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半醉半醒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揚州自古就是繁華的代名詞,在大宋尤其如此,熙熙攘攘的城門口,來往的客商絡繹不絕。

很快兩排府兵列隊,將城門控制起來,並且高聲宣佈今日揚州北門不開,過往行人請繞道而行。

亂哄哄的人羣,一邊低聲咒罵着,一邊轉道而行。

不一會,一輛馬車在兵馬護送下來到城門,在城郊停下後,車簾被掀開。等到蔡京出來之後,楊霖緊隨其後,兩個人輕笑着交談,來到城郊的岸邊。

揚州是漕運重地,水陸四通八達,遠處一艘小船駛來,船頭立着一個大漢。

蔡京輕笑道:“此必是童貫。”

船頭的漢子身高七尺,魁梧雄壯,竟然是宦官童貫?楊霖不是很相信,蔡京見他的表情,笑的更開心了,低聲道:“怎麼樣,沒想到吧?”

楊霖不好拿他開玩笑,畢竟童貫的身份在那擺着,只是笑道:“童供奉相貌堂堂,儀表不凡。”

童貫在宋史中記載着三大特點,其一便“頤下生須十數”,當太監當到有鬍子這麼個性,千年以來也不多見;

第二就是“狀魁梧,偉觀視”,說明這位童公公不但英俊,而且很魁梧,看上去還很偉岸;

第三是“皮骨勁如鐵”,雙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一眼望去,陽剛之氣十足,不像是閹割後的宦官。

小船劃得很快,不一會童貫就到了岸邊,身邊也只有幾個小內侍跟着。和他以後鋪天蓋地的排場,不可同日而語。

這時候的蔡京和童貫,還不是大宋的“公相”和“媼相”,這兩個未來大宋王朝實際的掌舵人,此時還是一個知府一個供奉,大宋比他們位高權重的,不下幾百人。

蔡京帶着楊霖迎了上去,語氣神色都十分謙卑,絲毫沒有因爲童貫宦官的身份對他有所不敬。

“童供奉,遠道而來辛苦了。”

童貫爽朗地一笑,比蔡京更像個爺們,甚至蓋過了楊霖:“哈哈,童貫區區一個閹宦,何敢勞煩蔡知府親自出迎。”

楊霖做出一副驚異的神色,訝然道:“這便是童供奉麼?適才不是府尊介紹,學生還以爲來者是昂藏武夫、提馬控弦的將軍呢。”

這句話不甚禮貌,但是聽在童貫耳中,卻分外悅耳。這個太監是宦官中的異類,甚至可以裝作毫不在意地自稱閹宦,但是他的心中最喜歡的就是別人誇讚他的雄偉的身軀和氣魄。

楊霖知道歷史上童貫幫助蔡京拜相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舉薦自己爲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

這一席話果然撓到了童貫的癢處,笑着問道:“這位公子面生的緊,莫不是蔡知府的麒麟兒?”

“好教童供奉得知,此乃新科揚州府試第一的楊霖,表字文淵。”

“原來是楊解元,那某便託大,叫你一聲文淵。”

楊霖趕緊湊趣道:“固所願,不敢請爾。”

三個人談笑宴宴,從封了路的城門進入揚州,楊通早就在自家的別院內備好了酒菜。

一行人來到楊府別院,這裡是楊通買來不久的宅子,還沒有入住。

楊通請來了揚州城最好的花魁行首,在四周的亭子裡彈奏歌舞助興,並把揚州鎏金酒樓的大廚請來,烹製了一席精美的菜品。各種時令果蔬、佳釀美酒、點心蜜餞更是應有盡有。

落座之後,童貫由衷地讚歎道:“好一處宅子,既有北方雄壯,又有江南雅趣,沒想到蔡大人在揚州的住所竟然這般講究。”童貫語帶豔羨,他還以爲這裡是蔡京的宅子,沒有想到蔡京當了這麼幾年知府積攢的財富如此雄厚,不愧是揚州繁華地。

蔡京呵呵一笑,擺着手說道:“文淵,還是你來說吧。”

楊霖拍了拍手,示意侍女們上菜,笑着說道:“實不相瞞,學生出身商賈之家,雖然卑微卻頗有餘財。這處宅子經年無人打理,得知今日童供奉前來,實在是蓬蓽生輝。家尊聽得此事,更是一定要留童供奉暫住於此,好讓我們沾一點貴氣。”

童貫一聽這個很會說話的新科解元是商賈出身,也不甚在意,他自己的出身也屬實一般。

“英雄不問出處,商賈之子怎麼了,朝堂上那麼多相公都是詩書之家,還不是靠我們這些人爲官家排憂解難。”

楊霖見他並不拒絕,就知道這廝已經默認了,這處宅子說是給他暫住,實則已經改好了地契房產,成爲了他童貫名下的產業。

這些事大家心照不宣,並不需要點明出來,有了這一層關係三個人的親密度直線上升。

現在童貫是皇帝身邊的人,經常可以看到皇帝,而且說話頗有分量。大家的前程繫於此人之手,蔡京和楊霖在酒席上便不停地勸酒。

觥籌交錯之間,兩個未來的權臣的嘴臉,逐漸地暴露出來。

童貫喝醉之後,扯着嗓子一口一個“入娘”,蔡京則諂笑着附和。他們一個起於微末,一個宦海沉浮,都沒有端着架子。

楊霖冷眼看着這一幕,不時地插嘴逗趣,讓氣氛更加輕鬆。

眼前的兩個人無疑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把北宋滅亡全部歸咎於他們身上,也太高估他們了。

若是宋徽宗是朱元璋,這兩個人早就死了一萬次了,女真也不至於南下汴梁,把好好的東京殺得血流成河,宗室的太后、妃子、帝姬(宋朝對公主的稱呼)、和官宦家的千金全部淪爲女真人的性1奴。

說到底還是趙佶的事,他是皇帝,他的喜好決定了蔡京和童貫的作爲。

就算沒有蔡京,他也會拔擢一個範京、湯京。

楊霖要是憑藉着個人好惡,寫幾句酸詩把這兩個未來權奸罵個狗血淋頭,歷史上或許會留下美名,讚歎揚州一個才子的先見之明和不懼權貴的氣節。但是對於即將到來的靖康浩劫,自己就成了一個毫無用處的憤青。

要知道,做一個憤青是永遠沒有機會救國的,想要在接下來的亂世有所作爲,就必須掌握足夠大的權力。

作爲一個兩世爲人的先知,楊霖知道眼前的兩個人即將以最快的速度,權傾天下。

鳥隨鸞鳳飛騰遠,依附在他們身上,可以最快地成爲權力中樞的一份子,才能在未來有那麼一絲機會改寫歷史。

酒宴還在繼續,楊霖逐漸融入到他們的話題中,臉上紅撲撲的,誰也分不清他此時是醒還是醉。

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鸞鳳棲是梧桐枝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聚人口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二百一十章 全員惡人萬歲營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將歸來起狼煙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一百三十三章 夜攻杭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五百三十八章 崩潰前的爆發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五百九十章 金樽共飲賀歲酒 月夜獨嘗酒家香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五百七十章 美人妙計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太尉痛失手足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燒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十六章 樂趣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三百八十七章 來而不戰退也難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五百九十五回 殷提舉巧使毒計 李居士痛喪佳偶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
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鸞鳳棲是梧桐枝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聚人口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二百一十章 全員惡人萬歲營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將歸來起狼煙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一百三十三章 夜攻杭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五百三十八章 崩潰前的爆發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五百九十章 金樽共飲賀歲酒 月夜獨嘗酒家香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五百七十章 美人妙計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太尉痛失手足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燒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十六章 樂趣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三百八十七章 來而不戰退也難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五百九十五回 殷提舉巧使毒計 李居士痛喪佳偶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