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

兩個月的實踐結束了,六藝學堂的小子們要重新上課了。

回望着茫茫的建築羣,粗糙雜亂,連個城牆和護城河都沒有,但在他們的眼中,卻遠勝過東京汴京。

“真捨不得回學堂啊!”蘇軾感嘆道。

曾布也說道:“是啊,這些日子我們學到的東西,遠勝數載苦讀。對了,先生,以後還有沒有實踐了?”

他問到了關鍵,大傢伙屏息凝神,盯着王寧安。

那股熱情,都能把人融化了。

要是敢說沒有,這幫小子都能反天!

“建城是第一步,下面有收稅,還有刑名、教化、倉儲、商貿……不一而足,實踐的機會絕對有……不過,你們必須下功夫,把經學念好了,只有考覈通過,纔有資格參加實踐。”

“啊!還要學那些玩意啊!”

蘇軾先哀嚎起來,“先生,你不是說聖人微言大義是正人心用的,你看看,我的心很正了,還是讓我多做點有趣——不,是有意義的事情!”蘇軾討好道。

王寧安不爲所動,“你要是能讓朝廷改變科舉的考試內容,或者讓令尊放棄望子成龍的念頭,只管留在新城,我是無所謂。”

兩個條件,縱使蘇軾有驚天才華也沒有半毛錢用處。

朝廷那邊不說了,光是蘇老泉那一關就過不去。

大蘇灰溜溜低下了頭,“就當我沒說。”

韓宗武倒是欣然接受,“從經從權,朝廷規矩如此,我們無力改變,就只有適應,先生,我說的對吧?”

王寧安比了一個大拇指,韓宗武得意洋洋。

……

對蘇軾、韓宗武他們來說,不過是參加一場特別的實踐,很有趣,很值得回味,僅此而已,但是對於河北的災民來說,卻是一枚重磅炸彈!

第一批三萬人入駐,6續十幾萬人進入,僅僅是滄州一地而已。

包拯也是人所共知的幹吏,他負責瀛洲府,治下出了滄州之外,還有十個縣一個州,包黑子玩不出王寧安這麼多花樣,但是他比王寧安更肯幹。

親自率領百姓開墾荒地,又和王家協商,由王家提供甜高粱的種子,到了秋天之後,所有高粱杆只能賣給王家,而且還要拿出兩成收入,作爲借種子的費用……面對不平等條約,包拯沒有再什麼,實際上能種上一茬莊稼,還能有收穫,不管是什麼,都要偷着樂了。

在包拯的努力之下,瀛洲各縣一共安置了十五萬災民,加上滄州,總數突破三十萬,佔了河北所有災民的一半。

七月末的時候,包拯將救災情況上報朝廷,頓時激起千層浪。

不說別人,趙禎喜悅不已,下旨褒獎包拯。

而且皇帝陛下也心知肚明,真正的功臣是王家,他決定送給王家一份厚禮,這份禮物果然非比尋常,當送到滄州的時候,所有人都跑到了碼頭上,翹以盼,當看到點點白帆,居然有人哭泣了。

沒錯,趙禎送給王家的就是船隻!

一共十艘海船,最小的約合後世3oo噸左右,最大的一艘有8oo噸。

這十艘船隻都來自密州,也就是三伯王良瑾昔日經商的地方。

密州的位置大約在青島附近,是北方唯一的市舶司,商貿繁榮,各地商人不計其數。只是由於走私猖獗,加上遼國的原因,密州市舶司時而鬆懈,時而嚴格,起起落落,波動非常大。

近幾年因爲西夏崛起,西北壓力巨大,物資緊缺,價格飛漲,爲了防止物資外流,密州的管理空前嚴格,弄得好些海船都沒了用武之地,只能停靠在碼頭,忍受風吹日曬。

王寧安利用兩個月一次向趙禎彙報的機會,仔細介紹了對新城的構想,他只想得到許可就行。

哪知道趙禎一連看了三遍,把關鍵的東西都刻在了腦子裡。

“災民的希望在新城,新城的希望在捕鯨!”趙禎睿智地洞察了要害,他感嘆道:“朕躬德薄,無力救濟子民,可是朕也不能袖手旁觀,捕鯨需要船隻,需要牀子弩,陳伴伴,你去想辦法,把宮中名下的船隻撥給王家,再給賈昌朝一道命令,讓他拿出二十架牀子弩給王家……還有,王家不是希望有一座弓弩作坊嗎?朕答應他們,朕還答應他們增加一座軍械作坊。告訴王良璟,替朕好好保護災民,不許有閃失。”

船隻到了,王良瑾跑到船上,仔仔細細看了一遍,樂得巴掌拍不到一起。

“寧安,至少八成新,這船可真結實,也夠大。”王良瑾拉着王寧安到了甲板上面,躊躇滿志道:“看見沒有,前後各裝一架牀子弩,這麼大的船隻,能一次裝兩頭長鬚鯨。寧安,我準備在船艙裡面,就初步分割鯨肉,提煉鯨油……”

說起來上次出海,也算是王良瑾幸運,他們沒走多遠,就碰到了鯨魚,而且大塊頭兒還沒有防備,他們輕鬆帶回了兩頭鯨魚。

以後經常出海,運氣就不會一直這麼好。而且鯨魚也會學聰明的,他們必須出海的時間更長,航行的海域更遠,同時危險也更大。在新城規劃船廠,就是爲了這個做準備。誰知道趙禎直接送來了十艘大船,讓王寧安的計劃大大提前。

經過十天的趕工,牀子弩裝好了,三伯也招募到足夠的水手,帶着所有人的期待和祝福,他們再度楊帆出海,追蹤鯨魚羣去。

……

同樣是救災,和滄州這邊成果斐然形成鮮明對比,夏竦實在是乏善可陳。

相比之下,夏相公更關心六塔河,只要修通了六塔河,把黃河水引回故道,重新恢復天險,保護京師,他就是拯救大宋的功臣,至於那些想掀翻自己,取而代之的後輩,做春秋大夢去吧!

老夫也是你們能算計的!

隨着六塔河工程的快推進,夏相公信心十足。

偏巧在這時候,王寧安弄出了一個捕鯨救民的戲碼,歐陽修、晏殊、包拯、餘靖,這些人都跟着搖旗吶喊,大造聲勢。說什麼救災之功,天下少有。

放屁,統統都是放屁!

不就是幾十萬老弱婦孺嗎?就算不救又能如何?

當務之急是黃河,是關乎大宋社稷安穩的天險,連輕重都分不清,還裝什麼憂國憂民。

夏竦鄙夷這些人,可是當趙禎賞賜包拯,送給王家十艘大船,卻沒有給夏竦任何安慰,聖意昭然!

陛下是責怪自己,救濟災民不利啊!

何止是趙禎,朝堂之上,御史言官,和夏竦不睦的那些人,趁機興風作浪,攻擊夏相公不顧百姓生死,麻木不仁,應當立刻罷免,嚴懲不貸。

鋪天蓋地的壓力襲來,夏竦沒法老神在在了。

他把最心腹的學生兼部下鄭驤找過來,“唉,朝廷的事情老夫就不過說了,你看看該怎麼辦?能不能兩全其美?”

鄭驤咧着嘴苦笑,“師父,現在六塔河到了收尾的時候,有二十幾萬民夫日夜趕工。如果把糧食調撥給災民,六塔河的工期就要拖延,一旦年內不能引黃河迴歸故道,弟子擔心,麻煩會更多。”

他說的都是實情,夏竦哀嘆一聲、

“老夫豈能不知,可是從四月份開始,救災的糧就斷了,指着魚蝦、蟲蛇、樹葉、青草,維持不下去了。再沒有糧食,就要餓死人。老夫只怕看不到六塔河修成的那一天,就要被拉出來祭旗,消解民怨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王寧安和包拯做得越好,對夏竦的壓力就越大,一個地方知府,一個沒有正式當官少年,都能解救一半災民。

夏竦入仕幾十年,身爲宰輔,卻眼睜睜看着百姓去死,摸摸良心,就不羞愧嗎?

不知不覺,王寧安已經把夏竦逼到了牆角。

不管災民要完蛋,管了災民,耽擱了六塔河,也是要完蛋!多年的老司機被新手壓着打,夏竦那個憋屈就別提了。

見師父左右爲難,鄭驤湊到了近前,低聲道:“王寧安他們也是胡來,建城安頓災民,他們忘了,根據澶淵之盟,滄州是不能修城池,堡壘,只要……”

沒等他說完,夏竦突然勃然大怒,聲色俱厲。

“你是什麼意思?莫非讓老夫藉助遼國的壓力,把王家救災的努力給廢了?”

鄭驤從沒見過師父那麼嚇人,連忙說道:“弟子,弟子只是覺得,他們的作法不妥當,會,會給朝廷帶來麻煩。”

“哼!”夏竦用力哼了一聲,仰望着天棚,好半天長出口氣,“你給我聽着,有些事情你想都不要想,想了就是背叛大宋,是要天打五雷轟的!”

鄭驤諾諾答應,連連躬身。

過了好一會兒,夏竦才平靜下來,他的老眼轉動,突然來了主意。

“老夫記得當初賈子明上扎子,希望把原來黃河故道的土地作價賣了,用錢來修河堤,對吧?”

“是有這麼回事。”鄭驤爲難道:“恩師,咱們是要回歸故道,只怕這個法子用不上。”

“蠢,蠢笨透頂!”夏竦毫不客氣訓斥道:“故道的土地不能賣,回河之後,新衝出來的河道不就能耕種了嗎?”

鄭驤如夢方醒,佩服地五體投地,“恩師太高明瞭,只是這些土地未必有人願意出錢。”

“哈哈哈哈……”夏竦怪笑道:“能買王寧安的鯨肉,不買老夫的田?讓下面的人壓,逼着商人出錢出糧。災民活不下去會亂,可老夫還沒聽說商人會造反!不要客氣,給我往死裡壓!”

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553章 入蜀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202章 汴京遊第564章 碾壓第618章 下重手第708章 都抓起來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200章 皇帝當媒人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774章 暴富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970章 發鈔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187章 跟着王寧安不吃虧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134章 冒險第893章 覆滅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29章 三顧茅廬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395章 陪都第222章 秀恩愛第932章 用酷吏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102章 不服氣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422章 見祖宗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943章 秀才科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43章 野狼谷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408章 敲詐第1043章 復興文家的使命第70章 小奸商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
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553章 入蜀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202章 汴京遊第564章 碾壓第618章 下重手第708章 都抓起來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200章 皇帝當媒人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774章 暴富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970章 發鈔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187章 跟着王寧安不吃虧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134章 冒險第893章 覆滅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29章 三顧茅廬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395章 陪都第222章 秀恩愛第932章 用酷吏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102章 不服氣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422章 見祖宗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943章 秀才科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43章 野狼谷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408章 敲詐第1043章 復興文家的使命第70章 小奸商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