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

早已解凍的白嶼河,河水湍急。

秋汛之際,碧波翻飛,滾滾而去。

江水悠悠,浩蕩南下,兩岸浮橋上,楊霖看着翻滾的碧浪,好似湮滅了一切痕跡,王侯將相,江湖草莽,在歲月的流逝中,都不過化爲虛無。

北境荒涼的曠野上,也許只有這天地、只有這山川大河,纔是永恆的存在。

完顏阿骨打,一個自己熟記於心的名字,楊霖沒有見過他一次,但是已經親手將他送進這洪流中,被沖刷的乾淨。

作爲一個小部落的首領,他是女真的英雄,但是對於遼人和宋人來說,他是個不折不扣的災難。

女真之於這片土地,和地震、火山、洪災、瘟疫一樣,就是徹頭徹尾的災難浩劫。

他們的崛起,帶來的是殺戮,奴役和野蠻的倒退。

當野蠻戰勝了文明,遍地都是殘破的屍首,人這種好不容易誕生出靈智的物種,又短暫地回到了靠着武力弱肉強食的社會。

楊霖擴了擴胸,吐出一口濁氣,大聲道:“渡遼水,此去咸陽五千裡。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亦有白骨歸咸陽,營家各與題本鄉。

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

此地是我們由守轉攻的起點,兩岸堡寨林立,大宋將士從此地,直搗黃龍,掃淨韃虜,開百世萬世之太平。惟願我戰死之將士,魂兮歸來仍知渡此河回鄉。白嶼河從此改名英靈河。”

很快有官員記錄,然後便是刻石做碑,更改地名。

似乎是感覺到楊霖有些傷感,在一側的折浣香握着他的胳膊,柔聲道:“打贏了女真人,以後就不用打仗了,不打仗就不會死人啦。”

徐月奴嗤笑一聲,道:“沒了女真人,還會有別的韃子的,她們壞得很,又不肯種莊稼,沒得吃了就來搶。”

“太不要臉了!”折浣香沒有一點將門千金的見識,渾身的天賦點,都點在身段相貌上了。讓人不禁懷疑,曾經出過楊家將老太君的折家,怎麼就養出這麼個極品花瓶來。

楊霖輕笑一聲,不打仗怎麼可能,不死人更是天方夜譚。

不過他可不打算跟自己這個愛寵講解,能給女人講清楚一件事,除非這個女人本來就懂,或者感興趣,不然比登天還難。

一甩披風,楊霖帶着她們,登上馬車,大聲道:“陸謙,啓程,回汴梁!”

折浣香歡呼一聲,挽着楊霖上了馬車,她的女兒已經讓丫鬟婆子們帶着,由徐家莊護送到了汴梁,這麼多天沒見,着實有些想念了。

躺在馬車內,一身疲憊的楊霖,也已經十分想念汴梁。

這一場大戰之後,短時間內,自己應該不會再有如此操勞的時候了。

雙手枕在腦後,楊霖在車內翹起腿來,自在地笑着說道:“接下來的事,可就不用我親自動手了。”

他的本意是,禪位這件事,手下人應該給自己辦的明明白白的。

但是徐月奴和折浣香對視一眼,臉色一紅,將他的翹着的二郎腿按下來,一前一後騎了上來。

楊霖趕緊擺手道:“作甚?這是作甚,我說,你們誤會啦,我沒有那個意思...”

---

汴梁城一早就開始灑掃城門,郊外樹上都纏着紅綢,無數百姓走上街頭,準備着桌椅板凳,小吃飲品,等着歡迎將士們凱旋。

隨着勝仗越打越多,百姓們迎接將士都迎出一套完整的規程來了,就如同不定時來一個佳節一樣。

一個多月前的中秋,楊少宰於黃龍府外的達魯古城擊敗女真,滅了不可一世的大金帝國。

從此北方再無強虜,捷報傳來,憋屈了百年的開封百姓,歡度了最隆重的一箇中秋節。

絢爛的煙花,映照的東京如同白晝,人人臉上喜氣洋洋。

對於這個不缺吃喝,解決了溫飽,而且普遍比較富裕的百萬人口的大城市來說,民族認同和自豪感是十分強烈的。

即使是街頭人憎狗嫌的潑皮,也喜氣洋洋,與有榮焉。

大宋東京汴梁的城鎮風貌,市民素質,過去千年的後世,也鮮有能達到的。

如今更是了不得,北征的英雄將士即將回歸,這裡面就有表現出彩的開封府子弟,京營新軍。

蹴鞠聯賽的開啓,讓各地的鄉土意識得到了一次重新的提高,開封尤其如此。

大宋各省之間,已經有了彼此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這也是吃飽了飯之後的結果。

哪個地方出了出彩的人或事,當地的父老、鄉黨、小娘子,往往將他大加吹捧。

人肚子不餓了,就要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了,蹴鞠聯賽和高衙內的契丹兄弟留下的馬球聯賽,是最火爆的球市。

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的同時,也催生出許多的職業,養活了一大幫子人。

不光是汴梁城中萬人空巷,參與這場入城盛世,就是昭德坊內,也早早就灑掃準備。

楊霖這一走,幾乎又是一年,府上主人家只有一個男丁,就是還在吃奶的楊天逸。

一個如此大家業的豪門,沒有幾個男丁撐場面,屬實是過得有些惶恐。

現在楊霖回來了,人心也就安定了下來,大家都在翹首期盼他的迴歸。

伸出半個腦袋,楊霖問道:“陸謙,到哪了?”

“不出半個時辰,就可以到汴梁了。”

楊霖長舒一口氣,這一路太艱難了,馬車顛簸不算,還有些意外的損耗。

這一具師老兵疲的軀體,如何經得起這般壓榨,讓他想趕緊回到汴梁,養好了身子回到大殺四方的狀態,順便一雪這一路之恥。

還有就是路上顛的實在難受,甚至有些腰疼,讓楊霖下定決心,一定要儘快開始修整道路。

一個四通八達,商路貫通東南西北的帝國,豈能是如此寒酸的交通條件。

這東西不是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修好了路,很快就可以產生無窮的收益,江河湖海,都可以通船,山地丘陵都可以走馬,那麼整個大宋的富庶繁華,肯定可以更上一個臺階。

更關鍵的是,這麼大的疆域,若是交通不便利,朝廷也難以掌握地方。

他倚在窗戶邊,籌劃的時候,沿途的景色正在不斷後退。

終於,陸謙大聲道:“少宰,汴梁到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二百一十五章 卑劣有效的打擊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第八十三章 新的地盤到手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六百章 偶遇第五百六十章 萬歲營大文豪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懷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側畔千帆過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絲花傍大楊樹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五百二十八章 種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個美麗的二五仔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鋒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起遍地洪澤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八十章 東京第一惡人迴歸,神鬼辟易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八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四十六章 疊石爲山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機大事,關門密談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言定宰相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興慶府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五百七十八章 藍山之殤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
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二百一十五章 卑劣有效的打擊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第八十三章 新的地盤到手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六百章 偶遇第五百六十章 萬歲營大文豪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懷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側畔千帆過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絲花傍大楊樹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五百二十八章 種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個美麗的二五仔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鋒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起遍地洪澤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八十章 東京第一惡人迴歸,神鬼辟易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八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四十六章 疊石爲山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機大事,關門密談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言定宰相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興慶府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五百七十八章 藍山之殤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