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告御狀

“唯有痛過,才知道珍貴!”

蕭觀音十分感嘆,“只怕以後這些百姓會死心塌地忠於大人,爲了保護他們的土地和財產,會拼盡最後一滴血!”

蘇八娘很得意,自豪道:“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是誰家的男人?”

蕭觀音突然意味深長一笑,“夫人,我說的是忠於王大人,而不是忠於大宋,難道夫人聽不出差別?”

“這有什麼差別?我相公也是大宋的臣子,你是什麼……”蘇八娘還想說什麼,蕭觀音已經轉身,飄然而去。

“該死的番婆子,一定要給你好看!”氣得八娘咬牙。

她們再度返回了灤州,王寧安很晚才趕回來,他親自主持,整個灤州的土地分了一半,薊州的土地也在清點分配當中。

王寧安覺得這還不夠,他又和貿易錢莊接洽,以日後的羊毛出產作爲抵押,借來了150萬貫。

他準備在每一個田莊建立一座學堂,一座祖宗祠堂,規定所有百姓,每個月要抽出一天,去拜祭祖宗,聘請專門人員,講述漢家歷史,講述契丹的暴虐罪行……

分到了田地,再進行反覆的宣講,要不了多久,這些窮苦的百姓就會成爲最忠誠的戰士,這一點王寧安絲毫不懷疑。

只是下一步幽州該怎麼發展,王寧安需要好好規劃一番。

他一貫認爲,一個城市必須有自己的支柱產業,有了商品產出,物資交易,才能積累財富,聚集人氣,漸漸成長爲超級大都市。

幽州得天獨厚,而且趙禎還有意遷都幽州。

王寧安越發覺得,產業規劃要做好,要打好基礎,把幽州變成北方的一顆明珠!

“你們有什麼想法?”王寧安一邊喝着稀粥,一邊隨口問道。

蘇八娘放下了手裡的包子,嬉笑道:“婦道人家哪裡有什麼看法,還是問問蕭姑娘吧,她可是巾幗不讓鬚眉,頗有男子氣概!”

蕭觀音沒有反駁,而是坦然接受,“多謝二夫人賞識,那小女子就妄言了,其實大人應該注意到了,幽州有一樣東西很便宜。”

王寧安眉頭一蹙,而後問道:“可是食鹽?”

“嗯,奴家沒記錯,在後唐同光三年,就設立了蘆臺場,專門煮鹽。這些年來,遼國吃的鹽,有一半來自灤州等地。重元爲了積累軍餉,還大肆向南朝走私食鹽,這件事想必大人應該清楚!”

王寧安心頭一動,還真別說,蕭觀音給他提了醒。

眼下的灤州,大體位置和後世的天津相仿,不正是長蘆鹽場的位置嗎!

要知道後世長蘆鹽場作爲全國最大的鹽場,供應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足足能滿足三億多人的需要。

也就是說,僅僅憑着長蘆鹽場,所有宋人的食鹽都能解決。

鹽有多大的暴利,這就不用多說了!

手握食鹽之利,幽州就能迅速完成財富積累,而且以食鹽作爲抵押,還能籌措擴建城池,修繕長城的啓動資金……

王寧安越想越高興,簡直有些手舞足蹈。

通了,一下子全通了!

開發長蘆鹽場,繁榮幽州,促成遷都,隨着帝國重心北移,消滅遼國,掃平西夏……整盤棋都活了!

妙啊,真是太妙了!

“蕭姑娘真不愧是才女,一針見血,厲害,厲害啊!”

蕭觀音淡淡一笑,“大人只是初到幽州,還沒有想到而已,以大人的才華,很快就能看到這一步。小女子不過是取巧而已,當不得大人盛讚。”

王寧安搖頭,“一人智短,兩人智長。光憑着我一個,哪能想得那麼全面,日後還請蕭姑娘不吝賜教。”

“既然如此,婢子多謝大人擡愛。”蕭觀音低頭,滿飲了一杯酒,然後衝着王寧安微微含笑,“大人,心思如日月,襟懷如江海,既然能虛心納諫,爲何不能慈悲爲懷,開天地之恩,放一條生路呢?”

王寧安遲疑一下,然後笑道:“蕭姑娘,你說的可是幽州當地的契丹貴胄?”

蕭觀音低着頭,沒有回答,顯然是默認了。

不管如何,這些人都是她的族人,蕭觀音恨耶律洪基不假,可是她卻不忍心看着其他人慘遭屠戮……

“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王寧安道:“其中確有罪行的,必須除掉。剩餘的,我會發配到渤海國,總算是一條活路吧!”

蕭觀音微不可查,點了點頭,又喝了兩口粥,然後就起身告辭了。

……

她剛離開,蘇八娘就撲到了王寧安的懷裡。

“老爺,你看她多厲害,又是出主意,又是救人的,鬚眉男兒也比不上,妾身真是羞愧死了!”

王寧安嘆口氣,安慰道:“蕭觀音本就是才女,又遭逢劇變,心性不同尋常人,才情令人敬佩,只是……”王寧安停住了話,沒有說下去,而是體貼地拍了怕妻子的肩頭。

“行了,你也不要和她比,那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王寧安滿眼是笑,伸手攬住蘇八娘,把她抱起來,扛在肩頭,低聲道:“這麼多日子,光是打仗了,你可知道,我是多想你!別耽誤好時光了……”

蘇八娘緊緊抓着王寧安的肩頭,微微點頭,她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哼,蕭觀音,你能看出來,本姑娘豈會不知道?

可惜啊,你終究棋差一招,這男人啊,還是喜歡小女人的,想你那種心機婊,等着當一輩子老姑娘吧!

……

王寧安在灤州和薊州忙着分田分地,富弼那邊也沒有閒着。

他同樣召集順州和檀州的士紳讀書人,先是舉行聲勢浩大的祭孔儀式,把至聖先師搬出來。

接着富弼又聘請了十幾位飽學官員和鴻儒,登壇講學,傳授儒家經典,講的是天花亂墜,下面人聽的是如癡如醉,感動的熱淚盈眶。

富弼見人心收拾,立刻拋出了大招,他宣佈要在幽州舉行科舉。

遼國也有科舉考試,比如劉六符,張孝傑,這都是從科舉走出來的漢人狀元。富弼認爲要擴大科舉錄取人數,開設恩科,給幽州士子一條進身之階。他還要求朝廷撥款,在各州建立官學,聘請飽學之士,前來講課。

“燕雲淪落百年,雖保有漢風,然則人心雜亂,華夷不辯,乾坤顛倒……要想恢復秩序,重新變成大宋疆土,必須正人心,欲正人心,必須興教化,鼓勵講學之風!”

根據富弼的構想,他向趙禎保舉程頤和程顥兩兄弟,提舉幽州等地官學,教導學子忠孝仁義,孔孟之道。

還真別說,趙禎看完富弼的這套辦法,也很是讚歎。

至少看起來很有效果,檀州和順州等地的士紳爭相上表朝廷,叩謝天恩,賭咒發誓,要忠於大宋,絕無二心。

富弼除了拋出科舉大禮包之外,又下令募兵。

各個士紳立刻鼎力支持,出人出力,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招募了8000人,又在當地採購了3000匹的戰馬。

富相公是志得意滿,“啓奏陛下,如今檀州和順州,百姓心懷朝廷,爭相爲國報效,已經穩如泰山,任憑遼國百萬雄兵,也奈何不了分毫。”

趙禎含笑,“富愛卿出事老成幹練,朕還是很放心的。”

這時候一旁的趙宗景忍不住了,“啓奏聖人,富相公雖然有功,可是王大人的功勞更大!”

“哦?王卿那邊怎麼樣了?”

趙宗景很得意,“王大人已經將500多萬畝田產分配下去,有50多萬百姓得到了土地,無不感念朝廷大恩。另外這些百姓都組成了田莊,編戶齊民。王大人還規定,每個作戰有功的將士,斬首一級,即可得到一個甲的百姓供養,也就是說,十戶人家,每年要拿出十分之一的所得,交給有功的將士。王大人靠着此法,已經安置了上萬的有功士兵,不需要朝廷花一分一毫,就讓將士們得到了獎勵。現在士氣高昂,鬥志充沛,人人爭相爲國殺敵,恨不得立刻直搗上京,滅了遼國纔好!”

“哦!”

趙禎十分驚訝,他急忙讓人取來王寧安最近送來的扎子,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臉上笑容十足,跟開了花似的。

趙宗景心中得意,忍不住瞟了富弼一眼,心說你這個老小子,還想和我兄弟比,差之萬倍!

少在這裡吹噓了,免得丟人現眼!

富弼低垂着眼皮,彷彿沒有看見,等趙禎看完,他躬身施禮。

“啓奏陛下,既然郡王提到了王大人,那老臣這裡也有一份狀紙,要呈給陛下。”

富弼將一份狀紙交給了內侍,送到了趙禎面前。

皇帝陛下一看,頓時臉色就變了。

這份狀紙居然是用血寫成的,在落款處,有四五十個人名之多,全都是灤州和薊州的士紳。

他們聯名狀告王寧安,說他背信棄義,胡作非爲,殘害生靈,罄竹難書……“這,這是怎麼回事?”

富弼連忙說道:“啓奏陛下,王大人先是許諾地方士紳,幫着追查契丹貴胄的土地,查出來之後,獎勵他們三成。這些人遵照王大人的命令做了,等到土地收繳上來,突然又冒出了無數的刁民,狀告這些地主士紳,說是他們和契丹貴胄勾結,欺壓漢人百姓……王大人不但沒有把該賞賜的田產給士紳們,反而將士紳原本的土地,也給沒收,竟準備作爲獎勵士兵之用!如此背信棄義,率性妄爲,如何能取信天下?老臣以爲,陛下應當立刻處置纔是。”

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72章 楊家槍第245章 驚天大案第1146章 九錫第264章 可以和趙禎交差了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27章 棒槌王良珣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20章 無商不奸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205章 官場屠夫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962章 第一批乘客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84章 真相大白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48章 聲聞於天第389章 致命殺手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450章 挑戰千年國策第51章 世代忠良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259章 你們想多了第398章 死也逃不掉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番外 二第772章 規範金融市場第818章 沒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69章 天價美酒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774章 暴富
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72章 楊家槍第245章 驚天大案第1146章 九錫第264章 可以和趙禎交差了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27章 棒槌王良珣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20章 無商不奸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205章 官場屠夫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962章 第一批乘客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84章 真相大白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48章 聲聞於天第389章 致命殺手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450章 挑戰千年國策第51章 世代忠良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259章 你們想多了第398章 死也逃不掉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番外 二第772章 規範金融市場第818章 沒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69章 天價美酒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774章 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