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鄭相公見諒

來人自然是舒王仁禮無疑,帶着五千騎兵的仁禮回援的速度非常快,每個士卒也都配了兩匹戰馬。在攻城傷亡慘重的時候,多餘的戰馬倒是幫了仁禮的大忙。

否則舒王仁禮不可能來得這麼快,趕路的速度甚至比鄭智來的時候都要快上一些。只是不論如何緊敢慢敢,終究還是晚了。

党項斥候當然也老早發現了回程的鄭智大軍。

兩軍在慢慢靠近之中,停在了沙漠荒野對峙起來。

鄭智倒是不急,回頭開口說道:“小乙,把皇帝陛下的玉璽拿過來,找個會黨項文的人寫封聖旨送過去,且看着舒王是忠是奸。”

李乾順內心的煎熬無與倫比,慢慢伸手挑開車簾,人也站到了車架上,往前遠眺那五千人馬。五千人集中在一起,看起來實在不多,並沒有那等遮天蔽日的威勢。就如學校操場上集合的學生,近看還覺得有不少人,遠遠看去並不顯得許多。

李乾順長長嘆了口氣,內心有些失望。此處出現了回援的軍隊,顯然嵬名仁明是知道鄭智往瓜州來的消息的。

但是眼前出現這麼點人,李乾順眉頭蹙在一起,久久不鬆。

“皇帝陛下,可是有些失望?”鄭智開口問道。

李乾順卻是不大話語,面色心事重重。

“哈哈。。。皇帝陛下不需失望,能派人回援,這李仁明也還算不錯,還算有些顧忌,至少還顧忌軍中一干老將的看法。回救的是那舒王仁禮,就是不知這舒王仁禮內心是向着誰的,若是這聖旨去了,舒王假裝沒有看到的話,那事情就不好說了,爲了方便作戰,某隻怕也要有些手段纔是。”鄭智話語帶笑,笑中卻是一股威脅。

李乾順哪裡聽不懂鄭智的意思,若是舒王不顧聖旨,依舊開戰。那他這党項皇帝對於鄭智來說就是個累贅了。鄭智口中“有些手段”,這手段不用多猜,殺人自然是最簡單的。

李乾順終於開口說話了,目視前方,一臉篤定道:“鄭相公放心就是,仁禮其父,忠心耿耿,仁禮自然也是忠心之人。這大夏,依然還是朕的大夏。”

鄭智聞言點了點頭道:“那便拭目以待。”

鄭智話語說完,手臂在空中左右揮舞了兩下。三千多鐵騎全部動員起來,到頭前整齊列隊。陣列之後幾千党項人,不過留了兩三百人守衛,好在多是女子,而且都綁縛得極爲嚴實。但凡誰有異動,這些軍漢便是問都不問,上前就刺。

鄭智終究還是最相信自己,不論舒王仁禮是不是真的忠心耿耿,但是備戰還是要做好的,萬一打前來,頭前五千党項輕騎,鄭智心中絲毫不虛。

一封聖旨被一員騎士帶着飛奔往前,過得戰場中線,這騎士把聖旨往天上一拋,轉頭就走。聖旨隨風飄落在戈壁之上。

李仁禮就在陣前,心中狂跳不止,舒王仁禮纔是真正的戰場新人,遠遠看人打仗與自己親自列在陣前,實在不是一回事。

李仁禮心中還有更擔心的事情,遠遠就能看見無數老弱婦孺,見這些鮮豔亮麗的衣着,已然猜到瓜州只怕是遭了難了。擔心的就是大夏的皇帝陛下有沒有逃出瓜州去。

此時見得一個宋人鐵甲在陣前丟了一張金色布帛,舒王仁禮已然知道大事不妙,連忙開口:“快,快去取過來。”

不得片刻,聖旨已經在手。李仁禮心中更是慌張,皇帝在敵人手中,這當如何處置?

聖旨之中的內容除了皇帝被俘之外,還有叫李仁禮下馬投降。這又如何處置?

“回信過去,叫皇帝陛下到陣前來。”仁禮心中還是有一些懷疑的,玉璽並不代表人,仁禮顯然並不想在陣前真正看到李乾順的身影。

回信到得鄭智手中,鄭智淺淺一笑,吩咐牛大把李乾順帶到陣前去。

事情還是沒有如李仁禮的意,李乾順還是出現在了陣前,左右七八個軍漢,刀槍弓弩架得死死。

李仁禮慢慢從陣前退到了人羣之中,從馬上而下,左右踱步不止。這種情況便是換作任何人,皆是兩難。

許久之後,鄭智都等得不耐煩了,李仁禮的回信終於還是來了,鄭智看得片刻,把書信往旁邊燕青一扔,前後環視一番。

燕青接過書信,看得幾眼,開口道:“相公,這個舒王倒是想得挺美的,既不投降,也不開戰,還要跟着我們往東去。說的護送皇帝往大宋見我們的皇帝陛下。如此當真一舉幾得啊。”

鄭智眉頭一緊,開口道:“看來這舒王並不如李乾順說得那般忠心啊,皇帝當前也敢公然抗旨不尊,西夏多亂臣,失望至極。把李乾順帶到後面去嚴加看管。”

幾個軍漢押着李乾順直往後隊而去。鄭智一會兒稱呼李乾順爲皇帝陛下,一會又直呼其名,便是兩種稱呼就顯示出鄭智內心的變化。用得上李乾順的時候就是皇帝陛下,用不上的時候就成了李乾順。

也不知李乾順此時作何感想,大概也是不願意看到舒王抗旨的,卻是又想這舒王有點自己的主見。不抗旨,李乾順心中大概是極爲遺憾的,幾千士卒就這麼投降了。抗旨了,李乾順內心又是極爲不爽。帝王心思,實在難以捉摸。

鄭智大手一舉,開口大喊:“擊鼓,衝陣!”

李仁禮不傻,打得一手好算盤。不投降,不開戰,還一直跟着。若是鄭智任由他這般,豈不是自己身邊帶着一個時時惦記的賊?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這賊也只惦記李乾順一個人,鄭智還要時時防備着這個賊。與其千日防賊,不如一戰解決問題。五千党項輕騎,鄭智絲毫沒有放在眼中。若是嵬名仁明到這幾萬大軍回來,鄭智倒是別無選擇,無奈只能日日防賊,但是仁禮帶着五千輕騎,鄭智殺人心已起。

鼓聲一起,便是疾如雨點。

鄭智一聞鼓聲,打馬就衝。左右軍將皆是聞聲而動,陣型緊密。

舒王仁禮倒是沒有想過會忽然打起來,本還在人羣之中踱步撓頭,好不容易想到一個好辦法,正在等候迴應,聽得對面鼓聲大作,連忙往前上馬,口中大喊:“擊鼓迎敵,快快迎敵。”

小胡少了初上陣的緊張,眼睛盯着鄭智不斷打馬。

直到鄭智舉起手臂快速放下,小胡的響箭也飛了出去,去除了緊張,年輕的小胡腎上腺素直衝全身,面色露出的皆是興奮與熱血。

人皆是這麼矛盾,一個街坊四鄰眼中孝順大人、禮讓鄰里的年輕人,眨眼就成了一個面帶興奮、心中嗜血的殺手,似乎只需要一個簡單的過渡。人總有許多兩面性,再回到滄州,小胡又還是那個陽光少年,又有誰會知道這個少年曾經殺人不眨眼。

党項輕騎也動員了起來,拍打着馬背,倉促應戰。敵人箭雨已到,倒地無數。

只見鐵甲洪流直入黨項陣中,似乎並無多少阻力,沿途皆是党項人落地。

這些党項人,空有血性,空有勇氣。終究還是戰陣新手,還有許多童子軍,面對鄭智麾下這些如狼似虎的鐵甲老軍漢,實在差得太遠。

若是當初嵬名仁明麾下那等鐵甲騎士,五千之數在陣前,鄭智必然不會如此冒險。

一陣而達,輕鬆非常。

衝出戰陣的鄭智卻是並不勒馬蹄再聚戰陣回頭,而是直接繞着大圈轉向。

一切都要抓緊時間,党項人戰力太差,與其慢慢駐足列隊,不如快速掉頭。也是怕党項人衝過去後直奔後方的俘虜去了,如此直接轉向,便是不給党項人一點喘息的時間。

雖然陣型鬆散了不少,但是面對這些党項輕騎,鄭智已然不再需要靠着緊密的陣型了,只要大軍衝入敵陣,便是鑿穿而過。

燕青手中砍殺不多,跟在鄭智身後不遠,踩着馬鐙不斷站起身來,便是燕青留了一個心眼,要在這幾千人的軍陣之中去找那個舒王仁禮。

大軍再入陣中,党項人大多還未轉過頭來,陣型也就更不談。令行禁止的差別就體現在這裡了。

燕青頻頻站起身來,眼神四處搜索,在幾千人中找一個人並不簡單。但是舒王仁禮有一個特徵,便是鐵甲,党項陣中並沒有幾個鐵甲。

李仁禮第一次親自上陣,慌慌張張躲躲閃閃衝出戰陣,還來不及多想,敵人的前隊已然轉向又來。

李仁禮慌張的心思絲毫未減,不斷去拉繮繩,便是想讓馬匹轉向,待得馬匹轉向回頭,陣內党項輕騎一片散亂,都在打馬掉頭。此時下令去調度指揮已然不現實,這些事情就是平常訓練中解決的問題。

指揮大量的人員,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燕青忽然大喊:“李仁禮,在那邊!”

鄭智聞言也擡頭去看,幾員鐵甲聚在一處,剛剛掉頭過來。鄭智回頭大喊一聲:“大郎,去把他擒來。”

大軍轉向不易,鄭智身爲鋒矢,頭前只有魯達幾人,已入敵陣,更不能輕易轉向,只能認定方向,一頭鑿穿。此時要抓人,必然只能派少量人馬突擊。

史進聞言,長槍一收,揮手大力拍打在馬背之上,出陣轉向而去,身後幾十鐵騎尾隨轉向。

騎兵對衝,人數並不多的情況下,交手的時間實在不多,轉瞬即逝。馬上之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左右拼命掃刺。

史進牙關緊咬,甚至並不出槍多進攻,兵刃襲來,能躲則躲,能架則架。不做任何糾纏,還不是起身往前看一眼,一心要完成鄭智交給他的任務。

舒王仁禮也是不時擡頭到處去看,見得一隊鐵甲直奔自己而來,心中慌亂更甚,左右看得幾眼,急忙拉馬轉向,便是想避過去。

史進哪裡容得李仁禮就這般逃了去,不斷拍打着座下馬背,起身盯着不遠幾員鐵甲的方向,飛奔而去,左右軍將爲了跟上史進,殺敵已然不是目的,用盡手段往前狂奔。

馬便是有這麼個好處,靈性牲畜,大多會自己避讓着阻礙物,不會一頭撞上去。不論敵我之馬,總會下意識避開對方的道路。這也給史進平添了一些助力。

李仁禮抱頭鼠竄,身邊喊殺震天,唯有李仁禮想方設法去拜託越來越近的敵人。

鄭智殺人無算,擡頭已然出陣而去。這回出陣,鄭智並未再大範圍繞道轉向,而是拉住馬匹,聚兵列隊。

李仁禮忽一擡頭,一隻快速而來的手臂從空中飛馳而過,手臂上還有鐵甲包裹。

李仁禮直覺得自己騰空而起,隨即重重砸下,胸腹砸在了一處凸起之物之上,疼痛難忍。

轉頭再查看一眼,眼前唯有不斷後退的地面與往前的馬蹄。

李仁禮終究不是嵬名仁明,不是那員金甲猛將,而是自小讀書的大夏舒王殿下。

就這般被史進從馬上提了起來,扔在了自己馬鞍面前,馬鞍的凸起讓李仁禮疼得蜷縮着身體,一時間連掙扎之力都沒有了。

待得史進也出了戰陣,與鄭智匯合之後。把李仁禮往地上一扔,一臉驕傲開口道:“哥哥,幸不辱命,這舒王給你擒回來了。”

鄭智笑着點了點頭,心中也有幾分驕傲與自豪,史進在這戰陣之上,越發的揮灑自如了。

再看頭前敵陣,一去一回兩個回合,已然只剩一半人還端坐在馬背之上。

鄭智見得對面軍陣也在聚集,倒是也不心急,對地上的李仁禮笑道:“舒王殿下,又見面了,幸會幸會。”

李仁禮就在地上坐着,也不站起,口中只道:“鄭智,你待怎樣?”

“聽聞你家在党項權勢通天,一家三父子皆已封王,你父察哥爲晉王,你爲舒王,你大哥仁忠爲濮王。古往今來都是罕見之事。”鄭智說道。

李仁禮坐在地上,一語不回。父親察哥就死在鄭智手中,仇人當面,不能殺之,還能有什麼好說的。

鄭智見仁禮並不回話,也不在意,只道:“去把仁忠提來,便讓他們兄弟二人團聚一番。順便把皇帝陛下也一併帶過來做個見證。”

軍漢聽令前去提人。

鄭智又擡頭往前方敵陣看去,只見前方党項人聚在一處,卻是躊躇不前,大概也是發現了自家舒王不見了,已然在猶豫。

鄭智也不下令進攻,只是在馬上等候着。

不得片刻,濮王李仁忠也到得陣前,皇帝李乾順也到了。

李仁禮連忙從地上爬起來,便是大禮去拜:“拜見吾皇萬歲!”

李仁忠自然也一併拜下。

李乾順見得戰場局面,哪裡還不知結果,便是主將仁禮都被擒到了面前,大勢已去,嘴脣動了兩下,話語終究還是沒有出口。

鄭智卻是開了口:“陛下,抗旨不尊,不論是在大宋還是遼夏,皆是謀逆之罪,唯有一死。某便代勞了,陛下且做個見證。”

“鄭相公,可否饒恕一命?朕可以用州府之地換他性命。”李乾順聽得鄭智開口就要殺人,心中也是知曉這殺人之事不在於那道不是自己下的聖旨。而是在於鄭智個人,察哥死後,皇族之中,就仁禮仁忠二人皆是中流砥柱,李乾順哪裡能見死不救。

鄭智叫李乾順來做個見證,擺明了是要敲打一些這個皇帝陛下,開口回道:“多謝陛下美意,州府就不勞煩陛下恩賜了,某自取即可。來人,把這兄弟二人脫到頭前斬了。”

牛大帶人上前,七手八腳把兩人往前拖,乾淨利落之下,提回來兩個血淋淋的人頭。

鄭智看得牛大提來的人頭,一副厭惡模樣,口中直道:“提回來作甚,扔到對面去。”

鄭智顯然早就打定主意要殺這二人,察哥死在自己手下,斬草除根是自然。

李乾順把頭轉了過去,不忍直視,心在泣血。察哥乃李乾順親弟,一輩子對李乾順忠心耿耿,這兩個侄兒也是李乾順看着長大的,此時忽然變成兩具屍首,李乾順直到此時才陡然明白過來,自己是這個皇帝已然沒有了多少威嚴,自己已然身在敵營當了俘虜,自己似乎再也不是那個幾千裡江山的主人。

鄭智卻還笑道:“皇帝陛下,往後可要多說些話語,總是某一人說,陛下也不回幾句,麾下士卒見了,某的面子也不好看。”

李乾順終於聽明白了,這人大概也是殺給自己看的,便是自己這消極的態度惹怒了面前這個鄭智。卻見李乾順點了點頭,輕聲答得一句:“朕平日裡便不多話語,鄭相公見諒。”

鄭智聞言淺笑,也不多看李乾順。

一隊騎士打馬衝出,把兩顆人頭扔到敵陣面前。

再看党項陣中餘下兩千多人,已然在打馬西撤。

往西大概也就是這些党項人回家的方向。

第六百一十二章一畝三分地太少第五百三十三章捉拿鄭智家眷第一百四十五章 雨打浮萍西北種家第六百五十二章 誅殺,誅賊,誅心第四章 千里戎機,衆生百態第一百五十七章 好寶刀第四百六十六章 時間過得多久?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有剃頭者皆殺之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順與阮家兄弟第一百四十五章 雨打浮萍西北種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光那隊宋狗第五百七十九章 土地之變、以士爲商第四百二十七章 當了官便不成人樣第四百八十章 可奏奇效第四百一十四章找聖公評理去第二百零九章 事情不對勁啊第十六章 太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官人莫慌第十五章 哥哥厲害,哥哥最是厲害第五百零八章 確認無誤第十一章 鄭都頭要上任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去把經略府的軍將全部喚來第一百章 你可知西軍的厲害老祝在奶娃第十章 叢林慘烈,軍將之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似見當年狄武襄第五百四十一章斬殺鄭智第三百三十章 血光之災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師道第三百四十章 二哥,放我等一條生路第三百二十三章 鄭相公如何會去投賊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三百七十九章 狗官殺人了!第四百九十九章文輸一籌,情輸一籌第五十五章 陸謙?第二百三十八章 獨龍崗在何處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起二龍山第四十五章小種經略親自衝陣?第一百三十二章 嘯聚山林江湖亂第三百七十二章 哥哥,容我與這廝再打過第六百一十六章 朕還要畫一幅《千軍萬馬》圖第二百五十一章 晚間回來再聽娘子奏琴第四百二十二章這一手差得遠,一般一般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智,你也貪生怕...第一百八十六章 河北玉麒麟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夜魚龍舞第三百三十章 血光之災第九十八章 似有不平事第五百七十一章李卿快快出城宣旨 四千第三百九十一章 臣死罪!第四百五十三章 婦道長舌,瞎說甚麼第四百六十章 相公此計甚好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流浪子燕小乙第三百三十二章 不敢不敢第五百一十六章 吳鉤映月將殺人第五十三章朱武,你口出甚麼狂言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順與阮家兄弟第三百四十五章 米真務,快給灑家讓到一旁去 大章第二百零五章 相公,柴進去了鄆州第四十九章大王,你要多少銀兩?第四百五十九章 世代種家關於上一章前面冗長之文做一個較爲深度的談論,也回覆一下噴老祝的書友.第一百二十章 誰的屠刀更鋒利第九十三章 鄭將軍實乃當世第一猛將第三百零九章 初遇女真黏沒喝楚王好細腰第一百四十七章 小蓮,你倒是長大了些第三百一十九章 便從少華山上的賊人說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能讓西軍斷了香火第四百四十八章你這老貨今年多少歲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仁不義不信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子便管教你一番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良計與過牆體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世第一猛將!第四百九十章 凍死老子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陛下節哀第六百四十三章 魏武第五百五十五章當真是隆重非常啊!第一百一十章 魯達,你說殺還是不殺?第二百二十三章 相公,武二來殺第二百零三章 想不想騎馬?第七十二章 鄭智請纓剿少華第一百九十八章 相公說錯了吧第二百四十四章 獨龍崗上祝家大莊第四百六十七章 快把我擡上城頭去第七十六章 華陰縣的麻煩第四十八章官人,王教頭不見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 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戰在即,無心風雅第三百二十五章 高俅老賊第三百五十七章 鄭相公的尷尬第三百五十六章 殿前司之謀第六章 錢莊匯兌,嚴寒優劣第二百二十三章 相公,武二來殺祝大家新春佳節大吉大利!第五百八十六章 燕王開府封賞第五百四十九章 便不會有善終之法第三百零四章第六百八十一章 學拜天子,學堂戒尺
第六百一十二章一畝三分地太少第五百三十三章捉拿鄭智家眷第一百四十五章 雨打浮萍西北種家第六百五十二章 誅殺,誅賊,誅心第四章 千里戎機,衆生百態第一百五十七章 好寶刀第四百六十六章 時間過得多久?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有剃頭者皆殺之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順與阮家兄弟第一百四十五章 雨打浮萍西北種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光那隊宋狗第五百七十九章 土地之變、以士爲商第四百二十七章 當了官便不成人樣第四百八十章 可奏奇效第四百一十四章找聖公評理去第二百零九章 事情不對勁啊第十六章 太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官人莫慌第十五章 哥哥厲害,哥哥最是厲害第五百零八章 確認無誤第十一章 鄭都頭要上任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去把經略府的軍將全部喚來第一百章 你可知西軍的厲害老祝在奶娃第十章 叢林慘烈,軍將之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似見當年狄武襄第五百四十一章斬殺鄭智第三百三十章 血光之災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師道第三百四十章 二哥,放我等一條生路第三百二十三章 鄭相公如何會去投賊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三百七十九章 狗官殺人了!第四百九十九章文輸一籌,情輸一籌第五十五章 陸謙?第二百三十八章 獨龍崗在何處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起二龍山第四十五章小種經略親自衝陣?第一百三十二章 嘯聚山林江湖亂第三百七十二章 哥哥,容我與這廝再打過第六百一十六章 朕還要畫一幅《千軍萬馬》圖第二百五十一章 晚間回來再聽娘子奏琴第四百二十二章這一手差得遠,一般一般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智,你也貪生怕...第一百八十六章 河北玉麒麟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夜魚龍舞第三百三十章 血光之災第九十八章 似有不平事第五百七十一章李卿快快出城宣旨 四千第三百九十一章 臣死罪!第四百五十三章 婦道長舌,瞎說甚麼第四百六十章 相公此計甚好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流浪子燕小乙第三百三十二章 不敢不敢第五百一十六章 吳鉤映月將殺人第五十三章朱武,你口出甚麼狂言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順與阮家兄弟第三百四十五章 米真務,快給灑家讓到一旁去 大章第二百零五章 相公,柴進去了鄆州第四十九章大王,你要多少銀兩?第四百五十九章 世代種家關於上一章前面冗長之文做一個較爲深度的談論,也回覆一下噴老祝的書友.第一百二十章 誰的屠刀更鋒利第九十三章 鄭將軍實乃當世第一猛將第三百零九章 初遇女真黏沒喝楚王好細腰第一百四十七章 小蓮,你倒是長大了些第三百一十九章 便從少華山上的賊人說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能讓西軍斷了香火第四百四十八章你這老貨今年多少歲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仁不義不信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子便管教你一番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良計與過牆體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世第一猛將!第四百九十章 凍死老子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陛下節哀第六百四十三章 魏武第五百五十五章當真是隆重非常啊!第一百一十章 魯達,你說殺還是不殺?第二百二十三章 相公,武二來殺第二百零三章 想不想騎馬?第七十二章 鄭智請纓剿少華第一百九十八章 相公說錯了吧第二百四十四章 獨龍崗上祝家大莊第四百六十七章 快把我擡上城頭去第七十六章 華陰縣的麻煩第四十八章官人,王教頭不見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 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戰在即,無心風雅第三百二十五章 高俅老賊第三百五十七章 鄭相公的尷尬第三百五十六章 殿前司之謀第六章 錢莊匯兌,嚴寒優劣第二百二十三章 相公,武二來殺祝大家新春佳節大吉大利!第五百八十六章 燕王開府封賞第五百四十九章 便不會有善終之法第三百零四章第六百八十一章 學拜天子,學堂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