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

文彥博發出了他的疑問,王安石突然萬分感慨,如果沒有這一次的民間之行,沒有接觸過那麼多的百姓,他也會發出和文彥博一樣的問題。

而事實上,在推行青苗法,推行方田均稅法等等法令的時候,王安石也困惑過。

爲什麼朝廷好好的法令,到了地方就走樣了,民間那麼多的反彈之聲,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爲什麼會這樣……

王安石這次就是帶着滿肚子的疑問,到民間來尋找答案。

他在兗州的這段時間,走訪了城市,看了礦區,住在農家,又目睹了孔家的種種作爲……直到今日,王安石敢說,他終於找到了一些答案,或許不全面,但至少足以解決心中的疑惑了。

“文相公,百姓沒有種過棉花,無論怎麼說,他們都不會貿然改變的,任何人都有固執的習慣,而世代耕田的農民,尤其如此!”

“我想到了,所以我纔會從江南請來棉農,指導他們種植棉花!”

“可這些棉農不便宜啊!”王安石一句話堵住了文彥博,“棉農提供指導,百姓要出一筆錢,他們不種糧食了,外購的糧食肯定比自產的要貴,又是一筆錢,棉花種出來,誰收購,要去哪裡賣,又是一個難題。此外,還有朝廷的賦稅,以往田賦可以用糧食繳納,現在改成棉花,朝廷要不要……文相公,每一個環節,都會扒老百姓一層皮,看起來種棉花產量收益比種田高,但實際上,老百姓根本拿不到,沒準他們會過得更慘!”

“吸!”

文彥博臉色狂變,他不是不通實務的書呆子,王安石所言,當然有道理,只是在文彥博眼裡,並沒有把老百姓當回事!

“介甫,你說的這些老夫都知道,總歸有辦法解決的。改種棉花之後,朝廷稅收增加,外銷棉布也增加,有了錢,可以採購海外的糧食,也可以減輕稅賦嗎……老百姓苦一苦,也就過去了,你也身爲宰執,慈不掌兵,義不理財,這個道理你不會不明白?而且發展工商,提升產業,這也是政事堂的意思,西涼王也是這個主張……介甫,你也極力推崇變法的人,怎麼會一反常態呢?”

“文相公,我承認,王某是變了很多,但是請文相公相信,我依舊支持變法,只是變法不能那麼粗糙!”

王安石沉吟道:“文相公方纔所說,是有道理的,但是這個道理你沒法和百姓講!他們是苦一年,兩年,還是三年五載?這些佃農百姓,原本就掙扎着溫飽線,甚至是死亡線上,一年如果少一兩百斤糧食,很有可能就餓死一個孩子!你所謂的受苦,落到百姓身上,就是滅頂之災,就是家破人亡。這時候你和百姓講什麼,都是多餘的,他們根本聽不進去,也不可能聽得進去!我們腳下是什麼地方?有泰山,有水泊,有海盜,還有漕運,這裡面都藏着無數的賊人,老百姓活不下去,就會投靠他們,落草爲寇。然後就是遍地烽火,你所說增加的那點收入,很可能都要用到平叛上面,得不償失啊!”

“過了!”

文彥博大怒,他猛地一揮手,打斷了王安石的話。

老文實在是聽不下去,你是皇帝的老丈人不假,名滿天下也不假,可你現在是布衣之身,老夫纔是堂堂宰相!

什麼是爲國爲民,就憑你也敢教訓老夫!

真是豈有此理!

“王介甫,朝廷大政,不是你一個在野之人能置喙的!老夫要怎麼辦,上有聖人,有政事堂,難道這麼多人,還不如你高明嗎?”文彥博疾言厲色,咬着牙警告道:“王安石,你最好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進退,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這一次誤把你抓進來,是老夫的錯,但是你要以爲老夫就怕了你,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王安石同樣不是好脾氣,他呵呵冷笑,“文相公,不需要你怕我,你也不用怕我,王某隻是講一個道理,你該怕的是理!”

“我怕個球!”

文彥博切齒道:“老夫是爲國理財,放到哪裡,都說得過去,有本事就去聖人面前打官司吧!”

……

還真是讓文彥博一語成讖,這個官司的確打到了朝廷。

爲此,趙曙不得不又一次召集幾位重要的大臣,包括王寧安,司馬光,王安國,孫固,陳希亮等人在內,全數到場。

針對文彥博和王安石的這個官司,展開了討論。

文相公是真的做功課了。

他認爲京東路的條件非常適合種棉花,兗州,濟寧等地,都是最好的棉花產區……大規模改種棉花,引入蒸汽織機,在五年之內,就能打造出一個棉紡中心,每年能產出500萬匹棉布,除了供應大宋,還能拿出200萬匹出售,能給大宋換回來2000萬貫的收入,如果按照黃金結算,又能補充銀行的貴金屬,增發更多的貨幣……

文彥博仔仔細細算了一筆賬,只要做成了,能增加上億貫的收益,而且這一套東西,正是王寧安倡導的。

老文是現學現賣,他在最後,甚至滿腹委屈,你王安石安什麼心,竟然敢阻撓朝廷大政?而且老文也說了,縱然會損害一點百姓的利益,但是長遠計算,對老百姓也是有好處的。

至於糧食危機,文彥博認爲可以靠着向外面擴張開拓解決,移民渤海,或者南下交趾……文彥博更是力主可以對外用兵,尤其是南洋的海島,土地肥沃,一年種水稻可以三熟,還愁沒有吃的?

文彥博的這一套方案,得到了大多數人贊同,就連司馬光也被文彥博說服了。

他覺得老傢伙的確不簡單,竟然把師父的這一套東西,都給學會了,而且運用如此嫺熟,真是不能小覷。

“陛下,臣以爲文相公所言還是有理的,只要落實好了,堪稱一個表率,可以推廣全國。”司馬光說完,也得到了讚許,可唯獨最應該支持的王寧安,一直沉默不語,甚至皺起眉頭,他的手裡,握着的正是王安石的那一份奏報。

王寧安一遍又一遍看着,漸漸的手攥緊了。

不得不承認,一直以來,王寧安都希望效仿前世的經驗,按照羊吃人的方式,推行工業化,實現所謂富國裕民的目標。

當然了,在柄國過程中,他不斷反思,也做了一些調整,沒有完全照搬,但大體思路是不變的。

文彥博的這套想法,完全是摸準了王寧安的脈,對症下藥,他是不愁王寧安不支持。

但是文彥博這一次算錯了。

王寧安早就猜到了他強推改種棉花的後果,可是看過了拗相公的札子之後,王寧安更是不寒而慄,渾身發抖。

這一次拗相公沒有講太多的大道理,他完全把目光放在了普通百姓身上。

王安石提出,改變經濟模式,改變延續千百年的種植傳統,老百姓是要承受代價的。這沒什麼難理解的,畢竟一個人換工作還要適應一段時間呢,更何況是千百萬的農戶。

王安石還告誡所有人,這些農戶多數都是佃農,他們沒有一點積蓄,很多人還揹着債,稍微的動盪,就會讓他們徹底破產,難以維繫。

如果活不下去,他們會怎麼辦呢?

上山當土匪,還是下海當海賊?

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人成了賊,到處燒殺搶掠,這個後果朝廷也承擔不起!

有人要問了,能不能進行殖民擴張,拿海外的土地解決農民的問題?

王安石也給出了分析,可以,但是作用有限。

就拿西域爲例,大宋目前一年的移民不到十萬,這已經是很高的數字了。

向南洋移民,一年最多能轉移走多少?

三十萬,五十萬,還是一百萬?

別忘了,南洋的氣候和中原完全不同,又要跨越重洋,當地還有那麼多的土著,隨便把人扔過去,光是水土不服,就能要了許多人的命!

王寧安不是下不了狠心,但是有些基本的工作,你要替老百姓做好,然後才能推動移民。而且每年轉移出去幾十萬人已經很多了。

假如轉出去的移民,十個裡面有八個死了,老百姓不是傻子啊,誰會願意去送死啊,他們根本不會聽朝廷的命令,只會拿起刀槍,跟你玩命!

陳勝吳廣的教訓,不就在史冊上寫着嗎!

舉事亦死,移民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到時候,登高一呼,遍地烽火,離着改朝換代就不遠了。

王安石的這份札子,一改他之前的風格,甚至說,完全變了一個人!拗相公提醒滿朝諸公,在制定國策的時候,如果眼睛裡光有數字,光算計着能增加多少收入,而不想着老百姓,能不能承受得住,那是行不通的!

因爲你面對的是一羣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牛羊!

要知道,這世上多一半的農民起義都發生在這片土地上,從來不缺乏陳勝吳廣一般的勇者。

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那王安石就沒有提出解決的辦法嗎?

提出了,而且還很簡單!

王安石只有兩個字:分地!

就像幽州乾的那樣,給老百姓分地,有了土地,就有了活下去的本錢,也就能抵禦工業化和城市化帶來的劇烈動盪……不分地就是死路一條,怎麼都走不通!

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45章 巧取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1099章 一夫當關文彥博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430章 富相公被打臉了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1154章 兄弟之爭第943章 秀才科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859章 精兵強將雲集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289章 王家老大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107章 封賞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1146章 九錫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121章 吳世誠番外 二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307章 勝利果實第207章 對策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329章 鐵板一塊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32章 線索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241章 你不是韓琦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
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45章 巧取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1099章 一夫當關文彥博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430章 富相公被打臉了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1154章 兄弟之爭第943章 秀才科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859章 精兵強將雲集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289章 王家老大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107章 封賞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1146章 九錫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121章 吳世誠番外 二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307章 勝利果實第207章 對策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329章 鐵板一塊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32章 線索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241章 你不是韓琦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