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替二伯默哀

送走了大伯和二伯,偌大的王家老宅,只剩下王良璟一家,還有三位老人,院子大的空落落的,唯有王洛湘和王寧澤再也沒什麼顧忌,撒歡着亂跑,無拘無束,開心壞了。

王老太太心情很不好,一家人分崩離析,讓她覺得對不起死去的丈夫,也對不起戰死的兒子,王家真的敗落了,這是老太太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尤其是當王良璟找到了她,告訴老太太,他準備去滄州找點活計兒,多賺點錢,養家餬口的時候,老太太更加傷心。

“小四,連你也嫌棄奶奶了?不願意在家了?好啊,走吧,都走吧,剩下我一個孤老婆子,早點死了乾淨!”

面對越不講道理的老太太,王良璟一點轍都沒有,只能小心勸解。

“奶奶,人家不常說窮則思變嗎?光是那點田地養不活咱們一家人,孫兒也是沒辦法,多掙點錢,也好孝敬奶奶,還有孃親。”

王老太太斜靠着牀上,只給了王良璟一個背影,過了好半天,才悻悻擺手。

“愛幹什麼幹什麼去,小心別把最後一點家底兒都給敗光了!”

王老太太一直覺得讀書耕田纔是正兒八經的營生,三伯跑出去經商,老太太氣得要把他逐出王家大門。到了老爹這裡,她不是更開通了,而是無可奈何,老大和老二都走了,王良璟就是家裡的頂樑柱,他認準的事情,老太太還真不好阻攔,兒孫自有兒孫福,管不了了!

王良璟第一次感覺到頭頂的烏雲散開了,終於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氣,三十來歲的人了,還真不容易。可是很快他就感到了一家之主的壓力,王良璟急匆匆到了老僕人王忠的房中。

王良璟和他聊了一個多時辰,請求王忠好好照顧奶奶和母親,最後他更是拿出了八百文銅錢,交給了王忠。

算是之前的散夥飯,王寧安從韓蛤蟆那裡掙來的一貫錢,被敗得乾乾淨淨。

弄得王寧安吃完飯的時候,無比鬱悶,他對天誓,以後一定要弄一個大大的金庫,身無分文的感覺太難受了。

次日,是個不錯的大晴天,一家人早早起來,白氏給兩位老人準備好了飯菜,又蒸了一鍋炊餅,裝在籃子裡,把一家五口人的換洗衣服包成了一個大包。

“你還要帶着湘兒和澤兒啊?”老爹驚呼道。

“嗯!”白氏黑着臉道:“有一次教訓就夠了,誰也不如親爹親媽,我可不敢把他們倆扔在家裡。”

王良璟也只好點頭,他找了兩個筐,墊上稻草,用扁擔挑着,白氏揹着衣物,王寧安跟着,一家人出了土塔村,向着滄州進。

昨天的時候,二伯是被兩駕馬車接走的,到了自己,就只能靠兩條腿,王寧安覺得他們不像是進城經商,更像是逃難的流民。

“我覺得咱們該僱一駕馬車,最起碼把聲勢造起來,不能讓人小瞧了。”休息的時候,王寧安如是說道。

王良璟坐在大石頭上,三口兩口吃光了炊餅,然後一伸手,把王寧澤抱起來,塞到了王洛湘的筐裡,指着空出來的一個。

“進去,爹挑着你!”

王寧安的臉瞬間就黑了,讓他坐筐裡,還不如殺了他乾脆!便宜老爹不是挺厚道的嗎,怎麼對自己兒子,就這麼多損招啊!身後傳來王寧澤和王洛湘的笑聲,兩個小沒良心的,白疼你們了!

王寧安賭氣快走,把其他人甩在身後,正好到了一處路口,從另一條路上飛快跑來一輛驢車,王寧安連忙躲閃,卻聽到驢車上有人驚呼。

“哎呦,這不是王二郎嗎?”

王寧安一擡頭,也認了出來,竟然是那個買了自己故事的韓蛤蟆。

“啊,是老韓啊!”

王寧安呲着牙一笑,“沒說書嗎?”

“說了!”韓蛤蟆眉開眼笑,指了指驢車,笑道:“猜猜,這是咋來的?”

王寧安隨口道:“不會是人家賞的吧?”

“還真讓二郎猜對了。”韓蛤蟆得意道:“三河村的張大財主過五十大壽,請來了十幾個唱曲,變戲法,說書,唱戲的,那個場面啊,大了去了!可人家張大財主天生不愛笑,誰上臺也沒用,這不,我老漢上臺,說了一段,張大財主笑得前仰後合,這不,他兒子送了老漢一頭驢,我一琢磨啊,光有驢沒有車怎麼行,又花了三百文,從張家買了一輛車,說是買,其實是半買半送。”

韓蛤蟆滿臉紅光,得意洋洋,拍着王寧安的肩頭,問道:“王二郎,你猜我說的是哪一段?”

王寧安看他的樣子,哪裡還不知道,“不會是《黃半仙》吧!”

“嘿嘿,還真讓二郎說對了,就是這段!你可沒看見啊,我說完了,滿堂的彩,都衝着我一個人,下了臺,其他的人全都豎大拇指!”

“那可就恭喜老韓了。”

韓蛤蟆突然又嘆口氣,“二郎,老漢不瞞你,這《黃半仙》是好,可是說多了也不靈了,你還有段子嗎?”

“有啊!”王寧安大笑道:“我不是告訴你了嗎,大段子三百六,小段子如牛毛!”

“快,快給我說兩個!”韓蛤蟆激動地手足無措,忙往懷裡伸手掏錢,“我可不白要啊,說個價,我絕不還嘴!”

“哈哈哈。”王寧安眼珠轉了轉,老爹他們也趕上來了,就笑道:“成了,你送我們一家進滄州,我給你兩個段子。”

……

“我說的這段故事啊,叫《珍珠衫》,可見因果循環,果報不爽……”

王寧安一路上給韓蛤蟆講故事,一共兩段,《珍珠衫》和《鎖麟囊》。

《珍珠衫》出自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說的是一個商人蔣興哥外出經商兩年,妻子王三巧另覓新歡,與陳大郎墜入愛河,分別之際,王三巧送給陳大郎珍珠衫作爲紀念,後陳大郎巧遇蔣興哥,拿出了珍珠衫,蔣興哥怒氣衝衝,休了王三巧。

誰知陳大郎染病而死,家道中落,妻子平氏不得不重新嫁人,經過媒婆介紹,竟然嫁給了蔣興哥。

祖傳寶物珍珠衫竟重新回到了蔣興哥手裡,恰巧此時蔣興哥捲入了一場命案,負責審訊的王知縣在不久之前納了蔣興哥前妻王三巧爲妾。

王三巧知道前夫被冤枉,千方百計救下了蔣興哥,吳知縣知道二人關係之後,周全夫妻二人,破鏡重圓……

而《鎖麟囊》呢,這段故事本是京劇名段,說的是一個富家小姐薛湘靈出嫁當天,在春秋亭避雨,遇到了貧寒的新娘趙守貞,薛姑娘同情對方,贈予她裝滿寶物的鎖麟囊作爲陪嫁。若干年之後,薛湘靈回家探親,遭遇洪水,流落到一家做了奴婢。想不到這一家的女主人竟然是當年受了她恩惠的趙守貞,兩人重逢,感慨萬千,薛湘靈一家重新團圓,還和趙守貞結成了兒女親家,皆大歡喜。

這兩段故事放在後世,一點也不稀奇,可是放在北宋,絕對是腦洞大大滴!把韓蛤蟆聽得都迷了,《黃半仙》那種搞笑的段子,適合在壽誕喜慶的日子講,而這兩段,家長裡短,因果報應,正好對了婦人的品味。要是哪個貴婦請堂會,去說一段,人家高興了,沒準賞賜比張大財主家還豐厚!

王二郎是真有貨啊!

韓蛤蟆仔細詢問,用心記下故事的關鍵之處,王寧安一邊講解着,也隨口問了問滄州的情況。

他心裡一直好奇,究竟是哪位大人看上了二伯,還費力氣請他當師爺,真是有趣啊!

“滄州新來的知州姓包,叫什麼包拯。”

噗!

王寧安正喝水潤嗓子,一口噴了出去。

“王二郎,這個包大人怎麼了?”

“沒,沒什麼。”王寧安隨口說着,心裡頭可敲起了鼓,包拯,竟然是包黑子!他不是開封府尹嗎,怎麼跑滄州來了?

王寧安滿心驚駭,其實也沒啥疑問的,開封府尹可不是小官,人家包拯也是一步一個腳印升上來的,半年之前,他剛剛出使大遼回來,熟悉遼國的情況,故此被派到了滄州,要整頓防務。

王寧安萬分篤定,這個包拯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黑老包!道理很簡單,去接二伯的先生姓公孫,多半就是老包的好基友,鐵桿搭檔公孫策!

王寧安一直懷疑,二伯是偷了自己的方法,才鹹魚翻身的,還一肚子氣,想要找二伯算賬。可是知道二伯騙了包拯之後,王寧安一點報仇的想法都沒有了。

假的終究是假的,二伯落到了包黑子手裡,還是替他默哀三分鐘吧!

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57章 樂極生悲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第1101章 遷都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433章 幽州交給你了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608章 只敬畏強者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708章 都抓起來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576章 天子劍的用處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130章 接管銀行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510章 小人現形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573章 大勝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564章 碾壓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637章 覆滅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186章 奮鬥的平縣第67章 醉翁醉了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608章 只敬畏強者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860章 天牢蹲出來的學問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534章 帝王心
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57章 樂極生悲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第1101章 遷都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433章 幽州交給你了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608章 只敬畏強者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708章 都抓起來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576章 天子劍的用處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130章 接管銀行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510章 小人現形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573章 大勝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564章 碾壓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637章 覆滅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186章 奮鬥的平縣第67章 醉翁醉了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608章 只敬畏強者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860章 天牢蹲出來的學問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534章 帝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