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

用王寧安的話形容,眼下西北就是在進行一場人心爭奪戰。

只要能讓衆多的受災百姓有了生路,整個西北都會穩如泰山,如果做不到,那麼遍地烽火就真的不遠了。

從上到下,全都拼了命。

趙禎親自給國舅曹佾寫信,向他借錢。

曹佾不是傻瓜,雖然姐夫沒寫具體數目,但越是如此,越證明情況緊急,馬虎不得。他參與過河北就在,曹佾心裡清楚,多少錢都不如糧食來的實在。

他掏空了家中的產業,把車馬行的人手都集中起來,存糧裝上,缺少的部分就去買。

不管多少錢,他都毫不猶豫。

甚至錢不夠了,還要去借!

曹佾很清醒,他的寶貝外甥已經一天天大了,小傢伙很好看,也很靈透,只要他能登基,繼承皇位,曹家幾十年的富貴就有了。

就算看在外甥的面子上,他這個國舅也不能丟人!

有了曹國舅帶頭,其他人也不敢怠慢,紛紛竭盡全力,向西北輸送物資,完全到了不計成本的地步。

民間尚且如此,朝堂上的諸位相公更不敢怠慢。

在趙禎北巡之後,賈昌朝一直主導中樞,由於富弼被罷官之後,韓琦成了悶油瓶,絕不出來添亂。

賈昌朝能放手施爲。

在過去的一年之間,賈昌朝陸續裁撤了河北和京畿的30萬廂軍。

過去文彥博喊出裁軍8萬,幾年的功夫都做不成,他賈相公一下子裁軍30萬,足夠名垂青史了。

當然了,賈昌朝的成功跟恢復幽州有着莫大的關係,隨着防線北移,原本河北的屯兵重鎮都失去了價值。

除了少數精銳之士,被選拔到幽州,駐防長城一線,大多數的士兵都要被徹底裁掉。

放在以往,絕對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好在王寧安在京城幹過一次裁軍,給了賈昌朝莫大的啓發。

這些廂軍沒有直接廢掉,而是轉行從事運輸物流。

不說別的,幽州光復了,那麼多的牛羊,木材,羊毛,要運到內地,內地的糧食,布匹,瓷器,軍需物資,也要運到幽州。還有平縣,有着大宋最先進的鍊鐵高爐,還負責生產水泥,這些建材都要送到長城,還有要送到西京。

整個物流業,就吸收了20萬人。

另外王寧安乾的另一件事,也終於收穫了成果。

從野狼谷的六匹種馬起家,河北畜養戰馬數量,終於突破了15萬。其中有12萬是北地馬,遍佈河北的所有馬場,另外還有3萬匹,是從三哥那裡弄來的馬瓦里馬。

在15萬匹戰馬之外,是近40萬匹馱馬。

不得不說,王寧安徹底改變了大宋缺馬的窘境,雖然說比起漢唐動輒百萬匹的驚人數字,大宋還差得太多,但是這些馬匹已經極大改變了大宋的局面。

作爲一個人口衆多的龐大國家,運輸的需求幾乎是無止境的。

水泥的出現,馬匹增加,隨之而來,整個河北都在忙着修路,提升運力。

……

嶺南和交趾的糧食,茫茫海洋中的鯨油,通過馬車,快速運往汴京,又從汴京向西,運到洛陽,運到整個西北……

沒有掣肘,大宋的行政效率還是非常驚人的。

文彥博也不甘於人後,他反覆遊說西北的士紳,向他們描繪銀行的前景,鼓勵他們幫忙朝廷,解決難題。而且文彥博還上書,凡是能提供5萬石糧食的,陛下賜御筆嘉獎,還准許一子進入皇家書院學習,10萬石以上,給予三個名額!

這一招使出來,西北的士紳官吏嘴裡頭大罵,可行動上卻乖乖的聽話,拼了老命,從各種運糧。

沒有辦法,從六藝學堂,到皇家書院,這些年的名聲也太響亮了。

儘管西北的士紳剛剛吃了虧,被大蘇給坑苦了,但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小小年紀,還沒有真正入仕,六藝的學生就頭角崢嶸,非比尋常,日後肯定能成大器。

誰不望子成龍,把他們的孩子送進六藝,就等於是贏在了起跑線。

糧食是不少,可朝廷又不是白要,再退一步,就算白要,也要花這個錢!

君不見後世多少家長痛罵房價太高,但是隻要有點條件,還是乖乖去買學區房,寧可賣了別墅,也在所不惜!

六藝學堂的招牌可比後世最好的名校,還要名一百倍!

老文算是摸準了士紳的脈,一擊即中。

從皇帝,到大臣,再到士紳……儘管懷着複雜的目的,但是大家的力氣用到了一處。

西安、渭南、華陰、潼關、三原、陝州……等等,遭災的地區,得到了最好的救濟,災民有糧食吃,有活兒做。

人心安定,一點亂子沒有。

當然也不能說沒有,比如崔家就派出了很多人,想要煽動造反,結果他們派出來的人全都被抓了起來,憤怒的百姓把他們扭送到官府,當即明正典刑。

爲首的一律斬立決,隨從被貶爲奴隸,讓他們負責修堤壩、道路,而且他們沒有工錢可拿,每天干活的時間是其他人的兩倍。

老百姓沒有任何同情,恨不得讓他們累死纔好!

崔家積累了千年的名聲,徹底毀掉了。

從一個人人羨慕的世家大族,到萬民唾棄的害人精,崔家只用了幾個月的光景,真不知道他們是該哭還是該笑……其實此刻的崔西楓既沒有心思笑,也沒有心思哭,他正被自己的二叔崔志左右開弓,狠抽嘴巴子!

……

“完了,全都完了!”

崔志像是暴怒的獅子,他把侄子的臉打得跟豬頭似的,血水順着嘴角流下來,看起來好不可憐,崔西楓也不敢去擦,只能任憑叔父痛罵。

“蠢材,愚蠢透了!”崔志來回狂躁地走着。

他真的被氣瘋了,“你知道嗎,外面都怎麼說咱們家?現在各個州縣,到處都貼出告示,說咱們是勾結西夏的罪人,是殘害百姓的賊,還說本來暴雨不會成災,是咱們扒開了堤壩,致使洪水溢出,沖走了十萬生靈!我問你,名聲狼藉,我們何以自處?千年的經營,都被你給毀了!”

崔西楓直挺挺忍着,沒有一句回嘴,他叔叔罵得都對,他還能說什麼。

等到崔志打累了,也罵累了。

崔西楓才苦笑道:“叔父責備的是,侄兒的確辦了錯事,可侄兒要說,哪怕換了別人指揮,也會犯錯,我們的對手和以往不一樣了!”

崔西楓真是驚了,怕了,傻了!

以往朝廷救災,成績最好的,也不過是救活一半人而已,一百萬人,總要餓死三五十萬!

六七百萬人的災害,已經超出了大宋的能力範圍。無論怎麼算,都要釀成民變!

可朝廷愣是給撐住了,除了老弱之外,幾乎沒有多少死亡的。

一個修路工,一天領2斤糧,他吃一斤,給家裡一斤,就能保證三四口人不會餓死,十天發100文錢,積攢一年半載,甚至能建一個土坯房,稍微忍一忍,又像以前那樣過日子了,甚至朝廷還降下旨意,三年免除賦稅,不但免稅,還要求所有地主士紳,必須降低田租,對於收成在五成一下的百姓,則要免除田租!

再有,西京銀行還主動提供低息貸款。

在救災過程中,有兩個金字招牌,一個是帶領大家走出困境的六藝學生,一個是無所不在的西京銀行。

靠着這兩樣,人心被朝廷牢牢掌握,崔家所有的努力,就跟耍猴一樣可笑。

“叔父要罵侄兒只管罵,要打也只管打,侄兒辦錯了事情,理當受罰。可眼下呢,我們必須往前看,要儘快拿出行動,不然等到災民安置完畢,朝廷就會對我們下手了!”

崔志強忍着怒火,他也不得不承認,侄子的話有道理。

“你說,要怎麼辦纔好?”

崔西楓顯得很激動,大聲道:“立刻舉事,再也不能等了!”

崔志遲疑道:“你擺平種家軍了?”

崔西楓搖搖頭,“種家三兄弟不但不願意和我們聯手,還暗中把消息透露給王寧安,他們就是喂不熟的狼!”

崔志哼了一聲,黑着臉道:“種家和咱們本就不是一路人,只是仰仗我們的財力罷了。倒是西夏,才着實讓人惱恨!”

提到了這裡,崔家的叔侄都義憤填膺,怒髮衝冠。

前面提到過,崔家在十年前,從西北逐漸淡出,變得銷聲匿跡,而西夏又是那時候背叛大宋,自立一國的。

這不是巧合,崔家爲了李元昊,不但付出了鉅額的財力,還派出最優秀的族人,去幫着李元昊籌謀軍事,統籌糧草,還提供情報,總而言之,沒有崔家的幫忙,就沒有西夏。

可是在事成之後,李元昊翻臉無情,把崔家的人全都剷除,完美上演了一出借雞生蛋,然後再殺老母雞煮湯的生動戲碼!

崔家選擇在抗擊西夏的後期,幫助種家,也是爲了報復李元昊。

他們又擔心被西夏掀出醜事,遭到大宋報復,這才選擇隱匿勢力,當然,阻撓趙禎遷都,也有這個考量,畢竟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沒有秘密可言。

“沒藏訛龐就是一條狼,比李元昊還過分的狼,他遲遲不肯答應出兵,還要求把所有財產,都交給他,這是要吃幹抹淨!!!”

崔西楓怒火中燒,也很無奈,“叔父,給他,都給他!只要他肯出兵就行!延安府我們拿不下來,就先把保安軍和定邊軍拿下來!迎接西夏大軍進入!”

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84章 真相大白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932章 用酷吏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713章 富弼殺不得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87章 兩個老兵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637章 覆滅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576章 天子劍的用處第18章 麪條飄香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1153章 絕命書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626章 誅九族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90章 兵器寶庫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629章 恩科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620章 大改革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590章 拜師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634章 復仇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25章 長街毆鬥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45章 巧取第87章 兩個老兵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564章 碾壓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919章 司馬光發威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1074章 撕破臉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58章 一條漢子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95章 賑災妙法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12章 廚藝第659章 天兵至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
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84章 真相大白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932章 用酷吏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713章 富弼殺不得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87章 兩個老兵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637章 覆滅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576章 天子劍的用處第18章 麪條飄香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1153章 絕命書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626章 誅九族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90章 兵器寶庫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629章 恩科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620章 大改革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590章 拜師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634章 復仇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25章 長街毆鬥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45章 巧取第87章 兩個老兵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564章 碾壓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919章 司馬光發威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1074章 撕破臉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58章 一條漢子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95章 賑災妙法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12章 廚藝第659章 天兵至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