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再贏一局

王寧安和遼國使者連續談了三次,一次比一次熱烈,王寧安詳細勾勒出雙方貿易的藍圖,還許諾制定詳細規範,確保雙方能夠互惠互利。

王寧安和遼使表示,一兩銀子,八錢歸大宋,八錢歸遼國,很難做到,但是上下差一兩錢銀子,卻是可以做到的,如果還不滿意,想要拿得更多,那就只有沙場上一爭高下了。”

話說的直白,可有了前面的鋪墊,耶律化葛和張孝傑都聽進去,他們的印象中,王寧安和一般的大宋臣子不一樣。那些人一個個口不言利,動輒引經據典,姿態高得很。遼國這些年漢化的很厲害,但是和大宋的臣子談,還是很費事。雲山霧罩,說出來的話非要仔細翻譯,才能領會。

王寧安不是,他說的都是大白話,拿出來的都是實實在在的例子。

比如王寧安讓他們上汴京的集市看一看,一塊玉雕,價值萬貫,大宋境內玉石不多,可遼國地域廣闊,向西有和田的羊脂玉,在遼東還有岫巖玉,不過是普通的石頭,弄到大宋,經過巧匠之手,就價值倍增。

除此之外,遼國廣袤的松林下面,有許許多多的琥珀,這玩意就是幾千年前的松樹油落在地上,被土層埋起來,再挖出來,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叫蜜蠟,一個上好的蜜蠟手串,也價值不菲。如果琥珀之中有一個小蟲子,這叫蟲珀,更是價值連城。

廣闊的遼國,有太多俯拾皆是的寶貝,竟然有遼國人對貿易心存忌憚,實在是沒有道理……

王寧安的話算是說到了這兩位的心坎上,什麼關南十縣,什麼歲幣,他們全都不提了,只是催促王寧安,要儘快把他許諾的變成現實。

王寧安是滿心歡喜,他給大宋談出了最好的結果,可是當會談過程上報政事堂之後,立刻引來了文彥博的怒火。

“荒唐,這小子簡直是喪權辱國,出賣大宋!”

富弼看了看,也是連連搖頭,“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

他們實在是理解不了,王寧安爲什麼要搞貿易平衡,還要送匠人給遼國,甚至要幫遼國培養人才……你是大宋的臣子,還是遼國的臣子,把好東西都奉送給遼國,那大宋還剩下什麼?

兩位相公把關係打到了趙禎那裡,要換成普通官員,趙禎一道旨意,談判結果作廢,王寧安就要被貶出朝堂,沒準就去黃州當團練副使了。

不過趙禎和以前到底是不一樣了,他隱隱約約能看出王寧安的算盤。

“去,把那小子叫來,朕要好好聽聽他怎麼說。”

沒有多大一會兒,王寧安急匆匆趕來,聽完了文彥博的問題,王寧安哈哈大笑,“文相公,你問我把這些都給了遼國,大宋剩下什麼,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大宋剩下了整個天下,遼國要不了多久,就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胡說!”文彥博把眼睛一瞪,“你這是欺人之談,我大宋物產豐富,百姓勤勞,能製作遼國沒有的貨物,絲綢,瓷器,蠻夷趨之若鶩,你把這個本事教給了遼國,那遼國還需要大宋嗎?宋遼的貿易,豈不是讓遼國佔了大便宜?這不是賣國嗎?”

文彥博問得氣勢洶洶,可說起別的,王寧安不是對手,談起做生意,十個文彥博綁在一起,也沒有王寧安的鬼花招多,不關智商,雙方的眼界根本不在一個時空上面。

“文相公,你可知道如何才能化解蠻族的野性,讓他們無害嗎?”

文彥博懶得搭理王寧安,黑着臉不說話。

王寧安呵呵一笑,“既然文相公不屑於回答,那我就說說自己的看法,從春秋戰國,到秦漢隋唐,我中華融合的蠻夷不計其數,一旦蠻夷接受了中華文化,學會了漢家的生活方式,就徹底無害化了,久而久之,就被同化消失……方纔文相公擔心遼國把我們的好東西學走,下官以爲,恰恰相反,我們應該巴不得遼國都學去,只要他們都學會接受了漢人的生活方式,宋遼兩國就在同一個比賽場上了,那時候比拼的就是數量,就是規模,我大宋的人口是遼國的十倍,如果我們還打不贏遼國,不如干脆找一個繩子吊死算了,免得給歷代先祖丟人現眼!”

嚯!

真讓王寧安講出了一番道理,趙禎聽完,抓着鬍鬚,滿臉含笑。

沒有哪個皇帝是笨蛋,趙禎研讀《管子》,王寧安所說,正好和管仲一脈相承,而且是更上一層樓。

“妙哉,真是妙啊!王卿,你所言甚合朕意。”

趙禎點頭了,這下子兩位相公可尷尬了,文彥博的臉黑的都能滴下雨水,雙眼死死盯着王寧安,不可遏制的怒火從裡面噴出來,簡直要把王寧安給燒了。他素來作風強勢,誰也不敢直面鋒芒,偏偏在小小的王寧安這裡,屢屢吃癟,文彥博的懊惱憤怒就不用提了。

富弼同樣不認同王寧安的看法,進言道:“陛下,王知縣所講,貌似有些道理,可遼國未必會全盤學習大宋,倘若他們只是拿走了一些需要的技術,富國裕民的同時,又保留着強悍的騎兵武力,老臣只怕會重蹈安史之亂的覆轍,陛下不可不查啊!”

到底是幾次出使遼國的舌辯之士,富弼很快找到了王寧安的弱點。

文彥博眼前一亮,“啓奏陛下,臣以爲富相公所言極是,王寧安不過一廂情願,自以爲是,不值一駁。”

倉促之間,文彥博竟然失去了宰相的風度,就差罵人了,趙禎心中有些不喜,轉向了王寧安。

“王卿,你還有什麼說?”

“臣當然有話說,富相公的擔憂是對的,可是微臣以爲這是因噎廢食,十分不可取。我們不是笨蛋,遼國想學什麼就學什麼,不想學什麼就不學什麼,那還要榷場的官吏幹什麼?還有臣子幹什麼?我們自然要努力按照咱們的想法,塑造遼國。當然,遼國可能還保留着很強大的武力,會威脅大宋的生死,我要問的是,漢化的遼國威脅大,還是眼下的遼國威脅大?我想睿智如富相公,不會不明白。再說,富相公提到了安史之亂,我更要請教,安史之亂是怎麼來的?假如不是奸相李林甫想要長期霸佔相位,阻塞賢路,打破了出將入相的規矩,任用胡人出任節度使。以爲胡人不通文墨,就無法威脅相位,可是他忘了,胡人雖然威脅不了相位,卻能威脅大唐的江山!”

王寧安義正詞嚴,質問道:“請富相公告訴下官,安史之亂的根源何在?是兩個胡人節度使,還是朝中的宰輔無能,到底誰纔是罪魁禍?”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王寧安好歹學過辯證法,又經歷過幾年的網絡洗禮,曾經大戰過各路妖魔鬼怪,遇到過無數不懷好意的雞湯,見過多少精心炮製的騙術……

文官最強大的一點就是他們壟斷了歷史的解釋權,接着又打着以史爲鑑的旗號,逼着你按他們的套路走。

安史之亂,藩鎮割據,五代十國……這是他們攻擊武夫的最好鐵證,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甚至武將自己都接受了這個觀點。

可王寧安不信這一套,如果不是李林甫嫉賢妒能,害怕在外領兵的名將回來奪他的相位,怎麼會一再提拔安祿山,給他三鎮節度使的位置,讓他有了造反的本錢。

要知道,唐初可是名副其實的出將入相,多少名臣都是文武雙全,真正能徵殺疆場。即便大宋最出色的人傑范仲淹,領兵也不過是半路出家,趕鴨子上架而已,比起大唐的猛人差得太多了。

王寧安的一問,竟讓富弼一死語塞。

王寧安抓住機會,痛心疾道:“陛下,以臣所見,固然推動遼國漢化,會有風險,但是隻要我們腦筋清醒,時刻不忘整軍經武,苦練大軍,就能抵禦住遼國的反撲,甚至奪回燕雲,滅了遼國。畢竟和遼國的經濟往來之中,真正的利益在我們這邊。”

“陛下,如果大宋在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還被遼國弄得悽悽慘慘,那可就不是遼國的問題,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換句話說,也就是將相無能,誤國誤民,真該好好反躬自省了!”

當初看到兩個遼使被王寧安弄得沒有話說,大家還沒什麼感覺,只是嘲笑對方無能,可真正和王寧安交手,文彥博和富弼才感到了頭疼。

這小子有着迥然不同的思維模式,而且他這套模式還能自圓其說,無懈可擊,就拿和遼國貿易來講,他沒有說的一朵花似的,什麼毛病都沒有。可是他擺出了事實,坦然面對,除非你承認宋人不如遼人,哪怕十倍優勢,一樣被人家**花,否則,你就要跟着王寧安的路子走,哪怕兩位相公,也被說的沒脾氣。

說他是妖孽,一點不冤枉。

最氣人的是趙禎還信了王寧安這一套,他含笑道:“王卿少年氣盛,難免言語欠妥當,但是道理卻是真的。朕聽從兩位相公的諫言,口不言兵,於民休息。但是朕不能成爲懦夫,光復燕雲,乃是我大宋兒郎畢生之責任所在,能削弱遼國,朕都鼎力支持。這次議和就按照王卿的意思辦,兩位相公,你們意下如何?”

文彥博老臉鐵青,卻絲毫沒有辦法,彷彿吃了蒼蠅一般,低聲道:“老臣遵旨!”

從皇宮出來,回到了政事堂,文彥博的值房中,傳出了乒乒乓乓的聲音,這位文相公是真的怒了,王寧安一再挑釁,甚至敢給安史之亂翻案,這是動了文官的命根子,假如皇帝被他蠱惑了,那後果不堪設想。

看來一定要幹掉王寧安了……

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290章 瘋狂搶購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38章 回村第86章 爆發吧,楊家將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910章 傳說中的柴大官人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224章 罷相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1018章 拗相公吐血了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200章 皇帝當媒人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222章 秀恩愛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388章 中毒第271章 一不小心受賄了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22章 三國熱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50章 御批三國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818章 沒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1154章 兄弟之爭第35章 滅殺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329章 鐵板一塊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169章 遼國慫了
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290章 瘋狂搶購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38章 回村第86章 爆發吧,楊家將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910章 傳說中的柴大官人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224章 罷相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1018章 拗相公吐血了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200章 皇帝當媒人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222章 秀恩愛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388章 中毒第271章 一不小心受賄了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22章 三國熱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50章 御批三國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818章 沒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1154章 兄弟之爭第35章 滅殺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329章 鐵板一塊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169章 遼國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