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

王寧安語重心長,安慰可憐的章敦,“子厚啊,多子多福,你知道有多少人盼着能像你一樣,無數倭女環繞,大享齊人之福啊!開枝散葉,光大家族,這是好事,真是好事!”

章敦哭得更稀里嘩啦了,“師父,你老人家要是願意,估計會有上萬個倭女送上門來,要不你辛苦一下?”

瞬間,王寧安就把臉沉下來了,他大拍桌子,切齒道:“章子厚,一句話,你去不去?三條腿的蛤蟆沒有,兩條腿的大活人有的是,你不去,我就讓呂吉甫去,或者曾布,韓宗武,我有的是人選!”

“去,我去!”

章敦真是怕了,這麼好的立功機會,他怎麼可能放過。

“師父,弟子能不能提一個請求?”

“可以。”王寧安很大方,“你是要人,還是要錢?”

“我什麼都不要,我就想知道,師父如何知道倭國的事情?”

王寧安眨了眨眼睛,笑道:“這沒什麼難的,每年我們和倭國往來商船,交流還是很頻密的。”

章敦將信將疑,“這麼說,師父是特意打聽弟子的事情了?”

“那倒沒有,我是聽子瞻說的。”

“蘇大嘴巴!”

章敦瞬間就炸了,他咬碎了牙齒,想想也就是他,嘴巴奇大,一點遮攔沒有,什麼事情都打聽,什麼話都敢說!

姓蘇的,咱們沒完!

“那啥,子厚啊,也不是子瞻的事情,他是聽陳慥說的。”

“陳慥?”

“對,就是柳月娥的男人!”

不得不說,河東獅的名頭太大,陳慥只能屈居媳婦之後了。

“柳月娥是柳老爺子最喜歡的孫女,又是柳羽的姐姐,你和柳羽一起去的,這事瞞不過的。”

章敦的眉頭抽動了兩下,他抱拳拱手,一轉身就走,王寧安默默閉上了眼睛,心裡暗說子瞻啊,可別怪姐夫,我也是沒辦法啊!

如果蘇軾在這,看到王寧安那一副欠揍的表情,保證能氣瘋了。

當然了,蘇軾是沒這個運氣了,他被章敦逮到,揍得三天下不了牀,就連陳慥都跟着倒黴。

不過大蘇也不是蓋的,你章敦能打,可我能寫!

蘇軾趴在牀上,就寫了一篇《章子厚東遊記》,這篇寫完之後,竟然洛陽紙貴,大受歡迎,蘇軾繼續努力,不斷擴充,愣是寫出了世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章回體小說,總計100萬字,寫的是文采飛揚,曲折離奇,一時間成爲無數文人的枕邊書。

章敦也光榮取代了西門大官人,成了天下第一的風流人物。

也正是因爲這事,鬧得章敦和蘇軾跟一對公雞似的,見面就掐,絕不留情,成了嘉佑學子當中,有名的冤家對頭。

拋開這些破爛事,章敦也的確覺得該對倭國下手了。

哪怕沒有饑荒的壓力,他也準備請示老師。

從西域回來,章敦就被派到了幽州。

這些年來,幽州算是王寧安的大本營,老爹親自坐鎮,整個長城一線,王家的武士足有8萬人之多,非常精良。加上各地的駐軍,還有水師,朝廷可動用的力量超過了三十萬。還有渤海國充當僕從,坐擁這麼強大的力量,不弄出點動靜,實在是太可惜了。

章敦給王寧安的建議,要玩就玩大的。

怎麼弄大?

就是要把所有勢力都牽扯進去。

慫恿倭國攻擊高麗,這是一步妙棋,但是下一步呢,就要讓渤海國介入,去夾擊高麗。

高麗一直是中原的藩屬,只是由於遼國興起,高麗和中原的陸地連結隔開了,雖然高麗還是大宋的藩屬,但是密切程度,遠不如遼國,而且他們每年送給大宋的貢品,只有遼國的十分之一,而且還在不斷遞減。

曾經有大臣提議,要攻擊高麗,給他們一點教訓。

可是趙大叔認爲跨海攻擊太困難了,而且一旦交戰之後,死傷的還是普通百姓,沒法懲治真正的罪魁禍首,所以這事情就作罷了。

但是仇口還在!

王寧安手下都是睚眥必報的人,有機會不狠狠報復,簡直對不起老天爺!

章敦認爲,高麗是遼國的側翼,如果高麗失去了,遼國就面臨大宋三個方面的圍攻,東邊高麗,中間渤海,西邊大宋。

哪怕遼國有天大的本事,也承受不起,所以無論如何,他們也要保住高麗。

這就叫攻其必救!

契丹出兵之後,就可以把高麗半島變成一個戰場,不斷消耗所有國家的力量,等到所有人都打得精疲力盡,民窮財盡的時候,大宋再出兵,收拾殘局,把該拿下的地方,全都納入版圖。

王寧安看完這份建議,也是大喜過望,這簡直就是一場世界大戰啊!

好小子,有前途!

章敦和呂惠卿都是王寧安最出色的學生,但是這倆人也各有長處,章敦勝在眼光長遠,大局觀極好,而呂惠卿精於算計,擅長內政,也擅長陰謀詭計,讓章敦負責倭國的事情,可以說是人盡其才。

王寧安大筆一揮,立刻以政事堂的名義,下達命令,章敦擢升爲侍讀學士,兵部郎中,賜紫金魚袋,擔任回訪倭國的正使,同時柳羽被任命爲隨軍武官,兼任副使之職。

這哥倆面面相覷,再次開啓了出使倭國之旅。

立在寬闊的甲板上,迎着海風,柳羽正在做一套奇怪的動作。

“我說,你這是幹什麼呢?”

柳羽擦了擦臉上的汗,低聲道:“子厚,這是我和佛印大師淘換來的寶貝,聽說是從天竺那邊傳來的,能強身健體,固本培元,延年益壽,金槍……”

“你給我閉嘴!”

霎時間,章敦的臉色就變了,黑得跟鍋底似的。

“我們這次是奉了皇命,是代表上國,不是去賣身!”章敦切齒咬牙,“這回倭國人要還敢那麼對待老子,老子就讓大船開炮,轟平了倭國,你信不信?”

“信,信!”

柳羽頭一次見到章敦這麼兇,顯然,上次的陰影實在是太強大了。

“子厚兄,咱們畢竟是出使,不是出兵,人家送女人上門,你還能打人家啊?太沒有道理了,所以啊,我勸你還是練練,沒準能用得上!”

說完之後,也不理會要抓狂的章敦,柳羽撒腿就跑。

……

經過不算漫長的航行,超過一百艘大船組成的艦隊,進入了倭國外海,他們的目的地是平安京。

這一路上,經常能碰到大宋的商船,其中很多都隸屬於王家的船隊,規模宏大,很是驚人。

船上除了金銀,硫磺,木材等傳統商品之外,居然還有許多奴隸。

章敦派人打聽之後,才知道原來倭國剛剛經歷了九年的戰亂,打的是亂七八糟,狼狽不堪。隨着戰爭結束,有很多俘虜,也有很多失業的武士。

大宋的商人就花費一點代價,購買俘虜,僱傭武士,充當奴隸,把他們販運到大宋,去替大宋開荒,或者是賣給渤海國,幫着渤海國打仗。

走一趟,往往有幾萬貫的利潤,這些海商一個個腦滿腸肥,富得流油。

章敦和柳羽都大開眼界,原來商人早就走在了朝廷的前面,既然商人能辦到的事情,他們擁有大宋的支持,沒有理由不成!

兩個人越發信心十足。

稍微梳理一下倭國的歷史,其實他們進入封建時代,非常晚,也非常落後。

倭國的文化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從唐朝學來的儒家治國之道,一個是大乘佛教,二者構成了倭國文化的基因。

在大化改新之後,倭國也建立起一套類似唐朝的制度。

不過想要學習唐朝,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倭國地域狹小,財力有限,根本無法形成強大的中樞,也不足以支撐完善的官僚體系,更沒有強有力的軍隊。

而且令人奇怪的是,倭國學了很多東西,卻沒有學科舉,下層人物沒有辦法通過考試改變命運,晉升到上層社會。

因此整個國家的官僚選拔,還是靠着血緣和家臣的那一套。

沒有科舉,也就沒法新陳代謝,更沒法抑制地方氏族的力量,因此倭國的在學了大唐一段時間之後,就弊端叢生,問題一堆,難以維繫。

倭國的經驗,也在證明一個道理,如果沒有經濟基礎,只是學了一個上層建築,結果必然是似是而非,很快就會土崩瓦解。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攝關政治的出現。

因爲氏族勢力膨脹,土地投獻成風,地方的莊園越來越大,朝廷陷入財政危機,徵收不到足夠的賦稅。

皇權衰敗,倭王令不出宮廷。

以藤原氏爲代表的貴族官僚,通過聯姻,成爲外戚,倭王年幼的時候,擔任攝政,等到倭王成年,則交還權力,出任關白。

而實際上,倭王已經被架空了,總攬大權的藤原氏又迅速腐化墮落,難以維繫國政,地方叛亂不斷,朝廷的軍隊已經無力鎮壓。

只能依靠地方勢力,地方的氏族武裝也迅速增強,爭鬥不斷。

剛剛結束的長達九年的戰役,是源氏和安倍氏之間的一場大戰,以源氏獲勝,安倍氏敗亡而告終。

戰鬥中,雙方動員了上萬的兵力參戰,這點數字,放在大宋,就是個邊境衝突的規模,但是放在了倭國,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足以撼動國本了。

這不,源氏雖然替朝廷打贏了戰爭,但是並沒有撈到多少好處,相反,最後參戰的清原氏憑藉兵強馬壯,吞併了安倍氏的地盤,實力大增,隨時都有再次叛變的危險。

就在這個當口,大宋的回訪使團,來到了倭國,而且正副兩位使者,還是曾經造訪過倭國的章敦和柳羽。

源氏的族長,源賴義親自到碼頭迎接大宋的使者。

在龐大的歡迎隊伍當中,有一羣稚嫩的面龐,非常引人注意。他們雖然年紀很小,但是骨骼挺拔,一對筆直的大長腿,和周圍那些羅圈腿形成鮮明的對比。

稍微數一數,差不多有兩三百個的樣子。

在這一刻,章敦的臉是綠的……

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83章 大龍頭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618章 下重手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408章 敲詐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46章 豪奪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774章 暴富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06章 大財源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111章 裝完就跑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211章 交鋒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237章 充軍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70章 小奸商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424章 兒皇帝第83章 大龍頭第329章 鐵板一塊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59章 哀兵必勝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626章 誅九族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174章 老將王德用第535章 喜當爹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1018章 拗相公吐血了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
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83章 大龍頭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618章 下重手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408章 敲詐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46章 豪奪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774章 暴富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06章 大財源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111章 裝完就跑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211章 交鋒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237章 充軍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70章 小奸商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424章 兒皇帝第83章 大龍頭第329章 鐵板一塊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59章 哀兵必勝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626章 誅九族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174章 老將王德用第535章 喜當爹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1018章 拗相公吐血了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