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賠款

一個人要2000匹戰馬,10萬石青鹽……800人是多少?

160萬匹戰馬啊!!!

漫咩覺得自己腦袋不夠用了,哪怕把西夏的家底兒掏空了,也絕對拿不出這麼多戰馬……可是那800鐵鷂子又不能不管。

這幫人都是百戰餘生的精銳,雖然敗給了大宋,但是非戰之罪,假如正面一對一,他們未必會輸……有這些老兵當骨幹,很快還能拉起一支鐵鷂子,如果沒了他們,全部從頭開始,漫咩不覺得西夏有這個能力了,沒準鐵鷂子就成了傳說……

而且別忘了,鐵鷂子出身顯貴,好多都是皇帝的族人,當年沒藏訛龐就是因爲不顧質子軍的俘虜,結果惹惱了西夏的貴胄,把他給幹掉了,前車之鑑,這些俘虜一定要救。

只是這麼多戰馬和青鹽,實在是拿不出來……漫咩就派遣使者,和司馬光繼續討價還價,希望能降低贖金。

司馬光很乾脆,贖金是不會降低了,他最多贖一送二。

漫咩不解,心說能一次贖三個人嗎?

打聽了之後,他徹底吐血了,司馬光的意思是交了一分錢,他送還一個俘虜,外加盔甲和馬匹!

光光還振振有詞呢!

西夏窮啊,鐵鷂子的鎧甲要世代相傳,當成命根子,可在大宋看來,鐵鷂子的鎧甲又沉重,又垃圾,哪怕給廂軍,人家也不要,所以就當成贈品,還給西夏吧!

瞧瞧,上國是何等寬宏大度,爾等蠻夷,還不趕快磕頭謝恩!

面對司馬光的邏輯,漫咩徹底敗退了。

老傢伙每天都被折騰的死去活來。

大宋根本不在乎和西夏的對峙。

大勝鐵鷂子之後,軍心士氣都達到了極點,狄青訓練的5萬精銳已經成熟,加上青唐的人馬,還有王德用留下的西北軍團,以及折家軍和種家軍,再有捧日軍,用在西北戰線上,差不多20萬人,一字排開,泰山壓頂。

這可真不是開玩笑。

西夏也弄不清楚大宋會不會出兵,爲了應付,他們不得不徵調人馬,將十萬擒生軍全都派出來了。

這還不夠,李諒祚又動員了許多部族人馬,大家一起對抗大宋的壓力。

他還派遣使者,前往契丹,和耶律洪基反覆講脣亡齒寒的道理,希望耶律洪基能出兵幫他一把。

好多年過去了,此時的耶律洪基,和當年的愣頭青完全不同,他已經變成了最狡詐殘忍的狼王。

稍微估算一下,王良璟的河北軍團沒動,渤海國沒動,大宋的水師沒動。他出動攻擊大宋,那是找不痛快!

耶律洪基至少在長城以外,調動騎兵,來回訓練折騰,看似是遙相呼應,實則屁用沒有。

他還大言不慚,讓西夏接濟糧草兵器給他。

李諒祚氣得吐血,他現在覺得當年答應把姐姐嫁給他,根本是個錯誤!李諒祚乾脆不指望契丹了。

西夏有差不多200萬人,男人一半,按照李元昊定下的規矩,二丁抽一,西夏的極限動員能力是50萬。

只是這麼多人,可不能維持長久。

離着秋天越來越近,西夏需要收割牧草,製作奶酪,囤積糧食,把牛羊養肥,準備捱過可怕的冬季。

一旦把一半最青壯,最能幹的男人派到了邊境,他們什麼活兒都幹不了,不但不能幹活,還要指着後方供養。

哪怕不打仗,拖幾個月,西夏就要崩潰!

其實這就看得出國力強弱的差別。

這麼對峙,大宋也不好受,可問題是大宋擁有廣闊的戰略腹地。

西北不是打仗嗎?可東南沒打仗啊,尤其是嶺南和交趾,這些糧倉都安然無恙。趙禎一道旨意下去,幾百萬石糧食就能送過來。

大宋君臣此時是真正感到了王寧安的功勞,他當年經略嶺南,還一口氣宰了上百官吏,弄得天怒人怨,如果不是查無實據,加上趙禎力保,只怕王寧安就要倒臺了。

但是多年過去了,王寧安在嶺南的種種作爲,越發顯現出威力。

譬如徵糧這一項。

江南的產量不比嶺南低,但是江南除了地主士紳就是自耕農,糧食在他們手裡。大規模採購,糧食價格必然走高,許多人就產生惜售心理。甚至有人今天答應,明天來運糧,立刻就反悔了,要求加價,不給錢,就不讓糧食出村子。

別看你是朝廷,擁有無與倫比的力量,但是老百姓勝在人多,人家也沒鬧出人命,更沒造反,只是多要點糧錢,你能如何?

講道理,打官司,讓官府出面,來回折騰,哪怕最後把人說服了,時機也耽誤了。

總體來說,進行戰略動員,是個很困難的事情。

可嶺南不一樣。

當年王寧安頂着巨大的壓力,把數以千計的老兵就地安置在了嶺南,分給他們土地,組建軍屯。

這幫老兵完全是軍事化管理,一點不客氣,朝廷令子來了,要多少糧食有多少,而且絕不加價。

老兵們當年多是狄青的部下,也有一些甚至是王德用的舊部,他們親自帶着人,用肩扛,用車推,一口氣送到港口,直接裝船運走,效率之高,超乎想象。

要不是路途遙遠,年紀也大了,他們甚至想拿起武器,跑到西北,再和西夏幹一場!真正分一個勝負,打一個你死我活。

嶺南如此,交趾那邊就更厲害了。

王寧安從交趾國弄來了一塊土地,也都分給了老兵,他們利用手裡的糧食,在豐年的時候,大肆傾銷,壓低交趾糧價,而他們呢,因爲可以和大宋進行貿易,就能把糧食賣得很高,還能得到便宜的貨物。’

對於交趾的貴胄來說,想要高價賣糧,需要和軍屯合作,需要進貨,也要軍屯點頭。

就這樣,軍屯控制了交趾的糧食市場,進而又控制了佔婆,甚至把手伸向了大理……不得不說,老兵們的確敢想敢幹,有着大宋的支持,他們是肆無忌憚!

坐擁糧倉,大宋一點不怕對峙,至少在大宋受不了之前,西夏已經崩潰了。

來啊,互相傷害啊!

……

這絕對是又陰險又毒辣的一招,大約在兩個月的光景之內,大宋陸續向西北增加了10萬人,同時又動員了30萬民夫,幾乎每一個士兵,都有一個民夫服務。

在以往,這些都是難以想象的,可如今大宋的家底兒厚實了,也敢拼了!

而且王寧安又想出了一個損主意。

雖然大宋不必直接和西夏對戰,但是別人可以啊!

比如青唐的蕃部,那個冒牌的木徵,還有老狐狸野利遇乞又被請出來了。

讓他們挑頭,去襲擾西夏的側後方。老狐狸是真不願意給大宋幹活,他恨王寧安,也恨王韶,他訓練部下的時候,都把王寧安和王韶的名字貼在靶子上,讓士兵亂箭射擊,一天下來,王寧安都來了幾十次萬箭穿身。

可是又能怎樣呢?

大宋命令下來,野利遇乞還要乖乖去出兵。

而且他還帶着幾分雀躍。

沒錯!

大宋開始專心對付西夏了,李元昊的崽子要倒黴了,野利氏的仇要報了!先不管西夏如何,至少李諒祚的腦袋要砍下來!

野利遇乞的確是老狐狸,沒人比他更瞭解西夏的習慣,老狐狸一出手,西夏就接連損兵折將。

無奈何,李諒祚不得不再調動三萬人,前往河西走廊一線,擋住吐蕃各部的壓力。

這時候王寧安又拋出了一個命令。

凡是斬首一名西夏士兵,可以得到500畝草場,100只羊!

吐蕃的各部牧民剛剛得到了牧場,享受到了翻身做主的滋味,誰不想給子孫後代都留一點基業,更何況過好日子是每個人的本能,他們拿起武器,三五成羣,一同出動。

吐蕃的漢子,相比西夏人,戰力絲毫不弱,只是組織能力太差,經常在西夏手上吃虧。可是如今他們背後是大宋。

能打就打,不能打,偵查,襲擾,甚至放火燒枯草,搶奪牛羊……這些都有獎勵,傻瓜纔不幹呢!

西夏兩條戰線,東邊的橫山劍拔弩張,幾十萬人馬,一日三驚。

西線也有上千裡,烽煙遍地,一刻不停。

面對這種局面,再強大的心臟也承受不住。

李諒祚無可奈何,只能把樑乙埋派出來,讓他接任漫咩的使者,繼續和大宋談,只要能和平,他們願意付出更多的代價,甚至李諒祚同意取消帝號,向大宋俯首稱臣,還答應派遣質子進京,願意稱呼趙禎爲皇叔!甚至大宋和親,願意娶趙宋的宗室女爲王后……

“臣恭喜陛下,多了一個好侄子,還女婿!”

“呸!”

趙禎狠狠啐了一口,“朕缺侄子嗎?朕缺女婿嗎?還想拿這些虛的東西應付朕?朕不是白癡,更不會上當!”

王寧安很高興,他覺得自己最成功的就是改變了大宋君臣的思維,從趙禎到司馬光,大家都是一個態度,要利益,要好處!絕不打腫臉充胖子,更不會做夢感化敵人。對不起了,花了幾百年,無數的資源,還不能成功,那就只有徹底抹掉,畢竟軍費還便宜許多……

“王卿,你怎麼看?該如何收拾李諒祚?”

“陛下,臣以爲按照司馬君實那麼開價,西夏是絕對沒法答應的。這樣吧,每人賠償1貫,折算下來,一共是200萬貫,只要西夏能交出這些賠款,雙方就可以休兵。”王寧安笑道:“這是底線,絕不能更低了!”

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70章 小奸商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36章 崔氏之死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1043章 復興文家的使命第1117章 父慈子孝第816章 新相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74章 一怒拔劍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70章 小奸商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429章 告御狀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1047章 行省制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712章 封王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823章 崩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519章 天恩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712章 封王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535章 喜當爹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408章 敲詐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634章 復仇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263章 公開賣官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18章 麪條飄香
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70章 小奸商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36章 崔氏之死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1043章 復興文家的使命第1117章 父慈子孝第816章 新相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74章 一怒拔劍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70章 小奸商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429章 告御狀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1047章 行省制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712章 封王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823章 崩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519章 天恩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712章 封王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535章 喜當爹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408章 敲詐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634章 復仇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263章 公開賣官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18章 麪條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