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攜手合作

楊九妹活了大半輩子,經過了太多的風雨,大宋立國至今,多少家族曾經煊赫一時,又歸於沉寂,也不乏原本在低谷,後來又重新再起……說到底有多少財富,多大的排場都沒有用,關鍵是優秀的子孫,能夠扛起家業。

王良璟看似木訥,卻待人謙和,心性堅韌,又習武有成,假以時日,有望成爲一員大將。當然了,光是一個將領,也不值得楊家放在心上。

問題是王良璟有個寶貝兒子!

住在滄州這些日子,楊九妹越覺得王寧安就是個妖孽!

王家能起死回生,功勞都落在王寧安的身上,而且靠着各種生意,籠絡了成百上千的農戶,讓一幫人死心塌地跟着王家。

有了人,就有了一切。

按照楊九妹的估計,給王家幾年的光景,他們至少能拉得起三五百名效用,要知道眼下折家的效用也不過一兩千人啊!

楊家留在京城,固然繁華無限,可是滿天下的文官都盯着,嚴防死守,管得和孫子似的,楊家的部曲還不到三百人。王家紮根滄州,遠離權力中心,緊挨着遼國,和折家、種家一樣,即便展幾千人的部曲效用,也不成問題。

實力夠了,又和歐陽修,包拯等人拉上關係,加上天子賜的御筆,簡在帝心。王家想不達都不可能。

楊九妹已經不在乎瑤池瓊漿的生意了,她毫不猶豫把楊家槍教給王良璟,爲的就是結一分香火情分。

說起來可笑,楊家居然要去巴結王家,可事實就是如此,子孫不給力,你讓楊九妹怎麼辦?

折老太君雖然還健在,可是她那一輩兒的人早就沒了,楊家和折家的情分也淡了,而且李元昊作亂,折家損失慘重,自顧不暇,原本互爲表裡的兩家,沒法再守望互助,把希望放在王家上面,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楊懷玉這個孩子,實在是太驕縱了,他的本性不壞,留在滄州,就和普通士兵一樣,同吃同住,好好磨練一番,老身先代表楊家,謝過你們了。”楊九妹誠心誠意道。

王良璟心裡不痛快,楊懷玉找兒子比武,雖然王寧安的拔劍術贏了,可是也非常懸,萬一讓楊懷玉傷了兒子,王良璟都能廢了他!

王家百廢待興,千頭萬緒,他可沒心思養一個公子哥。

“按理說你老人家的話,晚輩不該……”

“不必說了。”楊九妹微微一笑,“我知道你的顧慮,不過老身是真心的,對楊懷玉,打也打得,罵也罵得。這樣吧,我回到汴京,叫十個老卒過來,都是打半輩子仗的,讓他們幫着練兵,你們意下如何?”

楊九妹開出了條件,王良璟和王寧安互相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強烈的渴望!爺倆全都動心了。

王家有錢了,也有人,可是光靠這兩樣還不能成爲一支強兵。包括王良璟在內,都沒上過戰場,作戰經驗有限。成千上萬的大軍交鋒,和伏擊百十個遼兵完全不一樣。王家軍還很脆弱,如果剛上戰場,就來一場慘敗,爺倆的努力都可能付諸東流。

楊家雖然衰敗了,但是他們的老卒都是打了一輩子仗,有太多的經驗值得學習,把他們的本事弄到手,就算打不過遼兵,還能保命,不至於一次就輸光了。

而且王家這邊普遍不善於騎射,最好能弄來幾個精於騎射的老兵就好了。

討價還價的事情王寧安最擅長,他陪笑道:“楊家願意幫我們練兵,求之不得。不知道能不能幫我們請幾十個馬伕過來?”

“馬伕?你要他們幹什麼?”楊九妹大惑不解。

“實不相瞞,我們在野狼谷建了個馬場,入秋之後,就6續有小馬駒出生了,這個馬場也是陛下知道的。”

“陛下……”楊九妹吸口氣,貌似幾個月之前,聽京城的貴婦說過,陛下要動馬政,結果被夏相公擋了回來,只是賜給了一家幾十匹母馬……當時京城的將門都當成了笑話,養馬多難啊?大宋從立國開始,就飽受缺馬之苦,那麼多名將明相都拿不出辦法,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居然狂言爲大宋養馬,真是大言不慚!

楊九妹也沒有在乎,可是知道了是王寧安乾的,她就不敢等閒視之。

“你們現在有多少匹嗎?”

“有六匹北地馬種馬,不到四百匹母馬,其中有二百多匹懷孕了。”王寧安回答很乾脆,養馬的成果定期要上報朝廷,反正也瞞不住,索性告訴楊九妹就是了。

“北地馬?二百多匹小馬?”

楊九妹更加驚駭了,她久在京城,耳濡目染,自然比王寧安了解情況。

大宋在冊的軍馬有2o萬匹以上,分爲18個監牧飼養管理,平均一個監牧差不多有一萬匹馬。

看起來不少吧?可實際上,裡面的水分太多了,先軍人有空額,軍馬的空額不比人少,至少要打七折。

然後還要扣除老弱病殘,騾子,毛驢……沒錯,就是這麼坑爹!在監牧官員的眼睛裡,只要四條腿都算是馬,上面來檢查,能應付過去就成了。

一個監牧,能拿出兩三千匹差不多的戰馬,就算是不錯了,只是同爲戰馬,宋朝的遠不如遼國和西夏。道理很簡單,那兩國都把馬當成命根子,全部資源都放在馬上面,宋朝這邊,官員貪墨嚴重,造成草料不足,又缺乏經驗,病馬非常多。還有一點更要命,人口繁衍,農地不夠用,很多人就把原本的牧場開墾耕田,收取租子。

由於種田比放牧賺得多,監牧的官吏都帶頭這麼幹,結果就是戰馬失去了奔跑的場所,被圈在馬棚,養成了廢物!

當楊九妹得知野狼谷的馬都是北地良馬的種兒,而且從不斷草料,還有廣闊的活動空間,三五年之內,就能擁有數百匹好馬,她徹底驚呆了,除了幾個靠近邊境的監牧,諸如大名府,洛州,衛州,相州之外,其他各監牧都要屈居野狼谷馬場之後。

難怪王家能得到陛下的御筆,他們真用心啊!

不用說別的,光是一個馬場,就能牢牢抓住帝心。

王家的根扎得夠深,步子夠穩!相比之下,楊家看似煊赫,卻沒有一絲一毫拿得出手,真是令人羞愧欲死。

楊九妹看出了野狼谷馬場的價值,簡直渾身戰慄,心裡不停敲鼓。

乖乖,根本不是幫王家,而是幫楊家!

日後野狼谷馬場成功了,少不得要算楊家一份功勞,在陛下心裡添上一筆。對於青黃不接的楊家來說,這個機會太重要了。

“寧安,回頭我派二,呃不,是三十,三十騎兵,再加上八十馬伕過來,你們養馬肯定要用錢,每年楊家拿出2ooo貫,幫你們養馬,我自己再出1ooo貫。”

楊九妹的熱情讓王良璟感動,王寧安在大事上向來利字當頭。楊九妹多半是想插手馬場,要了楊家的人,拿了楊家的錢,日後就不好說了,親兄弟還明算賬呢,王寧安還沒有大方到把命根子和別人分享的程度。

他不動聲色,笑道:“老人家如此客氣,晚輩真是受寵若驚,只是馬場前途未卜,怎麼好讓楊家和我們一起擔風險。”王寧安貌似憨厚道:“這樣吧,我這裡有兩個生意,可以交給老人家,算是咱們合股,利潤平分就好。”

兩個生意,第一是出版,王寧安已經把《西施傳》定稿了,日後6續還有其他的書,讓楊家幫着出版就是了。

第二個就是酒水生意,王寧安許諾每年交給楊家1oo壇瑤池瓊漿,楊九妹滿載着收穫,匆匆趕回汴京……

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61章 一網打盡第27章 棒槌王良珣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392章 更任性的臣子第84章 真相大白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653章 太子的使命第71章 楊九妹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787章 三跪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998章 凱旋門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7章 一貫錢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107章 封賞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95章 賑災妙法第395章 陪都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618章 下重手第408章 敲詐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712章 封王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140章 先憂後樂第12章 廚藝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番外 二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645章 賠款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
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61章 一網打盡第27章 棒槌王良珣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392章 更任性的臣子第84章 真相大白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653章 太子的使命第71章 楊九妹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787章 三跪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998章 凱旋門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7章 一貫錢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107章 封賞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95章 賑災妙法第395章 陪都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618章 下重手第408章 敲詐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712章 封王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140章 先憂後樂第12章 廚藝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番外 二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645章 賠款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