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果斷撲殺

沒用上兩個月,僅僅50天后,王寧安就拿到了兒子的密報……小傢伙弄得很詳細,有各種問話記錄,還有稅官的收稅憑證,好幾個案子的卷宗。

小彘把一切都統計完畢,又附上了一份分析報告。

按照他的觀察,海外並非一片蠻荒之地,更不是遍地野人,無關緊要。

至少在發配了世家大族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這些世家大族,在大宋呼風喚雨,享受着百姓供養,朝野之中,人脈豐厚,爲所欲爲……到了海外,從天堂到了地獄。他們不得不篳路藍縷,重新創業,只有少部分人過得很好,大多數都是糟糕的。

而即便這些過得好的,也沒有在大宋時候的高高在上。

出於強烈的落差,他們對朝廷,尤其是對變法派,是存在不滿的。

再有,這些人幾乎壟斷了海外的教育,學堂是他們成立的,報紙是他們辦的,各種商會,同鄉會,也都是他們說了算。

普通的海外移民,不能不受他們的影響。

長年累月積累之下,不滿情緒在不斷蔓延。

而這一次老文的加稅政策,就點燃了火藥桶。

他們背井離鄉,受盡了苦難,結果卻被朝廷當成了外人,肆意盤剝,情何以堪!憤怒加上不滿,還有世家子弟的挑唆慫恿,這一切的結果,就造成了渤海的傾茶事件!

“這麼說此事的根源還在王爺身上,老夫最多隻是無心之過而已。”文彥博翹着二郎腿,得意洋洋,畢竟能甩鍋也是種幸福。

“寬夫兄,你想把罪責扣在我的頭上,我也不否認。我只是想知道,這個理學是怎麼回事?爲什麼二程在海外諸國,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這,這跟我可沒關係!”文彥博立刻警覺起來,“二郎,話不能亂說,你可不能隨便構害老夫啊!我一直是支持百家爭鳴的,要說起來,這幫人還是你流放到海外的,沒準你的罪責更大!”

面對老文的甩鍋,王寧安翻了翻白眼。

他當然知道文彥博和理學中人不一樣,但是老傢伙有沒有可能故意加重盤剝,給理學發展的機會,這就不好說了。

畢竟豬隊友和神對手的效果是一樣的,誰知道老文向着哪一邊?

“寬夫兄,你知道海外的理學,都主張什麼嗎?”

文彥博吸口氣,無奈道:“我怎麼知道,左右不過是‘天者理也’,‘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等等,總之都是一套陳腐之說,暮氣難鼓。”老文譏誚道:“二程和張載,明明比老夫還年輕了幾十歲,真是想不通,他們小小年紀,怎麼會相信這一套,簡直跟老頭子沒什麼區別,我就不信,還有人追捧他們!”

聽得出來,老文是很不屑的,只是他不知道,現在海外的理學,已經完全變了樣子,變得王寧安都不認識了。

當初在大宋的時候,講“存天理,滅人慾”,“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還能得到掌聲和鮮花,追捧擁躉一大堆。

但是到了海外,正是要努力奮進,爲了生存,不擇手段,再講這一類的,只會被嘲笑譏諷,哪裡還會有人喜歡?

所以,不用擔心,歷代的儒者都最善於隨機應變,如果沒有變色龍的本事,他們也沒法存在幾千年,哪怕到了後世,依舊時常借屍還魂,着實功力驚人。

而真正表裡如一的,比如墨家,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所以,這不是優勝劣汰,而是適者生存!

能存活下來的,不一定是優秀的,但一定是迎合人們需要的。

至少海外的理學就是如此。

小彘蒐集了幾年的文章報紙,總結了幾條、首先,海外的理學,根據倉廩實而知禮節,提出追求財富的正當性。

這一條就把人嚇了一跳,要知道儒家士人向來是口不言利的。

如此大張旗鼓,主張致富發財,難不成他們都成了王寧安的門下了?

別忙,還有更驚悚的呢!

在王寧安大規模驅逐世家大族,落實均田令之後,海外的理學又提出一個很有殺傷力的觀點,那就是私有財產的問題!

他們認爲既然掙錢發財是正確的,那麼獲得財富之後,就要受到保護……朝廷不可以隨便處置,更不能剝奪私有財產。

這一條可是太厲害了,不但世家大族喜歡聽,就連那些去海外謀生的漢人也喜歡聽……他們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域,好不容易擁有了土地,擁有了事業,口袋裡裝滿了錢,他們最擔心的就是財產不安全。

理學又一次打在了他們的軟肋上,想不得到擁護都不行。

小彘估算,在渤海,差不多有三十萬人在學堂讀書,而這些人,幾乎都是理學的門下……他們構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想要收拾他們,就要面對整個渤海國的反撲。

這還不打緊,在這一次老文橫徵暴斂之後,理學進一步加強了論述。

渤海的理學界,也分成了兩派。

其中一派,他們認爲朝廷殘暴,皇帝昏庸無道,不管百姓死活,老百姓應該揭竿而起,斷絕和大宋的關係,自立一國。

也正是這一派,才痛罵皇帝,說什麼君者是國之大害……不要小瞧他們,在民間滿是憤怒的情況下,他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擁護,聲音很大。

至於另外一派,則是相對理性很多。

他們認爲渤海只是大宋的附庸,朝廷之中,沒有渤海的官員,也沒有人幫着渤海說話,遇到了事情,想要增加稅收,就朝着渤海下手,絲毫沒有顧忌渤海的承受能力。

因此這些人希望朝廷能在渤海開秀才科,最好是允許渤海的總督進入朝堂,要有人替他們說話,最好在渤海設立行省,讓他們和大宋的百姓一樣。

當然,在這兩派之外,還有一些大氏的人,他們認爲自己是大宋皇帝的藩屬,是大宋天子的臣下,而不是政事堂的臣下。

大宗的官吏沒有資格在渤海收稅,他們只願意向趙曙納貢稱臣,而不容易接受大宋的控制,這一派的人雖然不多,但是多爲渤海王的親信,也不容小覷。

……

“小小的渤海,竟然如此錯綜複雜!”王寧安眉頭緊皺,派遣小彘去調查,這一步還是正確的,若是冒然反應,肯定會惹麻煩的。

王寧安思索了一陣子,才緩緩開口,“寬夫兄,這是你惹出來的麻煩,你該去收場了!”

“我?”

老文正看着小彘的報告,手一哆嗦,差點把文稿給掉下來!

他直覺就是王寧安又要害人!

“你,你想幹什麼?”

“不想幹什麼……現在渤海的情況你也看出來了,總該拿出一些策略吧!”王寧安呲着牙一笑,“你要是沒辦法,我就上書彈劾!請求砍了你的頭,挽回渤海的民心!”

“你!”文彥博氣炸了肺,拳頭握緊,幾次想要暴打王寧安解氣,但很可惜,他畢竟是七十來歲的人了,根本沒有那個力氣。

沉默了半晌,老文緩緩道:“沒有別的法子了,只能先殺幾個,挽回民心吧!”

文彥博也挺生氣的,奶奶的,老夫只是讓你們收印花稅,居然敢增加到兩成,這幫畜生也太不要臉了!

Wωω▪ ttκǎ n▪ ¢○

正好把他們宰了,相信這些傢伙也撈了不少,拿他們的錢填窟窿,正好!

這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文相公簡直溜的飛起!

“那理學呢?他們該怎麼處置?”

老文眼睛轉了轉,突然道:“二郎,這個理學着實壞事,要不都殺了怎麼樣?”

王寧安翻了翻白眼,輕笑道:“當然可以,寬夫兄只管下手,我沒有意見。”沒有意見,可不代表支持,老文當然聽得出其中的差別。

姓王的又要甩鍋!

老文恨恨咬了咬牙。

“那這樣吧,凡是宣揚反叛大宋,辱罵君父的,一律嚴懲不貸,至於其他人,暫時放過,不過再隨便胡說八道,一樣要付出代價。”

王寧安想了想,頷首道:“就按寬夫兄的意思,你立刻去渤海,教育和輿論這兩塊,必須拿回到朝廷手裡!”

……

5000士兵,50艘船隻,文相公整裝待發,直撲渤海,重新掌握了權力,老文還是有點雀躍的,如果沒有討厭的王寧安管着他,那就更完美了!

半個月之後,文彥博出現在了渤海的大地上。

他上岸之後,第一道令子下去,就是抓了十幾個民怨最大的稅官,並且連同他們的爪牙,一共三百多人。

都給推到了碼頭,直接槍斃,連辯駁的機會都不給。

文寬夫還假惺惺滿臉流淚,向所有百姓拱手抱歉。

“鄉親們,老夫給你們賠罪了。天高皇帝遠,這幫畜生胡作非爲,老夫沒有給你們做主,老夫愧對大傢伙啊!”文彥博說到了激動處,聲淚俱下。

不得不說,面對演技派的祖師爺,渤海的百姓就像是小白兔一樣好哄,甚至有人跪下,感謝文相公大恩大德。

老文暗暗鬆了口氣,兩大任務,第一個已經完成了,就剩下第二個……他稍事休息,派遣人去調查理學的私塾,10天之後,老文果斷出手,一口氣封了7所,包括那個楊巡在內,全都被抓了起來!

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932章 用酷吏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36章 崔氏之死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134章 冒險第812章 母子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134章 冒險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920章 漕運不安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800章 情深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476章 被拋棄的崔家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268章 不殺士大夫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36章 崔氏之死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388章 中毒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1156章 遺物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123章 流民圖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319章 負荊請罪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245章 驚天大案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259章 你們想多了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67章 醉翁醉了第46章 豪奪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926章 謀反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947章 發飆第283章 新官職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588章 斬第417章 一起發瘋的君臣第674章 一杆旗號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
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932章 用酷吏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36章 崔氏之死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134章 冒險第812章 母子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134章 冒險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920章 漕運不安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800章 情深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476章 被拋棄的崔家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268章 不殺士大夫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36章 崔氏之死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388章 中毒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1156章 遺物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123章 流民圖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319章 負荊請罪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245章 驚天大案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259章 你們想多了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67章 醉翁醉了第46章 豪奪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926章 謀反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947章 發飆第283章 新官職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588章 斬第417章 一起發瘋的君臣第674章 一杆旗號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