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

王寧安坐在案頭,快速瀏覽着送來的呈報,目前徐州和宿州的碼頭都出現了亂象,工人停止搬運,南北的貨物運輸受到嚴重影響,另外還有兩處囤積漕糧的倉庫失火,損失糧食5萬石,其餘林林總總,比如船隻沉了,運河淤了,亂七八糟的事情,不下幾十件。

等耐心看完,王寧安才緩緩轉過頭。

他的神情格外凝重,擡頭看了看,章惇、陳順之、還有剛剛從京城趕來的蘇軾,而後低沉的聲音道:“他們出手了,比預想的要快得多。”

陳順之道:“這也是情理之中,京中的幾位官員擋不住,柴家的丹書鐵券也擋不住,這幫人自然要狗急跳牆,拿漕運威脅……唉,假如能拖延兩三年,等到鐵路修好,就根本不用搭理他們,此刻兩京,還有那麼多的邊軍,都指着漕糧維持,如果缺了每年近千萬石的漕糧,立時就天下大亂了!”

王寧安依舊目視前方,彷彿沒有情緒一般,只是說道:“你們有什麼辦法,解決糧食問題?總而言之,唯一的要求,不要受制於人!誰也不行!”

這句話說完,幾個人都是一震!

顯然,王寧安的意思很明白了,他不準備妥協。

霎時間,章惇彷彿打了雞血,他盤算了一下,就說道:“眼下是四月份,距離夏糧收購還有幾個月,而距離秋收,更是有半年的時間……只要我們開動腦筋,一定會有辦法的……我提議從倭國和高麗弄糧食,這個早就輕車熟路,現在他們不打仗了,大宋給他們送去了和平,交幾百萬石糧,還有什麼不應該的!”

蘇軾立刻搖頭,他是奉了司馬光之命來的,特意搶在三位欽差之前,把京裡的事情告訴王寧安,隨便代司馬光向師父請罪。

來的時候,司馬光等人也研究過這個事情,雖然他們不知道運河已經出事了,但是以漕運威脅京城,迫使朝廷低頭,不算新鮮的招數,他們也能猜得到。

只是要化解這一招,實在是太難了。

“從倭國和高麗弄糧食不難,難的是怎麼把糧食運到內陸,鐵路沒修好,運河又不通,光指着馬車和人力,恐怕還是不行。”蘇軾道:“要我說,還是應該在運河上做文章!”

陳順之難得點頭了,“子瞻說得對,不能因爲有人鬧事,我們就不要運河了……而且這一次他們只是在兩個地方發難,表示這幫人還沒有想和朝廷決戰,他們不過是要試試水而已!”

章惇不服氣道:“我不這麼看,不管是兩個城市,還是二十個城市,只要一點卡住,運河就通不了!信不信,現在派兵過去,解決了兩個城市,還立刻會有其他地方冒出來!”

王寧安點了點頭,“子厚的判斷有理,我們不可以心存僥倖,指望着他們會妥協!尤其是一羣無所顧忌的喪心病狂之徒!”

王寧安觀察東南的這些人,其實他們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靠着發展工商,對外貿易,還有變法改革壯大起來。

所不同的是王寧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富國強兵,變法改革上面,對他自己的人甚至是保持約束的態度。

而東南的這些人,從一開始就是在野的,而且出於大宋的國策,在朝堂上,南北比例在三比七,或者四比六左右,而高端的宰執一級,北方更是佔據了絕對優勢。

正因爲如此,南方的士紳並不太把自己放在主人的位置上,行事作風,只顧滿足一己私慾,結黨營私,無所不爲。

他們既然敢用漕運來打擊朝廷,就絕不會輕易罷手!

蘇軾道:“既然如此,那乾脆就派兵,把所有碼頭都接管了,看他們還能如何!”

“臭棋一招!”

章惇毫不客氣道:“大宋一共四條運河,東南的兩條,沿途的城市幾十個人,涉及到的船工苦力,加上家屬,足有幾百萬之多,你要派多少兵,費多大的功夫,才能把他們都擺平?如果逼得急了,有人挑頭作亂,又該如何?”

“這個……”蘇軾被問住了,他沉吟一下,“難道漕運就放着不管,這也說不通啊!”

他們倆爭執的時候,王寧安突然笑了,“子厚說要從外面弄糧食,這個想法我贊同,而且不只是高麗和倭國,還有渤海,西域,對了,還有西夏!這些地方都要想辦法……至於運輸的問題,給君實寫封信,讓他撥出專門的款子,修築道路,儘量增加運力,這算是我們的一手準備!”

陳順之都記下了,一會兒就去安排。

“那另一手呢,就如同子瞻所說,我們不能任由他們操控運河,我們要搶回來!”

“姐夫,你是要動兵嗎?”

王寧安不置可否,“當然要有武力準備,但是不要忘了,那些苦力也是大宋的子民,必須要考慮他們的情況,尤其是鐵路修好之後,也會衝擊他們的生活,難免心存恐懼,有心人稍微煽風點火,就會跟着鬧起來……所以,當務之急,是想辦法,和苦力船工取得溝通,讓他們明白,朝廷不是來害他們的。如果能把苦力和背後的那些人分開,我們就能重建運河的秩序。”

王寧安提出了很高的目標,和百姓打交道?

怎麼打交道,你懂民夫苦力想什麼?朝廷的官都是高高在上的,連當地的方言都聽不懂,怎麼能指望百姓相信你?

而且以開封爲核心的漕運網絡,從五代就開始經營了,說句不客氣的話,漕幫不少堂口的歷史,甚至比大宋還久遠。

長年累月,已經是鐵板一塊,外人沒有幾年的功夫,根本別想打進去……事情僵住了,純用武力,只會製造更多的麻煩,不用武力,又沒有別的辦法,到底該如何辦啊!

“師父,我有個人選,他保證能和苦力說上話,還能弄清楚他們所想……師父就看你舍不捨得了?”章惇笑嘻嘻道。

王寧安眉頭緊皺,他倒不是不捨得,而是不知道這個厲害的人選是誰?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是咱們的蘇大才子啊!”

王寧安瞪了章惇一眼,“要緊的事情,不要開玩笑!”

章惇連忙道:“我沒開玩笑,子瞻兄的確最合適……首先,他精通南腔北調,各種方言,能說得上話,其次他幽默詼諧,性格隨和,不會看不起苦力,第三,子瞻兄不拘小節,喜歡吃喝,又邋里邋遢,放在民夫堆裡,簡直一模一樣!”

“你放屁!”

蘇軾氣得跳腳了,“你見過這麼玉樹臨風的民夫嗎?章子厚,你還是挾怨報復,小人,十足的小人!”

章惇連忙搖頭,“子瞻兄,不信你問問師父,你是不是合適的人選?”

還真別說,王寧安沉吟了許久,蘇軾和別的才子真的很不相同,他發自肺腑沒有等級貴賤的差別,越是窮苦人,就越能聊得來。

他發明東坡肉,就要要去除豬肉裡的羶氣,讓普通老百姓也能多吃肉,真的十分難得!

“那個……子瞻,要不你就辛苦一下,替我跑一跑。”

蘇軾嘟着嘴,沉默了半晌,才咬牙道:“姐夫,咱們把話說明白了,我去是爲了幫助苦力民夫,不被那些世家大族控制擺佈,再有,師父你要給我派兩個幫手。”

王寧安想了想,“讓王旁陪着你,王相公都回京了,王旁卻一直在民間,和他哥相比,王旁更加樸實肯幹,又熟悉民情,他很合適。”

“王旁的確極好。”蘇軾也笑道:“那還有誰啊?子厚怎麼樣?讓他給我當保鏢?”

章惇立刻擺手,“我還要替師父籌謀大局,三位欽差馬上到了,還有柴家的案子,還有碼頭的亂子,都要處置,我離不開啊……這樣,我把徒弟給你如何?”

“徒弟?”

“沒錯,就是晏小山,他現在不知道哪來了一股子牛勁兒,非要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來,子瞻兄,你行行好,給他個機會。”

聽着這幾個人的談話,陳順之都無語了,都是什麼人,互坑起來,可真夠黑的!什麼徒弟,什麼小舅子,全都不在乎,你們還要點節操嗎?

這幾個貨一起表示,節操是啥,能吃嗎?

……

蘇軾、王旁、晏幾道,還帶着一些人,真的去深入民夫之間,去了解民情去了。他們離開的第三天,幾位欽差就駕臨了。

王寧安把他們迎到了行轅,文彥博是眼觀鼻,鼻觀口,一語不發,王安石倒是問了幾句漕運的情況,王寧安都如實相告。

一旁的孫固終於找到了發難的機會。

“王爺,漕運關乎京師百姓的生死,就連聖人也要吃漕糧……不可不慎重啊,我以爲應當立刻恢復漕運纔是。”

王寧安淡淡一笑,“誠如孫大人之言,你是有辦法了?”

“這個……也不能說辦法,只是對症下藥,那些力巴要什麼,只要答應了,也就是了!”

王寧安露出了一絲冷笑,“孫大人果然從善如流!只是他們要停止修鐵路,停止徵地,還說柴家有好多的船隻,十幾萬人指着他們家吃飯,讓我們立刻放了鄭國公,孫大人以爲如何啊?”

“這個……一切好商量嗎!”

王寧安朗聲大笑,搖頭道:“沒得商量,朝廷絕對不會妥協的!”

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611章 闖宮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174章 老將王德用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55章 茶館發威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893章 覆滅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424章 兒皇帝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1001章 亂起貨幣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34章 大遼武士第553章 入蜀第733章 圈地熱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422章 見祖宗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653章 太子的使命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674章 一杆旗號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
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611章 闖宮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174章 老將王德用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55章 茶館發威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893章 覆滅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424章 兒皇帝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1001章 亂起貨幣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34章 大遼武士第553章 入蜀第733章 圈地熱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422章 見祖宗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653章 太子的使命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674章 一杆旗號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