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奸佞當道,國之將亡

亳州,趙佶就在城中,聖旨才送出去不久,城外左右州府聚來了七八千號人,趙佶卻是也不太心急,便是幾天時間便聚了七八千號人馬,若是過得兩月,幾十萬大軍似乎指日可待。

卻是東京已然來人,跑腿的卻是耿南仲。

大禮拜見之後,耿南仲開口說道:“太上皇,陛下派臣來傳旨,迎接太上皇回京。”

“回京?此時大軍未聚,何以回京?”趙佶疑惑問道。

“太上皇,陛下已經安撫好了鄭智,如今鄭智已然退兵,還請太上皇速速回京,以穩朝局。”耿南仲不比旁人,東宮屬官十來年,便是知道自己該是哪條道上的人,面對趙佶也並不心虛。

趙佶聞言一愣,更是疑惑:“何以那鄭智就退兵了?”

“太上皇,陛下深知鄭智起兵之事,也知鄭智並非真心謀反,所以按照祖訓,封其爲燕王,鄭智便率部往北迴去了。”耿南仲答道,卻是話語也有隱瞞,並未說鄭智兒子也封王的事情。

趙佶聞言還有些不信,又道:“那鄭智可是真的退兵了?”

耿南仲聞言,呈上手中聖旨,接道:“陛下親筆聖旨,請太上皇閱覽。”

趙佶接過聖旨,粗略一讀,卻是眉頭大皺,聖旨而下,自然是口氣中帶有一些命令的意思,這讓趙佶內心之中有些不適應,從來都是趙佶給別人下聖旨,如今卻是兒子給老子下旨,趙佶心中沒來由覺得有些不舒爽。

“朕知道了。你先回去,此番鄭智退兵,卻還不知其意真假,此番朕回京,必然要多帶兵馬,如此才能萬無一失。”趙佶皺眉說道,心中也有些猶豫。便是這劫難渡過了,但是這爛攤子實在有些棘手。

不料耿南仲忽然開口道:“太上皇,而今新君登基多日,還請太上皇稍稍遵從一些禮法,稱孤道寡即可。”

耿南仲已然就在護住,對於一些事情心中瞭然。卻是在說趙佶不應該自稱爲“朕”,而是應該用“孤”、“寡”自稱。

其實太上皇,自稱爲朕倒是也沒有僭越。但是耿南仲似乎有些護主心切了,也是要表達一些態度,更要在趙桓面前爭奪一些功勞,畢竟耿南仲往事還有些許污點。耿南仲顯然知道自己的主子是個什麼性格,十年相伴,耿南仲對於趙桓瞭若指掌,如此對趙佶,也是想迎合趙桓的意思。

趙桓歷史上本也是刻薄之君,至少對自己的父親是極爲刻薄的。軟禁趙佶之時,趙佶爲了表達自己心意,寫了一封感人至深的奏疏,自稱爲臣,希望能在中秋與趙桓吃上一頓飯。趙桓卻是連趙佶的酒都不喝,便是怕被軟禁起來不能見人的趙佶下毒害自己。

趙佶聞言一愣,心中哪裡還能不懂,卻是難以接受,心中疼痛,開口說道:“此語是你說出來的,還是桓兒吩咐你說的?”

耿南仲聞言,答道:“陛下仁德孝義,自不會苛求太上皇。卻是爲人臣子,當爲聖上分憂,不得不直言一句,還請太上皇恕罪。”

趙佶聞言,擺了擺手,只道:“罷了罷了,你便先回去,我兒如今爲天子,爲父自當爲其分憂,待得多聚了兵將,我便啓程回京,如此才能確保萬無一失,也不怕那亂臣賊子反覆。”

耿南仲聞言,忙道:“太上皇可不得抗旨不尊啊。”

歷史上的太上皇,有憋屈的,如李世民之父李淵。也有依舊大權在握的,比如乾隆皇帝。兩種太上皇,顯然不可相提並論。

趙佶聞言一怒,何曾有過人如此對他無禮,開口喝道:“大膽,皇家之事,豈容你一個外臣說三道四,你便帶話回去,就說朕在亳州聚兵再回。”

耿南仲卻是也嚇得一跳,眼前這人畢竟是太上皇,耿南仲再怎麼硬着頭皮爲自己的主子爭奪,也不敢真對這位太上皇如何。

卻是耿南仲也知道看來自己是迎不回這位太上皇了,開口便道:“太上皇既然如此,臣便回去稟明陛下,太上皇保重。”

說完耿南仲已然回頭,趙佶看着耿南仲離開的背影,面色愈發難看。

卻是耿南仲大概也知曉,自己這一趟怕是不會那麼順利,所以言語之中也並未有多少收斂。

事情對於兩位皇帝來說,都是兩難。趙佶在外,趙桓心中着急,怕夜長夢多。趙佶自己卻是也擔心,也怕回京之後拿不回屬於自己的權利。

但是趙佶已然處於劣勢,皇帝就是皇帝,天下以皇帝爲尊。太上皇只是退位的皇帝而已,便是這個區別,就讓趙佶處於劣勢。身邊又少了那些心腹,更讓趙佶憂心忡忡,若是還有蔡京童貫之輩在身邊,趙佶也不會這麼爲難。

趙佶顯然不是那等心計深厚,心狠手辣之人。政治鬥爭,趙佶更是沒有親身參與過。

蔡京依舊在東京城中忙碌,在車架之上忙得腳不着地,便是想收攏潰兵,心中更有練兵的打算,打算練好士卒,待得北伐之時,去找鄭智報仇雪恨。

就當蔡京忙碌了一天,往府中而回的時候,剛剛走到大門口。

門口處已然有不少人在等候,頭前那人一臉笑意,見得蔡京下得車架,便往前走得幾步,開口笑道:“太師教我好等啊。”

шшш⊙ttКan⊙CΟ

蔡京擡眼一打量,便是認出了此人,正是如今正紅的李邦彥,便是李邦彥臉上的傷都還未痊癒。若是放在頭前,一箇中書舍人,蔡京興許見面都認不出來,而今蔡京倒是知道這個李邦彥不好得罪,也不在意李邦彥語氣上的不尊重,拱手說道:“原道是李中書,不知尋老夫有何事?”

李邦彥微微擡起了頭,兩袖一抖,袖籠便疊在手腕之上,開口道:“蔡京接旨!”

左右官吏連忙把聖旨遞到李邦彥手中,李邦彥慢慢展開聖旨。卻是擡眼一看,見這七老八十的蔡京只是拱手躬身,又道:“蔡太師,聖旨之下,何以不跪啊?”

蔡京聞言,已然知道事不對勁,擡頭看得一眼趾高氣昂的李邦彥,卻是也只得慢慢跪了下去,卻是蔡京身上的傷也並未痊癒,如此一跪,關節上的外傷已然被拉扯得疼痛非常。

李邦彥見得蔡京老老實實跪在了腳下,嘴角浮現出輕蔑的微笑,開口唸道:“皇帝敕曰:尚書僕射蔡京,掌權十餘載,治國無方,亂國有道,朝野之亂,皆是其一手促成,罪孽深重,有愧皇恩,有愧社稷,有愧黎民。貶爲保安軍節度副使,即日啓程。”

蔡京聞言,撐在地上的雙手已然在顫抖,擡頭問道:“李中書,老夫爲國,兢兢業業,我兒也爲國捐軀。何以陛下竟然出此聖旨,貶謫他鄉?”

本來趙桓登基,蔡京應該被貶往嶺南。卻是如今趙桓也留了一個心眼,必然不能讓蔡京南下與趙佶匯合了,所以便貶往西北,保安軍便在延安府內。卻是這蔡京能不能順利到保安軍,也不需多想。至於節度副使,便也就算不得官了。

李邦彥聞言笑道:“蔡節度,你問本官,本官問誰去啊?此乃陛下之意,本官豈敢隨意揣度。還請蔡節度快快收拾行禮,帶上家眷,今日入夜之前必須出發。”

蔡京慢慢從地上爬了起來,開口又問:“李中書,可能讓老夫再見陛下一面?如今東京事多,更有強兵要事,老夫還需當面陳稟。”

李邦彥聽得蔡京話語,哈哈一笑道:“蔡京,你當自己是何人呢?可還是當朝太師不成,官家豈是你想見就見的?”

蔡京聞言,便要發怒,十幾年權柄在握,而今一心報仇,卻是被一個小人恥笑,如何能忍,開口喝道:“黃口小兒,你算得個什麼東西?官家若是不見老夫,老夫便在城內不走,待得太上皇回來,便有一個分說。”

李邦彥聞言,笑臉一收,看了看左右,也怒道:“蔡京,如今可由不得你了,聖旨已下,豈容你這老賊撒潑,來人,幫蔡節度收拾行李。”

左右之人聞言已往府內而入,府內倒是還有不少護衛,正要上前阻攔,卻是李邦彥轉頭也進來了,手提聖旨,開口大喝:“聖旨在此,何人敢冒死罪?”

蔡京見得衆人衝入自己府邸之內,也快步入得門中,開口大喊:“老夫於國幾十年,何以小人也敢造次,老夫身爲當朝太師,尚書僕射,豈可被爾等上不得檯面的小人構陷。來人,給我趕將出去。”

蔡京一怒,當真有幾分威勢,畢竟這東京之中,何人不知蔡太師之威。左右進來之人當真停住了腳步。也有幾個護衛當真往前走了幾步。

李邦彥見此情形,連忙開口大喊:“陛下聖旨已下,爾等竟敢公然抗旨,可是想人頭落地?今日若是有人敢上前抗法,明日便有官家軍將進來拿人。你們可考慮清楚了,蔡京老賊於朝多年,構陷之人可是一個兩個,如今被貶,便是罪有應得。爾等不知見機,來日一個一個來算老賬,一個也跑不了。”

李邦彥說得慷慨激昂,手中的聖旨也是舉得高高,隨着話語左搖右晃。便是也不信這東京城內,還有人敢公然抗旨。

李邦彥話語一出,幾個護衛互相對視一眼,竟然真往後退得幾步。隨李邦彥來的人,已然試探性邁步往前。

蔡京看得這般情形,連忙邁着老腿衝到頭前,便要阻攔。口中大呼:“奸佞當道,構陷忠良,國之將亡也!”

蔡京已然氣急,若是此番離了東京,那報仇之事,哪裡還有指望。

左右之人,皆不敢上前去推開蔡京。唯有李邦彥,幾步上前,一把將蔡京推到一旁,直把蔡京推得跌坐在地,口中呵道:“蔡京老賊,豈不聞東京之中,又有多少人私下裡說你便是那當道的奸佞,你便是那構陷忠良的禍首?平日裡多敢怒不敢言,今日便把話與你說得明白些,你有八子,一子早夭,蔡攸已死,除了一個駙馬。便是個個必死!”

跌落在地的蔡京聞得此言,面上皆是不敢相信,開口大喊:“我蔡京何曾惡過當今聖上,爲何新君如此刻薄?我蔡京爲國鞠躬盡瘁,做了多少利國利民之事,如何這大宋朝便容不下一個行將入木的老兒。刻薄之君,亡國之兆!北有鄭智野心之徒,卻是這官家容不下一個柱國老臣。太上皇回京之時,若是知道今日之事,爾等豈會有好下場。”

李邦彥俯下身軀,湊到爬都爬不起來的蔡京面前,狠厲說道:“蔡京,你便安心上路,本官有沒有好下場便不勞你擔心。路上還有七個兒子作伴,倒是也不寂寞。”

蔡京心中已然知曉事情沒有了餘地,心如死灰,悲慼呼喊:“李邦彥,老夫的今日,便是你的明日。”

李邦彥聞言一笑,更往前傾了一下身軀,附耳輕聲說道:“若是我也能有拜相之日,也能如你這般權傾朝野,一手遮天,也能得封太師。一定焚香禱告,告知於你,感謝你今日之祝福。”

一朝天子一朝臣,小人得勢,永遠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只見蔡京忽然雙手往前摟抱而去,一手抓住了李邦彥的肩膀,一手作勢來打。蔡京已然沒有了其他發泄的辦法,唯有去打這面前洋洋得意的小人。

卻是這蔡京七老八十,又哪裡打得到李邦彥,又被李邦彥一把推在了地上。左右隨從更是連忙上前來把蔡京按住。

院內護衛十幾個,竟然沒有一個上前去幫蔡京。只因爲蔡京真正心腹,卻在城外軍營忙碌,還在一個一個登記着回營的潰兵。

“押其上車出城,帶上幾件衣服即可。直往保安軍去。”李邦彥鐵青着臉吩咐道,左右之人立馬擡着蔡京往門外車架而去。這押送之人裡面,便有結果蔡京性命之人。

卻是這諾大的蔡府,裡面的各類珍奇之物,也不知要便宜了誰。李邦彥必然要得其中不小的一部分。

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豈能有二君第六百五十八章 年輕劉正彥,知命遼天子推一本大作《天道遊戲降臨》第一百零四章 動員全國第一章 江南有春,大漢成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教相公失望第六百四十七章 當年東京更迷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世代種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郎,哥哥來了!第三十章 妙計沒有,武藝倒是有一身第二十三章 我先去救師父,再來埋你第一百一十七章 將爲兵膽兩人傷!第三章 往死裡抽第三百八十六章 把這廝拉到路邊砍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那還不快把童貫召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去把這廝拿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軍令只出經略府第二百零三章 想不想騎馬?第二百二十一章 快把藥喝了吧第三百四十八章 自己人,自己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點校滄州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共戴天第五百九十一章 滿萬女真第二十章 一個人頭一畝地第一百零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五百一十四章 冬日暖,戰爭利第六十三章 鄭圖,鄭觀汐第一百四十二章 禽獸不如鄭智第六百零八章 朕恕你無罪第六百七十六章 投筆從戎,軍令爲狀第六百九十三章 軍政之令,種家後人第一百零三章 哪裡來的誤會第六百八十一章 學拜天子,學堂戒尺第二百八十九章 兵出高唐州第五百四十四章 哥哥,大不了就...第五百六十九章 是哪位陛下所言?第二百二十八章 野心之始第六百六十一章 江南好,西北爭老祝拜謝第四百九十一章 管他官家還是民家第四十五章小種經略親自衝陣?第六百七十三章 陛下此法,興許可行第一百六十章 殺人越貨,小有富餘第一百九十七 晚些時候埋了就是第一百零一章 魯達殺吏救孔目,林沖投店逢門徒第四百四十八章你這老貨今年多少歲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事情有些不對勁第二百六十六章 青州秦明第五百零五章 鄭智,你是何意?第四百四十八章你這老貨今年多少歲了?第八章 你便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將亂,不由人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可有破敵之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老賊納命來第二百一十五章 滄州鹽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斂財有道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土地之變、以士爲商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四百七十七章 跪拜三日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良計與過牆體第三百二十八章 陛下節哀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趙佶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尉,你可別被鄭智騙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盧俊義,好個盧俊義第一百八十七章 納頭便拜第六百七十六章 投筆從戎,軍令爲狀第六百零三章某也活不得多久了第六百四十八章先等等,容某再想想第五十四章哥哥什麼時候會作詩了?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五百一十七章 登陸耽羅第五百五十九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六百零六章 老弱病殘,成不了精兵第六十二章白丁之輩,口出狂言.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流浪子燕小乙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人更厲害第二百八十三章 小的如何敢逃了官稅第三百九十章 安心上路吧第十七章 新大陸與二爺的雅間第六百八十七章 互謀人心,殺機暗露第二十九章 容妾身寬衣第三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了第七十八章 終於坑來五萬貫第六十一章 也不看看自己什麼身份第二百九十四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小二實在張狂第一百三十六章 快上,快上第五百九十章 看來是難以好相與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契丹大遼的終結第一百一十三章 米擒真念第三百三十八章 官家舒爽了,諸事都好辦第四百四十八章你這老貨今年多少歲了?第六百零七章 李綱,出來給個交代第一百八十八章 滄州柴家莊第八十四章 五十萬貫回渭州第十四章 鄭二爺與打勝仗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敢怠慢相公差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流浪子燕小乙
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豈能有二君第六百五十八章 年輕劉正彥,知命遼天子推一本大作《天道遊戲降臨》第一百零四章 動員全國第一章 江南有春,大漢成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教相公失望第六百四十七章 當年東京更迷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世代種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郎,哥哥來了!第三十章 妙計沒有,武藝倒是有一身第二十三章 我先去救師父,再來埋你第一百一十七章 將爲兵膽兩人傷!第三章 往死裡抽第三百八十六章 把這廝拉到路邊砍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那還不快把童貫召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去把這廝拿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軍令只出經略府第二百零三章 想不想騎馬?第二百二十一章 快把藥喝了吧第三百四十八章 自己人,自己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點校滄州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共戴天第五百九十一章 滿萬女真第二十章 一個人頭一畝地第一百零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五百一十四章 冬日暖,戰爭利第六十三章 鄭圖,鄭觀汐第一百四十二章 禽獸不如鄭智第六百零八章 朕恕你無罪第六百七十六章 投筆從戎,軍令爲狀第六百九十三章 軍政之令,種家後人第一百零三章 哪裡來的誤會第六百八十一章 學拜天子,學堂戒尺第二百八十九章 兵出高唐州第五百四十四章 哥哥,大不了就...第五百六十九章 是哪位陛下所言?第二百二十八章 野心之始第六百六十一章 江南好,西北爭老祝拜謝第四百九十一章 管他官家還是民家第四十五章小種經略親自衝陣?第六百七十三章 陛下此法,興許可行第一百六十章 殺人越貨,小有富餘第一百九十七 晚些時候埋了就是第一百零一章 魯達殺吏救孔目,林沖投店逢門徒第四百四十八章你這老貨今年多少歲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事情有些不對勁第二百六十六章 青州秦明第五百零五章 鄭智,你是何意?第四百四十八章你這老貨今年多少歲了?第八章 你便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將亂,不由人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可有破敵之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老賊納命來第二百一十五章 滄州鹽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斂財有道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土地之變、以士爲商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四百七十七章 跪拜三日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良計與過牆體第三百二十八章 陛下節哀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趙佶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尉,你可別被鄭智騙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盧俊義,好個盧俊義第一百八十七章 納頭便拜第六百七十六章 投筆從戎,軍令爲狀第六百零三章某也活不得多久了第六百四十八章先等等,容某再想想第五十四章哥哥什麼時候會作詩了?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五百一十七章 登陸耽羅第五百五十九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六百零六章 老弱病殘,成不了精兵第六十二章白丁之輩,口出狂言.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流浪子燕小乙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人更厲害第二百八十三章 小的如何敢逃了官稅第三百九十章 安心上路吧第十七章 新大陸與二爺的雅間第六百八十七章 互謀人心,殺機暗露第二十九章 容妾身寬衣第三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了第七十八章 終於坑來五萬貫第六十一章 也不看看自己什麼身份第二百九十四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小二實在張狂第一百三十六章 快上,快上第五百九十章 看來是難以好相與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契丹大遼的終結第一百一十三章 米擒真念第三百三十八章 官家舒爽了,諸事都好辦第四百四十八章你這老貨今年多少歲了?第六百零七章 李綱,出來給個交代第一百八十八章 滄州柴家莊第八十四章 五十萬貫回渭州第十四章 鄭二爺與打勝仗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敢怠慢相公差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流浪子燕小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