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

“王介甫這時候退了,還算聰明!”

司馬光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這傢伙從來都是審時度勢的高手。他很清楚眼下的局,以往是王寧安擔心功高震主,而且文官集團也接受不了。所以才安排了幾個老傢伙,等到老傢伙倒臺了,又把王安石推出來,甚至讓包拯和歐陽修撐一段時間,以爲過渡之用。

但是這些人當中,除了王安石,別人都拿不出什麼變法的策略。

而王安石呢?

他的那一套也已經有些跟不上了,最初王安石的變法是針對理財,增加國庫收入,青苗法,方田均稅,市易法,等等,都是這個思路。

可隨着金融體系建立起來,理財需要更大的格局,王安石駕馭不了。而且他的行事作風偏激,每一項法令都會得罪許多人,偏偏又不知道調和矛盾,能走到這一步,已經算是幸運了,再走下去,只會身敗名裂。

就算爲了明哲保身,王安石也該離開,換上更有本事的人。

原來制約王寧安上位最大的因素在於皇家的忌憚,還有文官體系的排斥。

可如今呢,司馬光都進入政事堂好幾年了,王寧安的那些弟子門人,已經步入中層官吏的行列,像宋庠啊,呂誨啊,馮京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他們已經轉變,有些人甚至比王寧安走得更遠,提出來的主張更加離經叛道。

相對而言,王寧安就不那麼討厭了。

當然了,皇家的忌憚依舊,但是眼前的局面也更加複雜艱難,一方面城市飛速發展,一方面鄉村快速衰落,各種矛盾層出不窮,試問有誰能駕馭這個局面?

如果所用非人,只會讓大宋江山陷入危局,歷代都有盛極而衰的教訓,皇帝不會看不見。

所以這時候,就必須任用王寧安,讓他收拾局面。

司馬光盤算了一下,師父這時候上位,是天時地利人和,全都佔全了!

師父入主政事堂,執掌大位,他們這些人也能更好發揮本事,一展胸中所學,妙,真是妙啊!

心裡想着,司馬光從抽屜裡翻出了一封密信,正是呂惠卿所寫。

在信中,呂惠卿就建議司馬光,朝局越來越複雜,以王安石等人的才略,根本不堪用,應當找個機會,把這幫人都趕下去,換上有本事之人!

毫無疑問,呂惠卿所指,正是他們的師父!

司馬光采納了師弟的建議,他強推金元改革,觸怒世家大族,未嘗沒有給王安石找麻煩的想法。

而且這段時間,風波不斷,司天臺的小吏居然跑到皇帝面前,說什麼大凶之年,一個老婦人就敲響了登聞鼓,鬧得天下大亂,而後輿論譁然,全都把矛頭對準了政事堂,抨擊新法……

這麼多的事情,偏偏偌大的王寧安一系人馬,顯得被動狼狽,沒有半點作爲,只能眼睜睜看着……試問,這些人傑都是吃乾飯,沒用的廢物嗎?

當然不是!

他們心裡清楚,以王寧安的功勞和地位,誰也扳不倒,既然師父沒事,大家也就沒事,那不如就讓他們鬧下去,最終的風雨都會落在政事堂,落在王安石的身上。

以拗相公的作風,他一定會反擊的,最好讓王安石和那些大族拼一個你死我活,最好兩敗俱傷,然後他們再出來收拾殘局,坐享其成。

不得不說,王寧安手下的壞小子太多了,一個個都是一肚子壞水,居心不良。

呂惠卿,章敦,加上司馬光,堪稱其中最壞的三個!

只是他們也想不到,拗相公王安石居然沒有拼命,反而選擇了退一步海闊天空,直接推王寧安上位。

這一招讓司馬光始料不及,大搖其頭!

果然,不能小覷天下英雄啊!

他默默把這封信放在了蠟燭上面,燒得乾乾淨淨,哪怕是師徒,有些事情也最好別泄露出去,不然可是要被打板子的。

王安石並不拖沓,他連着上了三道乞骸骨疏,向趙禎言明,他操持變法,心力交瘁,許多事情,始料未及,有誤國之弊,願意退位讓賢,擇賢臣如政事堂,接掌相印,繼續推行變法。

趙禎病勢沉重,一天之中,有大半天都在昏迷,但是王安石求去,還是驚動了他。

“朕想了許久,變法是不能停的。”

趙曙連忙附和,“父皇英明,變法讓大宋國富兵強,萬邦來朝,如果停下來,豈不是前功盡棄!”

“但是變法之弊,又不能不顧。這些年來,唯有你師父和朕提到過,並且在御前推演,提出了問題所在。眼下果然如你師父所言,農村衰敗,城市亂象叢生,地方財政凋敝,亂民四起……周峰一案,見微知著,如果長此下去,大宋國將不國。”

趙禎說到了這裡,喘了幾口氣,然後才勉強說下去,“強漢盛唐,都是盛極而衰,尤其是唐明皇,前半生英明睿智,聖斷絕人,造就了盛唐繁華。結果就因爲一場安史之亂,就弄得國將不國。後人皆歸罪唐明皇,認爲他寵幸楊貴妃,荒廢國政,任用奸臣,釀成巨禍!但是仔細推究,或許也正是盛唐城市繁榮,農村困苦,流民增多,民多怨恨,讓安祿山之流看到了朝廷的虛弱,纔敢造反作亂。”

“我大宋一定要避免盛極而衰,不能重蹈覆轍,因此用賢臣爲首相,乃是必然之選。能勝過王安石的,除了景平之外,不做他想!”

趙曙當然希望師父入主政事堂,他充滿了喜悅。

“父皇聖明!師父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趙禎輕輕一笑,傻孩子啊,哪會這麼簡單。

“等明天,你讓景平進宮,朕要和他談談,然後再做決定吧!”趙禎要扭頭休息,突然想起一事。

“聽說你母后要你過去?”

趙曙連忙道:“的確是有,只是兒臣見父皇龍體欠安,抽不出時間……”

“不要說了,畢竟是生身之母,朕前些日子……唉,不說了,你去看看她,母子之間,沒什麼解不開的疙瘩兒,去吧!”

說完,趙禎閉上了眼睛,不一會兒,竟然睡着了。

趙曙只得從寢宮出來,到了外面,他長長出口氣,小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說起來也真是爲難!

夾在父皇和母后之間,幾乎要把他逼瘋了,卻還要裝作若無其事,實在是折磨,好在父皇改了主意,自己也不用爲難了。

趙曙心情放鬆,來到了皇后的宮中,讓人稟報之後,他終於和母后見面。

算起來也不過數月之功,曹皇后居然老了許多,眼角的魚尾紋怎麼也掩飾不住,額頭也出現了皺紋,在鬢角,居然有了兩根白髮,格外刺眼!

趙曙心中一痛,連忙伏身行禮。

“坐吧!”

曹皇后沉吟了許久,“外面的紛擾,也傳進宮裡一些,治大國如烹小鮮,祖宗成法,是不好隨便亂動的,你捫心自問,能比太祖太宗更加英明嗎?”

趙曙猶豫了一下,“母后所言極是,只是孩兒以爲縱然以太祖和太宗的英明,也沒法洞見百年之後,如今的大宋和開國的時候,已經全然不一樣了,如果死守着祖宗成法,只會削足適履,得不償失。”

“變法弄得天下大亂,把好好的清官逼成了惡吏,讓一個老實巴交的漢子變成殺人犯!子散妻離,家破人亡,這樣的變法,還能要嗎?”

趙曙挺直腰板,悶着頭道:“母后,未免危言聳聽了,不變法,難道就沒有貪官污吏,逼得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嗎?就沒有百姓活不下去,落草爲寇嗎?變法充實國用,富國強兵,邊疆的百姓不用受敵國塗炭之苦,遇到了災荒,朝廷也能有錢賑濟。這些年光是水旱災害,就多活了數十萬百姓,僅僅因爲一個案子,就否定變法,未免以偏概全,請母后明鑑!”

曹皇后被懟得沒有話說,這世上沒有誰會放着親兒子不疼,但是如何疼兒子,卻各不相同。

哪怕在後世,因爲學習,工作,婚姻,母子之間,鬧得沸沸揚揚,甚至反目,也不少見。到了皇家,問題就更麻煩了。

曹皇后當然希望兒子的江山穩固,做一個千古明君……只是她認爲要想讓江山安定,就要守着祖宗之法,不要標新立異,更不要隨便折騰。

曹皇后不但有想法,而且因爲出身將門,性格剛強,她還有強烈的控制慾,簡單兩個字:聽話!

她希望兒子能聽話,能順從,能按照她的想法辦!

從當初要給趙曙選擇曹家女兒做皇后開始,母子便越走越遠了。

“母后,父皇已經答應,要讓師父出任首相,以他的才華,一定能化解危局,兒臣很有信心。”

“什麼?”

剛剛還沉默的曹皇后,突然瞪圓了眼睛,咬着牙道:“你們怎麼敢讓王寧安當首相!莫非你們要把江山都給他嗎?”

顯然這個你們當中,飽含着趙禎!

曹皇后驚駭惶恐,臉都變了顏色!

趙曙用力吸口氣,鼓足勇氣道:“母后,孩兒以爲這世上,除了爭權奪利之外,更要爲蒼生百姓,真正做一些有利的事情,天下不只有皇帝一家而已,不能光想着皇家好,還有千家萬家!”

趙曙說完之後,深深一躬,就往外面退。

曹皇后拳頭緊握,臉色一陣青,一陣紅,直到趙曙到了宮門口,要離開了,她突然開口道:“小心你二弟!”

第1110章 去開封的火車票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87章 兩個老兵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22章 三國熱第32章 線索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36章 崔氏之死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50章 御批三國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84章 真相大白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68章 折服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998章 凱旋門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619章 大裁員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51章 世代忠良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800章 情深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859章 精兵強將雲集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45章 巧取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564章 碾壓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1074章 撕破臉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237章 充軍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
第1110章 去開封的火車票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87章 兩個老兵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22章 三國熱第32章 線索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36章 崔氏之死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50章 御批三國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84章 真相大白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68章 折服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998章 凱旋門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619章 大裁員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51章 世代忠良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800章 情深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859章 精兵強將雲集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45章 巧取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564章 碾壓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1074章 撕破臉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237章 充軍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