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何以立縣

蘇軾一幫人找到了王寧安,可是卻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臉上刺字可不只是爲了區分身份那麼簡單,如果官兵逃跑了,還可以根據刺字,把逃兵抓回來,嚴懲不貸。

換成了腰牌有什麼用?

偷偷扔了就是,根本沒法約束將士,所以辦法根本不行。

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蘇軾顯得很失落。

突然在人羣后面的呂惠卿擠了進來,他是福建人,個子不高,但長得很好看,神采飛揚,氣度沉穩,比蘇軾幾個都大一些,平時不怎麼說話,只是默默觀察,是個十足的心機男。

今天他突然站了出來,“先生,學生斗膽請教,士兵爲何會逃跑?”

“呵呵,你是明知故問啊,百姓都說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重文輕武,武夫地位低下鄙陋,自然沒人願意幹。”

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呂惠卿昂起頭,迎着王寧安的目光,信心十足道:“先生,照這麼說,問題不在刺字和腰牌,而是該不該把武夫看得那麼低賤!”

王寧安眼前一亮,伸出了讚許的大拇指。

“很好,吉甫說出了問題的根本,武人乾的是提着腦袋的活兒,承受着各方的嘲笑,還拿着微薄的糧餉,又經常被拖欠……試問,只要腦筋正常,誰能願意投軍?要麼就是世代將門,要麼就是遭了災,沒有出路的難民,還有就是被判充軍的犯人,這也就是我大宋武人的主要來源了。”

王寧安本不想和他們多談,說起來,六藝學堂的人多數還都是書香門第,仕宦門庭,和王寧安之間,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究竟這幫小子會怎麼看,誰也說不好。

“這不公平!”

最叛逆的蘇軾突然叫了起來,或許是遺傳了蘇老泉的憤青,蘇軾也是個小憤青,“武人怎麼了?他們也是大宋的子民!要不是武人拼死征戰,打敗了遼寇,歲幣之恥能解決嗎?朝廷這樣慢待武人,實在是太過分了!”

蘇軾的鳴不平,引來了不少人的贊同,可也有人覺得重文輕武是朝廷的國策,延續了近百年,難道還要縱容武將,恢復到五代十國的狀態嗎?

有些人就想出言爭辯,可是呂惠卿咳嗽了兩聲。

“朝廷的方略先放在一邊,就說眼下的平縣,雖然雙方剛剛罷兵,遼國隨時會反悔。朝廷這兩年多救災,弄得國庫空虛,也拿不出錢募兵。想保護平縣,就要靠咱們自己的力量!可偏偏輕視武人,又招募不到兵源。王先生,學生覺得這十分荒謬,普通人交往,尚且知道禮下於人必有所求,我們需要武人,卻還鄙視武人,這,這說得過去嗎?”

韓宗武臉色凝重,“吉甫兄,你說要怎麼辦?”

“很簡單,在平縣,不能輕視武人,相反還要給武人優待!”

曾布有些遲疑,“那,那會不會出亂子?”

蘇軾一拍他的肩頭,“想什麼呢,區區一個縣而已,大宋朝有上千個縣,能鬧出什麼動靜!”

“也是……”曾布也不得不點頭了。

就這樣,大傢伙七嘴八舌頭,終於商量出了結果。

到了下午時分,新的招兵告示就貼了出去。

這一次招兵,不但取消了刺字,還規定每個兵卒放木製腰牌,在上面刻上士兵的名字,所屬的營盤,一旦丟失腰牌,要嚴懲。同時,持有腰牌,也享有優待,比如可以不用排隊進城,可以送兒子免試入學,突疾病,就醫費用衙門負擔一半……

告示貼出來,平縣就炸了。

老天爺啊,當兵不再備受歧視,還成了香餑餑,好多良家子弟也跑了過來,黑壓壓的,隊伍排出去老長,一眼望不到頭。

這幾個出主意的壞小子也驚呆了,要招兵不錯,可不能全城的青年都過來啊!

他們緊急商量,把原來的軍餉從一貫壓到了5oo文,至於那些優待,也做了限制。另外也依照大宋徵兵的辦法,擬出來徵兵的標準,比如要身高過五尺,體能過關,沒有疾病,身家清白,不要遊手好閒的懶漢,更不要打架鬥毆的兵痞兒……

經過了好幾天的忙活,徵兵工作總算是正常運作起來,每天都要三五百名合格的年輕人加入平縣的廂軍。

王良璟除了官階升上去之外,他的差遣也變了,一躍成爲天雄軍都統制,駐防滄州,平縣等處。

爲了保護榷場安全,王良璟手下管着十個營的廂軍,滿編爲5ooo人,依照大宋的軍隊的尿性,不要奢望滿編,能過3ooo人,就該燒高香了。

可到了王家這兒,非但要滿編,而且還不夠用。

王寧安和老爹商量過來,兵當然越多越好,可是也必須足夠精良,不能弄一堆烏合之衆,憑白惹人注意,還沒有戰鬥力。

爺倆商量之後,五千廂軍不變,再新招募1ooo名效用士,加上原來的部曲,就達到了15oo人。

別以爲人不多,要真是把這些人武裝起來,王家也就是僅次於折家和種家的將門力量了。

要說起來,賈相公也算夠意思。

賈昌朝臨進京之前,特別以保護榷場的名義,撥了兩個營的雲騎給平縣,這兩個營原本都是駐防大名府的,按理說應該是一千騎兵。

可是到了滄州,卻連一百人都沒到!

他孃的,九成多的空額,還有沒有天理了?

而且看看這一百來人,王寧安都哭了,全都是老弱病殘,更令人指的是居然連一匹馬都沒有,只有五十多匹騾子,還有二十幾頭驢!

姓賈的,你玩人是不?

正在王寧安憤怒的時候,王德用送來了一封信,王寧安的腦袋涼快了。

老將軍在信中很感嘆,他雖然出任經略安撫使,也有心照顧王家,多給他們一點兵,可是總有人閒言碎語不斷,說老將軍騙他王家,結黨營私,弄得王德用很不好辦。

看到這裡,王寧安這才如夢方醒。

敢情人家賈昌朝早就猜到了,讓王德用上位又如何,老將軍的武將身份決定了動輒得咎,根本沒法隨便照顧王家,倒不如賈相公來的方便。

給你兩個營的名額,那是給你們家擴充騎兵打開方便之門。

至於賈相公,他也不賠。

在大名府多年,賈昌朝落下的空額絕對不少,老東西的兜裡都塞滿了錢,他也不好說什麼。

這次進京,要對付文彥博,那可是級高手之間的較量,絲毫馬虎不得。他把兩個營給了王家,卻把人馬留下來,去填補別的營的空額。

既把自己的屁股擦乾了,又給王家賣了一個好!

王家明明要出大價錢,自己招兵,自己買馬,苦心訓練,到最後查下來,還要替賈昌朝擔着,作證賈相公沒有空額——就算這樣,還要感謝人家賈昌朝!

和這個老貨接觸的越久,王寧安對無恥的定義就不斷下墜,簡直深不見底,想起賈昌朝,都恨得牙根癢癢兒。

可你又有什麼辦法!王家急需擴充力量,賈昌朝大開方便之門,還能拒絕嗎!

五千步兵,一千騎兵,一千五百效用士,此外,王德用,折家,種家分別給了兩百部曲,楊家送來1oo,狄青還把跟隨自己多年的5o名親衛送給了王寧安,

林林總總,都加起來,差不多有8ooo多人。

對了,還有水手和水兵,加起來也有一兩千人。

雖說進取不足,可是訓練好了,也能自保了。遼國再想輕易犯境,那是門也沒有!

完成了招兵的任務,王良璟歡天喜地去訓練人馬了。

望着黑壓壓的部下,王良璟熱血沸騰,想當初,王家不過區區幾十個部曲起家,到了現在,竟然也有上萬人馬,想起來都給夢一樣,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練兵,有朝一日,還指望着他們光復燕雲,滅了遼國呢!

……

解決了招兵的問題,平縣的安全有了保障,大家又湊到了一起,商量下一步的事情。

“第二道題目,就是確定平縣的展方向,該以何立城?”

話音剛落,程顥再度搶先站了出來,他來六藝的時間雖然不長,卻現這裡的學子集合了各地的精華,如果任由王寧安塗炭下去,絕對是大宋士林的損失。

他必須要站出來,大聲疾呼,給他們一個當頭棒喝,讓他們幡然悔悟。

“觀平縣百姓,不務農,不紡織,處處言商,人人逐利,須知道農爲根本,商爲枝葉,枝繁才能葉茂,男耕女織,乃是古今至理,就算陛下也要親自耕種,爲萬民表率,捨棄根本而不顧,就是自掘墳墓。我以爲當立刻改弦更張,不能一誤再誤了……”

自從上次言,王寧安就知道了他就是程顥,未來的程朱理學,就有他一份!

如今他也二十來歲,一身所學,早就改變不了了,王寧安深知理學之害,他甚至想過廢掉二程,可轉念一想,二程眼下還沒有什麼罪惡,只是兩個迂腐的讀書人而已,再說了,大的風氣不改,還會跳出無數個程顥程頤,索性就留着他做一個負面教材吧!

“大傢伙還有什麼看法?”

話音剛落,蘇軾就跳了出來,“說是男耕女織,平縣有多少耕地?能安頓下幾十萬人嗎?我以爲平縣坐擁市舶司和榷場,理當以商立縣,這纔是正辦!”

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674章 一杆旗號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222章 秀恩愛第827章 皇帝不好當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573章 大勝第913章 惡鬥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417章 一起發瘋的君臣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29章 三顧茅廬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553章 入蜀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787章 三跪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723章 尷尬的宋相公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216章 一線生機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40章 弓箭社第72章 楊家槍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528章 讓人傻眼的聯盟第18章 麪條飄香第74章 一怒拔劍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818章 沒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480章 厲害了,擲彈兵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212章 絕對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932章 用酷吏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634章 復仇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629章 恩科第1038章 立法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
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674章 一杆旗號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222章 秀恩愛第827章 皇帝不好當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573章 大勝第913章 惡鬥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417章 一起發瘋的君臣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29章 三顧茅廬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553章 入蜀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787章 三跪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723章 尷尬的宋相公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216章 一線生機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40章 弓箭社第72章 楊家槍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528章 讓人傻眼的聯盟第18章 麪條飄香第74章 一怒拔劍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818章 沒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480章 厲害了,擲彈兵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212章 絕對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932章 用酷吏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634章 復仇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629章 恩科第1038章 立法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