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三大欽差

“老夫今年,五十又九。”

“四子皆已成年,足以頂門立戶。”

“身爲武將,能戰死疆場,馬革裹屍,是最大的幸運,倘若再過幾年,老夫拿不動馬槊,騎不了駿馬,纏綿牀榻,連穿衣吃飯都要人伺候,還有什麼趣味!”

狄青眼圈泛紅,“二郎,你照顧老哥太多了,老哥死與不死,影響不了什麼,反倒是你,這種時候,你可不能有半點差池!大傢伙都看着你呢!”

王寧安默默聽着,突然淡淡一笑,“狄老哥,你說的大傢伙,包括誰?”

“這個……自然包括了很多人!”狄青深吸口氣,緩緩道:“這些年來,二郎替將門撐起了一片天,如今軍中,有多少將門子弟得到重用?面對着文官,再也不用卑躬屈膝,苟延殘喘。大傢伙心裡頭念着你的好。再說句大不敬的話,聖人龍體日衰,這江山早晚是殿下的,你又是殿下的師父,只要能保住你,將門又有幾十年的好日子過!爲了大宋,爲了朝局,爲了將門,你都不該和陛下硬頂。”

狄青語重心長道:“讓我帶兵拼一場,聖人睿智,他會改弦更張的,別任性了!”

狄青的話,帶着濃濃的認命味道,讓人聽着無比心酸淒涼。狄青又算什麼?比得上曹彬和潘美嗎?人家是開國名將,結果不還是替趙二背了黑鍋,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狄青唯有用自己的一腔熱血,無比忠誠,告誡趙禎,你錯了!你的想法行不通!

顯然,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能解決王寧安和趙禎的困局,只是代價太慘重了,一個堂堂名將,就這麼被犧牲掉,實在是讓人無語!

“狄老哥,你提到了殿下,那我也不客氣。”王寧安道:“殿下是我教的,他在金殿之上,堅持自己的看法,認爲應該進軍西域,結果遭到了訓斥。”

“啊?有這等事?”

王寧安頷首,“我教了殿下,弟子能說實話,當師父的還能不如弟子嗎?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我忠於陛下,視陛下爲長輩,然則我不能爲了順從陛下,就置整個大局於不顧!而且我敢斷言,陛下未必真心要攻打西夏,完全是他身邊的那些人,不斷煽動,利用了陛下求治心切的弱點,才慫恿陛下出兵。”

王寧安又道:“身爲陛下的臣子,我不能不爭,也必須去爭!”

“二郎!”狄青悶聲道:“你說的都對,可萬一觸怒了陛下,給那些小人乘虛而入的機會,離間君臣之情,那可如何是好?”

王寧安突然笑了笑,“狄老哥,陛下或許比你還了解我,他見到我反對,不管如何,都會高興的,相反,我要是一味逢迎他,沒準反倒惹出了麻煩!”

對於王寧安的話,狄青表示聽不明白。

說起趙禎和王寧安之間,這對君臣關係只怕比歷來任何一對君臣都要複雜。

首先,王寧安有龐大的勢力,大到了皇帝也沒法撼動,所以擔心王寧安受到猜忌,被排除在權力中心以外,甚至被皇帝除掉的人大可不必。

趙禎絕對不會幹自毀長城的事情。

王寧安有實力不假,但他的目標不是取而代之,而是希望推動自己的那一套東西,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並不介意誰當皇帝。

而趙禎呢,他也希望變法圖強,限制文官,開疆拓土……這些目標又和王寧安是一致的,所以從某個角度來看,他們君臣出現了分歧,有點像董事會的兩個大股東鬧矛盾,並非單純的君臣上下之爭。

如果王寧安順從了趙禎,什麼都聽他的,相反會讓趙大叔猜忌,擔心王寧安會不會有別的心思,不再是原來的赤子之心,一心爲了朝廷,爲了江山的長遠計——真要是那樣的話,纔是真正的麻煩呢!

“狄老哥,我上書沒那麼危險,只是西夏的戰局要怎麼進行,或許有些反覆……總而言之,你不要管了,只管好好整頓人馬,加強防禦,不要讓到嘴的肉丟了。”

狄青雖然參悟不透王寧安的話,但是他很相信王寧安的能力,或許真如太所說,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二郎,還是那句話,你要多想想大傢伙,不要意氣用事!”

王寧安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多謝老哥,你也要保重,別把自己的命看得那麼賤!你可是我大宋武人的驕傲啊!”

狄青疾步離開,他不想讓王寧安看到自己哭泣的樣子。

不管怎麼說,王寧安下決心上書,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不願意狄青做無謂的犧牲!

朋友做到這份上!

雖然俞伯牙和鍾子期,也未必比得上啊!

這輩子沒有白活啊!

……

“啓奏聖人,這是王相公的奏疏。”

從太監手裡接過厚厚的一本扎子,趙禎仔細翻看着,他這兩年,歲數大了,看東西沒一會兒,眼睛就流淚。

所以王寧安奏疏上面,字跡寫得很大,看起來一點不費事。

面對着熟悉的字體,趙禎突然氣消了很多,就事論事,那小子只是和自己看法不一樣,但是心還是在一起的……

“王相公反對出兵,你們密諜司有什麼情報?”

在趙禎的背後,站着一箇中年太監,此人身形很高,很瘦,顴骨高聳,眼睛暗含光滑,他就是密諜司的主事。

宮中總是出中毒事件,趙禎對皇城司早就失望了,他在幾年前就秘密組建了密諜司。

相比起皇城司,密諜司更加神秘莫測,除了檢查各種情報,保護皇家之外,密諜司還負責軍情,尤其是針對西夏的,他們不惜血本,功夫下得非常深。

“啓奏聖人,根據飛鴿傳書,李諒祚在興慶府接連處死了上千人,罪名各異,但這些人都是不滿李諒祚的……另外李諒祚還把財寶糧食等物資,搬離興慶府,運到了更北邊的白馬強鎮軍司和黑山威福軍司。”

報告了之後,密諜司的太監立刻退到了旁邊,不再出聲。

趙禎默默思量着,這兩個情報都很關鍵,殺人,大規模殺人,代表李諒祚的勢力已經開始瓦解動搖,必須靠着殺人才能維繫。

至於白馬和黑山兩個軍司,一個在鹽池,一個在河套,是西夏的兩個搖錢樹。那樣子,李諒祚是打算放棄興慶府,跑到這兩個地方,繼續自在逍遙。

朕怎麼能放過你!

不得不說,雖然趙大叔沒有懷疑王寧安的用心,但是卻對王寧安的判斷產生了疑惑……或許滅夏的時機已經成熟了,大宋可以出兵了……

趙禎舉棋不定,而朝廷之上,也陷入了爭論之中。

其中以戶部尚書司馬光爲主,堅決認爲要依照最初的設想,僅僅是拿下河西走廊,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

司馬光認爲,能做到這一步,已經是收穫匪淺。

再妥善經營兩三年,就能集中人馬,一舉蕩平西夏,放着穩贏不輸的路子不走,非要冒險,實在不是大國所爲。

司馬光辯才無雙,但是這一次他遇到了對手。

王安石和他唱起了對臺戲。

此刻的王安石,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煩,他推動青苗法和方田均稅法,許多士紳官吏,恨不得吃了他的肉。

彈劾王安石的奏疏,在最近半年,已經超過了王寧安,榮登最遭人厭惡官員榜第一位,就連在江南大開殺戒的韓絳也比不上。

王安石更需要一場大勝,來鞏固他的權力,繼續推行變法。

所以王安石上書,他認爲西夏失去橫山庇護,已經是砧板上的肉,不堪一擊。他表示朝廷能拿得出1500萬貫軍餉,支應戰鬥。這次就算不能滅了西夏,也要把他們打得稀巴爛。變成一個遊牧部落,沒法威脅大宋的安全。

驅逐西夏出長城,收復河套,成爲支持王安石想法的最好理由。

此時的朝堂之上,文彥博也是舉棋不定,他當然不敢得罪王寧安,可是讓他爲了王寧安,而得罪趙禎,老傢伙又不願意。

就這麼的,事情陷入了僵局。

憋了兩天,文彥博總算憋出了一個不怎麼樣的主意。

“陛下,既然王相公執意反對用兵,老臣以爲,或許應該派人前去,和王相公談一談,順便看看情況,如果真如王相公所言,不妨就緩一緩,如果有機會,就立刻興兵。”文彥博窺視着趙禎的臉色,發現皇帝似乎沒有生氣,膽子更大了。

“陛下,派去的人員必須夠分量,懂得軍務,老臣斗膽推薦一人,他就是兵部侍郎陳昇之,此人曾經知漢陽軍,知定州,很懂得行伍之事,是個難得的人才!”

趙禎聽完,不動聲色,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道:“光是他一個,只怕聽不到實話!”趙大叔自顧自道:“再加兩個人,讓供奉譚憲和節度使高遵裕一同前往!”

文彥博一聽,心中暗暗盤算,陳昇之代表文官,譚憲是太監,當過十年監軍,比一般人都懂得軍務,至於高遵裕,他是將門中人。

三個人正好互相牽制,確保送上來的消息準確,不至於欺瞞朝廷。

“陛下安排極爲妥當,老臣認爲可行!”文彥博立刻附和道。

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843章 皇后是個賢內助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574章 終結江卿時代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932章 用酷吏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228章 培養買辦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216章 一線生機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581章 最殘忍的報應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167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1038章 立法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51章 世代忠良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970章 發鈔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1156章 遺物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284章 要權力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618章 下重手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35章 滅殺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913章 惡鬥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1038章 立法第366章 恐遼症消失了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723章 尷尬的宋相公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634章 復仇第913章 惡鬥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565章 查抄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20章 無商不奸第708章 都抓起來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970章 發鈔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424章 兒皇帝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35章 滅殺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565章 查抄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407章 兵進燕雲
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843章 皇后是個賢內助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574章 終結江卿時代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932章 用酷吏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228章 培養買辦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216章 一線生機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581章 最殘忍的報應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167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1038章 立法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51章 世代忠良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970章 發鈔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1156章 遺物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284章 要權力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618章 下重手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35章 滅殺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913章 惡鬥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1038章 立法第366章 恐遼症消失了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723章 尷尬的宋相公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634章 復仇第913章 惡鬥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565章 查抄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20章 無商不奸第708章 都抓起來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970章 發鈔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424章 兒皇帝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35章 滅殺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565章 查抄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407章 兵進燕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