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

王寧安弄出了這麼一個名單,嚇傻了很多人,眼鏡片碎了一地……但文相公是何等的老油條,哪裡看不懂。

這三個人都不是能接替王寧安的人選,把他們推出來,說到底還是要爭取佈局的時間,王寧安這是要給他中意的人選歷練的機會。

你丫的寧可提拔這些人,也不放老夫進政事堂,還給了老夫一個空頭兒的王位,姓王的,咱倆什麼仇,你要這麼害我?

文相公要氣死了,王寧安卻半點內疚都沒有,他這麼安排,也是深思熟慮,新的三位相公,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正好承上啓下,一年多之後,就可以交權給更年輕有爲的一批人,至於文寬夫,對不起了,你老還是等着被時代的潮流淹沒吧!

雖然王寧安只給了幾位相公一年多的時間,但是這一年多,可不是熬時間,而是要分秒必爭,必須終結之前變法的亂局,並且爲接下來的發展定調子,鋪好道路。

“諸公,我們的擔子不輕啊!”

幾個人一起點頭,“請王爺吩咐,我等願意馬首是瞻。”

王寧安擺了擺手,“事情是大家的,我一個人能有多大的本事?只怕還敵不過兩個聰明人,所以我們必須通力合作,和衷共濟……這麼多年來,朝廷的爭鬥一直不斷,主要在新舊之間,是重土地,還是重工商,是重世家,還是重百姓……顯然,到了目前爲止,我認爲這個爭論應該有了結果,當然,爲此大宋也付出了很慘重的代價,百姓常說,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現在到了我們立規矩的時候,只要大傢伙秉持公心,真正爲了謀國,我想哪怕千秋百代之後,諸位的功績,一樣彪炳千古,聖人,朝廷,百姓,都會牢記大家……我們的擔子不輕,更要拿出勇氣和魄力,我們要讓老百姓知道,朝廷真的改變了……”

王寧安講了很多,但是歸結起來就是兩點,第一,政事堂不再是內鬥的舞臺,以前那種你死我活的拼殺,隨着世家保守勢力的消失,已經結束了。換句話說,你們可以放心做事,而不用擔心被推上法場,丟了腦袋!

至於第二點,則是要怎麼做事,秉持公心,爲了大多數的老百姓,不要只盯着一家一姓,眼裡只有士人而沒有平民……

幾個人都是聰明的,陳昇之點頭道:“王爺,請吩咐吧,接下來要怎麼辦?”

王寧安看了看,突然轉向了範師道,“範相公,以後你在政事堂就分管人事,此前呂公著私信作祟,把考察變爲了打擊異己的工具,這一次你匯同吏部和都察院,把考察做好,嚴格把關,給朝廷選出一批優秀的官吏,填補缺口。”

範師道猶豫了,“王爺,讓我管人事,只怕不妥,我在御史臺多年,得罪的官員可不少,他們未必會服氣,要不我還是負責監察,畢竟這塊我熟悉!”

“不!”

王寧安很堅決搖頭,“範相公,正因爲你是局外人,又盯着官員多年,經驗豐富,才讓你負責吏治,我相信你,能一碗水端平,誰敢不服,立刻罷免!”

範師道被說的有些血脈噴張,“既然如此,我知道該怎麼辦,假如有一天,我沒把水端平,情願意領受責罰,絕無二話!”

聽着王寧安的排兵佈陣,司馬光其實有些不快,他覺得自己應該去接人事銓選,他在財稅這邊已經幹了太多年,又是次相,執掌人事大權,順理成章。

師父啊,師父!

你爲什麼不把這項權力給自己人啊?

彷彿聽到了司馬光的吶喊,王寧安笑呵呵轉向他,“君實,你是政事堂的老人了,這一次你去掌軍吧……這個擔子不輕,東南的廂軍早就崩壞了,這一次之後,更是要徹底裁撤,你選拔一批新人,重新恢復東南的軍力,尤其是水師,不能怠慢。”

掌軍!

居然讓我掌軍!

司馬光真的有些受寵若驚,他還以爲會繼續掌管財權,畢竟按照傳統,只有首相才能在軍國大事上有發言的權力,師父居然把這麼大的一塊,交給了自己,可見真是親師徒,提拔起來,不遺餘力啊!

“請王爺放心,我一定做好!”司馬光的語氣中,難以掩飾的激動。這一刻想的很多,師父把他起家的權柄交給了自己,衣鉢傳人,甚至下一任首相,非自己莫屬了?

饒是司馬光定力深厚,也難免喜形於色。

王寧安倒是繼續分派,“陳相公,東南辦了秀才科,成果很不錯,北方也要推行,進士科雖然暫時不能廢了,但是要規定,必須先經過秀才科的考覈,才能參加進士科,而通過秀才科之後,可以成爲吏員……至於通過進士科,也要到底層鍛鍊若干年,才能提拔上來!”

聽完這個,陳昇之直接吐血了,這和廢了進士科有什麼區別?

過去進士科重要,那是因爲進士科能當官,現在秀才科也能做到,尤其是通過進士科,還要跑到地方歷練,這和秀才科有多大區別……相信只有少數人學霸加上考試瘋子,纔會想考進士科,大多數腦筋正常的人,應該都會選擇秀才科吧!

這一項絕對是幾百年科舉選官,最大的改變,作爲一個翰林出身的官員,能做到這一步,足以青史留名了。

陳昇之用力點頭,欣然領命!

還剩下的一個大項就是財政和金融,也就順理成章,歸了韓維。

“韓相公,你在皇家銀行幹過很多年,熟悉金融事務,接下來有幾個重點,第一是兩條鐵路接近尾聲,需要更多的貸款支持,必須做好,再有東南急需投資,在未來的一兩年之內,就會出現工商業快速發展的情況,資本和基礎設施,這是兩個最重要的事情,你一肩扛起吧!”

韓維面色凝重,韓家的大多數弟子都被貶到了西夏,如今在朝的,只有兩個人而已,他不想弱了韓家的威風!

“請王爺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

把任務分配好,整個政事堂,就高速運轉起來,顯然,這不是一個頂配的夢幻陣容,但是爆發出來的力量,卻是無與倫比的!

就像是一個樂隊,不能都是指揮,政事堂也是如此,如果都是老狐狸,天天互相算計,絕對辦不成什麼大事。反而是這種各盡職責,配合默契,來得更生猛!

首先就是吏治方面。

範師道匯同吏部尚書陳希亮,主持考察……這兩個人都是言官出身,又都一樣嫉惡如仇,秉性剛正,不會公器私用。

很快,他們就提出了新的考覈名單。

在這一份名單之中,多達200名的地方官吏落入三等以下,需要被撤換,京官被撤換的數量,更加驚人。

這是自上而下,徹徹底底對舊派勢力的清理。

傳統的翰林官,沒有實務經驗的地方官,言官,政績很差的官吏,都面臨淘汰的局面。當然了,包括王寧安門下,也有十幾個人上榜。

他們主要的問題就是貪贓枉法,在推行新政,大建工程中,狂撈好處,大肆中飽私囊,私相授受……面對這樣的弟子,王寧安也沒法庇護。

就這樣,吏部的名單順利通過,官員們該升遷升遷,該調走調走,改斥退的斥退……範師道打出了一個漂亮的當頭炮!

接下來就是軍務方面,司馬光自從屈野河之敗以後,也沒少下功夫,還經常跟王韶等人請教,這些年下來,他早就不是當初的小白了。

東南面臨着秩序重建的問題,首先要建立起來的就是軍隊,他下令,從貧家子弟,招募10萬禁軍,進行嚴格訓練。

原來王寧安帶到南方的10萬人馬,分成各路,剿殺山賊水匪。

摩尼教、鄱陽湖、洞庭湖……各地的賊人都跑不掉。

在剿匪過程中,又給予新兵參加實戰的機會,提升他們的本領,整個清剿工作,大約持續了五六年的時間。

這是堪稱自春秋戰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壯舉!

從來廟堂和江湖,都是相對存在的,哪怕是太平盛世,佔山爲王的,也所在多有,哪怕再強大的人馬,也無法消滅他們!

可是這一次不同,因爲採取了均田的措施,又配合強大的火器,還有鼓勵百姓勸降……種種手段下來,匪患徹底肅清。

沒有了土匪,各地的治安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商人們長途販運也安全了,再也不用擔心被搶劫。

一個安定的環境,帶來了商業的快速恢復,東南很快就走出了混亂的陰影,並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當然,王寧安面臨的挑戰還要很多,比如摧毀了東南的世家,可依附他們的力量,還有那麼大的打手無賴,除了一部分能改過自新,更多的人還是怙惡不悛,死不悔改,面對這樣的人,除了砍頭,就只剩下流放!

那要流放到哪裡呢?

正在思索之際,倭國的戰報又送來了,狗牙兒在平安京一戰,以一萬兵力,大破8萬倭寇,人馬正在高歌猛進!

這一次隨着信使回來的還有50艘船,原來是給作戰的士兵送糧草軍需的,回來的船隻,豈能空着……狗牙兒愣是塞了一萬多俘虜,給運回了大宋!

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202章 汴京遊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69章 天價美酒第317章 全城總動員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821章 該處置理學了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733章 圈地熱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第79章 楊家悍卒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926章 謀反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29章 三顧茅廬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920章 漕運不安第626章 誅九族第121章 吳世誠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388章 中毒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207章 對策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207章 對策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315章 無憂洞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
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202章 汴京遊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69章 天價美酒第317章 全城總動員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821章 該處置理學了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733章 圈地熱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第79章 楊家悍卒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926章 謀反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29章 三顧茅廬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920章 漕運不安第626章 誅九族第121章 吳世誠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388章 中毒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207章 對策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207章 對策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315章 無憂洞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