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

詩出河間傳天下,一脈斯文溯韻長。

河間府,本是詩經的發源之地,到了後世以驢肉火燒出名。

官道上,寒風蕭瑟,過往的行人極少,此時不是農耕時節,偶爾有幾個過路客,也是行腳的商賈。

幽燕之地,雖然只佔了契丹國土的一小部分,不過卻爲整個契丹提供了大半的賦稅,供養着這個龐大的帝國。

所以契丹在幽燕陳兵數十萬,燕京城更當得起天下之雄的稱呼,如此一來靠近幽燕的河間府,時常遭到駐守契丹軍馬的騷擾,漢人把這叫做打草谷。

宗澤車馬初入河間,便有幾騎揚塵而來,對着一行人喝問道:“哪個是河間知府宗澤?”

宗澤雖然在縣令的位置上幹了幾十年,到底是正經進士出身,等閒何曾被軍漢呼來喝去,冷哼一聲道:“你是何人?”

“勝捷軍在此駐守,童制使請你前去,有事商議。”

童貫的人?宗澤心底暗道,早知道童貫要找自己,沒想到這廝來的這麼快,自己還沒上任,就被他攔住了。

“前頭帶路。”宗澤一甩袖子,笑道。

路邊的石亭中,坐着一位魁梧高大的中年男子,頜下十幾根鬍鬚,身穿着普通的青灰色布衣,宗澤一看便知道是童貫。

“下官宗澤,見過童制使。”

童貫呵呵一笑,並沒有半點頤氣指使的官威,伸手道:“宗知府,來,請入座。北地風寒地凍,不似汴梁,宗知府一路上可生受了吧。”

宗澤輕笑一聲,道:“下官身子骨一向硬朗,這初冬的北風還算不得什麼。”

“那倒是,宗知府朝中有貴人扶持,自然是風吹不動雨打不驚。”

氣氛一下子變得有些僵,宗澤無心插手這些朝中頂層的爭鬥,懶得多說:“宗澤身爲宋官,哲宗皇帝恩科錄取,便是宗澤的貴人。”

說起來,宗澤的履歷屬實不錯,他是正兒八經的金殿唱喏的進士出身。

當初在大慶殿的殿試中,不顧字數限制的規定,洋洋灑灑寫了萬餘言,力陳時弊。

不按規定也就算了,超字數也是小事,可是他一個沒入職的進士,就敢噴當時的宰相。

還批評皇帝輕信吳處厚的誣陷而放逐蔡確,大呼“朋黨之禍自此始。”

朋黨之禍自什麼時候始我們不知道,只知道主考官害怕皇帝問罪,把他置於“末科”,給以“賜同進士出身”。

從此之後,在縣令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幾十年,再也沒有得到升遷。

“河間屢遭契丹侵擾,卻沒有朝廷兵馬調度前來護衛百姓,此間士紳都手握私兵,宗知府遇事須得三思而後行。我這勝捷軍離此地不遠,如有解決不掉的事,可到某的大帳來。”

“童制使有心了。”

這種硬骨頭,當然不怕童貫的威脅,眼簾微垂,語氣也聽不出多少尊敬來。

童貫靜默片刻,站起身來,道:“那便如此吧,本官尚有軍務,就不耽擱知府的時間了,這河間之地不比中原,宗知府好自爲之。”

童貫起身,自有勝捷軍的親兵給他牽來戰馬,率衆揚塵而去。

一個長相英武的少年,在童貫身後,抱拳道:“義父,這廝如此不識擡舉,讓他釘在河間這個位置,豈不會壞了義父大事。”

這些少年,都是西北戰死老卒的子侄,被童貫收養之後組成了他自己的私兵,總共不下萬人,對童貫忠心耿耿。

“無妨,此人雖爲河間知府,但是河間的局勢哪是他一個迂腐酸進士能夠掌控的。這裡的民兵、私兵無數,地方豪強爲了抵抗契丹,手裡都有不俗的兵力,他一個大頭巾有什麼能來知這河間府。”

遠處的亭子裡,“沒什麼能爲”的宗澤看着遠處的塵土,凝眸處目光堅毅如鐵。

---

汴梁春風巷,乃是一等一的好地方。

有數不清的店鋪,數不清的酒家,數不清的妓館,茶樓,香鋪,勾攔,藥房,鷹店,靴店,馬行,酒肆,瓦市,不一而足。

其中又以摘星樓最爲出名,尤其是還出了一個豔名高炙的李師師。

摘星樓的雅間內,酒席齊備,水陸珍饈,琳琅滿目。

楊霖在此設宴,款待禁軍的高柄和王稟,答謝兩人前番助他奪妻。

請客的還沒到,高柄已經帶着王稟提前趕到,大喇喇坐在一旁。

王稟不常來這種地方,聞着瀰漫的脂粉香氣,竟然也會臉紅:“高三哥,我們幫了少宰這麼點忙,還勞煩他親自設宴,是不是有些過了。”

軒室內燒着地龍,高柄脫去大氅,滿不在乎地說道:“你這是沾了我的光,我和少宰是什麼關係,那是過命的交情,你知道的吧?”

王稟沒好氣地說道:“知道,校場把你打了一頓,一個月沒下牀嘛,這是東京汴梁都知道。”

高柄老臉一紅,笑罵道:“那叫不打不相識,後來我跟着少宰,平定江南方臘,方臘是什麼人?那可是百年不出一個的逆賊,頭上反骨已經長出角來了。

若非我與少宰聯手,但凡少一個,都絕難將此賊撲滅。”

王稟懶得搭理他,不一會門被推開,楊霖懶洋洋的進來,身後跟着的陸謙手裡提着一壺酒。

“坐。”看到兩個人都站起身來,楊霖自覺來到上首,坐下之後壓了壓手,笑道:“這一回是我設宴答謝你們,咱麼不拘官職,但稱兄弟。”

酒菜早就已經上齊,高柄站起身倒了一杯酒,端到楊霖跟前說道:“少宰,前番送聘的隊伍如此壯觀,轟動了汴梁城,不愧是少宰的手筆,下官恭賀少宰抱得美人歸。”

楊霖一飲而盡,笑道:“若非有衙內幫忙,再多的聘禮也無處送,來,我給你敬一杯。”

“使不得、使不得!”高柄笑的眉開眼笑,揮着手推辭。

王稟在一旁看得咋舌,原來高三哥沒有吹牛,他和楊少宰關係當真是不錯。

酒過三巡,楊霖突然停著,笑道:“朝廷在西南重新招募兵馬,欲取大理三十六夷民,組建一寨軍馬。然後在西北,以秦鳳軍爲基礎,廣募羌人、蒙古人、回鶻人...建一支重騎兵。”

王稟神色激動,忍不住打斷道:“莫不是要對吐蕃用兵?”

楊霖讚許地看了他一眼,果然不愧是未來的名將,一點就透,再看旁邊的高衙內...

“衙內,我準備保舉去前去報效大宋,你看怎麼樣?”

高柄如同被踩着尾巴的貓一樣,弓着身子跳將起來,吐蕃?那裡可是連喘氣都難的不毛之地。

“少宰明鑑,我上有老母,不便遠行。”

楊霖撇着嘴道:“高太尉府上,奴僕如雲,還用不着你在跟前伺候。再說了,你出去建功立業,你爹孃指不定多麼高興呢。”

高柄苦笑道:“實不相瞞,我有痔瘡,不能穿重甲騎馬。墮了大宋軍威,可就罪業深重了,還是留在汴梁做一個禁軍指揮使吧。”

這邊百般推辭,旁邊的王稟卻坐不住了,突然站起身來,抱拳道:“少宰,我...”

高柄馬上反應過來,摟着他的肩膀道:“着哇,少宰,王稟可以去,他弓馬嫺熟,兩百步外箭無虛發,一杆長槍在禁軍罕逢敵手。”

這本來就是楊霖的意思,再好的苗子,待在禁軍也能給養廢了。

歷史上王稟也是去到西軍,才逐漸成長爲獨當一面的大將,後來童貫賣了整個京西西路,帶兵逃走之後,留下他做副都總管,統領宣撫司兵守太原。

王稟靠着這些殘兵敗將,死守太原,久攻不下的宗翰馳赴河南與東路軍會合,行至澤州接到宋欽宗割讓太原等三鎮的消息,即返回受降。

王稟拒絕接受怯懦聖旨,拒不投降,金兵使用“鵝車”狂攻,糠秕充飢的守城軍民捨命抵抗了四個多月,最終糧食耗盡,金兵才攻破城門。

王稟揹負宋太宗的畫像突圍,身負重傷後投汾河自盡。暴怒的金兵縱馬把王稟遺體踏成肉泥,太原也被金兵屠戮一空。

如今西夏亡了,王稟自然也不能在西北的戰場磨鍊成長,楊霖有意調他到西北準備討伐吐蕃。

金朝已經提前立國,楊霖也慢慢開始了自己的部署,一些有機會獨當一面的將才,必須到真刀真槍的戰場上歷練了。

若是等到胡馬南下,在煉獄一般的修羅戰場臨場練兵,不知道要做多少的犧牲,才能換來幾個名將。

王稟、宗澤、韓世忠、方七佛...這些自己發掘或者史書留名的將才,都被他慢慢安插到了邊關,並提供給他們儘可能優渥的待遇。

楊霖心中暗笑,自己剛纔故意說是讓高衙內去,本就是引出這個話頭。

沒想到王稟自己站了出來,果然不愧是馬帥王稟。

可惜的是,這樣的虎將,也被施耐庵那廝在水滸裡醜化成了搶奪戰功、讒言惑主的奸臣。

“王稟,你若是想去,本官也願意在官家面前保舉你。不過此去西北,還須得靠自己的真本事,殺出一個功名來纔好。”

“末將必不負少宰舉薦之恩!”

----

PS這段不要錢:九月超額完成預期,距離精品還差三百個,兄弟們訂閱哈,馬上成功啦

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婁室拜大將,念天倫楊霖躬自省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二百零九章 傀儡皇帝第五百六十九 爲王稱霸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驕兵悍將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戰與死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劉貴妃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興慶府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側畔千帆過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雲內馭羣豪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面祥和被打碎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三百七十九章 國士無雙高衙內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戰與死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五百四十一章 猛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七百四十二章 鐵血鎮壓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二百一十章 全員惡人萬歲營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來宵小盡伏誅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七十九章 驕奢之罪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三十六章 區區省元何足道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六百九十三章 行路之難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二章 奸臣之首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變色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四百三十三章 胡馬南下黃河北
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婁室拜大將,念天倫楊霖躬自省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二百零九章 傀儡皇帝第五百六十九 爲王稱霸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驕兵悍將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戰與死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劉貴妃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興慶府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側畔千帆過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雲內馭羣豪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面祥和被打碎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三百七十九章 國士無雙高衙內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戰與死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五百四十一章 猛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七百四十二章 鐵血鎮壓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二百一十章 全員惡人萬歲營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來宵小盡伏誅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七十九章 驕奢之罪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三十六章 區區省元何足道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六百九十三章 行路之難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二章 奸臣之首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變色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四百三十三章 胡馬南下黃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