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

一個帝王的意志究竟有多重要,王寧安終於有了切身體會。老爹神采飛揚,恨不得立刻上陣殺敵,彷彿多少遼兵都是土雞瓦狗,不值一提。

光是他這樣也就算了,河北的各路人馬全都氣勢如虹,一個個摩拳擦掌,激動無比。

老將軍王德用接到了聖旨之後,更是老淚橫流。

他年紀太大了,當初年輕的時候,他就參加過澶淵之戰,當時遼國正趕上百年國運的巔峰,蕭太后,韓德讓,蕭撻凜,全都是千年一遇的英才,手握着幾十萬重兵,一路南下,直逼黃河沿岸。

當時大宋人心惶惶,兵無鬥志,甚至許多人主張避其鋒芒,退到江南,甚至有人打算往四川跑。

倘若當時大宋的君臣真的跑了,或許又一個五代十國的亂世就不可避免了。

宰相寇準力排衆議,幾乎是押解着宋真宗,來到了前線,當皇帝出現的消息傳開,幾十萬的宋軍立刻打了雞血,全都來了勁頭兒,不但萬衆一心,更是開掛了一般,擊斃蕭撻凜。

如果真宗能更加堅決一些,或許澶淵之盟的條件能更好也說不定……

幾十年過去了,換成了真宗的兒子,趙禎能拿出多大的勇氣對抗遼國的兵鋒嗎?

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任命了河北擔負作戰的官員之後,趙禎又下達旨意,撥出2oo萬貫,償付歷年拖欠之軍餉,凡是參戰之兵,不管老弱,一律糧餉。

除此之外,趙禎又拿出1oo萬貫,前往嶺南採購3oo萬石占城稻,分批起運,支援河北中戰場。

不得不提,王寧安在嶺南的經略是有效果的,龐大的軍屯建立起來之後,每年嶺南加上交趾,能給大宋貢獻7oo萬石糧食,8o萬石白砂糖,雖然占城稻不好吃,但怎麼也是大米,而且價錢比江南的粳米便宜一半以上,算上運費,還是便宜一大塊。

有了充足的糧食供應,才能放手和遼國一搏。

平縣的船隊南下,把糧食,獸皮,牛角,牛筋,生漆,木材,鐵礦石運到了平縣,這裡的作坊全面開動,晝夜不停趕工,把這些原材料變成致命的牀子弩,打造成鎧甲刀劍,火藥作坊,猛火油作坊,同樣加緊生產。

整個平縣幾乎成了一個大工廠。

屈指算來,平縣也建立了五年的光景,相比別的地方,平縣擁有高的動員能力,還有瘋狂的生產能力,三十萬百姓,差不多有十萬工人,其中有一萬多名大匠,這是汴京城也沒有的恐怖數字。

而且這些大匠可不是弄藝術品,奢侈品的,他們有鍊鐵的、木工、鍛造的、造船的、營建的、傢俱的……全都是實打實,能轉換成戰鬥力的那種。

朝廷訂單下來,半個月的功夫,就提供給河北各軍3ooo架牀子弩,還拿出了2oo萬斤火藥,15o萬斤猛火油……

面對着海量的物資,老將軍王德用是信心百倍。

來吧,不管多少遼寇,都把他們送進地獄!

王德用的心氣很高,可是真正把人馬拉出來,老將軍的臉就黑了,心更加涼了。

目前大宋的禁軍數量在四十萬左右,其中一半多駐紮京城,約有二十幾萬,王寧安搞了一次裁軍,京城周圍的廂軍和禁軍都裁了,廂軍直接裁光了,禁軍也減少了3萬多人,可以說是歷年少有的成績。

在京之外的禁軍,主要是分成兩大集團,一個是對抗遼國的河北軍團,一個是對抗西夏的西北軍團,其餘各地的駐軍非常有限,且戰鬥力下降得更加驚人。在澶淵之盟以前,河北是主戰場,禁軍最多,戰力最強。可是隨着西夏崛起,主戰場變成了西北,河北駐軍的戰鬥力就呈現自由落體般滑落。

哪怕王德用花了幾年的功夫整頓,可是積重難返,想要扭轉頹勢,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這次爲了備戰遼國,各軍不得不拉出來溜溜兒。

王德用先檢查的就是大名府的天雄軍,全盛時期,天雄軍共有一百多個指揮,人馬五萬人,堪稱大宋第一能戰軍團。

可是這幾十年下來,天雄軍已經早已不復當年之勇。

五萬人,能拉出來的不足三萬,王德用親自清點,其中步軍指揮——也就是營,滿編是五百人,可實際人數普遍在3oo以下,個別甚至不足2oo人,其中的老弱病殘就更多了。騎兵比步兵還要慘,人有一半的缺額不說,馬匹的缺口更是多達七成,很多把驢子,騾子都算上了,也不夠一半之數。

再去看看刀劍兵器,王德用更是想哭,他仔細清點,很多刀都生鏽了,爛了,鎧甲也滿是窟窿,殺不了敵人,也保護不了自己。令人指的是許多士兵用的都是真宗時候留下的武器,已經幾十年了,也捨不得扔掉。

這些老古董製作的時候,是爲了對付遼兵的,故此真材實料,非常結實,這幾十年送來的武器多數不堪用,刀非常脆,砍幾下就出了缺口,根本沒法用,弓也是粗製濫造,名義上的一石弓,實際只有8鬥……總而言之,一句話,什麼都是糊弄的。

面對如此人馬軍械,王德用眼珠子都紅了,開什麼玩笑,憑着他們,如何跟遼國拼啊?

這些年實在是太混賬了!

承平日久,文貴武賤,武夫想要升官,就要巴結文臣,拼命送禮送好處,錢從哪裡來?還不是各處貪墨。

吃空餉,喝兵血,軍械武器,什麼都能打折扣,只要有錢,就沒有他們不敢幹的事情!

大傢伙都在賭,賭自己任內不出問題,然後拍拍屁股走人,把麻煩留給後繼者。

說句不客氣的,每個人懷裡都抱着一顆炸彈,只盼着能順利傳給別人,不要在自己手裡炸了就好。根本沒人想過去解決問題,也沒有勇氣解決。

面對這樣糟糕的局面,坦白講,誰都有責任。

皇帝不作爲,文官攬權,武夫貪墨,士兵懈怠……從上到下,全都爛了!

王德用無比悲憤,“弟兄們,不能這麼下去了,再醉生夢死,遼國的人馬就要殺來了!你們所有人,還有家眷,親屬,朋友,誰都跑不了!”

王德用苦口婆心,教訓了一頓,他立刻下令,所有人馬立刻整編,把不能出戰的老弱病殘統統裁掉。

幸好趙禎給了錢,王德用也能大方起來,把這些人能遣散就遣散,不能遣散就編入民夫之中,等到日後安排到大名府做物流工。

這樣一番整頓,天雄軍五萬人,只剩下一萬五千人,戰馬也不過3ooo匹。

王德用看着可憐巴巴的部下,老臉通紅,指着這點人馬,什麼也幹不成。

無奈何,老將軍只能去找王寧安。

從大名府到滄州,王德用一刻不停,跑了兩天多,老爺子年近古稀,就算身體再硬朗,也是承受不住。

到了滄州的時候,嘴角乾裂,嘴脣上都是水泡,顯得格外憔悴。

“二郎,老夫來求幫來了!”

王寧安對這位忠勇的老將軍還是非常尊重的,將王德用請到了府中,讓人準備了蔘湯,王德用喝了半碗,總算是喘上了氣。

老將軍臉上燒,將天雄軍的情況說了一遍,王寧安聽在耳朵裡,心裡不停亂跳,他知道大宋的人馬爛,卻沒有想到,竟然爛到了如此地步!

“天雄軍尚且如此,其餘保定軍,信安軍,乾寧軍、安肅軍,廣信軍,靜安軍,情況只怕更糟。”

王德用點頭,“二郎,老夫給你交個底兒,我估計整個河北能拿出來的可戰之兵,不會過五萬,很有可能只有四萬多人。如果遼兵真的大舉南下,我們未必擋得住。老夫只能找你想辦法,如果不成,就只能請陛下兵了。”

“很難!”

王寧安很乾脆擺手,“老將軍,京城的禁軍如何,我心裡有數,雖然狄帥用心整頓,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指望着他們不現實。”

“那二郎一定是有辦法了?”

王寧安道:“老將軍,滄州緊挨着遼國,又工商繁榮,聚集了那麼多的財富,沒有足夠的武力是行不通的,這些年滄州,平縣,都組建了不少弓箭社,河間府也招募勇士,充當效用,可以說小有成績。如果老將軍同意的話,可以把這些人充入軍中……但是他們必須參照禁軍的待遇,而且不能刺字,還要簽署約書,最多從軍五年,除非自願,到時可以解甲歸田。”

王德用壽眉緊皺,他在河北多年,當然知道王寧安都幹了什麼,只是王家有多厚兒的家底兒,老將軍並不清楚。

“二郎,你看能補充多少人?”

“兩三萬總是有的,不過要留一半在滄州,畢竟也要嚴防遼國從滄州南下。”王寧安乾脆回答道。

王德用眼前一亮,這麼說能拉走一萬多人了,加上現有的兵力,未必不能一戰!

“二郎,能讓老夫看看嗎?”

“老將軍先休息一個晚上,明天再去吧。”王寧安見老爺子疲憊不堪,故此建議道,哪知道王德用一擺手,“不用,現在就去,見不到人馬,老夫這心一刻也放不下來!”

王寧安也不好拒絕,帶着王德用到了最近的一處校場,見王寧安來了,李無羈急匆匆跑過來。

“見過大人,我們正在徵召人馬,附近十幾個弓箭社的漢子都來參加考評了。”

王寧安點頭,陪着王德用走了過來,站在營門口,驚天動地的鼓聲震得耳朵生疼,這時候一箇中等身材,赤着上身的漢子抓起了一張弓,眯縫着眼睛,在八十步左右,連射了三支箭,全都命中靶子,更有一箭,正中靶心。

王德用眼前一亮,“不錯!放在天雄軍,也是響噹噹的好漢子!”

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629章 恩科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25章 長街毆鬥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1032章 和文彥博算總賬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20章 無商不奸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22章 三國熱第746章 兩個三元及第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974章 陽謀對陽謀第18章 麪條飄香第611章 闖宮第430章 富相公被打臉了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202章 汴京遊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891章 第一世家的選擇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12章 廚藝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844章 專利法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6章 罰與賞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79章 楊家悍卒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612章 劇毒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
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629章 恩科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25章 長街毆鬥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1032章 和文彥博算總賬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20章 無商不奸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22章 三國熱第746章 兩個三元及第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974章 陽謀對陽謀第18章 麪條飄香第611章 闖宮第430章 富相公被打臉了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202章 汴京遊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891章 第一世家的選擇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12章 廚藝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844章 專利法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6章 罰與賞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79章 楊家悍卒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612章 劇毒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