這些旗手,聲嘶力竭地鼓動士兵殺戮,卻舉着如此大旗。

宋軍一面殺人,一邊放火,將城中的府邸院落裡的人,全部逼到街道上來。

涌入的烏蠻兵已經開始分流到各個街道,大理和交趾的仇恨,也是由來已久。

李朝雖然地方不大,但是幾次攻伐大理,每次都還打贏了。

然後他們便要派人,去汴梁耀武揚威,將俘獲的戰馬上繳幾十匹,誇耀武力。這小小的交趾,可以說是四面樹敵,十分的囂張,東安西北轉着圈輪番欺負一遍,得虧俺大宋的君王文臣脾氣好,賊他孃的能忍。

升龍城中,因爲氣候原因,多樹木,而且建築也大多是木製的,火勢越來越大,很少有能房子能倖免於難。

李陽煥砍到了幾個潰逃的兵卒,看着眼前的場面,心中早已崩潰。

堂堂君王,竟然淚如雨下,號啕起來,如此一來交趾兵士氣更加低落。

手下擁着這個窩囊無能的皇帝,匆匆逃回皇宮去了。

“朕就是把皇宮燒了,也不留給宋人!絕不便宜宋人,你們都給朕死戰,我們一起死戰....嗚嗚嗚,死戰。”

話是好話,但是此刻李陽煥的表情和語氣,還有癱軟的雙腿,都讓在場的將士絕望。

這麼豪邁的話,您能別流着眼淚鼻涕,潑婦似的喊出來麼?

楊霖沒有選擇這個時候進城,他回過頭來,看了一眼山頂的番人,笑道:“破城在即,看得有些乏悶,本官回去洗把臉,清醒一下。”

親衛們簇擁着他,離開了這座山頭,城中他一時半會還不想進,因爲他能想象到裡面的場景。

楊霖沒有絲毫要阻止的意思,戰爭就是這樣的,想完全避免殘暴,如同想不讓自己麾下的將士死傷一樣,完全是個笑話,除非打出一個和平來。

你不殺人,人要殺你的,尤其是在交趾...

---

一夜之後,城中的喊殺聲終於漸漸消失,破曉的太陽沒能衝破烏雲。

雨淅淅瀝瀝的落下,澆滅了不少的不算大的火勢,但是更多的地方,依舊在燃燒。

偶爾還會有一陣牆倒塌的聲音,水霧中夾雜着燒焦的氣味和令人作嘔的腥味,死氣沉沉中帶着濃濃的肅殺之氣。

一面寫着“楊”字的旌旗,從城樓下面出現,接着成隊列的錦衣紅襖的親衛,從血污和屍體中整齊地行進,整齊的步兵腳步聲和鐵蹄的密集聲音,響作一片。

檄文張貼在各處的牆上,無非是不要亂殺,不要搶劫,不要繼續放火。

楊霖微微側目,只見一個烏蠻兵,踢了一腳牆邊的屍體,剛要把手裡的檄文貼到牆上,腳下傳來一陣細微的響動。

這個手裡拿着“毋寧濫殺”的檄文的小兵,拔出刀來,在屍體上捅了幾下,然後用血淋淋的手,把檄文貼住。很快就被雨水浸溼,這檄文頓時血淋淋的一片,再也看不見一個字。

楊霖直接來到皇宮門口,有親衛給他披上蓑衣,還有幾個人打着華蓋,方七佛抱拳道:“少宰,還勸降麼?”

楊霖搖了搖頭,道:“直接打吧。”

突然,大門緩緩打開,門口一陣長聲幺幺的喊聲:“大宋王師弔民伐罪,推翻昏君,剷除暴政,交趾百姓有福啦!”

周圍的親衛,全都拔刀在手,有的已經拉滿了弓,只要楊霖一聲令下,或者門內的人有任何異動,馬上就會被射成篩子。

門口處,一羣人慢慢出來,楊霖歪着頭一看,原來是一羣官吏和武將,跪在地上,雙手舉過頭頂,慢慢出來。

爲首的一個年紀稍長得,頭頂舉着一個頭顱,在他身後還有人舉着一枚印璽。

“宋軍來了,交趾有救了,李朝有救了,我們願意迎回蘭英王后,重歸順宋府。”這人一邊磕頭,一邊大喊。

楊霖倒吸一口涼氣,覺得牙有點酸,揮了揮手身後一個小將,插刀入鞘,一夾馬腹,拽着繮繩上前。

方七佛擰眉一想,道:“讓裡面的兵馬全部出來,在門外扔下武器,跪於道路兩邊。”

有個官員忙不迭爬起身來,回到皇宮,不一會一隊隊人馬出得城門,兵器丟在了城下,發出清脆的金屬撞擊的聲音,很快就是一大堆。

楊霖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爲首的那個捧着李陽煥首級的官,在小將的呵斥下,站起身來除去了身上的衣袍,以免私藏武器,一溜小跑。

來到楊霖跟前,這個留着山羊鬍的李朝官員,不顧自己渾身赤裸,一臉諂笑,跪在馬下:“見過宋朝大將軍!”

“你叫什麼名字,是何官職?”楊霖低頭問道。

“罪臣李朝檢校司空少宰張伯玉。”

楊霖臉色一黑,周圍的人,也都面露古怪。

張伯玉猶不自知,一邊磕頭,一邊道:“大宋王師到來,我們李朝人終於能擺脫暴君的統治了,罪臣代交趾百姓,給將軍磕頭了。”

這廝是真做的出來,磕的砰砰響,額頭都一片紫青。濺起地上的泥土,楊霖胯下的馬,不住地刨蹄。

楊霖輕咳一聲,躍下馬背,扶起張伯玉,脫下身後的披風,給他裹上。

笑的春風滿面,道:“張少宰快快請起,李朝國主,本是我大宋天子親筆冊封,宋、李合分你我。本官今日一看,你就是李朝的中流砥柱,重建李朝,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就全靠你了。”

說完還親切地拍了拍張伯玉的肩膀,這一拍,他骨頭都酥了一半。

楊霖和善地笑着,和張伯玉一起舉起了李陽煥的人頭,大宋將士們頓時歡呼起來。

他越看這個張伯玉,越覺得順眼,這軟骨頭,天生就是當傀儡幫自己撫平交趾的料。他能在這個時節,帶着一大幫子交趾官吏,砍了皇帝出來納降,肯定不是一般人家。

這廝在交趾,估計是個豪門望族出來的大權臣,實打實的地頭蛇。

張伯玉感覺到楊霖的目光,卻只是笑着站在原地,不敢偷偷去看。

“我在大宋,亦是少宰,素問張少宰愛惜百姓,清正廉明,是李朝一等一的好官。蘭英王后畢竟是一個婦人,而且近來身體不適,不如就由你擔任李朝相公,暫時執掌李朝,下榜安民,恢復秩序。”

楊霖嘆了口氣,道:“我來時,見李陽煥的亂兵在城中大肆燒殺,滿目瘡痍,我這心裡...唉,心痛啊。”

張伯玉心裡一喜,自己非但保住了小命,還因禍得福?

他長揖搶地道:“原來您就是楊霖楊少宰,下臣在李朝,對楊少宰都是如雷貫耳。素問您英明神武,所向披靡,今日一見果然是萬中無一的人中英傑!”

他說着說着,抹了把眼淚,道:“楊少宰身爲天朝重臣,對我等‘越民’如此關愛,怎叫人不感激涕零。”

在一行人的注視下,宋軍慢慢開進李朝皇宮,騎兵護衛在道路兩側。

楊霖帶着張伯玉和一地的降臣,進入到這窮奢極欲的皇城內,雨越下越大,城郊的李朝將士,在雨幕中看着他們漸漸消失的背影,天地之間寂靜如混沌。

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舊換新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手到擒來楊解饞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四十八章 帶惡人楊霖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四百三十八章 將軍一戰補天難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滾財源入帳來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親信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落明星動光彩第二百七十九章 滿城盡知反悔難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四十八章 帶惡人楊霖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四百八十四章 血染長街抽釜薪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打雷劈要學醫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致書友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溪深處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婁室拜大將,念天倫楊霖躬自省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五十二章 出了一個明白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斬節奏狗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三百三十三章 悄無人語重簾卷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檜的岳父一家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
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舊換新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手到擒來楊解饞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四十八章 帶惡人楊霖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四百三十八章 將軍一戰補天難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滾財源入帳來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親信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落明星動光彩第二百七十九章 滿城盡知反悔難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四十八章 帶惡人楊霖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四百八十四章 血染長街抽釜薪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打雷劈要學醫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致書友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溪深處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婁室拜大將,念天倫楊霖躬自省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五十二章 出了一個明白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斬節奏狗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三百三十三章 悄無人語重簾卷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檜的岳父一家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