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軍情如火

雖然遼國重創,但是實力猶存,近十萬精銳騎兵,兩三百萬的部衆,更何況雲州還在遼國手裡。

幽州剛剛光復,一大堆的事情,亂麻一樣,趙禎卻急不可耐把王寧安召過去。

只有兩種可能,第一是他擔心王寧安功高震主,要剷除他,第二,那就是情況的確糟糕,趙禎已經撐不住了,必須找一個能幹的幫忙。

剛剛取得幽州之戰勝利的趙禎,心氣正高,絕對不會幹卸磨殺驢的事情,王寧安的心不由得懸了起來。

看起來情況的確不妙啊!

風風火火,趕到了洛陽。

此刻的洛陽還是一大片工地,擴建新都的工程還在忙着,但是卻可以發覺從外面不斷運料的馬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車車的糧草軍械,還有許多禁軍士兵向洛陽一帶集結,不知道打算幹什麼。

難道情況糟糕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

王寧安顧不上休息,直接去行宮拜見趙禎。

他剛趕來,迎面正好碰見匆匆趕到的文彥博。

這倆貨之前可是對手,幾次交鋒,王寧安都恨不得下殺手廢了文彥博,老文也滿心刀子,要讓王寧安好瞧。

結果倒好,一樁水泥生意,把兩個人硬塞到了一條船上。

按理說過去那麼大的仇口,此刻見面,肯定會有些尷尬。

你要是這麼想,那就太低估這兩位的功力了。

王寧安不用說了,兩世爲人,年紀不大,十足的影帝級別的人物。

老文呢?

這位更是天才的表演藝術家,沒有本事,如何能叱吒風雲四朝,又如何能當五十年的宰相而不倒!

文彥博絕對是成精的人物,他們兩個一見面,沒有絲毫的遲疑,就好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樣,文彥博關切地問道:“王大人,聽說山海關打得很苦,怎麼樣了?”

王寧安也笑道:“仰賴天子洪福,諸公們鼎力支持,將士百姓爲國效力,不計死生,已經打退了耶律洪基的攻勢,還斬了兩萬多人,只是遼兵還不甘心,仗有的打!”

文彥博做吃驚狀,“兩萬多人哩!這下子可夠耶律洪基心疼的,王大人真是用兵如神,我大宋的棟樑柱石,了不起,了不起啊!”

王寧安道:“晚輩不過是遵照旨意行事,就是個跑腿的而已,當不起文相公誇讚。”

“哈哈哈,王大人都自認是跑腿的,那老夫就只是個搖旗吶喊的。”

這倆貨互相吹捧,聽多了都能得糖尿病。文彥博一定讓王寧安先走,王寧安卻執意要跟在文彥博的後面。

最後,兩個人攜手並肩,一起到了趙禎的寢宮。

進了宮門,這兩位的臉色都凝重了。

趙禎穿着便服,正在龍書案前面凝神盯着地圖。

他這副打扮可不是怠慢兩位重臣,而是穿着便服,容易商討交流。在幽州的時候,趙禎經常和王寧安半夜一起制定治理方略,都是便服。

到了洛陽之後,他也把這個習慣帶了過來。

趙禎看了眼王寧安,發現他比起幾個月之前,又瘦了許多,臉上有風吹的傷口,鬢角還有死皮。

趙禎嘆口氣,“王卿,辛苦你了……只是能者多勞,不得不叫你過來。”

王寧安連忙說道:“多謝陛下掛心,臣年輕力壯,沒什麼事。”

“嗯!”

趙禎雖然點頭,卻讓人先取來一大碗銀耳蓮子羹,讓王寧安一邊喝着,一邊詢問。

“幽州的情況怎麼樣?”

“只能說喜憂參半。”王寧安喝了一大口,然後才說道:“耶律洪基改變了戰術,從目前來看,他無力反攻幽州,我大宋已經站穩了腳跟,到了明年開春,分田工作全面完成,到時候400萬幽州父老,都會站在朝廷一邊,幽州穩如泰山。”

趙禎道:“王卿,分田的作用的確這麼大?”

“臣不敢隱瞞,這一次遼國20萬人馬,分成多路打草谷,以古北口爲例,只有慕容輕塵的5000人馬,可是卻有10000義民協助守城,至於無償服役的百姓,更多多達30萬,他們只是用獨輪車推糧草,軍械,不計代價,如果沒有百姓協助,只怕遼兵早就殺進長城了。”

趙禎很感嘆,“得民心者得天下,王卿你的主意好啊——那憂的什麼?”

“陛下,臣方纔說了,耶律洪基調整策略,他應該會加強襲擾,從此之後,北方邊境永無寧日。而且放棄了幽州之後,耶律洪基更加依靠契丹20部,作爲遊牧民族,他們兇殘善戰,臣唯恐有朝一日,契丹之於大宋,就像匈奴之於漢朝,要打幾十年,上百年不止。”

趙禎點了點頭,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以後要更費心思了。

……

不過好在契丹是遠慮,還是看看眼前的近憂吧!

趙禎讓文彥博把最近的情況說了一遍,他又在旁邊補充,王寧安這才弄清楚,西北的確出了麻煩,而且還不小。

一切都要從耶律洪基向西夏求親說起,如今的西夏大權,還都在國相沒藏訛龐的手裡,小皇帝李諒祚不過是傀儡而已。

沒藏訛龐見耶律洪基求親,心裡是很得意的。

畢竟在三國之中,大遼最強,別看西夏每年能從大宋得到歲幣,但是這點錢轉手就要獻給遼國。

如今遼國主動取消了歲幣,又要西夏的公主當皇后,都說明了一個問題,耶律洪基很慘,非常慘的那種!

反過來說,那就是大宋佔了便宜,不但拿回了幽州,還重創宿敵,軍心士氣都達到了頂峰。

西夏和大遼雖然有矛盾,但是作爲兩個性質相近的強盜集團,大宋是他們共同的獵物,突然這個獵物長出了利齒獠牙,變得猙獰可怖,不但沒有肉吃,相反,還會被大宋給吞了,西夏能無動於衷嗎?

沒藏訛龐覺得和遼國聯姻,一起對付大宋,很有必要,但作爲一個成熟的陰謀家,他不會急着表現自己的態度。

沒藏訛龐還要狠狠敲契丹一筆,至於對大宋如何用兵,他還要好好想想。

只是這時候發生了兩件事,讓沒藏訛龐一下子膽氣壯了。

第一件,就是府州折家軍的統帥折繼閔病逝,一個宿敵死了,西夏鬆了口氣。

至於第二件事,那就涉及到了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叫司馬光!

沒錯,就是年輕時候砸缸,中年寫《資治通鑑》,晚年又推翻了拗相公變法的那位大牛人!

此時的司馬光年紀還不大,距離修煉成老妖精還差着很遠的距離。

……

司馬光是名門之後,他們家的老祖宗能追溯到晉代的安平王司馬孚,他的父親司馬池曾經任過侍御史,三司副使等職務,司馬光是含着金湯匙出生的公子哥,但是他卻沒有紈絝習氣,從小手不釋卷,不論寒暑,刻苦攻讀。

更因爲砸缸救人,成爲了有名的神童。

在20歲那年,司馬光考中了進士,隨後在地方和朝廷爲官,又替老爹守了三年孝,到目前爲止,司馬光像絕大多數官僚一樣,穩步提升,積累着資歷聲望,雖然不快,但是每一步都走得紮紮實實。

但是問題就出在了王寧安的身上!

王寧安這個害人精怎麼又坑到了司馬光呢?

原來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和龐籍是好友,龐籍很賞識司馬光,着力栽培這個潛力無窮的後輩。

結果因爲和遼國議和的事情,文彥博和龐籍雙雙被貶。

當時的光光還太弱了,根本沒法摻和這種事情,他深受龐籍的恩惠,又不能不管。光光就決定辭去京中的職務,隨着龐籍去西北吃沙子!

這一走也不知道是光光真的對龐相公感情深,還是他心裡有小算盤,畢竟這傢伙人品不靠譜兒……

夏竦,范仲淹,韓琦,富弼,龐籍,這些人都是從西北崛起的,當然也包括狄青!

司馬光或許覺得他能夠效仿前人,也在西北建功立業,然後殺回京城。王寧安何德何能,連進士都不是,比自己還年輕,就身居高位,靠的是什麼,還不是軍功!大宋壓制武人,越是如此,就越顯軍功珍貴,尤其是有軍功的文官,簡直成了救世主!

朝野上下,都威望高,名氣大,深受敬仰。

光光很想複製成功,當時大宋和西夏以屈野河爲界,河東是大宋的,河西就是西夏的。司馬光任幷州推官,奉龐籍之命,巡視邊境,到了屈野河,司馬光舉目眺望,河西一片沃野,水肥草美,更兼着沒有西夏人出沒。

光光立刻就決定要搶佔河西之地,這種事情不是沒人做過,比如種家軍的創始人,老將軍種世衡,他在當年就是率領着一羣人,跑到了延州東北200裡,深入西夏邊境,修築了清澗城,作爲抵抗西夏的前沿。

只是光光錯估了自己的眼光,負責麟州兵馬的大將郭恩趁着酒興,帶領一千多人就過河了,還沒築城,西夏人殺來,郭恩被逼得自殺,帶去的人馬也全軍覆沒。

這還不打緊,由於種家和龐籍不和,種鄂接到軍報之後,擔心司馬光有難,龐籍會以爲種家軍有意不救,坐觀成敗,而遷怒種家。

種鄂只得派遣了8000人馬,火速救援麟州,可是哪裡知道,沒藏訛龐已經有了對大宋動武的心,故此在半路設伏,種家軍折損了五千多,只逃回去不到兩千人。

隨着種家軍慘敗,西北門戶洞開,連洛陽都不安穩了……

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1038章 立法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579章 殺猴駭雞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70章 小奸商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35章 滅殺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800章 情深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315章 無憂洞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36章 崔氏之死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572章 底牌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565章 查抄番外 一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307章 勝利果實第308章 韓琦回來了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74章 一怒拔劍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947章 發飆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
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1038章 立法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579章 殺猴駭雞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70章 小奸商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35章 滅殺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800章 情深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315章 無憂洞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36章 崔氏之死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572章 底牌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565章 查抄番外 一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307章 勝利果實第308章 韓琦回來了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74章 一怒拔劍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947章 發飆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